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灌漿式箭形回壓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鉆井鉆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井眼或井的閥裝置。
背景技術:
已有技術箭形回壓閥,裝在鉆具組合的中段,當鉆具下到井下時,井下的泥漿不會進入回壓閥以上的鉆具中,鉆具之外的泥漿壓力大于鉆具內的壓力。為了使鉆具內與鉆具外的壓力達到平衡,須向回壓閥以上的鉆具內注入泥漿。工序較多,增大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下鉆具到井下時能讓泥漿自動灌入鉆具以實現壓力平衡的自灌漿式箭形回壓閥。
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自灌漿式箭形回壓閥,包含外筒、箭形閥芯、閥門座、支承筒、滑套筒及止動螺帽。外筒的外表分為二段,上段為圓柱體,下段為有外螺紋的倒圓錐體,以此圓錐體與下一節鉆桿連接。外筒的內孔分為六段,由上向下,內孔第一段為有內螺紋的上大下小的倒圓錐形孔,以此圓錐孔與上一節鉆桿連接,內孔第二段的內徑等于第一段倒圓錐形內孔下端的直徑,內孔第三段內徑略小于內孔第二段內徑,內孔第二、三段之間形成一個臺階,內孔第四段內徑大于內孔第三段內徑,內孔第五段內徑小于內孔第四段內徑,內孔第四、五段之間形成一個臺階,內孔第六段的內徑大于內孔第五段內徑;外筒的內孔第二段上有內螺紋,內有中心孔外表有外螺紋的閥門座裝在內孔第二段上,內孔直徑等于閥門座內孔直徑的墊圈及密封圈裝在第二、三段之間的臺階上并以閥門座壓緊;箭形閥芯分為三段,上段直徑小于閥門座內孔直徑,下段直徑等于上段直徑,中段為上直徑等于上段直徑、下直徑大于閥門座內孔直徑的圓錐體,箭形閥芯位于外筒內孔的一、二、三、四段處的外筒中;支承筒包含筒蓋及筒體,筒蓋與筒體結合,筒體外表分為二段,上段直徑略大于外筒內孔第五段直徑,下段直徑略小于外筒內孔第五段直徑,上段的下端有回泥漿孔,筒蓋外徑等于筒體上段外徑,筒蓋有中心孔,中心孔內徑略大于箭形閥芯下段外徑而略小于筒體內孔第一段內徑,筒體內孔分為三段,內孔第一段內徑略小于筒體外徑而略大于筒蓋中心孔內徑,內孔第一段的下端有數個回泥漿孔,內孔第二段內徑小于第一段內徑,內孔第三段內徑小于第一段內徑而大于第二段內徑其上有內螺紋,支承筒位于外筒內孔的第四、五段與箭形閥芯的下段之間,筒體第一段的底端面裝在外筒內孔第四、五段之間的臺階上;止動螺帽的內孔直徑等于支承筒內孔第二段的直徑,外表第二段的直徑等于外筒內孔第六段的直徑其高度等于外筒內孔第六段的高度,止動螺帽外表第一段的直徑等于支承筒內孔第三段的直徑,其上有外螺紋,其高度等于支承筒內孔第三段的高度,止動螺帽裝在支承筒的第三段上將支承筒固定;滑套筒包含上蓋及套筒,上蓋與套筒結合,套筒的外徑略小于支承筒內孔第一段內徑而略大于支承筒的筒蓋中心孔直徑,套筒中段有通泥漿孔,上蓋的內徑略大于箭形閥芯第三段的外徑,上蓋上有一圈泥漿通道孔,滑套筒位于支承筒內孔第一段與箭形閥芯下段之間,可以在支承筒內孔第一段內滑動,有上、下兩個位置;上有凸沿的剪銷裝在位于上位時的滑套筒上蓋下端面處的箭形閥芯上。
