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冰箱的抽屜式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冰箱的抽屜式容器的結構,特別是關于將抽屜式容器分成上下兩層,以及將上層容器分成左右的、容積可變的抽屜式容器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生活的多樣化,冰箱容量也趨于容納量大型化,其形態為,上部設置最大貯藏量的冷藏室,下部設置冷凍室或蔬菜室。所述冰箱的一側利用樞支承在前面開口部上的門而開閉自如地封住所述開口。冷凍室與蔬菜室,從便于取放貯藏物的角度出發,多將容器裝于門的貯藏室側,并采用抽屜式。
基于增加容量及便利方面的考慮,抽屜式容器正向雙層容器式過渡,但由于日本國內廚房等放置條件的原因,冰箱的外形尺寸,如寬、深、高等尺寸均已接近最大限度,因此,貯藏空間的擴大也受限制,所以就要求進一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在上述構成中,由于抽屜式容器結構的有限容納空間被上下分隔,所以,在欲向下層容量裝入白菜及西瓜等時,會影響到上層容器,無法關閉冰箱門,無法容納體積大及較高的貯藏品。并且,由于貯藏品被限定,所以存在著無法充分利用空間、即死區變大的問題。
本發明正是針對這一點,提供一種有效利用貯藏空間的冰箱的抽屜式容器,可滿足多樣化的用戶需求,結構簡潔、操作簡單,根據食品種類和使用方便而可簡單地改變容積大小及布局。
發明的公開為解決上述課題,技術方案1的冰箱的抽屜式容器的發明特征在于,具有開閉自如地封閉冰箱本體前面開口部的抽屜式門;載置于固定在門上的框體、并隨門的開閉而拉出可容納的下層容器;保持在下層容器上的上層容器,該上層容器在下層容器上被后部容器和前部容器前后分割,后部容器由底壁、背壁、外側壁以及寬度方向分隔容器內的中隔壁構成;前部容器與后部容器的前方結合、并由底壁、前壁、外側壁及與所述中隔壁卡合的側壁構成的、至少配置在寬度方向一側,并且前部容器的底壁在所述后部容器的底壁上,可向前后方向自由滑動。
利用這一結構,不僅可將抽屜式容器分為上下兩層使用,而且上層容器的寬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進深尺寸可有多種變化,所以,可以簡單的結構,在進深、寬度、高度方向靈活利用對貯藏室內空間。
技術方案2的發明的上層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下層容器上被后部容器(由底壁、背壁、外側壁與中隔壁構成)、前部容器(由底壁、前壁、外側壁與中隔壁卡合的一側壁構成、并分別寬度方向分隔配置)前后分割,同時,各前部容器的底壁可在后部容器的底壁上前后方向自由滑動。上層容器可在整個寬度位置按各個分隔多樣化改變進深尺寸,根據不同用途,將各容納空間加以功能性的靈活利用,并以充分的支承強度保持多個前部容器。
技術方案3的發明的上層容器的特征在于,由中隔壁在一側形成容器部,同時在另一側形成由底壁、背壁、外側壁與中隔壁構成的后部容器。在下層容器上,被前部容器(與后部容器的前后結合,且由底壁、前壁、外側壁與中隔壁卡合的側壁構成)前后分割,并且各前部容器的底壁在所述后部容器的底壁上可前后方向自由滑動。
通過這一構成,由于后部容器與前部一側的容器可一體成形,所以可加強上層容器的結構強度,相鄰一側的容器的側壁可用作為中隔板的卡合壁,所以在保持固定前部滑動容器時,可提高穩定性。
技術方案4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后部容器的外側壁及中隔壁的上部,從前端至后部以一定間隔設有多個卡合部,在前部容器的外側壁及中隔壁的側壁上部設有與上述卡合部卡合的卡止片,分段卡止前部容器對于后部容器的前后位置,可加大容器的強度,并可輕易獲得改變容器卡合位置的可變結構。
