專利名稱:導風型鼓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設備的鼓風機。
技術背景一般的電子設備如電腦在運行的過程中都會產生熱量,若不將這些熱量及時排出,熱量就會越積越多,最終導致設備無法運行甚至損毀。電腦中的主要發熱源為中央處理器及電腦機箱內的電源供應器,現有技術中,通常通過中央處理器上裝設散熱器并在散熱器上裝設風扇的方式將中央處理器產生的熱量排出,另外,電源供應器內還裝有風扇以將其產生的熱量排出。
隨著電腦產業不斷發展,電腦的高頻、大功率又給散熱帶來新的問題,為了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有不少業者在機箱內裝設鼓風裝置,以利于機箱內的空氣流動進行散熱。
請參照
圖1,為目前業界使用較多的傳統鼓風裝置,該鼓風裝置10’包括一風扇12’、一進風口14’及一出風口16’,該風扇12’裝設于該鼓風裝置10’內,該進風口14’開設于該風扇12’的吸風側面,該出風口16’開設于該鼓風裝置10’環側面的一個方向,該鼓風裝置10’的運作方式為從進風口14’吸入空氣后,經由該風扇12’加壓后從該出風口16’將空氣排出,該進風口14’為開放式,會從各個方向吸入空氣,在部分電腦系統中,尤其是絕大部分的服務器系統內,某些方向的空氣是被加熱過的,此時該鼓風裝置10’便會把這些熱空氣再吸入,形成熱空氣的回流,不利于系統散熱。
發明內容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能有效進行風流管理的導風型鼓風機,以利于更好的對電子設備進行散熱。
一種導風型鼓風機,包括一鼓風裝置,該鼓風裝置包括一進風口、一出風口及一風扇,該風扇的吸風側面還形成一用于對該鼓風裝置的進氣流場進行約束的罩體,該進風口形成于該罩體。
相較現有技術,該導風型鼓風機將鼓風裝置的進氣路徑加以約束,引導冷空氣從設計的方向進入鼓風裝置,避免系統內部的熱回流,以降低系統內部的溫度,進而提升系統的穩定性并增加效能。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傳統鼓風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導風型鼓風機第一較佳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導風型鼓風機第一較佳實施方式的另一方向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導風型鼓風機第一較佳實施方式的立體組合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導風型鼓風機第二較佳實施方式的立體透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導風型鼓風機第三較佳實施方式的立體透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導風型鼓風機第四較佳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導風型鼓風機第四較佳實施方式的鼓風裝置的立體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導風型鼓風機第四較佳實施方式的立體組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2與圖3,為本實用新型導風型鼓風機的第一較佳實施方式,用來對一電子設備(圖未示)進行散熱。該導風型鼓風機包括一鼓風裝置10及一導風裝置20。
該鼓風裝置10內裝設一風扇12,該鼓風裝置10的一端側面對應于該風扇12的吸風側面開設一圓形的進風口14,該鼓風裝置10環側面的一個方向開設一出風口16。該鼓風裝置10的環側面還凸設有一第一柱狀體18及一第二柱狀體19,該第一柱狀體18上開設一固定孔182,該第二柱狀體19上開設一固定孔192。
該導風裝置20包括一第一側板21,該第一側板21的相對面設置一第二側板23,該第二側板23呈一階梯狀,其階梯處為一圓弧面232。該第一側板21與該第二側板23間依次環設一第三側板25、一第四側板27及一第五側板29,該等側板圍合成一半封閉的殼體,其中與該第四側板27相對的一面留置一進風口22。該第五側板29包括一段圓弧面292,該段圓弧面292上相對于該鼓風裝置10的第一柱狀體18凸設一柱狀體294,該柱狀體294內開設一固定孔296,該第二側板23的圓弧面232處對應于該鼓風裝置10的第二柱狀體19凹設一容置槽234,其內開設一固定孔236。該第二側板23的較低的一面上開設一與該鼓風裝置10的進風口14大小及形狀相同的出風口24,使該導風裝置20的進風方向與其出風方向垂直。
請一并參照圖4,將該鼓風裝置10的第二柱狀體19容置于該導風裝置20的容置槽234內,螺絲90通過該導風裝置20的固定孔236及固定孔296分別鎖入該鼓風裝置10的固定孔192及固定孔182內,將該鼓風裝置10與該導風裝置20連接成一體。此時,該導風裝置20的出風口24與鼓風裝置10的進風口14接合并連通于該風扇12的吸風側面。
