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涉及的是一種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背景技術】
[0002]膜技術被譽為21世紀的水處理技術,在近40年來發展日益迅速。與傳統水處理技術相比,膜技術具有節能、投資少、操作簡便、處理效率高等優點,其應用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和經濟效益。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范圍很廣泛,既可用于飲用水處理也可用于廢水處理,在某些特殊行業的水處理方面也有涉足。
[0003]在膜技術應用過程中,膜污染是最大的問題。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污染物吸附在膜表面,經過長期堆積,會造成膜孔堵塞,降低膜處理性能。而這種情況已經成為膜法水處理工藝中的瓶頸之一。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處理效果好、膜不易被污染的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包括將其內部分隔為前處理間、主處理間和清水操作間的一體化箱體,設置于前處理間內用于接收污水的缺氧處理箱,設置于主處理間內并與缺氧處理箱連通的膜反應箱,設置于膜反應箱內的膜組件,設置于清水操作間內并與膜反應箱連通的清水收集罐,設置于清水收集罐進水處的UV消毒裝置,以及設置于清水操作間內并通過管路與膜組件連接的曝氣機,所述缺氧處理箱和膜反應箱均設有排污管,所述清水收集罐上還設有與膜反應箱連通的反洗管;所述膜組件包括相互連通構成輸水管路并呈框架結構的多根輸水管,與輸水管路連通并安裝在該框架結構上的數個水處理膜堆,以及對應每個水處理膜堆設置的相應數量條曝氣管,所述曝氣管相互連通構成氣路并與曝氣機連通。其中至少一根所述輸水管為透明管體,以便于觀察管道內水質顏色,從而判斷是否有膜片損壞。
[0007]進一步地,所述水處理膜堆包括膜片、密封圈、固定圈和集水管,其中,膜片中部具有大小與集水管外徑匹配的安裝通孔,密封圈與該安裝通孔匹配,集水管兩端分別與對應位置的輸水管連通,其上具有多個出水小孔;N個所述膜片與N+1個所述密封圈依次間隔堆列,使每2個密封圈夾持I個膜片,且密封圈與安裝通孔位置對應,所述集水管穿過安裝通孔和密封圈內圈將所有膜片和密封圈串接,并在兩端部的密封圈位置各采用一固定圈將所有膜片和密封圈固定在集水管上,所述出水小孔位于集水管上設有膜片的位置。
[0008]為了增加相關體積內的有效膜面積,相鄰的所述膜片間的間距為2?5mm。為了提高出水效率,所述出水小孔的孔徑不超過膜片的厚度。
[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膜片包括上下依次層疊并壓制呈碟片狀的改性PVDF膜、支撐導流網和改性PVDF膜,以及在該碟片狀中心處貫穿所有改性PVDF膜和支撐導流網的安裝通孔,所述上下兩層改性PVDF膜的外圍邊緣壓制為封閉的一體;所述出水小孔與支撐導流網連通。
[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改性PVDF膜由PVDF基膜和在所述PVDF基膜表面涂覆的復合改性涂層構成。
[0011]為了提高對于每個膜堆的曝氣強度和有效分配曝氣強度,所述曝氣管設置于對應水處理膜堆的下方;所述曝氣管上開設有數個微孔和數個粗孔,該粗孔面積不小于該微孔面積的2倍;所述微孔位置與膜片位置對應,所述粗孔位置與兩相鄰膜片的間距位置對應。
[0012]為了避免曝氣氣泡從側面散出,同時防止膜片周圍液體濃度過高產生濃差極化現象,所述輸水管構成的框架結構的至少一側設有百葉窗式隔板;所述百葉窗式隔板包括與所述輸水管構成的框架結構連接的基框,以及設置于基框上的數個呈斜向間隔安裝的百葉片。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I)本實用新型通過一體化箱體將主要水處理組件整合,廢水只需較為簡單的預處理即可進入設備中進行凈化,使水處理設備的體積減小和效果提高,并采用了專門設計的膜組件,節省了設備制造材料,提高水處理效果,而且膜的抗污染性能大大提高,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并且本實用新型構思新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適合推廣應用并。
