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絮凝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絮凝沉淀池。
【背景技術】
[0002]絮凝沉淀是污水處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主要用于處污水中的懸浮物,其原理是利用絮凝劑與水中懸浮物進行反應沉淀以達到污水凈化的目的,絮凝沉淀過程中,絮凝劑的加入量、絮凝劑的加入速度、水溫、pH以及攪拌速度都會影響絮凝沉淀的效率,現有技術的絮凝沉淀池還存在絮凝效果差,沉淀效率低的技術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絮凝沉淀池,該絮凝沉淀池絮凝效果好,沉淀效率高,能夠滿足污水處理的需求。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絮凝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體、保溫裝置、進水口、出水口、攪拌驅動裝置、攪拌軸、排泥□、第一攪拌楽、第二攪拌漿、第三攪拌漿、第一濁度傳感器、第二濁度傳感器、第三濁度傳感器、第一伸縮裝置、第二伸縮裝置、溫度傳感器、pH傳感器、絮凝劑加料裝置、絮凝劑加料管、pH調節劑加料裝置和pH調節劑加料管,所述沉淀池本體的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沉淀池本體的外壁周圍設有保溫裝置,所述沉淀池本體上方設有攪拌驅動裝置,所述攪拌驅動裝置連接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伸入所述沉淀池本體的內部,所述攪拌軸的下部設有第一攪拌漿和第一濁度傳感器,中部設有第二攪拌漿和第二濁度傳感器,上部設有第三攪拌漿和第三濁度傳感器,所述攪拌軸的第一攪拌漿和第二攪拌漿之間設有第一伸縮裝置,所述攪拌軸的第二攪拌漿和第三攪拌漿之間設有第二伸縮裝置,所述攪拌軸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設有溫度傳感器和pH傳感器,所述沉淀池本體的上方還設有絮凝劑加料裝置和pH調節劑加料裝置,所述絮凝劑加料裝置和pH調節劑加料裝置分別通過絮凝劑加料管和pH調節劑加料管與所述沉淀池本體連接,所述沉淀池本體的池壁內還設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濁度傳感器、第二濁度傳感器、第三濁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pH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保溫裝置、攪拌驅動裝置、第一伸縮裝置、第二伸縮裝置和pH調節劑加料裝置與所述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
[0005]進一步的,所述進水口、出水口和排泥口均設有閥門。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攪拌軸的下部設有第一攪拌漿和第一濁度傳感器,絮凝過程中,當沉淀池下部的絮凝顆粒足夠大時,第一濁度傳感器將信號傳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伸縮裝置帶動第一攪拌漿上移,不僅避免了將絮凝后的大顆粒打碎,還可通過第一和第二攪拌漿同時在沉淀池中部工作,增加絮凝效率,同樣地,當沉淀池中部的絮凝顆粒足夠大時,第二濁度傳感器將信號傳送至控制器,控制第二伸縮裝置伸縮帶動第二攪拌漿上移,此時,第一、第二和第三攪拌漿同時在沉淀池上部工作,增加上部的絮凝效率,當第三濁度傳感器感應到上部的絮凝顆粒足夠大時,絮凝沉淀過程完成,停止攪拌;絮凝過程中,通過溫度傳感器和保溫裝置,可以控制絮凝過程中的溫度為絮凝最佳溫度;同時還可通過pH傳感器和pH調節劑加料裝置,保證絮凝過程中的pH處于適宜絮凝的最佳值,該絮凝沉淀池可以有效地控制絮凝過程中的攪拌、溫度和pH值,能夠高效完成絮凝沉淀過程,保證后續工藝的順利進行。
【附圖說明】
[000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系統連接圖。
[0010]其中:
[0011]1、沉淀池本體 2、保溫裝置3、進水口
[0012]4、出水口5、攪拌驅動裝置6、攪拌軸
[0013]7、排泥口8、第一攪拌漿9、第二攪拌漿
[0014]10、第三攪拌漿 11、第一濁度傳感器12、第二濁度傳感器
[0015]13、第三濁度傳感器14、第一伸縮裝置15、第二伸縮裝置
[0016]16、溫度傳感器 17、pH傳感器18、絮凝劑加料裝置
[0017]19、絮凝劑加料管 20、pH調節劑加料裝置21、pH調節劑加料管
[0018]22、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20]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絮凝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體1、保溫裝置2、進水口 3、出水口 4、攪拌驅動裝置5、攪拌軸6、排泥口 7、第一攪拌漿8、第二攪拌漿9、第三攪拌漿10、第一濁度傳感器11、第二濁度傳感器12、第三濁度傳感器13、第一伸縮裝置14、第二伸縮裝置15、溫度傳感器16、pH傳感器17、絮凝劑加料裝置18、絮凝劑加料管19、pH調節劑加料裝置20和pH調節劑加料管21,所述沉淀池本體1的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進水口 3和出水口 