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玻璃真空集熱管空氣集熱幕墻模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為一種玻璃真空集熱管空氣集熱幕墻模塊,進風模塊與出風模塊通過連接件連接于空氣集熱流道模塊兩側,空氣流道接口承接于空氣集熱流道模塊和進風模塊,空氣集熱流道模塊上設有若干注風管接頭,每一支注風管分別螺旋緊固于注風管接頭上,集熱管穿插于注風管中,集熱管尾端經管托固定于管托橫支架上,管托橫支架兩側經連接件固定于進風模塊和出風模塊的保溫外殼上。本發明集空氣集熱與幕墻為一身,模塊化結構不僅便于建筑安裝,還便于組合成風格各異的幕墻結構,真空玻璃集熱管的真空結構確保了建筑良好的保溫性能,還將太陽能轉換為大量的熱空氣,配合新風系統或風幕為建筑實現熱風供暖。
【專利說明】
一種玻璃真空集熱管空氣集熱幕墻模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暖通新風領域常用的空氣集熱器,具體涉及到一種玻璃真空集熱管空氣集熱幕墻模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為建筑業配套的玻璃幕墻主要是為了完成風格、造型之功能,還兼做建筑圍護之用。玻璃幕墻熱量散失非常嚴重,大大增加了建筑能耗。對于環境而言,大量的能源消耗勢必大大增加污染排放。若利用太陽能行業高度產業化的玻璃真空集熱管密排組合成幕墻專用的空氣集熱器,將太陽能轉換為大量的熱空氣,實現建筑的熱風供暖將大大節省能耗并且綠色環保。目前還沒有一種利用太陽能真空集熱管形成幕墻將太陽能換熱空氣配合新風系統或風幕實現供暖技術的問世。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玻璃真空集熱管空氣集熱幕墻模塊,它不僅能形成風格各異幕墻造型,還將太陽能轉換為大量的熱空氣,配合新風系統或風幕為建筑實現熱風供暖。
[0004]為實現以上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玻璃真空集熱管空氣集熱幕墻模塊,進風管道、出風管道以及空氣集熱流道分別安裝在各自的保溫外殼體內形成進風模塊、出風模塊以及空氣集熱流道模塊,其特征在于,進風模塊與出風模塊通過連接件連接于空氣集熱流道模塊兩側,空氣流道接口承接于空氣集熱流道模塊和進風模塊,空氣集熱流道模塊上設有若干注風管接頭,每一支注風管分別螺旋緊固于注風管接頭上,并將注風管穿插于集熱管中,集熱管尾端經管托固定于管托橫支架上,管托橫支架兩側經連接件固定于進風模塊和出風模塊的保溫外殼上。
[0005]集熱管與集熱管之間的間隙用透明硅膠粘結密封.本發明有益效果:集空氣集熱與幕墻為一身,模塊化結構不僅便于建筑安裝,還便于組合成風格各異的幕墻結構,真空玻璃集熱管的真空結構確保了建筑良好的保溫性能,還將太陽能轉換為大量的熱空氣,配合新風系統或風幕為建筑實現熱風供暖。
【附圖說明】
[0006]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發明局部放大圖;
如圖所示:1、進風模塊,2、注風管接頭,3、空氣流道接口,4、注風管,5、進風口,6、集熱管管托,7、集熱管,8、管托橫支架,9、出風模塊,10、連接件,11、空氣集熱流道模塊,12、出風
□ O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對進一步說明;圖1所示,進風管道、出風管道以及空氣集熱流道分別安裝在各自的保溫外殼體內形成進風模塊(1)、出風模塊(9)以及空氣集熱流道模塊(U)。進風模塊(I)與出風模塊(9)通過連接件連接于空氣集熱流道模塊(11)兩側,空氣流道接口(3)承接于空氣集熱流道模塊(11)和進風模塊(I)連接處,空氣集熱流道模塊
(11)上設有若干注風管接頭(2),每一支注風管(4)分別螺旋緊固于注風管接頭(2)上,集熱管(7)穿插于注風管(4)中,集熱管(7)尾端經集熱管管托(6)固定于管托橫支架(8)上,管托橫支架(8)兩側固定于進風模塊(I)和出風模塊(9)的保溫外殼上。利用透明硅膠集熱管間隙粘接密封,太陽能空氣集熱模塊組裝完畢。新風從進風口(5)注入,經太陽照射后集熱管內的空氣很快升溫至最高點然后經出風口(12)送至散熱末端,實現對建筑的太陽能熱風供暖。
【主權項】
1.一種玻璃真空集熱管空氣集熱幕墻模塊,進風管道、出風管道以及空氣集熱流道分別安裝在各自的保溫外殼體內形成進風模塊、出風模塊以及空氣集熱流道模塊,其特征在于,進風模塊(I)與出風模塊(9)通過連接件(10)連接于空氣集熱流道模塊(11)兩側,空氣流道接口( 3 )承接于空氣集熱流道模塊(11)和進風模塊(I)連接處,空氣集熱流道模塊(11)上設有若干注風管接頭(2),每一支注風管(4)分別螺旋緊固于注風管接頭(2)上,集熱管(7)穿插于注風管(4)中,集熱管(7)尾端經集熱管管托(6)固定于管托橫支架(8)上,管托橫支架(8)兩側固定于進風模塊(I)和出風模塊(9)的保溫外殼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玻璃真空集熱管空氣集熱幕墻模塊,其特征在于,集熱管與集熱管之間的間隙用透明硅膠粘結密封。
【文檔編號】F24D5/00GK105823233SQ201610126607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7日
【發明人】鄧曉東
【申請人】大連希奧特陽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