進行正常鉆進作業時,在洗井液壓力作用下,滑套筒及箭形閥芯一起下滑,直至滑套筒的下端面與支承筒內孔第二、三段之間的臺階接觸為止。此時滑套筒上的通泥漿孔與支承筒上的回泥漿孔相對,井下的井液即可通過通泥漿孔及回泥漿孔流動。當進行下鉆作業時,井下泥漿的浮力推動箭形閥及滑套筒上移,關閉通泥漿孔及回泥漿孔,井下泥漿即通過滑套筒的泥漿通道孔流動。當井下出現溢流時,強大的溢流壓力作用在箭形閥芯下端面上,箭形閥芯即剪斷剪銷上移關閉閥門座,防止產生井噴。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用于鉆井。有益效果是在下鉆時,在閥門內部形成井液通道,可省去向鉆具水眼內灌泥漿的工序及下鉆完畢循環排空氣工序。可縮短鉆井時間,節約鉆井成本,可防止井下出現溢流時發生井噴。
圖1為本報實用新型的結構圖。圖1中,1為外筒,2為箭形閥芯,3為閥門座,4為支承筒,5為滑套筒,6為止動螺帽,7為墊圈,8為密封圈,9為筒蓋,10為筒體,11為回泥漿孔,12為中心孔,13為上蓋,14為套筒,15為通泥漿孔,16為泥漿通道孔,17為凸沿,18為剪銷。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如下外筒1的上段為圓柱體,下段為有外螺紋的倒圓錐體,與下一節鉆桿連接。外筒1的內孔分為六段,第一段為有內螺紋的圓錐形孔,與上一節鉆桿連接,第二段的內徑等于第一段倒圓錐形內孔下端的直徑,第三段內徑略小于內孔第二段內徑,第四段內徑大于內孔第三段內徑,第五段內徑小于內孔第四段內徑,第六段內徑大于內孔第五段內徑;外筒1內孔第二段有內螺紋,閥門座3裝在其上;箭形閥芯2上段直徑小于閥門座3內孔直徑,下段直徑等于上段直徑,中段為上直徑等于上段直徑、下直徑大于閥門座3內孔直徑的圓錐體,箭形閥芯2位于外筒1內孔中;支承筒4包含筒蓋9及筒體10,筒體9外表上段直徑略大于外筒1內孔第五段直徑,下段直徑略小于外筒1內孔第五段直徑,上段的下端有回泥漿孔11,筒蓋9有中心孔12,中心孔12內徑略大于箭形閥芯2下段外徑而略小于筒體10內孔第一段內徑,筒體10內孔第一段內徑略小于筒體10外徑而略大于筒蓋9中心孔12內徑,下端有數個回泥漿孔11,內孔第二段內徑小于第一段內徑,內孔第三段內徑小于第一段內徑而大于第二段內徑其上有內螺紋;止動螺帽6裝在支承筒4的第三段上將支承筒4固定;滑套筒5包含上蓋13及套筒14,套筒14的外徑略小于支承筒4內孔第一段內徑而略大于支承筒4的筒蓋9內孔直徑,套筒14中段有通泥漿孔15,上蓋13的內徑略大于箭形閥芯2第三段的外徑,上蓋13上有一圈泥漿通道孔16,滑套筒5位于支承筒4內孔第一段與箭形閥芯2下段之間,可以在支承筒4內孔第一段內滑動,有上、下兩個位置;上有凸沿17的剪銷18裝在位于上位時的滑套筒5上蓋13下端面處的箭形閥芯2上。
權利要求1.自灌漿式箭形回壓閥,其特征在于包含外筒(1)、箭形閥芯(2)、閥門座(3)、支承筒(4)、滑套筒(5)及止動螺帽(6);外筒(1)的外表分為二段,上段為圓柱體,下段為有外螺紋的倒圓錐體,以此圓錐體與下一節鉆桿連接;外筒(1)的內孔分為六段,由上向下,內孔第一段為有內螺紋的上大下小的倒圓錐形孔,以此圓錐孔與上一節鉆桿連接,內孔第二段的內徑等于第一段倒圓錐形內孔下端的直徑,內孔第三段內徑略小于內孔第二段內徑,內孔第二、三段之間形成一個臺階,內孔第四段內徑大于內孔第三段內徑,內孔第五段內徑小于內孔第四段內徑,內孔第四、五段之間形成一個臺階,內孔第六段的內徑大于內孔第五段內徑;外筒(