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級復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c-mbbr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多級復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C-MBBR。
【背景技術】
[0002]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的技術工藝主要有:人工濕地,MBR工藝,生物接觸氧化,氧化溝,厭氧滴慮等等。人工濕地投資低,但容易被堵塞,施工期長,出水水質不穩定,易受季節影響;MBR工藝出水水質好,但膜片需化學藥劑清洗,并且需定期更換膜片,成本高、維護管理復雜;生物接觸氧化一般采鋼筋混凝土結構或焊接鋼板做為箱體,鋼混結構施工周期長,成本高,鋼板結構易腐蝕、壽命短。氧化溝占地面積太大,浪費土地資源,不宜大規模推廣;厭氧滴慮費用低,但出水水質差,不能穩定達標排放。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多級復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C-MBBR。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其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第三罐體,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第三罐體的左側上端均設有進水管,右側上端均設有出水管,進水管與出水管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分別包括外罐體及設于外罐體內與外罐體同心設置的內罐體,所述內罐體的底端設有至少2個過水孔,內罐體的上方為錐形結構,且與外罐體的內壁之間構成一個圓形沉淀區,所述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第三罐體的內側上方設有圓形溢水堰,所述第三罐體內設有豎流管、儲泥錐斗、斜板沉淀器和污泥栗。
[0005]進一步的,所述內罐體內設曝氣管路系統,所述的曝氣管路系統為外圓形曝氣管和內圓形曝氣管通過連接管連接構成,連接管上連接進氣管,進氣管的一端伸出罐體與曝氣機相連。
[0006]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第三罐體的上方均設有三個檢查孔,三個檢查孔的中心線與罐體進出水口中心線重合,其中一個檢查孔位于中間,另兩個檢查孔位于中間檢查孔的兩側。
[0007]進一步的,所述的內罐體內設有生物填料。
[0008]進一步的,所述的斜板沉淀器位于儲泥錐斗上方呈環形布置,斜板沉淀器上部清水區高度大于0.4米。
[0009]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第三罐體均采用玻璃鋼材料制成。
[0010]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采用新型玻璃鋼材料做罐體,設備不會腐蝕,抗壓能力強,使用壽命長,可批量生產,縮短建設工期,與其他工藝相比,施工和安裝比較便捷,使用的人力相對較少,降低了成本。適合當前廣大農村鄉鎮中小型污水處理廠的大規模建設需求。
[0012]2、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均采用內、外兩層罐體設計,內罐體的上方為錐形結構,且與外罐體的內壁之間構成一個圓形沉淀區,沉淀的污泥通過過水孔回到內罐體,使罐體內活性污泥濃度增大,提高了單位罐體體積有機負荷,減小了設備占地面積;曝氣管路系統采用同心圓布置方式,使污水在罐體內形成環流,在相同的停留時間內污水在罐體內流動更長的路程,接觸到更多的氧氣和微生物。由于污水在相同的停留時間內接觸更多的氧氣和微生物,污水中的有機物將會被更多的微生物降解,顯著提高出水排放標準。
[0013]3、本發明采用新型組合式沉淀器,沉淀效果是單一方式的2-3倍。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8]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的多級復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C-MBBR為多級復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C-MBBR的污水處理裝置,其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罐體1、第二罐體2和第三罐體3,第一罐體1、第二罐體2和第三罐體3均采用玻璃鋼材料制成,第一罐體1、第二罐體2和第三罐體3的左側上端均設有進水管6,右側上端均設有出水管7,各罐體的內部在距離灌頂200mm-1000mm范圍內設置圓形溢水堰8,進水管6分別穿過溢流堰8、內層罐體;出水管7收集溢流堰的水后穿出外罐體。其中,第一罐體1和第二罐體2分別包括外罐體4及設于外罐體4內與外罐體4同心設置的內罐體5,內罐體5的上部采用錐形結構并與外罐體4 一并構成一個圓形沉淀區,在內罐體底部到內罐體垂直高度之間的位置開過水孔(圖未示出),過水孔的中心位置在同一同心圓線上,過水孔的數量大于2個,并且平均分布在同心圓線上,這些過水孔可實現內罐體5里面的污水流入內外罐體之間的環形空間內,內外罐體之間的污水向上流經過罐體上部的溢水堰8收集后經出水管7排出。
[0019]第一罐體1、第二罐體2和第三罐體3的上方均設有三個檢查孔9,三個檢查孔9的中心線與罐體進出水口中心線重合,其中一個檢查孔位于中間另兩個檢查孔位于中間檢查孔的兩側,內罐體5內設曝氣管路系統10,該曝氣管路系統10為外圓形曝氣管和內圓形曝氣管通過連接管連接構成,連接管上連接進氣管11,進氣管11的一端伸出罐體與曝氣機相連,其中曝氣孔可采用直接穿孔或安裝曝氣頭等方式,曝氣機可采用羅茨風機、回轉式風機。內罐體5內設有生物填料12,采用納米懸浮料、水草填料等,填料安置方式及投放量依據不同情況而定。
