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除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特別地,涉及ー種除濕機。
背景技術:
目前,全空氣中央空調系統中,空調送風同時承擔室內熱、濕負荷,所以送風溫度較低。溫度偏低的過程空氣在風管傳輸過程中會大量吸收風管壁面傳入的熱量,導致冷量損耗較大,進而降低整個空調系統的系統效率。冷輻射板制冷技術的成功應用使得新型的空調系統能夠獨立處理室內熱濕負荷。即冷輻射板子系統處理室內顯熱負荷,新風子系統只需負責處理室內濕負荷。則新風的送風溫度可以提高至室內空氣溫度,也意味著新風機出風溫度可以相應大幅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ー種除濕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在風管傳輸工程中的冷量損耗大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ー種除濕機,包括風道殼體,風道殼體內設置有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第一風道的第一端設置有進風ロ,第二風道的第一端設置有出風ロ,第一風道的第二端與第二風道的第二端相連通,第一風道與第二風道交叉設置;板式換熱器,設置在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交叉處,板式換熱器具有第一換熱入ロ、第一換熱出ロ、第二換熱入口和第二換熱出ロ,第一換熱入ロ與進風ロ相連通;第二換熱出ロ與出風ロ相連通;水盤管,設置在第二風道內,并且在第一換熱出口和第二換熱入口之間。進ー步地,除濕機還包括過濾器,設置在進風ロ與第一換熱入口之間的第一風道內。進ー步地,除濕機還包括風機,設置在水盤管和第二風道的第二端之間的第二通道內。進ー步地,除濕機還包括導流板,設置在第一風道的第二端和第二風道的第二端相連通處的第一風道中。進ー步地,板式熱換熱器傾斜設置。進ー步地,板式換熱器為叉流板式顯熱換熱器。進ー步地,板式換熱器為交叉逆流板式顯熱換熱器。進ー步地,板式換熱器為逆流板式顯熱換熱器。進ー步地,板式換熱器為轉輪式換熱器。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使用板式熱交換器進行換熱,使得經過叉流板式顯熱交換器預冷后的過程空氣更接近飽和狀態,則除濕機的除濕效率更高;提高了新風的出風溫度,減小新風在風管傳輸過程中的冷量損耗,提高系統效率。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的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ー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除濕機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參見圖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除濕機,包括風道殼體10,風道殼體10內設置有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第一風道的第一端設置有進風ロ 11,第二風道的第一端設置有出風ロ12,第一風道的第二端與第二風道的第二端相連通,第一風道與第二風道交叉設置;板式換熱器30,設置在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交叉處,板式換熱器30具有第一換熱入ロ、第一換熱出口、第二換熱入口和第二換熱出口,第一換熱入口與進風ロ 11相連通;第二換熱出口與出風ロ 12相連通;水盤管40,設置在第二風道內,并且在第一換熱出口和第二換熱入口之間。參見圖1,除濕機還包括過濾器20,設置在進風ロ 11與第一換熱入口之間的第一風道內。過濾器20對新風進行過濾,防止雜質進入除濕機中。參見圖1,除濕機還包括風機50,設置在水盤管40和第二風道的第二端之間的第二通道內。風機50加速除濕機中第一風道的新風更快地進入第二風道中。參見圖1,除濕機還包括導流板60,設置在第一風道的第二端和第二風道的第二端相連通處的第一風道中。導流板60使進入第二風道的風迅速導向進入第二換熱ロ,防止產生紊流影響除濕機的工作。參見圖1,板式熱換熱器30傾斜設置。板式換熱器30可以為叉流板式顯熱換熱器。板式換熱器30也可以為交叉逆流板式顯熱換熱器、逆流板式顯熱換熱器或轉輪式換熱器。除濕機還包括隔板,將風道殼體內腔分隔為相連通的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參見圖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采用了換熱器為叉流板式顯熱交換器30,叉流板式顯熱交換器30中兩個接近的鋁板形成一個熱風或冷風通道,熱風通過鋁板的ー側而冷風通過鋁板的另ー側,于是熱量通過鋁板從熱風側傳遞到冷風側。采用叉流板式顯熱交換器30的新風除濕機由過濾器20、叉流板式顯熱交換器30、水盤管40、風機50、導流板60等部件組成。叉流板式顯熱交換器30傾斜45度安裝放置。