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源熱泵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泵機領域,尤其涉及水源熱泵機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熱泵機一般采用空氣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水源熱泵機則采用比熱容大、傳熱性能較好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由于冷凝器主要起熱交換作用,將高壓高溫的制冷劑蒸汽經冷卻水冷卻后排出,因此冷凝器的換熱效率直接影響了水原熱泵機的工作效率。專利ZL98217094.7《水冷風管式空調器》(申請日1998年7月16日)公開了一種具水冷套管式冷凝器的空調器,如圖1所示,通過將直徑不同且相套的銅管分隔為互不相通的兩個空間,分別接水和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該結構制冷劑流動于大小管間的環隙,而水流則逆向流動于管內,換熱效率較高,且造價較低,但由于換熱管直徑的限制,通常需要將若干條管束集為一束,再繞成盤圓,以增大換熱距離。這樣,一方面水的沖刷震動易使管體間相互碰撞接觸,影響了熱交換效率,且易導致管壁的磨損破裂;另一方面,管束所繞成的盤圓結構其中間形成空間,無形中增大了整機體積,因此該結構一般用于住宅或樓層等中小型場所。后來,專利ZL00253851.2《一種具有高效換熱器的水源熱泵》(申請日2000年10月10日)公開了一種具列管式換熱器的水源熱泵機,如圖2所示,通過在換熱器殼體兩端的封頭中設置呈上、下位置關系的隔板,將管束上下劃分成幾個相互隔絕的區域,形成換熱器的多個管程。該結構可用于大型機,但由于其換熱管為直管,長度受限,當要求較高的換熱效率而增加管直徑時,會導致水路沖刷速率的降低,從而影響了換熱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種體積較小且換熱效率較高的水源熱泵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電氣部件,所述冷凝器包括有殼體、進氣管、匯流管、換熱管、進水口、出水口,殼體為封閉圓筒狀;進氣管、匯流管沿殼體軸向設置于殼體外;換熱管為1個或1個以上,水平設置于殼體內,沿平面螺旋路徑盤繞,其兩端伸出殼體外,分別與進氣管、匯流管相通,其中與匯流管相通的一端應低于與進氣管相通的一端;殼體上部位于換熱管上方設有進水口,殼體下部位于換熱器下方設有出水口;另有一支撐管穿置于換熱管螺旋中心,其兩端固定于殼體上。
當采用上述結構后,一方面高壓冷卻水由殼體上部的進水口進入后,從殼體上端沖刷下來,直接與換制管內的制冷劑蒸汽進行熱交換,熱交換效果較好。另一方面,換熱管盤繞為多層的平面螺旋狀,增大了換熱管與冷卻水的接觸面積,其螺旋狀結構的中間留空位置基本被支撐管填補,避免了水流的空沖刷,提高了換熱效率;而支撐管支撐起的換熱管層狀排列方式避免了管體相互間的碰撞接觸,延長了管體的使用壽命;由于換熱管的管徑較小,其所繞成的螺旋狀結構較為緊湊,中間留空較小,使整機結構更為小巧緊湊。
為使換熱管內的制冷劑冷凝效果更好,可使每根換熱管均由上下兩層組成,上層螺旋路徑的外端與進氣管相通,下層螺旋路徑的外端與匯流管相通,上、下層螺旋路徑的內端順連。
為更好地定位換熱管及支撐管,可在換熱管的上方和下方設置固定在殼體上的壓條,支撐管的上、下端面固定于壓條上;為避免換熱管間的相互接觸,可在每層換熱管間設有固定在支撐管上的層隔離條;為避免換熱管與殼體接觸,可在壓條、殼體與換熱管之間設置有一圈周邊隔離條。
上述結構的壓條與層隔離條一般為十字形,定位效果較好,且節約材料。
當本實用新型所需的冷凝器體積較大時,為保證冷卻水的均勻沖刷,可于殼體內部在壓條上方封閉有橫向的隔板,其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均流孔,使冷卻水由均流孔均勻流出。
綜上所述,該結構與背景技術相比,體積較小,換熱效率較高,且耐用性較高。
圖1是背景技術1的結構圖;圖2是背景技術2的結構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橫剖面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縱部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電氣部件,所述冷凝器包括有殼體、進氣管、匯流管、換熱管、進水口、出水口。
殼體為封閉圓筒狀;進氣管、匯流管沿殼體軸向設置于殼體外;換熱管為1個或1個以上,水平設置于殼體內,沿平面螺旋路徑盤繞,每根換熱管均由上下兩層組成,上層螺旋路徑的外端伸出殼體外與進氣管相通,下層螺旋路徑的外端伸出殼體外與匯流管相通,上、下層螺旋路徑的內端順連;殼體上部位于換熱管上方設有進水口,殼體下部位于換熱器下方設有出水口;在換熱管的上方和下方有固定在殼體上的十字形壓條,一穿置于換熱管螺旋中心的支撐管的上、下端面固定于壓條上;在每層換熱管間設有固定在支撐管上的十字形層隔離條,在壓條、殼體與換熱管之間設置有一圈周邊隔離條。
當本實用新型所需的冷凝器體積較大時,可在殼體內部于壓條上方封閉有橫向的隔板,其上設置均勻分布的均流孔。
權利要求1.一種水源熱泵機,其主要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電氣部件,所述冷凝器包括有殼體、進氣管、匯流管、換熱管、進水口、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殼體為封閉圓筒狀;進氣管、匯流管沿殼體軸向設置于殼體外;換熱管為1個或1個以上,水平設置于殼體內,沿平面螺旋路徑盤繞,其兩端伸出殼體外,分別與進氣管、匯流管相通,其中與匯流管相通的一端應低于與進氣管相通的一端;殼體上部位于換熱管上方設有進水口,殼體下部位于換熱器下方設有出水口;另有一支撐管穿置于換熱管螺旋中心,其兩端固定于殼體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熱泵機,其特征在于每根換熱管均由上下兩層組成,上層螺旋路徑的外端與進氣管相通,下層螺旋路徑的外端與匯流管相通,上、下層螺旋路徑的內端順連。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源熱泵機,其特征在于在換熱管的上方和下方有固定在殼體上的壓條,支撐管的上、下端面固定于壓條上,在每層換熱管間設有固定在支撐管上的層隔離條,在壓條、殼體與換熱管之間設置有一圈周邊隔離條。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源熱泵機,其特征在于該壓條與層隔離條均為十字形。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源熱泵機,其特征在于殼體內部在壓條上方封閉有橫向的隔板,其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均流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水源熱泵機,其中的冷凝器的進氣管、匯流管沿殼體軸向設置于殼體外,換熱管為1個或1個以上,水平設置于殼體內,沿平面螺旋路徑盤繞,其兩端伸出殼體外,分別與進氣管、匯流管相通,殼體上部位于換熱管上方設有進水口,殼體下部位于換熱器下方設有出水口。這樣,高壓冷卻水從殼體上端沖刷下來,直接與換制管內的制冷劑蒸汽進行熱交換,熱交換效果較好,而多層平面螺旋狀的換熱管則增大了換熱管與冷卻水的接觸面積,提高了換熱效率,其螺旋狀的結構也較為緊湊。因此,本實用新型體積較小且換熱效率較高。
文檔編號F25B30/00GK2525446SQ0127302
公開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22日
發明者何華明 申請人:柯俊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