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結構,尤指一種可使氣態分子助燃器的氣態分子具備主動力來輸出,藉此來提升氣態分子助燃器使用效果的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為讓內燃機的汽缸避免產生積碳,以及降低內燃機的汽缸的工作溫度,乃有氣態分子助燃器的開發。
[0003]如圖1所示,中國臺灣TW102100175號“氣態分子助燃器”發明專利申請案;該TW102100175號發明專利申請案,主要藉一第瓶體I與一第二瓶體2之間連接著一連接管3,該第一瓶體I內安裝著液體,該第二瓶體2內安裝有氣液分離用濾材,該第二瓶體2上有出氣管31,該出氣管31的出氣端插設于內燃機的進氣通路(空氣濾清器的進氣管)上。
[0004]藉由該內燃機汽缸所形成的負壓來產生吸力,藉此該第一瓶體I的水分子經第二瓶體2的氣液分離用濾材后,使氣態分子被該內燃機汽缸的負壓來吸力入汽缸內,進而達到氣態分子助燃的目的。
[0005]上述中國臺灣TW102100175號“氣態分子助燃器”發明專利申請案藉由上述的構造,固然已能達成由液體分子氣化后成氣態分子助燃的效果。然而,該TW102100175號“氣態分子助燃器”發明專利申請案,其氣態分子藉由該內燃機汽缸所形成的負壓來產生吸力,從而將該氣態分子以被動方式吸入該內燃機的汽缸內助然,此種將該氣態分子以被動方式的來進入該內燃機汽缸內助燃,明顯的該氣態分子進入該內燃機汽缸內的動力是不足的。
[0006]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可使該氣態分子具備足夠動力而能主動的進入該內燃機汽缸內作助燃的結構,已為氣態分子助燃器制造業者亟待解決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結構,藉此可克服習用氣態分子助燃器其氣態分子無主動力來輸出的缺點。
[0008]本實用新型為達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主要技術手段在于:提供一種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結構,包括有一氣態分子產生器組及一負壓產生器;該氣態分子產生器組,至少包括一第一瓶體、一第二瓶體;該第一瓶體設有一進氣管及一出氣管,該進氣管的一端插設于該第一瓶體內,該進氣管另一端設置有過濾件,該出氣管分別插設于該第一瓶體與第二瓶體上,該第二瓶體連接一排出管,該排出管一端連接于該第二瓶體另一端連接一負壓產生器;該負壓產生器一端連接著該排出管另一端連接一輸出管,該輸出管一端連接該負壓產生器另一端連接內燃機的吸氣通路上。
[0009]其中,該第一瓶體與第二瓶體外周設有固定用的束框。
[0010]其中,該第二瓶體具有復數個,該第二瓶體與另一第二瓶體連接有連接管。
[0011]其中,該第一瓶體填裝有液體,該第二瓶體內填裝有氣液分離用濾材。
[0012]其中,該負壓產生器為一負壓泵
[0013]本實用新型藉由上述技術手段所能達成的功效在于:藉由于該第二瓶體的排出管的一端連接一負壓產生器,藉此該第二瓶體內的氣態分子一方面可以以主動的方式輸出,另一方面可藉由該內燃機汽缸所產生的負壓來吸取該第二瓶體的氣態分子,藉此可提升該第二瓶體的氣態分子輸出的效果,進而來提升整體該氣態分子助燃器的使用效果。
【附圖說明】
[0014]圖1中國臺灣第T W 102100175號發明專利申請案。
[0015]圖2本實用新型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立體圖。
[0016]圖3本實用新型氣態分子助燃器的實施例。
[0017]圖號說明:
[0018]I第一瓶體
[0019]2第二瓶體
[0020]3連接管
[0021]31出氣管
[0022]4氣態分子助燃器
[0023]5氣態分子產生器組
[0024]51第一瓶體
[0025]511進氣管
[0026]512出氣管
[0027]513過濾件
[0028]52第二瓶體
[0029]521連接管
[0030]53 束框
[0031]54排出管
[0032]6負壓產生器
[0033]7輸出管
[0034]8內燃機的吸氣通路。
【具體實施方式】
[0035]首先,請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結構,該氣態分子助燃器4,包括有一氣態分子產生器組5及一負壓產生器6。
