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包括冷媒蒸發器和室內機換熱器,所述冷媒蒸發器內設置有冷媒蒸發通道,冷媒蒸發通道設置有一與壓縮機低壓端連通的冷媒出口端和一與膨脹閥連通的冷媒入口端,冷媒蒸發通道內設置固態導熱體,所述固態導熱體一部分設置在冷媒蒸發通道內,另一部分伸出冷媒蒸發通道至冷媒器外并延伸至室內機換熱器內;本實用新型的蒸發換熱裝置采用固態導熱體作為熱傳遞介質,利用固態導熱體在冷媒蒸發器內與室內機換熱器內的溫差實現熱交換,其導熱傳熱效率優于氣體介質或液體介質,冷媒吸熱快,氣化效果好,實現快速制冷。
【專利說明】
一種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冷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蒸發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件,低溫的冷凝“液”體通過蒸發器,與外界的空氣進行熱交換,“氣”化吸熱,達到制冷的效果。現有蒸發器存在結構復雜,制冷不均勻,溫度不精確等缺陷,特別是散熱功能還很一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熱交換效率高、制冷均勻的采用固態導熱體進行熱交換的蒸發換熱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包括冷媒蒸發器和室內機換熱器,所述冷媒蒸發器內設置有冷媒蒸發通道,冷媒蒸發通道設置有一與壓縮機低壓端連通的冷媒出口端和一與膨脹閥連通的冷媒入口端,冷媒蒸發通道內設置固態導熱體,所述固態導熱體一部分設置在冷媒蒸發通道內,另一部分伸出冷媒蒸發通道至冷媒器外并延伸至室內機換熱器內。
[0005]所述固態導熱體為導熱殼體內填充有氣體或液體的復合導熱體或熱管或金屬導熱體或石墨烯導熱體中任一種或多種。
[0006]所述冷媒蒸發通道內的固態導熱體呈直線型或曲線型結構固定在冷媒蒸發通道中軸線上。
[0007]所述冷媒蒸發通道內的固態導熱體表面設置有若干翅片,用以增大冷媒與固態導熱體的接觸面積。
[0008]所述室內機換熱器內的固態導熱體呈直線型或曲線型結構固定在室內機換熱器內。
[0009]所述室內機換熱器內的固態導熱體表面設置有若干翅片,用以增大固態導熱體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空氣與固態導熱體的熱交換效率。
[0010]所述若干翅片相互錯位排列設置在固態導熱體表面,不僅增加了傳熱面積,而且能夠使溫度均勻,制冷效果有明顯的提高。
[0011]進一步地,所述固態導熱體位于冷媒蒸發器和室內機換熱器之間的部分包覆有絕緣隔熱保護套,避免熱量散出,保證室內熱量全部傳遞至冷媒蒸發器內,保證冷媒氣化效果O
[0012 ]所述室內機換熱器內設置有鼓風機,加速空氣對流。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4]1、本實用新型的蒸發換熱裝置采用固態導熱體作為熱傳遞介質,利用固態導熱體在冷媒蒸發器內與室內機換熱器內的溫差實現熱交換,其導熱傳熱效率優于氣體介質或液體介質,冷媒吸熱快,氣化效果好,實現快速制冷且制冷均勻;
[0015]2、本實用新型的蒸發換熱裝置采用固態導熱體作為熱傳遞介質,改變了蒸發器傳統結構,冷媒不進入室內機換熱器內,室內機換熱器結構簡單化,便于清潔與維護,且縮短了冷媒的循環管道,降低冷媒使用量,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涂覆有石墨烯涂層的金屬棒體示意圖。
[0018]圖中,1、冷媒蒸發器;11、冷媒蒸發通道;111、冷媒入口端;112、冷媒出口端;2、室內機換熱器;21、鼓風機;3、固態導熱體;31、熱段;32、冷段;33、連接段;34、翅片;4、金屬棒體;400、石墨稀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在全部視圖的附圖中,對應的參考符號表不對應的部件。
[0020]—種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包括冷媒蒸發器I和室內機換熱器2,冷媒蒸發器I內設置有冷媒蒸發通道11,冷媒蒸發通道11設置有一與壓縮機低壓端連通的冷媒出口端112和一與膨脹閥連通的冷媒入口端111,冷媒蒸發通道11內設置固態導熱體3,所述固態導熱體3—部分設置在冷媒蒸發通道11內,另一部分伸出冷媒蒸發通道11至冷媒器外并延伸至室內機換熱器2內。
[0021]冷媒蒸發器I包括殼體,冷媒蒸發通道11設置在殼體內,冷媒入口端111和冷媒出口端112伸出殼體外,冷媒入口端111位于冷媒出口端112下方,便于冷媒氣化時,液體轉化成氣體后上升流出冷媒蒸發通道11。