技術方案5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后部容器的側壁從底壁延伸至前方的下層容器的前端旁,使其上端緣卡合在下層容器的邊緣上,并在所述側壁下緣,在前后方向形成承受前部容器底面的凸緣。將抽屜式容器內分隔為上下兩層,盡管將上層容器作成多個容器的卡合關系,但可作成到具有充分剛性的可滑動的容器結構。
技術方案6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將中隔壁的上部后端延伸至后部容器的背壁上端緣并與其結合,通過中隔壁與容器周緣的接合而為擱板面積大的容器形狀,也可得到充分的強度。
技術方案7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前部容器的前壁高度低于外側壁,由于可加大將容器拉出時的前部容器前端與上部室的門之間的間隙,所以,可順利地將葡萄柚等大型食品裝入上層容器及取出。
技術方案8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2的發明中,前部后部容器的左右兩側壁間的中隔壁的前端上部設有帶突起片的卡止片,利用卡止片的轉動使突起片與設于前部容器的多個卡止的孔嵌合,以規定的重合位置關系固定前部容器與后部容器。通過簡單的結構與操作,可對前部容器進行固定及解除。
技術方案9的發明中,上層容器的左右深度尺寸不同,所以可獲得使用更便利性的多樣化。
附圖的簡單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形態1的冰箱的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形態1抽屜式容器部縱剖視圖;圖3為沿圖2中A-A線的剖視圖;圖4為表示本發明抽屜式容器的實施形態1的立體圖;圖5為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抽屜式容器中上層容器構成的立體圖及部分剖視圖。
圖6為圖5所示的上層容器的分解立體圖;圖7為表示本發明上層容器中前后容器卡合狀態的一實施形態的立體圖及主要部分的剖視圖;圖8為表示圖7中卡合解除狀態的立體圖及剖視圖;圖9為表示本發明上層容器中前后容器卡合狀態的另一實施形態的側剖視圖及主要部分剖視圖;圖10為表示與圖7相同部分的另一實施形態的立體圖及主要部分剖視圖;圖11為表示圖10的卡合解除狀態的立體圖及主要部分剖視圖;圖12為表示與圖7相同部分的又一其他實施形態以及其解除狀態的立體圖及主要部分剖視圖;圖13為表示本發明上層容器中前后容器卡合狀態其他實施形態的側剖視圖;圖14為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的上層容器的組裝立體圖;圖15為表示圖14狀態中抽屜式容器整體的剖視圖;圖16為表示使圖14中前部容器移至最后端狀態的立體圖;圖17為表示圖16狀態中抽屜式容器整體的剖視圖;圖18為表示使圖14中前部容器移至中央部的卡合凹部后狀態的剖視圖;
圖19為說明將前部容器移至最后部時食品存放狀態的剖視圖。
發明的實施形態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為門被打開一部分或向前方拉出的冰箱1的立體圖,外箱2的內側,通過未圖示的隔熱材料,由隔熱分隔壁將內箱3構成的貯藏空間分隔成多個貯藏室5、6、7等。5為配置于本體上部的冷藏室,通過鉸鏈裝置10而轉動自如地將冷藏室門15樞裝支承在本體一側,通過門15封住其前面開口部。
在冷藏室5的下部,通過隔板11而形成容納蔬菜等的蔬菜室6。由于蔬菜室6基本上與冷藏室5處于一個溫度帶,所以隔板11不必采用隔熱結構,可由只單純起隔離作用的透明板等構成。
在蔬菜室6的下方,通過絕熱隔壁12而左右分隔配置容積較小的制冰貯冰室8與溫度切換室9,在其下部配置有容納冷凍食品的冷凍室7。
如沿圖2及其A-A線的剖視圖、即圖3所示,蔬菜室門16封閉蔬菜室6的前面開口部,同時,在門16的內側,安裝有朝貯藏室內方向延長的框體21,通過邊緣部22a,將周圍設有卡止于框體21上面的邊緣部22a的蔬菜容器22裝在框體21上,通過裝于框體21后端的未圖示的滾柱與設于箱內側壁的導軌構件23以及設于上述框體21、導軌構件23的前方的滾柱24的結合滑動,從而可與框體21同時地向前后方向拉出蔬菜容器22。
