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u型滾筒烘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化肥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U型滾筒烘干機。
【背景技術】
[0002]滾筒烘干機為了打到烘干效果,使得滾筒的長度較長,這就使得滾筒烘干機對廠房的面積有較高要求,安裝限制較多。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U型滾筒烘干機,將較長滾筒分成三段彎折實現,方便了該U性滾筒烘干機的安裝。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U型滾筒烘干機,包括機架、固定在機架上的電機以及橫向傾斜固定且首尾順次連接的第一滾筒、第二滾筒和第三滾筒;
[0006]所述第一滾筒、第二滾筒和第三滾筒的前端高于后端;
[0007]所述第一滾筒包括第一滾筒壁、第一轉動軸、第一前端蓋、第一后端蓋;
[0008]所述第一前端蓋和第一后端蓋相對固定在所述機架上,該第一前端蓋和第一后端蓋的內側壁上分別固設有一第一圓形轉軌;
[0009]所述第一滾筒的兩端分別固設在所述第一前端蓋和第一后端蓋上的第一圓形轉軌上;
[0010]所述第一轉動軸由所述第一前端蓋的中心插入所述第一滾筒內,并由第一后端蓋的中心穿出,所述第一轉動軸分別通過軸承與所述第一前端蓋和第一后端蓋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動軸通過固定在該第一轉動軸上的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一滾筒壁的內壁固定連接;
[0011]所述第一前端蓋的上端固設有一第一進料口,所述第一后端蓋的下端固設有一第一出料口;
[0012]所述第二滾筒和第三滾筒均與所述第一滾筒結構相同,分別包括第二滾筒壁、第二轉動軸、第二連接件、第二前端蓋、第二進料口、第二后端蓋、第二出料口、第二圓形轉軌和第三滾筒壁、第三轉動軸、第三連接件、第三前端蓋、第三進料口、第三后端蓋、第三出料口、第三圓形轉軌;
[0013]所述第二滾筒位于所述第一滾筒后端的下方,并與該第一滾筒垂直,所述第三滾筒位于所述第二滾筒后端的下方,并與所述第一滾筒平行,且所述第一滾筒和第三滾筒位于所述第二滾筒的同一側;
[0014]所述第一轉動軸的前端與所述電機固定連接,后端通過第一傳動組件與所述第二轉動軸的前端傳動連接,第二轉動軸的后端通過第二傳動組件與所述第三轉動軸的前端傳動連接;
[0015]所述第一出料口通過第一傾斜輸送管道與所述第二進料口連通,所述第二出料口通過第二傾斜輸送管道與所述第三進料口連通。
[0016]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均為十字形連接桿。
[001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傳動組件包括第一主動楔形齒輪、第一從動楔形齒輪、第一傳動軸、第一傳動齒輪和第一從動齒輪;
[0018]所述第一主動楔形齒輪固定在所述第一轉動軸的后端,所述第一從動楔形齒輪與所述第一主動楔形齒輪橫向垂直配合,所述第一傳動軸一端與所述第一從動楔形齒輪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固定在所述第二轉動軸的前端,并與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嚙合。
[0019]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傳動組件與所述第一傳動組件結構相同,包括第二主動楔形齒輪、第二從動楔形齒輪、第二傳動軸、第二傳動齒輪和第二從動齒輪。
[002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傾斜輸送管道和第二傾斜輸送管道的下端均設有一網狀過濾開口,該網狀過濾開口的下方分別固設有一碎肩收集盒。
[0021]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前端蓋、第二前端蓋、第三前端蓋上還分別設有第一進氣口、第二進氣口、第三進氣口,第一后端蓋、第二后端蓋、第三后端蓋上分別設有第一出氣口、第二出氣口、第三出氣口,所述第一出氣口通過第一通氣管與所述第二進氣口連通,所述第二出氣口通過第二通氣管與所述第三進氣口連通。
[0022]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U型滾筒烘干機具有以下優勢:
[0023](I)本實用新型所述的U型滾筒烘干機,縮短了傳統滾筒烘干機的長度,降低了滾筒烘干機對廠房大小的要求,方便了烘干機的安裝。
【附圖說明】
[0024]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U型滾筒烘干機結構示意圖。
[0026]附圖標記說明:
[0027]丨-第一滾筒,丨卜第一滾筒壁,12_第一轉動軸,13-第一前端蓋,131-第一進料口,14-第一后端蓋,2-第二滾筒,21-第二滾筒壁,22-第二轉動軸,23-第二前端蓋,231-第二進料口,24-第二后端蓋,3-第三滾筒,31-第三滾筒壁,32-第三轉動軸,33-第三前端蓋,331-第三進料口,34-第三后端蓋,4-電機,5-第一連接組件,6-第二連接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8]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29]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3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固定在機架上的電機4以及橫向傾斜固定且首尾順次連接的第一滾筒1、第二滾筒2和第三滾筒3;
[0031 ]第一滾筒1、第二滾筒2和第三滾筒3的前端高于后端;
[0032]第一滾筒I包括第一滾筒壁11、第一轉動軸12、第一前端蓋13、第一后端蓋14;
[0033]第一前端蓋13和第一后端蓋14相對固定在機架上,該第一前端蓋13和第一后端蓋14的內側壁上分別固設有一第一圓形轉軌;
[0034]第一滾筒11的兩端分別固設在第一前端蓋13和第一后端蓋14上的第一圓形轉軌上;
[0035]第一轉動軸12由第一前端蓋13的中心插入第一滾筒11內,并由第一后端蓋14的中心穿出,第一轉動軸12分別通過軸承與第一前端蓋13和第一后端蓋14固定連接,第一轉動軸12通過固定在該第一轉動軸12上的第一連接件與第一滾筒壁11的內壁固定連接;
[0036]第一前端蓋13的上端固設有一第一進料口131,第一后端蓋14的下端固設有一第一出料口;
[0037]第二滾筒2和第三滾筒3均與第一滾筒I結構相同,分別包括第二滾筒壁21、第二轉動軸22、第二連接件、第二前端蓋23、第二進料口231、第二后端蓋24、第二出料口、第二圓形轉軌和第三滾筒壁31、第三轉動軸32、第三連接件、第三前端蓋33、第三進料口 331、第三后端蓋34、第三出料口、第三圓形轉軌;
[0038]第二滾筒2位于第一滾筒I后端的下方,并與該第一滾筒I垂直,第三滾筒3位于第二滾筒2后端的下方,并與第一滾筒I平行,且第一滾筒I和第三滾筒3位于第二滾筒2的同一側;
[0039]第一轉動軸12的前端與電機4固定連接,后端通過第一傳動組件5與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