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帶有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多重燃燒式民用采暖爐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xu)號:9012847閱讀:368來源:國知局
一種帶有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多重燃燒式民用采暖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民用采暖爐,具體涉及一種帶有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多重燃燒式民用采暖爐。
【背景技術】
[0002]廣大北方農村家庭冬季取暖大部分都在使用民用水暖燃煤采暖爐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水暖燃煤采暖爐具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即應尋求一種安全節煤、無污染、熱效率高、家庭使用便捷的爐具,來滿足目前民用水暖燃煤采暖爐具的市場需求。
[0003]根據GB16154-2005即《民用水暖煤爐通用技術條件》基準,集直燒、返燒、氣化燃燒為一體的多重燃燒式民用采暖爐,是在傳統的直燒民用采暖爐、返燒民用采暖爐的基礎上對其內部結構進行了合理的改進和技術的優化。
[0004]在申請號為201220332718.7的帶有高耐火筒狀增溫裝置的多重燃燒式民用采暖爐,其包括第一爐口上端的第二爐口以及嵌置于第一爐口內的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所述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由內筒及外筒組成,所述內筒上圓周均勻設置有氣孔,所述外筒圓周設置有4個進風口,所述外筒上端設置有密封蓋。該實用新型將“反燒”特點進一步優化,相比傳統“直燒爐” “反燒爐”在技術、結構、應用上邁出了一大步。該實用新型雖公開了其結構特點,但并未給出高耐火筒狀增溫裝置的具體尺寸,在實際使用中聚熱和充分燃燒效果不明顯。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聚熱效果好并且燒煙燒焦油效果好的一種帶有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多重燃燒式民用采暖爐。
[0006]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有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多重燃燒式民用采暖爐,其包括爐體、膨脹水箱、設置于爐體內的爐篦、設置在爐體上部的第一爐口、設置在第一爐口下方的第二爐口、嵌置于第二爐口內的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固定設置于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下端的聚能環增溫裝置、設置于爐體內的內風道系統,在所述爐體前端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加煤口、前風門以及清渣門,所述爐篦設置于聚能環增溫裝置下方,且爐篦與所述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底部之間的距離a為10-35cm。
[0007]所述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由內筒及外筒組成,所述內筒側壁上均勻設置有氣孔。
[0008]所述氣孔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氣孔的分布密度大于下部分氣孔的分布密度。
[0009]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為:燃燒室內的燃料氣化充足,氣化使用率高,封閉的燃燒室將氣化的高溫氣體排到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處,并在此處燃燒,熱量大部分被四周的吸熱水套內的水吸走,減少熱量浪費,從而大大提高了熱效率;集直燒、反燒、氣化燃燒為一體,合理應用空氣對流,利用冷、熱氣體的對流原理,對構造上進行實用新型創新,引導冷空氣加熱為高溫氣體,再與可燃氣體接觸,冷、熱氣體的密度不同,熱氣體向上飄,冷氣體向下飄,因此在爐體內部形成了空氣對流,從而加快了空氣中攜帶的氧氣助燃效果;爐篦與所述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底部之間的距離a為10-35cm,燃燒時黑煙少,聚熱效果好,燒煙燒焦油效果好,林格曼黑度小于I級。
【附圖說明】
[0010]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開啟燃燒筒進風口時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匯集風道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爐壁風道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后進風口結構示意圖。
[0015]在附圖中,1-爐體、2-膨脹水箱、3-加煤口、4-前風門、5-清渣門、6_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7-聚能環增溫裝置、8-內筒、9-外筒、10-進風口、11-密封蓋、12-爐膛進風口 12、13-燃燒筒進風口、14-空檔槽、15-爐底風道、16-爐壁風道、17-匯集風道、23-氣孔、24-第二爐口、25-第一爐口、27-爐篦、a-爐篦與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底部之間的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附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帶有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多重燃燒式民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爐體1、膨脹水箱2、設置于爐體I內的爐篦27、設置在爐體I上部的第一爐口 25、設置在第一爐口 25下方的第二爐口 24、嵌置于第二爐口 24內的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6、固定設置于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6下端的聚能環增溫裝置7、設置于爐體I內的內風道系統;在所述爐體I前端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加煤口 3、前風門4以及清渣門5,所述爐篦27設置于聚能環增溫裝置7下方,且爐篦27與所述聚能環增溫裝置7的底部之間的距離a為10-35cm。