當該鼓風裝置10的風扇12運行時,風流從該導風裝置20的進風口22被吸入該鼓風裝置10,經加壓后將風流從該鼓風裝置10的出風口16送出。其中,該導風裝置20的進風口22的截面積決定了進風量,可根據需要進行調節;該導風裝置20的進風口22的方向可以根據需要而開設在不同的方向。
請參照圖5,為本實用新型導風型鼓風機的第二較佳實施方式,該導風型鼓風機包括一鼓風裝置30,該鼓風裝置30的一側面形成一罩體40。
該鼓風裝置30內裝設一風扇32,該鼓風裝置30環側面的一個方向開設一出風口34。該鼓風裝置30與該罩體40的環側面共同向外凸伸形成兩柱狀體36,該兩柱狀體36各開設一可將該導風型鼓風機固定于一電子裝置(圖未示)內的固定孔362。
該罩體40位于該鼓風裝置30的一側面,該罩體40開設一進風口42,該進風口42的進風方向與該風扇32的吸風方向垂直,該罩體40沿該進風口42方向開設一風道通往該風扇32的吸風側面。
當該鼓風裝置30的風扇32運行時,風流從該罩體40的進風口42被吸入該鼓風裝置30,經加壓后將風流從該鼓風裝置30的出風口34送出。其中,該罩體40的進風口42的截面積決定了進風量,可根據需要進行調節;該罩體40的進風口42的方向可以根據需要而開設在不同的方向。
請參照圖6,為本實用新型導風型鼓風機的第三較佳實施方式,該導風型鼓風機大致呈一方形盒狀,其包括一鼓風裝置50,該鼓風裝置50內裝設一風扇52,該鼓風裝置50的一側面形成一凸出于該側面的出風口54,與其相對的另一側面開設一進風口56,該鼓風裝置50的一端側面沿該進風口56方向開設一風道通往該風扇52的吸風側面。該鼓風裝置50的外側除該出風口54所在的側面外均為平面,且各平面均開設有一固定部,在本實施例中該固定部為兩固定孔58,故利用該鼓風裝置50除該出風口54所在的側面外的其它各側面均可將其固定于一電子裝置(圖未示),打破了傳統鼓風裝置只能用一個側面固定的局限性。
當該鼓風裝置50的風扇52運行時,風流從該進風口56進入,經該風扇52加壓后從該鼓風裝置50的出風口54送出。其中,該鼓風裝置50的進風口56的截面積決定了進風量,可根據需要進行調節;該進風口56也可以根據需要而開設在不同的方向。
請參照圖7與圖8,為本實用新型導風型鼓風機的第四較佳實施方式,該導風型鼓風機包括一鼓風裝置60及一導風裝置70。
該鼓風裝置60內裝設一風扇62,該鼓風裝置60的一端側面對應該風扇62處開設一圓形的進風口64,其環側面開設一出風口66,在該鼓風裝置60的各側面除該出風口66所在的側面外均為平面且都開設一固定部,本實施例中該固定部為兩固定孔68。
該導風裝置70呈方形盒狀結構,其一側面開設一方形的進風口72,其相鄰的另一側面開設一出風口74,該出風口74的出風方向與該進風口72的進風方向垂直,該出風口74為圓形,其大小及形狀與該鼓風裝置60的進風口64相同,在該出風口74所在的側面上還開設有兩固定孔76。
請一并參照圖9,用螺絲90將該導風裝置70固定于該鼓風裝置60的進風口64處,使該導風裝置70的出風口74連通該鼓風裝置60的進風口64,當該鼓風裝置60的風扇62運行時,風流從該導風裝置70的進風口72進入,經該風扇62加壓后從該鼓風裝置60的出風口66送出。其中,該進風口72可根據需要而置于不同的方向,因該鼓風裝置60除該出風口66所在的側面外均為平面且都設有兩固定孔68,故可根據需要而利用其不同的側面固定于一電子裝置(圖未示)內。
權利要求1.一種導風型鼓風機,包括一鼓風裝置,所述鼓風裝置包括一進風口、一出風口及一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的吸風側面還形成一用于對所述鼓風裝置的進氣流場進行約束的罩體,所述進風口形成于所述罩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風型鼓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包括一進風口,風流從所述罩體的進風口被吸入,從所述鼓風裝置的出風口吹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風型鼓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的進風口方向與所述風扇的吸風方向垂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風型鼓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風裝置與所述罩體的環側面共同向外凸伸形成兩柱狀體,每一柱狀體內開設一固定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風型鼓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風裝置大致呈方形,所述罩體也為相應的方形。
專利摘要一種導風型鼓風機,包括一鼓風裝置,該鼓風裝置包括一進風口、一出風口及一風扇,該風扇的吸風側面還形成一用于對該鼓風裝置的進氣流場進行約束的罩體,該進風口形成于該罩體。
文檔編號F04D17/00GK2842028SQ20052006727
公開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9日
發明者孫正衡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