在所述抽屜式的下層蔬菜容器22的所述邊緣部22a上放置有上層容器25,可與下層容器22一起拉出并裝于蔬菜室6內。
36為封閉蔬菜容器上面開口的蓋體,可提高蔬菜室6內的密封度,保持高濕,實現蔬菜類的長期保存。
所述上層容器25的詳細結構如圖4、圖5所示,及圖6的分解圖所示,其由后部容器26與前部容器33、34構成。后部容器26包括具有距下層容器22的進深長度三分之一處一半左右的底壁28;從該底壁28向前方延伸至下層容器22的前端旁、使上端邊緣29與下層容器22的左右邊緣22a卡合、并在下緣向前后方向形成承受后面所述的左右前部容器33、34的底面的凸緣30的兩側壁27;立設于兩側壁27間近中央部的中隔壁31;背壁32;前部容器33、34與后部容器26卡合,在其前方以中隔壁31為界左右分隔配置,且由除后壁以外的底壁與前壁及兩側壁形成。
如上所述,上層容器25在下層容器22上被后部容器26與前部容器33、34前后分隔配置,同時,左右的前部容器33、34的底壁35在后部容器26的底壁28上至少部分重疊,通過后部容器的側壁27、側壁下邊的凸緣30及中隔壁31,可向前后自由滑動。
因此,后部容器26沒有前壁,在其底壁28的前部,從上方使左右的前部容器33、34重疊,所以必須要保持容器的強度,因此,如圖5b所示,在底壁28的前端下面的整個寬度設有增強肋37。
關于后部容器26底面的增強,除象前面所述的那樣設置增強肋37外,還可在整個后部容器底面的前端邊緣如圖5c所示那樣,安裝截面為コ字狀的增強板38。
后部容器26的中隔壁31前端上部設有具體如圖7之a及b所示的卡止片41。卡止片41由2個部件的結合體構成,在設于中隔壁31的前端上部的凸條部31a上的樞支軸31b所支撐的樞支孔41b作用下,轉動自如地結合左右兩側的旋鈕部41a,同時如圖7a所示,將兩側旋鈕41向下方轉動并使其相對時,從旋鈕部41a分別向內方突出的突起片41a通過穿設于中隔壁31面及前部容器33、34的中隔側面的穿孔33a而與中隔壁31的卡合孔嵌合,通過這一卡合,在規定的重疊位置關系下固定前部容器33、34與后部容器26。
并且,在前后移動前部容器33或34時,對卡止片4解除結合時,如圖8之a及b所示,若握住旋鈕部41a向上方轉動,則由于突起片41c與中隔壁31的卡合孔31c及通孔33a的卡合被解除,所以前部容器33、34可滑動。
前部容器33、34中所述通孔33a沿中隔壁31的上端前后設有多個,例如設有3個,可使上層容器進深尺寸有3級變化,向前方拉出前部容器33、34,在將進深尺寸做得最長時,與下層容器成為上下兩層的容器關系。
在向內推入前部容器33或34、幾乎與后部容器26重合且進深尺寸做得最短時,可將上層前部容器前面的空間用作為下層容器22的高度空間尺寸。
前部容器33、34與后部容器26的卡合,不僅通過卡止片41的結合來實現,也可如圖9a及關鍵部分圖9b所示,設于前部容器33、34底面的凸起33b與設于后部容器26底面的凹部或通孔26b卡合,獲得防止前部容器33、34相對后部容器26移動的止動器作用,同時獲得裝入、取出貯藏品時容器的穩定固定。
因此,如前所述,如果轉動卡止片41并提起,則突起片41c與卡合孔31c及通孔33a的嵌合被解除,通過彎曲前部容器33或34與后部容器26的底面,解除容器底面間的凹凸卡合,則可解除前后容器的卡合,在解除狀態下,通過使前部左右容器33、34中的一個或雙方向前后滑動,則可改變新容器空間及布局。
關于構成卡止片,不限于上述構成,也可如圖10所示,將卡止片42截面作成近ヮ字狀,兩個下端緣為卡止部42c,在上面設有旋鈕部42a,如圖11所示,通過抓住旋鈕部42a,將兩下端的卡止部42c向外側擴展,解除中隔壁31的卡合孔31c與前部容器33、34側壁的通孔33a的卡合。
如圖12所示,卡止片43由振動片構成,在正常狀態下,通過振動子43a兩端突起部43c與前部左右容器33、34的卡合孔33a卡合固定,也可通過向任意方向搖擺振動子43a解除卡合。