[0020]第三罐體3為沉淀澄清處理單元,特別的采用了堅流式沉淀和斜板沉淀兩種沉淀技術相結合的沉淀裝置,其內部設有豎流管15、儲泥錐斗14、斜板沉淀器16和污泥栗13,堅流管15設在第三罐體3內的中間位置,堅流管15直徑以通過其流速不大于30mm/s以準,第三罐體3罐體外直徑與沉淀區的儲泥錐斗14深度的比值小于3,儲泥錐斗14底部設有污泥栗13,可用污泥栗13排泥或氣提排泥。斜板沉淀器位16于儲泥錐斗14上方呈環形布置,斜板沉淀器16上部清水區高度大于0.4米。
[0021]本發明的工作流程如下:
[0022]污水通過進水管6進入第一罐體1的內罐體5,在內罐體5曝氣處理后通過過水孔流入內外罐體之間的環形空間內,內外罐體之間的污水向上流經過罐體上部的溢水堰8收集后經出水管7排出入第二罐體2的內罐體5,第一罐體1和第二罐體2的工作原理相同此處不再闡述,污水從第二罐體2上部的溢水堰8收集后經出水管7排出入第三罐體3的豎流管15,污水經過豎流管15后,污泥沉入儲泥錐斗14,清水向上折流,流經斜板沉淀器16,經過斜板沉淀器16 二次沉淀分離污泥,清水再經溢流堰收集后流出,達標排放。
[0023]本發明可以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罐體的進水管和排水管位置可以靈活的變動,不一定按照本發明說描述的接進水管和出水管在同一中心線上,設備檢查口根據不同情況可開1-3個,內外罐體形狀不一定為圓,可以為方型或其它型狀。另外罐體材質不一定為玻璃鋼,可以為普通鋼板、不銹鋼或混凝土材質。以及曝氣管布置方式不一定為同心圓,可以為同心六邊形、八邊形等。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多級復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C-MBBR,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第三罐體,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第三罐體的左側上端均設有進水管,右側上端均設有出水管,進水管與出水管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分別包括外罐體及設于外罐體內與外罐體同心設置的內罐體,所述內罐體的底端設有至少2個過水孔,內罐體的上方為錐形結構,且與外罐體的內壁之間構成一個圓形沉淀區,所述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第三罐體的內側上方設有圓形溢水堰,所述第三罐體內設有豎流管、儲泥錐斗、斜板沉淀器和污泥栗。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復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C-MBBR,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罐體內設曝氣管路系統,所述的曝氣管路系統為外圓形曝氣管和內圓形曝氣管通過連接管連接構成,連接管上連接進氣管,進氣管的一端伸出罐體與曝氣機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復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C-MBBR,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第三罐體的上方均設有三個檢查孔,三個檢查孔的中心線與罐體進出水口中心線重合,其中一個檢查孔位于中間,另兩個檢查孔位于中間檢查孔的兩側。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復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C-MBBR,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罐體內設有生物填料。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復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C-MBBR,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板沉淀器位于儲泥錐斗上方呈環形布置,斜板沉淀器上部清水區高度大于0.4米。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復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C-MBBR,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第三罐體均采用玻璃鋼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級復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C-MBBR,其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第三罐體,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和第三罐體的左側上端均設有進水管,右側上端均設有出水管,進水管與出水管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分別包括外罐體及設于外罐體內與外罐體同心設置的內罐體,內罐體的底端設有至少2個過水孔,內罐體的上方為錐形結構,且與外罐體的內壁之間構成一個圓形沉淀區,罐體的內側上方設有圓形溢水堰第三罐體內設有豎流管、儲泥錐斗、斜板沉淀器和污泥泵。本發明具有投資成本低,占地面積小,設備使用壽命長,出水水質好,易管理的特點。
【IPC分類】C02F9/14
【公開號】CN105347629
【申請號】CN201510915592
【發明人】李海, 王昌盛, 張大俊, 黃永杰, 李曉文
【申請人】廣西南寧綠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