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包括釜體、密封蓋、攪拌裝置、旋流分離器和超聲波發生器;所述釜體是整個裝置的主要組成部分,釜體上設置有排水管和排砂管,且釜體內設置有攪拌裝置;攪拌裝置由攪拌軸和攪拌漿葉組成;所述驅動裝置外殼是驅動裝置的主要組成部分;所述超聲波發生器設置在排水管的底部,且通過螺釘與釜體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排砂管設置在釜體的底部,與釜體焊接在一起,且在排砂管上設置有排砂閥;所述排砂閥與排砂管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旋流分離器設置在釜體的右側,且與釜體焊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體結構緊湊,能耗小,效率高,分離出的原油回收,送回原油儲備系統,避免了浪費,分離出的砂土含油。
【專利說明】
一種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開采裝置,具體是一種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我國石油鉆采過程中必不可免的產生如下問題:在鉆井采油時會產生落地油伴含著地上泥土,浸蝕著大片土地,必須處理,把原油收回,把泥土處理干凈至排放標準;油田裝備有大量的大型儲油罐,經一段時間使用后,罐底沉積成大量泥砂,需要清除,收回原油,清潔后泥沙還回大地;在各油井采油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含砂油井,采取的油含砂量有的竟高達20-30%,經凈化后原油被取走,而剩之沉砂包含有大量的原油,這也必須處理,取出原油,清潔砂土,回放于大自然,以前還不能處理上述問題,就只好丟棄于大地,浸蝕著土地,惡化周圍土壤和空氣,且越堆積越多,其中所含原油也白白的流失著。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包括釜體、密封蓋、攪拌裝置、旋流分離器和超聲波發生器;所述釜體是整個裝置的主要組成部分,釜體上設置有排水管和排砂管,且釜體內設置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軸與密封蓋頂部的驅動裝置相連接;所述攪拌漿葉設置在攪拌軸上;所述驅動裝置設置在密封蓋的頂部,且通過螺釘與密封蓋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驅動裝置外殼是驅動裝置的主要組成部分;主動輪設置在驅動裝置外殼的內部右側,且通過第一連接軸與伺服電機相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軸貫穿主動輪;所述伺服電機設置在驅動裝置外殼頂部右側,且通過螺釘與驅動裝置外殼連接在一起;從動輪設置在主動輪的左側,且與主動輪相嚙合;第二連接軸貫穿從動輪,且與攪拌軸相連接;所述排水管設置在密封蓋的底部,與釜體焊接在一起,且在排水管上設置有排水閥;所述排水閥與排水管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超聲波發生器設置在排水管的底部,且通過螺釘與釜體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排砂管設置在釜體的底部,與釜體焊接在一起,且在排砂管上設置有排砂閥;所述排砂閥與排砂管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旋流分離器設置在釜體的右側,且與釜體焊接在一起。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攪拌裝置由攪拌軸和攪拌漿葉組成。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驅動裝置由驅動裝置外殼、主動輪、從動輪、第一連接軸、第二連接軸和伺服電機組成。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蓋設置在釜體的頂部。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實用新型體積小巧,結構緊湊,能耗小,效率高;用泥漿栗把攪動起來的油泥水漿栗入釜體,使用時施于破乳劑、凈化劑,開啟攪拌裝置進行均混,同時開啟超聲波發生器,加速和深度破乳、凈化、分離的過程,漿料不斷地進入釜體,油層越積越厚,液面也不斷的上升,當達至上出口后,原油開始溢流,繼續提高液面,直到油排出后,開啟排砂閥,水砂一同從底部排出,進入沉砂池,水濾出,砂可運走,打開旋流分離器,加速上述過程,重復上述過程,可以不斷地處理油泥砂,直至全部完成;釜體內的攪拌裝置可使物料充分分散,加快沉砂浮油速度,油由于密度小,浮在水層上方,在上部置一溢流集油槽,油順槽流入蓄油罐,超聲波發生器能夠提高油泥砂分離效率,有效降低處理后油泥砂殘留油量,使處理后泥砂達到環保排放標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中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中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密封蓋,2-排水閥,3-排水管,4-超聲波發生器,5-爸體,6-排砂管,7-排砂閥,8-旋流分離器,9-攪拌裝置,10-驅動裝置,11-攪拌漿葉,12-攪拌軸,13-驅動裝置外殼,14-從動輪,15-第一連接軸,16-主動輪,17-伺服電機,18-第二連接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6]請參閱圖1-3,一種