前部容器的前后位置移動也可不使用上述卡止片41~43,如圖13所示,也可利用設于后部容器26側壁的上下方向的多個凸條44與設于前部容器33及34側壁的多個凹槽45的卡合來固定前部容器33及34對于后部容器26的位置。
上層容器25的中隔壁31立設于兩側壁27間的近中央部,前部容器33、34左右寬度相同,但并不僅于此,可將中隔壁31偏向寬度尺寸一側,左右的前部容器33、34的寬度尺寸不同。
前部容器也可不進行左右分割成兩部分,可設置多個中隔壁,分割成3個或更多部分。
前部容器33、34,通過后部容器26上的側壁27及側壁下端的凸緣30與底面28的緣部及中隔壁31前端卡止片41的卡合,根據需要,左右分別固定保持,并可前后方向滑動。
本發明實施形態1的冰箱抽屜式容器構成如上所述,下層容器通過設于其上面開口部周緣兩側的凸緣部22a而放置于門的框體21上,同時,通過框體21、箱內側壁的導軌構件23及其各自設置的滾柱24而被支承成前后拉出自如,并將上層容器25的后部容器26的四周邊緣29置于下層容器22的所述邊緣上,加以保持。
在后部容器26的前方,通過后部容器底壁28的前部、左右延長的兩側壁27上部、下部凸緣30及設于中隔壁31上的卡止片41,分別卡合保持左右前部容器33、34的后部底壁35及一側壁的底面、前面上部的一側與另一側的后面上部。
上層容器25與下層容器不同,可向內滑動,從下層容器22的后端推至后部時,設于上層容器25的后部容器26的側面后部的突出承受部51與貯藏室側壁的導軌部23卡合,并支承上層容器25。
如果上層容器25向內推超過規定量,則設于上層后部容器26側面邊緣部的止動用突起部52會與設于下層容器22后部上方的止動器53卡止,阻止上層容器25進一步向內移動。
在將上層的前部容器33或34向前方拉出最大長度并加以固定時,除下層容器22前部的小瓶(PET BOTTLE)等貯藏空間外,可分為上下兩層,將前部容器33、34推入最內側時,如圖4所示,上層容器22的前方上部開放,可放置很多較高的小瓶等。
如果在左右位置改變前部容器33、34的前部位置,便可用于貯藏其他食品,進一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此時,如圖2或圖4所示,如果在下層容器22的前部角部設置其他構件的小型容器55及棒狀保護構件56等,如上面所述,將前部容器33、34推至最內側時,即使小型容器的后部放置小瓶等較高的貯藏品,由于小型容器55與前部容器前端的保護,可防止由于抽屜門16的開關引起的振動而使貯藏品傾倒。
接著,說明一下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前部容器33、34左右容器都作成可前后滑動的構成。但也可如圖14所示,通過中隔壁81左右劃分上層容器75,在一側形成一般的固定容器83部,在另一側形成由底壁78、背壁82、外側壁77及中隔壁81構成的后部容器76。
在后部容器84的前方位置,使由底壁85、前壁92、外側壁97以及與中隔壁81卡合的側壁91構成的前部容器84卡合,在下層容器72上前后分割,同時,將前部容器84的底壁85設置于后部容器76的底壁78上,且可向前后方向滑動自如。
從中隔壁81的上部后端開始至后部容器84的背壁上端邊緣部連續的凸條肋88延伸,通過凸條肋88,使有階差的中隔壁81與容器84周緣連結接合而為擱板面積較大的容器,也可得到充分對付變形及彎曲等應力的強度。
在后部容器76的中隔壁81及外側壁77的上部,從前端向后方,以規定間隔設有3個卡合凹部89,在前部容器84的外側壁8、97及中隔壁側的側壁91上部,設有與卡合凹部89卡合的卡止片95,從而可分級固定前部容器84對于后部容器76的前后固定位置。
圖14表示了前部容器84的卡止片與后部容器76的最前端的卡合凹部89卡合后的狀態,前部容器的位置為最前端,上層容器貯藏容積最大。
圖15為圖14所示狀態下的抽屜式容器的整體剖視圖,上層容器75上的前部容器84的前端與下層容器72的前壁間的間隙可存放2L的小瓶98。
圖16表示了前部容器84的卡止片95與后部容器76的最后端的卡合凹部89卡合的狀態,前部容器84的位置位于最后端,此時上層容器75的貯藏容積最小。
