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噴泉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噴泉噴頭。
背景技術:
噴泉是一種自然景觀,是承壓水的地面露頭。現有的噴泉多是由人工構筑而成的,噴泉噴射優美的水姿,形成供人們觀賞的水景,因此成為了園林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噴泉可以濕潤周圍空氣,減少塵埃,降低氣溫。噴泉的細小水珠同空氣分子撞擊,能產生大量的負氧離子,有益于改善城市面貌和增進居民身心健康。
通常每種噴泉噴頭僅能夠噴射單一固定的形態,為了豐富噴泉的噴射形態,一種能夠將噴出直射、水膜和散射三種形態的噴泉噴頭應運而生。現有的這種噴泉噴頭必須使用兩臺水泵,才能實現水形態的變化,而每臺泵又需要變頻器,會增加噴頭的使用成本。另外,對于單水路結構的噴頭,其傳動結構一般包括螺母套、限位螺栓、絲桿軸等,噴頭結構復雜,傳動結構不穩定,工作零位需要經常找正,運行不穩。因此,亟需設計開發一種傳動結構簡單穩定并且通過控制電機的正反轉就能實現不同水形態的交替變化的噴泉噴頭。
技術實現要素:
在
技術實現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內容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傳動結構簡單穩定且通過控制電機的正反轉就能實現不同水形態的交替變化的噴泉噴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一種噴泉噴頭來實現,其包括擋水帽、具有軸向的外管、沿該軸向設置在所述外管內的升降桿以及設置在所述外管的側壁上且橫向于所述軸向布置的進水口,所述擋水帽安裝在所述升降桿的沿所述軸向的第一端上且在使用狀態中安置在所述外管的上端部附近,所述升降桿在與所述第一端對置的第二端與直線電機相連接,所述升降桿與所述直線電機沿所述軸向共軸布置,并且所述升降桿被設置成由該直線電機直接驅動,以使所述擋水帽通過所述升降桿的上下運動而相對于所述外管運動。
優選地,在所述外管內還設置有導向環,所述導向環與所述外管共軸布置,并且所述導向環在所述軸向上居中布置在所述外管的上端部與進水口之間。
優選地,所述導向環沿周向被固定在所述外管的側壁上,并且所述導向環套設在所述升降桿上以引導所述升降桿的運動。
優選地,所述導向環通過過盈配合被固定在所述外管的側壁上,在所述導向環與所述升降桿之間存在間隙配合。
優選地,所述外管的下端部通過緊固機構與安裝底座連接,所述直線電機被安裝在所述安裝底座上。
優選地,在所述外管內還設有密封組件和調整墊,所述密封組件位于所述外管的所述進水口下方,所述調整墊位于所述密封組件與所述安裝底座之間,所述升降桿穿過所述密封組件中的和所述安裝底座中的相應孔與所述直線電機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安裝底座通過緊固機構與電機密封罩連接,所述直線電機通過所述安裝底座和所述電機密封罩被封閉以使所述直線電機與水隔絕。
優選地,所述擋水帽包括具有內螺紋的內孔,所述升降桿的第一端具有與所述內孔的內螺紋相對應的外螺紋,從而所述擋水帽能與所述升降桿的第一端螺紋連接。
優選地,所述直線電機是固定軸式直線步進電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達到以下有益效果:
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由于取消了絲桿軸、限位螺栓、螺母套等傳動結構,使結構更加簡單,明顯降低故障率。
2.由于現有技術中的傳動機構暴露在水中,水中的雜質容易卡住傳動機構,在水中也容易生銹。而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將傳動機構整合,并完全與水隔開并密封起來,水下傳動更加穩定可靠。
3.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采用一個水泵供水,節約了成本,而且不論是否增加變頻器都能是在水型的變化,在有變頻器的情況下,變化更加豐富。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的縱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沿圖2中A-A線的橫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的外管的縱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的升降桿的縱剖視圖;
圖6a是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的導向環的縱剖視圖;
圖6b是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的導向環的俯視圖;
圖7a是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的擋水帽的縱剖視圖;
圖7b是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的擋水帽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的實施例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盡管提供附圖是為了呈現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但附圖不必按具體實施方案的尺寸繪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移除或局剖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在說明書中出現的短語“在附圖中”或類似用語不必參考所有附圖或示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方位詞,如有術語“中心”、“橫向”、“縱向”、“豎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方位和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敘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構造和操作,不能理解為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具體保護范圍。