1)的內孔第二段上有內螺紋,內有中心孔外表有外螺紋的閥門座(3)裝在內孔第二段上,內孔直徑等于閥門座(3)內孔直徑的墊圈(7)及密封圈(8)裝在第二、三段之間的臺階上并以閥門座(3)壓緊;箭形閥芯(2)分為三段,上段直徑小于閥門座(3)內孔直徑,下段直徑等于上段直徑,中段為上直徑等于上段直徑、下直徑大于閥門座(3)內孔直徑的圓錐體,箭形閥芯(2)位于外筒(1)內孔的一、二、三、四段處的外筒(1)中;支承筒(4)包含筒蓋(9)及筒體(10),筒蓋(9)與筒體(10)結合,筒體(10)外表分為二段,上段直徑略大于外筒(1)內孔第五段直徑,下段直徑略小外筒(1)內孔第五段直徑,筒蓋(9)外徑等于筒體(10)上段外徑,筒蓋(9)有中心孔(12),中心孔(12)內徑略大于箭形閥芯(2)下段外徑而略小于筒體(10)內孔第一段內徑,筒體(10)內孔分為三段,內孔第一段內徑略小于筒體(10)外徑而略大于筒蓋(9)中心孔(12)內徑,內孔第一段的下端有數個回泥漿孔(11),內孔第二段內徑小于第一段內徑,內孔第三段內徑小于第一段內徑而大于第二段內徑其上有內螺紋,支承筒(4)位于外筒(1)內孔的第四、五段與箭形閥芯(2)的下段之間,筒體(10)第一段的底端面裝在外筒(1)內孔第四、五段之間的臺階上;止動螺帽(6)的內孔直徑等于支承筒(4)內孔第二段的直徑,外表第二段的直徑等于外筒(1)內孔第六段的直徑其高度等于外筒(1)內孔第六段的高度,止動螺帽(6)外表第一段的直徑等于支承筒(4)內孔第三段的直徑,其上有外螺紋,其高度等于支承筒(4)內孔第三段的高度,止動螺帽(6)裝在支承筒(4)的第三段上將支承筒(4)固定;滑套筒(5)包含上蓋(13)及套筒(14),上蓋(13)與套筒(14)結合,套筒(14)的外徑略小于支承筒(4)內孔第一段內徑而略大于支承筒(4)的筒蓋(9)中心孔(12)內徑,套筒(14)中段有通泥漿孔(15),上蓋(13)的內徑略大于箭形閥芯(2)第三段的外徑,上蓋(13)上有一圈泥漿通道孔(15),滑套筒(5)位于支承筒(4)內孔第一段與箭形閥芯(2)下段之間,可以在支承筒(4)內孔第一段內滑動,有上、下兩個位置;上有凸沿(17)的剪銷(18)裝在位于上位時的滑套筒(5)上蓋(13)下端面處的箭形閥芯(2)上。
專利摘要自灌漿式箭形回壓閥,屬于鉆井鉆具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下鉆具到井下時能讓泥漿自動灌入鉆具以實現壓力平衡的自灌漿式箭形回壓閥。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包含外筒、箭形閥芯、閥門座、支承筒、滑套筒及止動螺帽。閥門座裝在外筒內孔的上段,閥門座有內孔。箭形閥芯位于外筒的中段,支承筒裝在外筒中段及下段內,滑套筒裝在支承筒內。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鉆井。有益效果是可以縮短鉆井時間,減少鉆井成本,防止產生井噴。
文檔編號E21B34/00GK2740771SQ20042010534
公開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27日
發明者陳紹安, 傅國民, 修志宏 申請人:四川石油管理局川東鉆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