[0022]將位于冷媒蒸發通道11內的固態導熱體定義為熱段31,位于室內機換熱器2內的固態導熱體定義為冷段32,將位于冷媒蒸發器I和室內機換熱器2之間的固態導熱體定義為連接段33,熱段31固定在冷媒蒸發通道11的中軸線上,冷段32呈曲線型結構固定在室內機換熱器2內,曲線型結構增大了固態導熱體3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冷媒氣化過程需要吸熱,冷段32與空氣進行換熱,將空氣中的熱量傳遞給內部固態導熱體3,冷媒吸熱氣化,空氣熱量被固態導熱體3帶走,實現了降溫,進一步地,為增在冷段32于空氣的接觸面積,冷段32表面套接有若干翅片34,若干翅片34相互錯位排列,不僅增加了傳熱面積,而且能夠使溫度均勻,制冷效果有明顯的提高;室內機換熱器2內還設置有鼓風機21,利用鼓風機21加速空氣對流,快速降低室內溫度,實現制冷目的。
[0023]優選地,為加速冷媒氣化且氣化效果更好,熱段31呈曲線型結構設置在冷媒蒸發通道11內,且熱段31上套接有若干相互錯位排列的翅片34。
[0024]連接段33包覆有絕緣隔熱保護套,使得固態導熱體3的熱量不會在連接段33處流失,保證氣化效果。
[0025]固態導熱體3為導熱殼體內填充有氣體或液體的復合導熱體,復合導熱體為管狀,管殼可以由任何可導熱的材質制成,優選為金屬殼體,該復合導熱體一端接觸熱源后,會激發其內部氣體或液體分子之間的激烈碰撞,將熱量快速傳遞到另一端,以Im長的復合導熱體為例,其熱量從一端傳遞至另一端的速率為Is左右時間,即當一端進入熱源后,另一端即可馬上感受到熱量,經過科學測試,其導熱率是銅的500倍,熱傳輸距離超過70m,可見采用復合導熱體可實現高速熱傳導,進而使得熱交換效率提高;且由于改變了傳統的導熱結構,因此蒸發換熱裝置結構更簡單、使用更節能、環保。
[0026]固態導熱體3還可采用石墨烯導熱體,可以為涂覆有石墨烯涂層的金屬管體或棒體或石墨烯棒或石墨烯管,優選為涂覆有石墨烯涂層400的金屬棒體4,石墨烯化學性能穩定,石墨烯熱導率高達5300W/m.K,遠超銀和銅等金屬材料,傳熱效率遠遠超過空氣或液體傳熱效率,空氣與石墨烯導熱體接觸,冷段地熱量會被石墨烯快速吸走并傳遞至熱段被冷媒所吸收,提高了冷媒氣化效率,提高制冷效果;優選地,金屬棒體采用銅。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蒸發器和室內機換熱器,所述冷媒蒸發器內設置有冷媒蒸發通道,冷媒蒸發通道設置有一與壓縮機低壓端連通的冷媒出口端和一與膨脹閥連通的冷媒入口端,冷媒蒸發通道內設置固態導熱體,所述固態導熱體一部分設置在冷媒蒸發通道內,另一部分伸出冷媒蒸發通道至冷媒器外并延伸至室內機換熱器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態導熱體為導熱殼體內填充有氣體或液體的復合導熱體或熱管或金屬導熱體或石墨烯導熱體中任一種或多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蒸發通道內的固態導熱體呈直線型或曲線型結構固定在冷媒蒸發通道中軸線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蒸發通道內的固態導熱體表面設置有若干翅片。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機換熱器內的固態導熱體呈直線型或曲線型結構固定在室內機換熱器內。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機換熱器內的固態導熱體表面設置有若干翅片。7.根據權利要求4或6所述的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翅片相互錯位排列設置在固態導熱體表面。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態導熱體位于冷媒蒸發器和室內機換熱器之間的部分包覆有絕緣隔熱保護套。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態換熱的蒸發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機換熱器內設置有鼓風機。
【文檔編號】F25B39/02GK205481949SQ201620107010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日
【發明人】楊國義
【申請人】楊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