此外,如有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隱含指明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包括一個或者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描述中,“數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確規定和限定,如有術語“組裝”、“相連”、“連接”術語應作廣義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也可以是機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是通過中間件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相連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的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結合說明書的附圖,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描述,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1。如圖1所示,噴泉噴頭1包括擋水帽2、外管5、設置在該外管5的側壁上的進水口11和位于該外管5之下的安裝底座8和電機密封罩10。
圖2和圖3分別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1的縱剖視圖和橫剖視圖。圖4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1的外管5的縱剖視圖,圖5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1的升降桿3的縱剖視圖。
具體如圖2-5所示,外管5具有軸向Y,在外管5的內部沿該軸向設置或延伸有升降桿3,在該外管內還設有導向環4、密封組件6和調整墊7,其中,升降桿3、導向環4和密封組件6可以沿外管5的軸向Y共軸布置。升降桿3可以沿該軸向具有第一端13和與之相對的第二端14。第一端13優選具有外螺紋,該外螺紋可以與擋水帽2的內孔17的內螺紋相配合(如下將詳細描述)。或者,升降桿3在上端部還可以具有螺紋內孔18,以便借助緊固螺釘來安裝擋水帽。該密封組件6可以沿周向固定在外管5的側壁上,并且如圖所示位于進水口11之下。進水口11優選橫向于該外管5的軸向Y設置,以便水通過進水口11進入外管5內。外管5在下端部可以具有凸緣,該凸緣可與安裝底座8通過緊固機構12如螺釘相互連接。電機密封罩10也可以具有凸緣,該凸緣也可以與安裝底座8通過緊固機構12如螺釘相互連接。緊固機構12例如如圖所示是對應的螺釘與螺孔。在密封組件6和安裝底座8之間還可設有調整墊7以調整兩者之間距離。密封組件6和安裝底座8最好具有相應的通孔,升降桿3可以穿過該通孔并向下延伸至直線電機9并與之連接。密封組件6可以與外管5緊密或密封配合以將水與安轉底座和進而與電機隔離。由此,直線電機9被安裝底座8和電機密封罩10封閉以使該直線電機9與水隔絕,從而直線電機9可以在水下正常運轉而且水下傳動更加穩定可靠。直線電機9與升降桿3在此共軸布置,在此,升降桿3在第二端14與直線電機9連接。升降桿3被設置成由直線電機9直接驅動。應該理解,直接驅動在此是指在直線電機9與升降桿3之間不存在減速器等傳動結構,而是直接驅動升降桿3以使其上下直線運動。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術語“直線電機”是指是一種將電能直接轉換成直線運動機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間轉換機構的傳動裝置。直線電機9例如可以是固定軸式直線步進電機。
圖6a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1的導向環6的縱剖視圖,圖6b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1的導向環6的俯視圖。如圖6a-6b所示,該導向環4可以包括外環15和內環16,所述外環15和內環16同心布置且成形為一體件。外環15的直徑可以約為內環16的直徑的兩倍。
如圖2-5和圖6a-6b所示,導向環4的外環15沿周向被固定在外管5側壁上,其內環16套設在升降桿3上以引導升降桿3的運動。外環15例如能以不可相對轉動和軸向移動的方式例如通過過盈配合被固定在外管5側壁上。內環16的直徑可以略大于升降桿3直徑,因此在內環16與升降桿3之間可存在間隙配合。導向環4可以與外管5共軸,并且導向環4的位置可以高于進水口11的位置。導向環4可以在外管5的軸向Y上居中布置在外管5的上端部和進水口11之間,并與升降桿3配合以起到對水的整流和對升降桿3升降運動的引導作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依據外管和升降桿的長度,在外管內也可以設置不同數量的導向環,它們最好沿所述軸向在外管5的上端部和進水口11之間等間距分布。
圖7a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1的擋水帽2的縱剖視圖,圖7b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噴泉噴頭1的擋水帽2的俯視圖。如圖2、圖5、圖7a所示,擋水帽2可以具有內孔17,該內孔可以具有內螺紋。該內螺紋可以與升降桿3的第一端13的外螺紋相配合,從而擋水帽2可以共軸安裝在升降桿3的第一端13且在使用狀態中可以安置或者說處于外管5的上端部附近。或者,擋水帽2和升降桿3可以通過設于升降桿3的第一端上的螺紋內孔18和相應的緊固件19如螺釘被緊固在一起。如圖2所示,在直線電機9被致動時,帶動升降桿3沿導向環4上下運動,從而帶動與升降桿3連接的擋水帽2相對于外管5運動。當擋水帽2位于最低位時,即當擋水帽2的上沿在外管5的內部時,在擋水帽2與外管5壁之間形成環形縫隙,此時形成直噴水流。當擋水帽2升到中位時,即當擋水帽2與外管5之間的間隙增大(相對于“最低位”來說),水柱降低并向四周擴散,形成散射水流。而當擋水帽2升到高位時,即當擋水帽2與外管5之間的間隙增大至未形成水柱時,形成水膜效果。這樣,通過對直線電機9的控制,就可以實現噴泉水型的交替變化。
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是按照實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個實施例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和特征也可以經適當組合而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它實施方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變化、修改與結合,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附圖標記說明
1-噴泉噴頭;2-擋水帽;3-升降桿;4-導向環;5-外管;6-密封組件;7-調整墊;8-安裝底座;9-直線電機;10-電機密封罩;11-進水口;12-緊固機構;13-第一端;14-第二端;15-外環;16-內環;17-內孔;18-螺紋內孔;19-緊固件;Y-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