[0036]如圖2、圖3所不,該氣態分子產生器組5,至少包括一第一瓶體51、一第二瓶體52及供第一瓶體51與第二瓶體52固定用的束框53 ;該第一瓶體51設有一進氣管511及一出氣管512,該進氣管511的一端插設于該第一瓶體51內,該進氣管511另一端設置有過濾件513,該出氣管512分別插設于該第一瓶體51與第二瓶體52上,該第一瓶體51填裝有液體。
[0037]如圖2、圖3所示,該第二瓶體52內填裝有氣液分離用濾材,該第二瓶體52可具有復數個,每個第二瓶體52以連接管521來連結,藉此該各第二瓶體52內的氣體可以連通;該第二瓶體52連接一排出管54,該排出管54 —端連接于該第二瓶體52另一端連接一負壓產生器6。
[0038]如圖2、圖3所示,該負壓產生器6 —端連接著該排出管54另一端連接一輸出管7,該輸出管7 —端連接該負壓產生器6另一端連接內燃機的吸氣通路(空氣濾清器的進氣管件)8上;本實用新型于實施時,該負壓產生器6以負壓泵來實施。
[0039]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該第一瓶體51內填裝有液體,該負壓產生器6可電性連接車輛上的電瓶(圖式中未繪出)而能產生電動力,進而運作來產生一負壓的吸力,藉此可經由排出管54來對該第二瓶體52產生吸力,并經由出氣管512 (如有復數個第二瓶體52時尚需經過連接管521)來令該第一瓶體51內液體逐漸氣化,該氣化后的氣態分子即可由第一瓶體51經出氣管512進入第二瓶體52內,藉由該第二瓶體52內的氣液分離用濾材來作氣液分離的動作,該氣態分子即會經由該排出管54通過該負壓產生器6,再由輸出管7輸入內燃機的吸氣通路(空氣濾清器的進氣管件)8上,俾使該氣態分子能以主動方式進入內燃機的汽缸助燃。另須一提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圖式以復數個第二瓶體52來舉例說明,此更可達成氣液的的效果。
[0040]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在于,藉由于該第二瓶體52的排出管54的一端連接一負壓產生器6,藉此該第二瓶體52內的氣態分子一方面可以以主動的方式輸出,另一方面可藉由該內燃機汽缸所產生的負壓來吸取該第二瓶體52的氣態分子,藉此可提升該第二瓶體52的氣態分子輸出的效果,進而來提升整體該氣態分子助燃器4的使用效果。
【主權項】
1.一種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氣態分子產生器組及一負壓產生器; 該氣態分子產生器組,至少包括一第一瓶體、一第二瓶體;該第一瓶體設有一進氣管及一出氣管,該進氣管的一端插設于該第一瓶體內,該進氣管另一端設置有過濾件,該出氣管分別插設于該第一瓶體與第二瓶體上,該第二瓶體連接一排出管,該排出管一端連接于該第二瓶體另一端連接一負壓產生器; 該負壓產生器一端連接著該排出管另一端連接一輸出管,該輸出管一端連接該負壓產生器另一端連接內燃機的吸氣通路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瓶體與第二瓶體外周設有固定用的束框。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二瓶體具有復數個,該第二瓶體與另一第二瓶體連接有連接管。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瓶體填裝有液體,該第二瓶體內填裝有氣液分離用濾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負壓產生器為一負壓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氣態分子助燃器的結構,包括氣態分子產生器組及負壓產生器;該氣態分子產生器組,至少包括第一瓶體、第二瓶體;該第一瓶體設有進氣管及出氣管,該進氣管的一端插設于該第一瓶體內,該進氣管另一端設置有過濾件,該出氣管分別插設于該第一瓶體與第二瓶體上,該第二瓶體連接一排出管,該排出管一端連接于該第二瓶體另一端連接負壓產生器;該負壓產生器一端連接著該排出管另一端連接一輸出管,該輸出管一端連接該負壓產生器另一端連接內燃機的吸氣通路上;該第二瓶體內的氣態分子可以主動輸出,藉由該內燃機汽缸產生的負壓來吸取該第二瓶體的氣態分子,藉此可提升該第二瓶體的氣態分子輸出效果,提升整體該氣態分子助燃器使用效果。
【IPC分類】F02M25-00
【公開號】CN204344311
【申請號】CN201420806542
【發明人】柯榮輝
【申請人】柯榮輝
【公開日】2015年5月20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