室外空氣I經過濾器20成為過濾后的空氣2 ;然后經叉流板式顯熱交換器30被預冷到經板式換熱器預冷后的空氣3 ;再經水盤管40同時降溫除濕到經水盤管冷卻除濕后的空氣4 ;最后經叉流板式顯熱交換器30再熱到經板式換熱器回熱后的空氣5送往室內。水盤管40還可以是蒸氣壓縮式制冷裝置中的蒸發器。本實用新型的主要部件之一叉流板式顯熱交換器內有相互交換熱量的兩種空氣,ー種是室外空氣,另ー種是被水盤管40處理過的低溫空氣。由于它們之間的換熱溫差大,則經過叉流板式顯熱交換器預冷后的過程空氣更接近飽和狀態,則水盤管除濕效率更高。本實用新型的新風機出風(也就是即將進入風管的空氣)的溫度更高,則新風機出風溫度與風管外部空間溫度之差值更小,從而可以減少新風在傳輸過程中的冷量損耗。當本實用新型的新風機與冷輻射板系統配合使用時,較高的室內送風溫度有利于冷輻射板冷量向室內空間的散發,進而有利于改善室內熱舒適性。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通過使用板式熱交換器進行換熱,使得經過叉流板式顯熱交換器預冷后的過程空氣更接近飽和狀態,則除濕機的除濕效率更高;提高了新風的出風溫度,減小新風在風管傳輸過程中的冷量損耗,提高系統效率。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除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風道殼體(10),所述風道殼體(10)內設置有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所述第一風道的第一端設置有進風口( 11 ),所述第二風道的第一端設置有出風口(12),所述第一風道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風道的第二端相連通,所述第一風道與所述第二風道交叉設置;板式換熱器 (30),設置在所述第一風道和所述第二風道交叉處,所述板式換熱器(30)具有第一換熱入口、第一換熱出口、第二換熱入口和第二換熱出口,所述第一換熱入口與所述進風口( 11)相連通;所述第二換熱出口與所述出風口(12)相連通;水盤管(40),設置在所述第二風道內,并且在所述第一換熱出口和所述第二換熱入口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濕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過濾器(20),設置在所述進風口(11)與所述第一換熱入口之間的所述第一風道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濕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風機(50),設置在所述水盤管(40)和所述第二風道的第二端之間的第二通道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濕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流板(60),設置在所述第一風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風道的第二端相連通處的所述第一風道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熱換熱器(30 )傾斜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換熱器(30)為叉流板式顯熱換熱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換熱器(30)為交叉逆流板式顯熱換熱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換熱器(30)為逆流板式顯熱換熱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換熱器(30)為轉輪式換熱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除濕機包括風道殼體,風道殼體內設置有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第一風道的第一端設置有進風口,第二風道的第一端設置有出風口,第一風道的第二端與第二風道的第二端相連通,第一風道與第二風道交叉設置;板式換熱器,設置在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交叉處,板式換熱器具有第一換熱入口、第一換熱出口、第二換熱入口和第二換熱出口,第一換熱入口與進風口相連通;第二換熱出口與出風口相連通;水盤管,設置在第二風道內,并且在第一換熱出口和第二換熱入口之間。通過使用板式熱交換器進行換熱,預冷后的過程空氣更接近飽和狀態,提高了除濕機的除濕效率和新風的出風溫度,減小新風在風管傳輸過程中的冷量損耗,提高系統效率。
文檔編號F24F1/00GK202852995SQ20122056553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明者涂敏, 林海佳, 莊嶸, 尚瑞, 吳凡, 劉彩贏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