4,所述沉淀池本體1的外壁周圍設有保溫裝置2,所述沉淀池本體1上方設有攪拌驅動裝置5,所述攪拌驅動裝置5連接攪拌軸6,所述攪拌軸6伸入所述沉淀池本體1的內部,所述攪拌軸6的下部設有第一攪拌漿8和第一濁度傳感器11,中部設有第二攪拌漿9和第二濁度傳感器12,上部設有第三攪拌漿10和第三濁度傳感器13,所述攪拌軸6的第一攪拌漿8和第二攪拌漿9之間設有第一伸縮裝置14,所述攪拌軸6的第二攪拌漿9和第三攪拌漿10之間設有第二伸縮裝置15,所述攪拌軸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設有溫度傳感器16和pH傳感器17,所述沉淀池本體1的上方還設有絮凝劑加料裝置18和pH調節劑加料裝置20,所述絮凝劑加料裝置18和pH調節劑加料裝置20分別通過絮凝劑加料管19和pH調節劑加料管21與所述沉淀池本體1連接,所述沉淀池本體1的池壁內還設有控制器22,所述第一濁度傳感器11、第二濁度傳感器12、第三濁度傳感器13、溫度傳感器16和pH傳感器17與所述控制器22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保溫裝置2、攪拌驅動裝置5、第一伸縮裝置14、第二伸縮裝置15和pH調節劑加料裝置20與所述控制器22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其中,進水口 3、出水口 4和排泥口 7均設有閥門。
[0021]該絮凝沉淀池攪拌軸的下部設有第一攪拌漿8和第一濁度傳感器11,絮凝過程中,當沉淀池下部的絮凝顆粒足夠大時,第一濁度傳感器11將信號傳送至控制器22,控制器控制第一伸縮裝置14帶動第一攪拌漿8上移,不僅避免了將絮凝后的大顆粒打碎,還可通過第一攪拌漿8和第二攪拌漿9同時在沉淀池中部工作,增加絮凝效率,同樣地,當沉淀池中部的絮凝顆粒足夠大時,第二濁度傳感器12將信號傳送至控制器22,控制第二伸縮裝置15帶動第二攪拌漿9上移,此時,第一攪拌漿8、第二攪拌漿9和第三攪拌漿10同時在沉淀池上部工作,增加上部的絮凝效率,當第三濁度傳感器13感應到上部的絮凝顆粒足夠大時,絮凝沉淀過程完成,停止攪拌;絮凝過程中,通過溫度傳感器16和保溫裝置2,可以控制絮凝過程中的溫度為絮凝最佳溫度;同時還可通過pH傳感器17和pH調節劑加料裝置20,保證絮凝過程中的pH處于適宜絮凝的最佳值,該絮凝沉淀池可以有效地控制絮凝過程中的攪拌、溫度和pH值,能夠高效完成絮凝沉淀過程,保證后續工藝的順利進行。
[0022]以上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絮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本體(1)、保溫裝置(2)、進水口(3)、出水口(4)、攪拌驅動裝置(5)、攪拌軸¢)、排泥口(7)、第一攪拌漿(8)、第二攪拌漿(9)、第三攪拌漿(10)、第一濁度傳感器(11)、第二濁度傳感器(12)、第三濁度傳感器(13)、第一伸縮裝置(14)、第二伸縮裝置(15)、溫度傳感器(16)、pH傳感器(17)、絮凝劑加料裝置(18)、絮凝劑加料管(19)、pH調節劑加料裝置(20)和pH調節劑加料管(21),所述沉淀池本體(1)的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進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沉淀池本體(1)的外壁周圍設有保溫裝置(2),所述沉淀池本體(1)上方設有攪拌驅動裝置(5),所述攪拌驅動裝置(5)連接攪拌軸¢),所述攪拌軸(6)伸入所述沉淀池本體(1)的內部,所述攪拌軸¢)的下部設有第一攪拌漿(8)和第一濁度傳感器(11),中部設有第二攪拌漿(9)和第二濁度傳感器(12),上部設有第三攪拌漿(10)和第三濁度傳感器(13),所述攪拌軸¢)的第一攪拌漿(8)和第二攪拌漿(9)之間設有第一伸縮裝置(14),所述攪拌軸¢)的第二攪拌漿(9)和第三攪拌漿(10)之間設有第二伸縮裝置(15),所述攪拌軸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設有溫度傳感器(16)和pH傳感器(17),所述沉淀池本體⑴的上方還設有絮凝劑加料裝置(18)和pH調節劑加料裝置(20),所述絮凝劑加料裝置(18)和pH調節劑加料裝置(20)分別通過絮凝劑加料管(19)和pH調節劑加料管(21)與所述沉淀池本體⑴連接,所述沉淀池本體⑴的池壁內還設有控制器(22),所述第一濁度傳感器(11)、第二濁度傳感器(12)、第三濁度傳感器(13)、溫度傳感器(16)和pH傳感器(17)與所述控制器(22)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保溫裝置⑵、攪拌驅動裝置(5)、第一伸縮裝置(14)、第二伸縮裝置(15)和pH調節劑加料裝置(20)與所述控制器(22)的信號輸出端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3)、出水口(4)和排泥口(7)均設有閥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絮凝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體、保溫裝置、進水口、出水口、攪拌驅動裝置、攪拌軸、排泥口、第一攪拌漿、第二攪拌漿、第三攪拌漿、第一濁度傳感器、第二濁度傳感器、第三濁度傳感器、第一伸縮裝置、第二伸縮裝置、溫度傳感器、pH傳感器、絮凝劑加料裝置、絮凝劑加料管、pH調節劑加料裝置和pH調節劑加料管,該絮凝沉淀池可以有效地控制絮凝過程中的攪拌、溫度和pH值,能夠高效完成絮凝沉淀過程,保證后續工藝的順利進行。
【IPC分類】C02F1/52, C02F1/66
【公開號】CN205099435
【申請號】CN201520815335
【發明人】曾蓉
【申請人】天津源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