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平板叉流換熱器及其空氣流動方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針對平板式空氣換熱器機組,尤其是一種平板叉流換熱器及其空氣流動方式。
背景技術:
現有平板式叉流換熱器的空氣流路有如下幾種布置方式,對單個換熱芯而言,內 外循環空氣直接交叉流過,實現內外循環空氣熱量的交換;這種結構換熱效率較低,適合 在換熱需求低的場合使用。對兩個或多個換熱芯而言,則是將兩個或多個換熱芯的端頭依 次相連,通過兩個或多外換熱芯同時進行換熱,其換熱芯對空氣流路而言,是一種并聯的方 式,這種結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體的換熱量,具有較好的換熱效果,但是其綜合占 地面積是單個換熱芯的兩倍或多倍,難以在較小空間內使用,影響使用范圍;而且由于其整 體面積大,使得其安裝、維護復雜、不方便,不利于產品的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平板叉流換熱器及其空氣流動方式,克服了上述產品換 熱效率較低,占地面積大,安裝、維護困難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平板叉流換熱器,包括殼體、兩個換熱芯、室外循環接風口和室內循環接風 口,所述殼體內卡接兩個換熱芯,殼體上分別設有兩個室外循環接風口和兩個室內循環接 風口。所述殼體內的一個換熱芯的邊角通過十字連接件密封連接另一換熱芯的邊角,兩 個換熱芯的其余邊角分別通過固定件密封固定在殼體的內壁上;所述殼體的左上側與換熱 芯之間形成密閉空間a,殼體的右上側與換熱芯之間形成密閉空間b,殼體的左側中部與兩 個換熱芯之間形成密閉空間c,殼體的右側中部與兩個換熱芯之間形成密閉空間d,殼體的 左下側與換熱芯之間形成密閉空間e,殼體的左下側與換熱芯之間形成密閉空間f。平板叉流換熱器的空氣流動方式是包括外循環和內循環,所述外循環是室外空氣通過殼體上部左側的室外循環接 風口進入密閉空間a,密閉空間a內的氣體穿過殼體上側的換熱芯進入密閉空間d,密閉空 間d內的氣體穿過殼體下側的換熱芯進入密閉空間e,并最終由殼體下部左側的室外循環 接風口回到室外;內循環是室內空氣通過殼體下部右側的室內循環接風口進入密閉空間 f,密閉空間f內的氣體穿過殼體下側的換熱芯進入密閉空間c,密閉空間c內的氣體穿過殼 體上側的換熱芯進入密閉空間b,并最終由殼體上部右側的室內循環接風口回到室內,利用 內外側空氣溫差,從而完成內外側空氣能量的交換過程。本發明所述的平板叉流換熱器及其空氣流動方式的有益效果為結構設計合理, 組裝實施方便,有利于降低成本;同等換熱性能占地面積小,提高單位空間內換熱效率;內 外循環的空氣進口和空氣出口在同一側,安裝方便;串聯的空氣流路布置,使得兩個或多個平板叉流換熱芯之間形成逆流,進一步提高了內外循環的熱交換效率。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平板叉流換熱器的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平板叉流換熱器的剖視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平板叉流換熱器的空氣流動方式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的平板叉流換熱器的示意圖。圖中1、殼體;2、換熱芯;3、固定件;4、十字連接件;5、室外循環接風口 ;6、室內循環接 風口 ;7、密閉空間a ;8、密閉空間b ;9、密閉空間c ;10、密閉空間d ;11、密閉空間e ;12、密閉 空間f ; 13、內循環密閉空間A ; 14、外循環密閉空間B。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平板叉流換熱器,包括殼體1、兩個換熱芯2、 室外循環接風口 5和室內循環接風口 6,所述殼體1內卡接兩個換熱芯2,所述殼體1內的 一個換熱芯2的邊角通過十字連接件4密封連接另一換熱芯2的邊角,兩個換熱芯2的其 余邊角分別通過固定件3密封固定在殼體1的內壁上;所述殼體1的左上側與換熱芯2之 間形成密閉空間a7,殼體1的右上側與換熱芯2之間形成密閉空間b8,殼體1的左側中部 與兩個換熱芯2之間形成密閉空間c9,殼體1的右側中部與兩個換熱芯2之間形成密閉空 間dlO,殼體1的左下側與換熱芯2之間形成密閉空間ell,殼體1的左下側與換熱芯2之 間形成密閉空間Π2。