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式風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風刀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旋轉式風刀。
【背景技術】
[0002]風刀是用壓縮空氣驅動的裝置,其適合于吹氣除水除塵,水分吹除干燥和吹風冷卻等。具體應用如如吹除鋼板、鋁合金型材等平面上的灰塵、水分,吹除飲料瓶、包裝罐等瓶體表面的水分,吹除產品表面的雜質灰塵、殘液,外包裝上的水分,以及傳送帶清理等。
[0003]現有技術中的風刀的結構如圖1所示,其包括進風口 10和與進風口 10貫通的風腔20,風腔20的一端留有一條寬度僅為Imm的狹縫30,高壓空氣從進風口 10進入風腔20后,以一面厚度僅為I _的氣流薄片高速吹出。通過科恩達效應原理,此薄片風幕最大可達到3?4倍的環境空氣,而形成一面薄薄的高強度、大氣流的沖擊風幕。
[0004]但是,這種結構僅能干燥一定區域或者清除部分區域的灰塵,若需要除水除塵的區域較大,就需要多個風刀合作,從而造成除水除塵成本的提高,也使得除水除塵的設備較為復雜。
[0005]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旋轉式風刀,其能夠旋轉,從而能夠干燥較大區域或者清除較大區域的灰塵,進而降低除水除塵成本,簡化除水除塵設備的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一種旋轉式風刀,其能夠旋轉,從而能夠干燥較大區域或者清除較大區域的灰塵,進而降低除水除塵成本,簡化除水除塵設備的結構。
[0007]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8]旋轉式風刀,包括轉軸、第一進風管、第二進風管和風腔,所述第一進風管和所述第二進風管均與所述風腔貫通連接,所述風腔與所述轉軸連接,所述風腔的一側形成有風嘴,所述第一進風管和所述第二進風管上均設置有閥門。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風刀的一種改進,所述風腔包括一體成型的中空的管狀體和分別設置于所述管狀體的兩端的左側板和右側板,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分別與所述管狀體螺接連接,所述轉軸與所述管狀體固定連接。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風刀的一種改進,所述管狀體包括若干個依次連接的側板,所述第一進風管和所述第二進風管固定于其中一塊所述側板的兩端,其中兩塊相鄰的所述側板之間形成長條形的風嘴。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風刀的一種改進,所述風嘴的寬度為0.3mm?3mm。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風刀的一種改進,所述風腔設置為不銹鋼構件。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風刀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進風管和所述第二進風管均設置為塑膠構件。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風刀的一種改進,所述左側板和所述管狀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墊,所述右側板和所述管狀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墊。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風刀的一種改進,所述轉軸上設置有喉箍。
[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風刀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進風管和所述側板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二進風管和所述側板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
[0017]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風腔上設置第一進風管和第二進風管,并在第一進風管和第二進風管上設置閥門,通過控制閥門的開與關,可以控制風刀的轉向,從而能夠干燥較大區域或者清除較大區域的灰塵,進而降低除水除塵成本,簡化除水除塵設備的結構。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風刀的結構示意圖。
[0019]其中:10_進風口,20-風腔,30-狹縫。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 ] 其中,1-轉軸,2-第一進風管,3-第二進風管,4-風腔,5-風嘴,6_閥門,7_喉箍。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23]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旋轉式風刀,包括轉軸1、第一進風管2、第二進風管3和風腔4,第一進風管2和第二進風管3均與風腔4貫通連接,風腔4與轉軸I連接,風腔4的一側形成有風嘴5,第一進風管2和第二進風管3上均設置有閥門6。使用時,若第一進風管2上的閥門6打開,則第二進風管3上的閥門6關閉,風從第一進風管2進入到風腔4內,再從風嘴5吹出,在此過程中,從第一進風管2進入的風會使得整個風刀繞著轉軸I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若第二進風管3上的閥門6打開,則第一進風管2上的閥門6關閉,風從第二進風管3進入到風腔4內,再從風嘴5吹出,在此過程中,從第二進風管3進入的風會使得整個風刀繞著轉軸I逆時針(或順時針)轉動,從而本實用新型能夠干燥較大區域或者清除較大區域的灰塵,進而降低除水除塵成本,簡化除水除塵設備的結構。
[0024]風腔4包括一體成型的中空的管狀體和分別設置于管狀體的兩端的左側板和右側板,左側板和右側板分別與管狀體螺接連接,轉軸I與管狀體固定連接,管狀體、左側板和右側板組成一個密封的腔體。