[0017]所述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6由內筒8及外筒9組成,所述內筒8側壁上均勻設置有氣孔23,外筒9上端設置有密封蓋11。
[0018]所述氣孔23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氣孔的分布密度大于下部分氣孔的分布密度。
[0019]所述聚能環增溫裝置7的上端與內筒8和外筒9固定連接;所述內風道系統包括設置于所述爐體I后端的后進風口以及設置于爐體I內的傳輸風道,所述后進風口由爐膛進風口 12和燃燒筒進風口 13組成,所述爐膛進風口 12和燃燒筒進風口 13間設置有空檔槽14,所述爐膛進風口 12、燃燒筒進風口 13和空檔槽14的大小相同,所述傳輸風道由設置于爐體I底端的爐底風道15、設置于爐體I四角的4條爐壁風道16以及4條匯集風道17,所述燃燒筒進風口 13與爐底風道15相連通,所述4條爐壁風道16分別與爐底風道15相連通,所述4條匯集風道17與對應的爐壁風道16相連通后與設置在外筒上的4個進風P 10相連通。
[0020]所述聚能環增溫裝置7的底部與爐篦之間的間距a和第二爐口到爐篦之間的間距的比為1:4~1:2。
[0021]當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底部與爐篦的間距為2cm,燃燒時有黑煙,不易聚熱,燒煙燒焦油有一定效果,林格曼黑度大于I級。
[0022]當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底部與爐篦的間距為10cm,燃燒時有部分黑煙,聚熱效果較好,燒煙燒焦油效果較好,林格曼黑度等于I級。
[0023]當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底部與爐篦的間距為15cm,燃燒時黑煙較少,聚熱效果較好,燒煙燒焦油效果較好,林格曼黑度略小于I級。
[0024]當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底部與爐篦的間距為18cm,燃燒時黑煙最少,聚熱效果最好,燒煙燒焦油效果好,林格曼黑度小于I級。
[0025]當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底部與爐篦的間距為21cm,燃燒時黑煙較少,聚熱效果較好,燒煙燒焦油效果較好,林格曼黑度略小于I級。
[0026]當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底部與爐篦的間距為30cm,燃燒時有部分黑煙,聚熱效果較好,燒煙燒焦油效果較好,林格曼黑度等于I級。
[0027]當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底部與爐篦的間距為40cm,燃燒時有黑煙,不易聚熱,燒煙燒焦油有一定效果,林格曼黑度大于I級。
[0028]林格曼是反映鍋爐煙塵黑度(濃度)的一項指標,林格曼黑度就是用視覺方法對煙氣黑度進行評價的一種方法。共分為六級,分別是:0、1、2、3、4、5級,5級為污染最嚴重。
[0029]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聚能環增溫裝置7的底部與爐篦的間距a為15cm-21cm時聚熱效果最好,燒煙燒焦油效果好,林格曼黑度最低,采暖爐使用效果最好。
【主權項】
1.一種帶有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多重燃燒式民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爐體(I)、膨脹水箱(2)、設置于爐體(I)內的爐篦(27)、設置在爐體(I)上方的第一爐口(25)、設置在第一爐口下方的第二爐口(24)、嵌置于第二爐口(24)內的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6)、固定設置于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6)下端的聚能環增溫裝置(7)、設置于爐體(I)內的內風道系統;所述爐體(I)前端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加煤口(3)、前風門(4)以及清渣門(5);所述爐篦(27)設置于聚能環增溫裝置(7)的下方,且爐篦(27)與所述聚能環增溫裝置(7)的底部之間的距離a為10-35cm。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多重燃燒式民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6 )由內筒(8 )及外筒(9 )組成,所述內筒(8 )側壁上均勻設置有氣孔(23)。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有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多重燃燒式民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孔(23)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氣孔的分布密度大于下部分氣孔的分布密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多重燃燒式民用采暖爐,其包括爐體、膨脹水箱、設置于爐體內的爐篦、設置在爐體上端的第一爐口、設置在第一爐口下方的第二爐口、嵌置于第二爐口內的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固定設置于多孔式筒狀內夾層助燃裝置下端的聚能環增溫裝置、設置于爐體內的內風道系統;所述爐體前端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加煤口、前風門以及清渣門;所述爐篦設置于聚能環增溫裝置的下方,且爐篦與所述聚能環增溫裝置的底部之間的距離a為10-35cm,此時聚熱效果最好,燒煙燒焦油效果好,林格曼黑度最低,采暖爐使用效果最好。
【IPC分類】F24B9/00
【公開號】CN204665371
【申請號】CN201520306549
【發明人】李正航, 李彥良, 李秀格, 李娜, 楊樹平, 洪綱
【申請人】石家莊中嘉采暖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3日
網友詢問(wen)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