所述殼體1左側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兩個室外循環接風口 5,殼體1右側的上端 和下端分別設有兩個室內循環接風口 6,所述殼體1左側的兩個室外循環接風口 5密封連接 外循環側,外循環側為室外空間;所述殼體1右側的兩個室內循環接風口 6密封連接內循環 側,內循環側為室內空間。如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平板叉流換熱器的空氣流動方式,包括換熱器 與室外空間之間形成的外循環和換熱器與室內空間之間形成的內循環,外循環是室外空 氣通過殼體1上部左側的室外循環接風口 5進入密閉空間a7,密閉空間a7內的氣體進入殼 體1上側的換熱芯2進行熱交換,從殼體1上側換熱芯2流出的氣體進入密閉空間dlO,密 閉空間dlO內的氣體進入殼體1下側的換熱芯2進行熱交換,從殼體1下側換熱芯2流出 的氣體進入密閉空間ell,并最終由殼體1下部左側的室外循環接風口 5回到室外;內循環 是室內空氣通過殼體1下部右側的室內循環接風口 6進入密閉空間f 12,密閉空間fl2內 的氣體穿過殼體1下側的換熱芯2進入密閉空間c9,密閉空間c9內的氣體穿過殼體1上側 的換熱芯2進入密閉空間b8,并最終由殼體1上部右側的室內循環接風口 6回到室內,利用 內外側空氣溫差,從而完成內外側空氣能量的交換過程。
如圖4所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的平板叉流換熱器,殼體1內包含有四個換熱 芯2,所述殼體1內的四個換熱芯2采用對角相連的串聯結構連接,四個換熱芯2通過三個 十字連接件4密封連接,兩端的換熱芯2其余三個邊角分別通過固定件3密封固定在殼體1 的三個側壁上,中間的兩個換熱芯2的相對的兩個邊角分別通過固定件3密封固定在殼體1的相對的兩側壁上。所述殼體1與四個換熱芯2通過十字連接件4和固定件3分別形成五個內循環密閉空間A13和五個外循環密閉空間B14。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 員在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一種平板叉流換熱器,包括殼體、換熱芯、室外循環接風口和室內循環接風口,其特征在于殼體內卡接換熱芯,殼體上分別設有兩個室外循環接風口和兩個室內循環接風口;所述殼體內的換熱芯之間通過十字連接件密封連接,換熱芯的其余邊角分別通過固定件密封固定在殼體的內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叉流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殼體的左上側與換熱芯之間 形成密閉空間a,殼體的右上側與換熱芯之間形成密閉空間b,殼體的左側中部與兩個換熱 芯之間形成密閉空間c,殼體的右側中部與兩個換熱芯之間形成密閉空間d,殼體的左下側 與換熱芯之間形成密閉空間e,殼體的左下側與換熱芯之間形成密閉空間f。
3.一種平板叉流換熱器的空氣流動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循環和內循環,所述外 循環是室外空氣通過殼體上部左側的室外循環接風口進入密閉空間a,密閉空間a內的氣 體穿過殼體上側的換熱芯進入密閉空間d,密閉空間d內的氣體穿過殼體下側的換熱芯進 入密閉空間e,并最終由殼體下部左側的室外循環接風口回到室外;內循環是室內空氣通 過殼體下部右側的室內循環接風口進入密閉空間f,密閉空間f內的氣體穿過殼體下側的 換熱芯進入密閉空間c,密閉空間c內的氣體穿過殼體上側的換熱芯進入密閉空間b,并最 終由殼體上部右側的室內循環接風口回到室內,利用內外側空氣溫差,從而完成內外側空 氣能量的交換過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平板叉流換熱器,包括殼體及其內的換熱芯,換熱芯通過十字連接件對角相連,換熱芯通過固定件密封固定在殼體側壁上;所述殼體與換熱芯形成多個密閉空間。其空氣流動方式為通過室外循環進風口進入外循環的密閉空間,并最終通過室外循環送風口回到室外;通過室內循環進風口進入內循環的密閉空間,并最終通過室內循環送風口回到室內,利用內外側空氣溫差,從而完成內外側空氣能量的交換過程。本發明有益效果為結構設計合理,組裝實施方便,有利于降低成本;單位換熱效率高。
文檔編號F24F13/30GK101813366SQ20091007846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24日
發明者王春光, 陳國永 申請人:阿爾西制冷工程技術(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