[0025]管狀體包括若干個依次連接的側板,第一進風管2和第二進風管3固定于其中一塊側板的兩端,其中兩塊相鄰的側板之間形成長條形的風嘴5。本實施例中,側板設置為五塊。左側板和右側板均為五邊形,其中,轉軸I連接于位于上方的兩塊側板上,第一進風管2和第二進風管3設置與位于側邊的側板上,風嘴5形成于位于靠近下方的兩塊側板之間。
[0026]風嘴5的寬度為0.3mm?3 mm。從而,從風嘴5吹出的風以一面厚度僅為0.3mm?3mm的氣流薄片高速吹出。通過科恩達效應原理,此薄片風幕最大可達到3?4倍的環境空氣,而形成一面薄薄的高強度、大氣流的沖擊風幕。
[0027]風腔4設置為不銹鋼構件。不銹鋼材質的風刀可用于高溫及高腐蝕環境。
[0028]第一進風管2和第二進風管3均設置為塑膠構件,輕巧,價格便宜。
[0029]左側板和管狀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墊,右側板和管狀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墊,以防止風從左側板和管狀體之間,以及右側板和管狀體之間漏出。
[0030]轉軸I上設置有喉箍7。喉箍7扭轉力矩均衡,鎖緊牢固、嚴密,調節范圍大,能夠起到軟連接的作用。
[0031]第一進風管2和側板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第二進風管3和側板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以防止風從第一進風管2和側板之間,以及第二進風管3和側板之間漏出。
[0032]總之,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風腔4上設置第一進風管2和第二進風管3,并在第一進風管2和第二進風管3上設置閥門6,通過控制閥門6的開與關,可以控制風刀的轉向,從而能夠干燥較大區域或者清除較大區域的灰塵,進而降低除水除塵成本,簡化除水除塵設備的結構。
[0033]本實用新型可應用于以下行業和場合:
[0034](1)、汽車行業:用于吹除制造中額外的水、冷卻液、灰塵、碎肩等,以及鋼板噴漆前吹風冷卻、干燥、除塵。
[0035](2)、電子行業:電子線路板在裝配前快速吹干。
[0036](3)、飲料罐裝及制瓶:飲料瓶貼標簽、噴墨或是包裝前,將瓶口或瓶身水分及附著物吹除。
[0037](4)、化學工業:貼標或是包裝前,將表面化學物質或是水分吹除。
[0038](5)、食品及醫藥:于制造或包裝前,將水分及附著物吹除,或是裝袋前開口及袋中除塵。
[0039](6)、金屬工業:從金屬表面吹除冷卻劑或其它液體。于拋光、電鍍、噴漆涂裝工序前,進行表面干燥或冷卻。
[0040](7)、橡塑料業:吹除產品表面粉塵或碎肩。押出或射出前干燥。射出成形后產品冷卻。
[0041](8)、印刷(噴墨):噴墨、印刷前粉塵、碎肩、水汽吹除,或是運用于墨水快速風干。
[0042]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主權項】
1.旋轉式風刀,其特征在于:包括轉軸、第一進風管、第二進風管和風腔,所述第一進風管和所述第二進風管均與所述風腔貫通連接,所述風腔與所述轉軸連接,所述風腔的一側形成有風嘴,所述第一進風管和所述第二進風管上均設置有閥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風腔包括一體成型的中空的管狀體和分別設置于所述管狀體的兩端的左側板和右側板,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分別與所述管狀體螺接連接,所述轉軸與所述管狀體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式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狀體包括若干個依次連接的側板,所述第一進風管和所述第二進風管固定于其中一塊所述側板的兩端,其中兩塊相鄰的所述側板之間形成長條形的風嘴。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式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嘴的寬度為0.3mm?3mm。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風腔設置為不銹鋼構件。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風管和所述第二進風管均設置為塑膠構件。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式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板和所述管狀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墊,所述右側板和所述管狀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上設置有喉箍。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式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風管和所述側板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二進風管和所述側板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風刀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旋轉式風刀,包括轉軸、第一進風管、第二進風管和風腔,所述第一進風管和所述第二進風管均與所述風腔貫通連接,所述風腔與所述轉軸連接,所述風腔的一側形成有風嘴,所述第一進風管和所述第二進風管上均設置有閥門。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風腔上設置第一進風管和第二進風管,并在第一進風管和第二進風管上設置閥門,通過控制閥門的開與關,可以控制風刀的轉向,從而能夠干燥較大區域或者清除較大區域的灰塵,進而降低除水除塵成本,簡化除水除塵設備的結構。
【IPC分類】F26B21/00, B08B5/02
【公開號】CN204881089
【申請號】CN201520561816
【發明人】吳炎光
【申請人】東莞市銳天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