[0015](2)本實用新型的膜組件采用碟片式膜片,并采用串接方式將所有膜片設置呈筒柱狀,構成周圍進液處理、中心出水的結構,在保證充足的膜接觸面積的基礎上,極大地減小了膜堆占用體積,從而使同樣體積的膜組件內具有更大膜面積,提高了水處理性能,并且特殊處理過的膜片還大大增強了膜表面的抗污染性能和透水性,提高了水處理性能。
[0016](3)本實用新型還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膜片,提高了膜片的柔韌度,其彎曲不易變形,表面光滑,能夠提高膜表面的水流紊流效果減小濃差極化,同時膜上形成的孔洞呈多孔海綿網狀結構,大大提高了抗污堵性,還通過改性試劑對膜表面進行電位處理,使其更具親水性,且膜層附著力強,不易分離剝落。
[0017](4)本實用新型采用三層結構的膜片結構,通過外部兩層的PVDF膜過濾后的凈水由中間夾層的支撐導流網處流入中心部位,雙向密封圈的設計使過濾后的水只能從集水管上的出水小孔進入集水管中匯集,改變了以往過濾出水方式,獨具特色。
[0018](5)本實用新型利用輸水管構成框架結構,在兼顧產水收集的情況下還起到了支架作用,減少了額外材料制作,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膜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膜堆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膜片的剖視圖。
[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改性PVDF膜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25] 涉及術語:COD,化學需氧量;TN,totalni trogen,總氮;SS,固體懸浮物;UV,紫外線;PVDF,聚偏氟乙烯。
[0026]如圖1至圖5所示,該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包括將其內部分隔為前處理間2、主處理間3和清水操作間4的一體化箱體I,設置于前處理間內用于接收污水的缺氧處理箱5,設置于主處理間內并與缺氧處理箱連通的膜反應箱6,設置于膜反應箱內的膜組件10,設置于清水操作間內并與膜反應箱連通的清水收集罐7,設置于清水收集罐進水處的UV消毒裝置8,以及設置于清水操作間內并通過管路與膜組件連接的曝氣機9,所述缺氧處理箱和膜反應箱均設有排污管U,所述清水收集罐上還設有與膜反應箱連通的反洗管12;所述膜組件包括相互連通構成輸水管路并呈框架結構的多根輸水管13,與輸水管路連通并安裝在該框架結構上的數個水處理膜堆14,以及對應每個水處理膜堆設置的相應數量條曝氣管15,所述曝氣管相互連通構成氣路并與曝氣機連通,其中至少一根所述輸水管為透明管體,以便于觀察管道內水質顏色,從而判斷是否有膜片損壞。
[0027]進一步地,所述水處理膜堆包括膜片21、密封圈22、固定圈23和集水管24,其中,膜片中部具有大小與集水管外徑匹配的安裝通孔25,密封圈與該安裝通孔匹配,集水管兩端分別與對應位置的輸水管連通,其上具有多個出水小孔;N個所述膜片與N+1個所述密封圈依次間隔堆列,使每2個密封圈夾持I個膜片,且密封圈與安裝通孔位置對應,所述集水管穿過安裝通孔和密封圈內圈將所有膜片和密封圈串接,并在兩端部的密封圈位置各采用一固定圈將所有膜片和密封圈固定在集水管上,所述出水小孔位于集水管上設有膜片的位置。
[0028]為了增加相關體積內的有效膜面積,相鄰的所述膜片間的間距為2?5mm。為了提高出水效率,所述出水小孔的孔徑不超過膜片的厚度。
[0029]進一步地,所述膜片包括上下依次層疊并壓制呈碟片狀的改性PVDF膜26、支撐導流網27和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