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打撈膨脹管底堵及可循環打撈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膨脹管補貼用具技術領域,是一種可打撈膨脹管底堵及可循環打撈工具。
【背景技術】
[0002]膨脹管補貼套管技術是指將鋼制套管下到井下后,在井下通過冷擠擴張的方法使套管達到要求尺寸,從而達到修補損壞的套管的目的。膨脹完成后其所具有的綜合機械性能應能保證后續措施任務的順利完成。就其本質而言,這是一個使套管徑向尺寸發生機械變化的過程。目前,膨脹管補貼技術在操作過程中通常是在膨脹管底部通過銷釘固定安裝有底堵,在膨脹管補貼施工結束后再將底堵采取鉆削的方式去除,此種工藝比較復雜,施工周期較長,且鉆削到銷釘位置時會有一部分底堵落入井底;現在雖有可打撈膨脹管底堵,但其一般采用卡槽形式和卡瓦形式定位,由于膨脹管壁厚的限制,當膨脹管內液體壓力過大時會造成底堵密封失效或脫落,使膨脹管補貼施工無法完成;在打撈底堵過程中,一旦有落物堵塞打撈通道還要先下入工具清理落物再進行打撈,費時費力,施工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打撈膨脹管底堵及可循環打撈工具,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膨脹管補貼用底堵存在的不易打撈,易出現密封失效或/和脫落的現象,操作費時費力,施工效率較低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之一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可打撈膨脹管底堵,包括膨脹管本體、底堵本體和打撈頭,膨脹管本體的底部內側固定有承壓環臺,膨脹管本體的下部內側密封套裝有底堵本體,底堵本體的下端外側有外環槽,外環槽的槽頂座于承壓環臺的頂端,底堵本體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裝有打撈頭,打撈頭的上部外側有便于卡緊的外環臺,打撈頭的頂部呈錐形。
[0005]下面是對技術方案之一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06]上述底堵本體的上部外側與膨脹管本體之間可設有密封部件。
[0007]上述密封部件可包括V形密封圈和O形密封圈,底堵本體的上部外側與膨脹管本體之間由上至下依次設有V形密封圈和O形密封圈,且V形密封圈的密封唇方向向上。
[000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之二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上述可打撈膨脹管底堵配合使用的可循環打撈工具,包括上接頭、外筒、彈簧和分瓣鎖爪,上接頭的下部與外筒的上部固定安裝在一起,分瓣鎖爪套裝在外筒內,對應上接頭與分瓣鎖爪之間位置的外筒內套裝有彈簧,外筒的底部沿圓周分布有切削鋸齒。
[0009]下面是對上述技術方案之二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10]上述上接頭的下部外側與外筒的上部內側可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安裝在一起,上接頭的中部有貫通的進液通道,上接頭的底部內側有限位槽,彈簧的上部套裝在限位槽內且彈簧的頂端抵在限位槽的槽頂;分瓣鎖爪的中部有貫通的過流通道,對應過流通道上方外側位置的分瓣鎖爪頂部內側固定有導向筒,彈簧的下部套裝在導向筒外側且彈簧的底端抵在分瓣鎖爪的頂部。
[0011]上述外筒的內側可為內孔通道,內孔通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擴徑段、呈上大下小的倒錐臺段、縮徑段和鋸齒段;分瓣鎖爪的底部外側呈上大下小的倒錐臺形,且分瓣鎖爪的底部座于倒錐臺段上,分瓣鎖爪的下部沿圓周分布有至少兩道切槽,且切槽將分瓣鎖爪的下部分隔成至少兩瓣分瓣爪,每瓣分瓣爪底部內側均固定有能卡在外環臺底部的限位臺階。
[0012]上述分瓣鎖爪的下部可沿圓周均布有四道切槽,且切槽將分瓣鎖爪的下部分隔成四瓣分瓣爪。
[0013]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通過在膨脹管本體底部增設承壓環臺可將底堵本體限位于膨脹管本體內,通過在底堵本體上增設打撈頭可使其整體便于被撈出;在外筒本體的底部增設切削鋸齒可便于將附著或堆積在打撈頭頂部的落物清理干凈,從而確保分瓣鎖爪能順利卡緊在打撈頭上并將其撈出,打撈過程操作簡單方便,省時省力,且穩定性高,可有效避免出現密封失效或/和脫落的現象,有利于膨脹管補貼操作及后續操作的順利完成。
【附圖說明】
[0014]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兩個實施例在配套使用狀態下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膨脹管本體,2為底堵本體,3為打撈頭,4為承壓環臺,5為外環槽,6為外環臺,7為V形密封圈,8為O形密封圈,9為上接頭,10為外筒,11為彈簧,
12為分瓣鎖爪,13為切削鋸齒,14為進液通道,15為限位槽,16為過流通道,17為導向筒,
18為擴徑段,19為倒錐臺段,20為縮徑段,21為鋸齒段,22為切槽,23為分瓣爪,24為限位臺階。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0018]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0019]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0]實施例一:如附圖1所示,該可打撈膨脹管底堵包括膨脹管本體1、底堵本體2和打撈頭3,膨脹管本體I的底部內側固定有承壓環臺4,膨脹管本體I的下部內側密封套裝有底堵本體2,底堵本體2的下端外側有外環槽5,外環槽5的槽頂座于承壓環臺4的頂端,底堵本體2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裝有打撈頭3,打撈頭3的上部外側有便于卡緊的外環臺6,打撈頭3的頂部呈錐形。在膨脹管補貼操作完成后需打撈底堵時,需先將打撈工具下入井內,直至打撈工具的底部沿打撈頭3的錐形頂部滑至外環臺6下方時,方可上提打撈工具,此時打撈工具的下部內側將卡緊外環臺6,并帶動打撈頭3上行,從而將于打撈頭3固定安裝在一起的底堵本體2從膨脹管本體I內撈出,操作簡單方便,省時省力,施工效率工,且承壓環臺4的增設可有效防止出現脫落現象,有利于膨脹管補貼操作及后續操作的順利完成;其中,頂部呈錐形的打撈頭3能對打撈工具起導向作用,從而使打撈工具能快速準確的套在打撈頭3上部外側。根據需求,承壓環臺4與膨脹管本體I可為一體成形或通過焊接成為一體。
[0021]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可打撈膨脹管底堵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22]如附圖1所示,底堵本體2的上部外側與膨脹管本體I之間設有密封部件。根據需求,密封部件可采用現有公知技術;這樣可使底堵本體2與膨脹管本體I之間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0023]如附圖1所示,密封部件包括V形密封圈7和O形密封圈8,底堵本體2的上部外側與膨脹管本體I之間由上至下依次設有V形密封圈7和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