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包括釜體5、密封蓋1、攪拌裝置9、旋流分離器8和超聲波發生器4;所述釜體5是整個裝置的主要組成部分,釜體上設置有排水管3和排砂管6,且釜體5內設置有攪拌裝置9;攪拌裝置9由攪拌軸12和攪拌漿葉11組成;所述攪拌軸12與密封蓋I頂部的驅動裝置10相連接;所述攪拌漿葉11設置在攪拌軸12上;所述驅動裝置10設置在密封蓋I的頂部,且通過螺釘與密封蓋I固定連接在一起,驅動裝置10由驅動裝置外殼13、主動輪16、從動輪14、第一連接軸15、第二連接軸18和伺服電機17組成;所述驅動裝置外殼13是驅動裝置10的主要組成部分;所述主動輪16設置在驅動裝置外殼13的內部右側,且通過第一連接軸15與伺服電機17相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軸15貫穿主動輪16;所述伺服電機17設置在驅動裝置外殼13頂部右側,且通過螺釘與驅動裝置外殼13連接在一起;所述從動輪14設置在主動輪16的左側,且與主動輪14相嚙合;所述第二連接軸18貫穿從動輪14,且與攪拌軸12相連接;所述密封蓋I設置在釜體5的頂部;所述排水管3設置在密封蓋I的底部,與釜體5焊接在一起,且在排水管3上設置有排水閥2;所述排水閥2與排水管3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超聲波發生器4設置在排水管3的底部,且通過螺釘與釜體5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排砂管6設置在釜體5的底部,與釜體5焊接在一起,且在排砂管6上設置有排砂閥7;所述排砂閥7與排砂管6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旋流分離器8設置在釜體5的右側,且與釜體5焊接在一起;用泥漿栗把攪動起來的油泥水漿栗入釜體5,使用時施于破乳劑、凈化劑,開啟攪拌裝置9進行均混,同時開啟超聲波發生器4,加速和深度破乳、凈化、分離的過程,漿料不斷地進入釜體5,油層越積越厚,液面也不斷的上升,當達至上出口后,原油開始溢流,繼續提高液面,直到油排出后,開啟排砂閥7,水砂一同從底部排出,進入沉砂池,水濾出,砂可運走,打開旋流分離器8,加速上述過程,重復上述過程,可以不斷地處理油泥砂,直至全部完成;釜體5內的攪拌裝置9可使物料充分分散,加快沉砂浮油速度,油由于密度小,浮在水層上方,在上部置一溢流集油槽,油順槽流入蓄油罐,超聲波發生器4能夠提高油泥砂分離效率,有效降低處理后油泥砂殘留油量,使處理后泥砂達到環保排放標準;物料進入旋流分離器8,由旋流分離原理,油層富集旋流器上部,自然流入釜體5,底部流砂由旋流分離器8出砂口排出。
[0017]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包括釜體、密封蓋、攪拌裝置、旋流分離器和超聲波發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是整個裝置的主要組成部分,釜體上設置有排水管和排砂管,且釜體內設置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軸與密封蓋頂部的驅動裝置相連接;所述攪拌漿葉設置在攪拌軸上;所述驅動裝置設置在密封蓋的頂部,且通過螺釘與密封蓋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驅動裝置外殼是驅動裝置的主要組成部分;主動輪設置在驅動裝置外殼的內部右側,且通過第一連接軸與伺服電機相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軸貫穿主動輪;所述伺服電機設置在驅動裝置外殼頂部右側,且通過螺釘與驅動裝置外殼連接在一起;從動輪設置在主動輪的左側,且與主動輪相嚙合;第二連接軸貫穿從動輪,且與攪拌軸相連接;所述排水管設置在密封蓋的底部,與釜體焊接在一起,且在排水管上設置有排水閥;所述排水閥與排水管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超聲波發生器設置在排水管的底部,且通過螺釘與釜體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排砂管設置在釜體的底部,與釜體焊接在一起,且在排砂管上設置有排砂閥;所述排砂閥與排砂管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旋流分離器設置在釜體的右側,且與釜體焊接在一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裝置由攪拌軸和攪拌漿葉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由驅動裝置外殼、主動輪、從動輪、第一連接軸、第二連接軸和伺服電機組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開采生產中產生的油砂水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蓋設置在釜體的頂部。
【文檔編號】C10G33/04GK205653412SQ201620426224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1日 公開號201620426224.3, CN 201620426224, CN 205653412 U, CN 205653412U, CN-U-205653412, CN201620426224, CN201620426224.3, CN205653412 U, CN205653412U
【發明人】陳明真
【申請人】陳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