此時,抽屜式容器整體狀態如圖17所示,上層容器75的前部容器84的前端與下層容器72的前壁的間隙可前后放置2個2L的小瓶98。
上述卡合凹部89設于后部容器76的中隔壁81及外側壁77的上部,可與容器一體成形,結構簡單,同時由于卡合部89為凹凸形狀,所以容器的強度大。
上述實施形態中,卡合凹部89的前后間距為120mm,但如果前部距中央部所設卡合凹部89的間距為70mm,且與卡止片95卡合,則如圖18所示,上層容器75的貯藏容積也有相應擴大,在與下層容器72的前部空間,雖無法容納2個大口徑的瓶,但可放置啤酒瓶99等小徑瓶類。
前部容器84的前壁92的高度尺寸與后部容器76等的四周壁相比低幾十毫米。其如前面所述,考慮到將前部容器84推至最后部的卡合凹部89后進行設置情況加。如圖19所示,如果高度接近四周壁,即使將抽屜式容器最大程度拉出,但由于與上部室門15的間隙A小,所以難以將葡萄柚等體積大的食品裝入上容器75,如果降低前壁高,與上部門15的間隙為B,不會對貯藏食品的放置造成太大障礙,同時也不會影響體積大食品的裝入與取出。
這樣的話,容器的容積可變性及布局可變范圍變小,但由于后部容器76可與前部一側的容器83一體成形,所以加強了上層容器75的結構強度。由于可將相鄰一側容器83的側壁作為中隔部的卡合壁使用,所以在滑動自如的狀態下對前部容器75進行保持固定時,可提高穩定性。
關于前部及后部容器的深度尺寸,在實施形態中,可通過改變左右容器的深度,增加容器可變許可度。但并不限于此,也可為相同深度,關于上下層容器的使用部位,并不限于實施形態所述的蔬菜室,也可用于下部冷凍室等抽屜式容器。
如上所述,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明,不僅可將抽屜式容器分為上下兩層使用,并且,由于上層容器的寬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進深尺寸可有多種變化,所以,可以簡單的結構實現貯藏室的進深、寬度、高度方向的多樣化靈活利用。
根據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明,上層容器可在寬度按各個區隔多樣化改變進深尺寸,可根據不同用途,對各容納空間加以靈活利用,所以可通過足夠的支持強度保持多個前部容器。
根據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明,由于后部與前部一側的容器可一體成形,所以加強了上層容器的結構強度,也可將相鄰一側容器的側壁用作為中隔板的卡合壁,因此,可提高保持固定前部滑動容器的穩定性。
根據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明,可增大容器的強度,輕易獲得容器卡合位置的可變結構。
根據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明,將抽屜式容器內分為上下兩層,盡管將上層容器作成3個以上容器的構成,也可獲得有足夠剛性的可滑動容器的結構。
根據技術方案6所述的發明,通過中隔壁與容器周緣的肋的接合而為擱板面積大的容器,也可擁有足夠的強度。
根據技術方案7所述的發明,由于可加大容器拉出時的前部容器前端與上部室門的間隙,所以可將葡萄柚等大型食品順利地放入上層容器及取出。
根據技術方案8所述的發明,可通過簡單的結構及操作,對前部容器進行固定及解除固定。
根據技術方案9所述的發明,可實現多種便利的使用方法。
權利要求
1.一種冰箱的抽屜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開閉自如地封閉冰箱本體前面開口部的抽屜式門;載置于固定在該門上的框體、并隨門的開閉而拉出容納的下層容器;保持在下層容器上的上層容器,該上層容器在下層容器上被后部容器和前部容器前后分割,后部容器由底壁、背壁、外側壁以及寬度方向分隔容器的中隔壁構成,前部容器與后部容器的前方結合、并由底壁、前壁、外側壁以及所述與中隔壁卡合的側壁構成的、至少配置在寬度方向一側,并且前部容器的底壁可在所述后部容器的底壁上向前后方向自由滑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抽屜式容器,其特征在于,上層容器被后部容器和前部容器在下層容器上前后分割,后部容器由底壁、背壁、外側壁以及中隔壁形成,前部容器由底壁、前壁、外側壁以及與所述中隔壁卡合的側壁構成、并分別寬度方向劃分配置,并且各前部容器的底壁在所述后部容器的底壁上可前后方向自動滑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抽屜式容器,其特征在于,上層容器,由中隔壁在一側形成容器部,在另一側形成由底壁、背壁、外側壁及中隔壁構成的后部容器,并在下層容器上由前部容器前后分割,前部容器與后部容器的前方結合,且由底壁、前壁、外側壁、與中隔壁卡合的側壁構成,前部容器的底壁在所述后部容器的底壁上可前后方向自由滑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的抽屜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后部容器的外側壁及中隔壁的上部,從前端至后部以一定間隔設有多個卡合部,在前部容器的外側壁及中隔壁側的側壁上部形成與所述卡合部卡合的卡止片,分級地固定前部容器對于后部容器的前后位置。
5.如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冰箱的抽屜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后部容器的側壁從底壁延伸至前方的下層容器的前端旁,其上端緣卡合在下層容器的邊緣上,并在所述側壁下緣在前后方向形成承受前部容器底面的凸緣。
6.如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冰箱的抽屜式容器,其特征在于,中隔壁的上部后端延伸至后部容器的背壁上端緣部并與其接合。
7.如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冰箱的抽屜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前部容器的前壁高度比側壁低。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的抽屜式容器,前部后部容器的左右兩側壁間的中隔壁的前端上部設有帶突起片的卡止片,利用卡止片的轉動使突起片與設于前部容器的多個卡合孔嵌合,以規定的重疊位置關系固定容器與后部容器。
9.如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冰箱的抽屜式容器,其特征在于,上層容器的左右深度尺寸不相同。
全文摘要
一種冰箱抽屜式容器,具有:可隨門的開閉而拉出、容納的下層容器(22);以及保持于下層容器(22)上的上層容器(25),上層容器在下層容器上被前后分割成兩部分,即:由底壁(28)、背壁(32)、外側壁(27)以及寬度方向分隔容器內的中隔壁(31)構成的后部容器(26);與后部容器的前方結合向且由底壁、前壁、外側壁以及與中隔壁結合的側壁構成的、配置于寬度方向一側的前部容器(33、34),并且前部容器的底壁(35)在后部容器的底壁上可前后方向自由滑動。采用本發明可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結構簡單,無需復雜操作,可根據食品種類及使用習慣輕易地改變容積大小及布局,從而使貯藏空間得到有效靈活利用。
文檔編號F25D25/00GK1385663SQ0211998
公開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01年5月16日
發明者岡本武久, 佐伯友康, 石川義親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