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標準化的積木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模具,尤其一種高度標準化的積木模具,可實現模具免拆卸的快速換模。
【背景技術】
[0002]在注塑模具行業內,模架實現了標準化,對模具行業發展起到了關鍵促進作用,現在模具廠往往會有不同產品或者同一系列的產品,需要設計一系列的模具,而且需要經常拆卸模具,造成人員、資源、時間的浪費,也就是說目前模具行業僅僅實現了模架的標準化,本實用新型改善得到了一種高度標準化的積木模具,在實際生產中非常方便,節省了人力、資源、時間。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免拆卸的模具柔性化快速換模系統,一種標準化的積木模具,包括標準流道、標準模座及可替換模仁組,所述標準流道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澆口,所述標準模座包括定模板、動模板及支撐腳和若干塊板材,所述可替換模仁組包括動模型芯組件與定模型腔組件;所述動模型芯組件包括頂針墊板、頂針板、頂針、限位螺絲、導套、模仁組動模墊板和模仁組動模板;所述定模型腔組件包括模仁組定模墊板和模仁組定模板;所述動模型芯組件與定模型腔組件通過導柱導套實現模仁組的導向配合;當需要更新不同產品或者同一系列的產品時,只需要重新開發對應的模仁組即可,其大大提高了模具整體的標準化程度,縮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減少了模具廠的設備投資,可提高生產效率,并且減少鋼材浪費,且實現免拆卸的模具柔性化快速換模。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1.低成本開發
[0006]標準流道、標準模座、可替換模仁組皆可重復使用,只需加工可替換模仁組需要用到的型腔型芯零件;
[0007]2.柔性化快速換模系統
[0008]采用模具柔性化快速換模系統,只需要加工對應產品的模仁組,實現快速換模,縮短研發、加工、生產周期和成本;
[0009]3.100% 標準化
[0010]零件全數標準化,減少庫存種類及數量,維修及保養時間,更具競爭力。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模具可彈性搭配各種噸位的機臺,模具廠商進行生產時,不再受模具尺寸的限制,具體表現為:
[0012]1.模內自封式水路
[0013]標準模座固定于成型機上,標準模座和可替換模仁組的任何一塊板上均可設置模內自封式水路,二者水路連接處相互對應,能有效密封,水路皆已加工完成,已經形成了標準化,更換任何一套可替換模仁組其水路均與標準模座的水路對應;
[0014]2.快速換模
[0015]傳統模具:架模需天車,架模時間60min
[0016]積木模具:雙手即可完成安裝,架模時間1min
[0017]3.環保節約
[0018]流道可重復利用,同時降低鋼材的使用量,節約資源。
【附圖說明】
[0019]下面將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
[0020]圖1為積木模具的總裝配圖;
[0021]圖2為積木模具的分解圖;
[0022]圖3為可替換模仁組圖;
[0023]圖4為標準流道圖;
[0024]圖5為標準模座;
[0025]圖6為型芯板;
[0026]圖7為型芯墊板;
[0027]圖8為定模型腔組件圖。
[0028]附圖標記:1_積木模具;2_標準流道;3_標準模座;4_可替換模仁組;5_動模型芯組件;6_定模型腔組件;7_導柱導套;8_噴嘴;9_定模墊板;10_流道板;11_定模板;12-動模墊板;13-支撐腳;14-動模板墊板;15-動模板;16-定模部分;17-模仁組定模板;18-定模型腔組件裝配空間;19_動模部分;20_動模型腔組件裝配空間;21_導柱;22_導套;23_頂針墊板;24_頂針板;25_導柱;26_彈簧;27_限位導套;28_限位螺絲;29_頂針;30-模仁組動模板墊板;31_模仁組動模板;311-型芯零件;301-導滑槽;302_頂針孔;32-模仁組定模墊板;33_型腔零件;34_砌緊塊;35_配合塊;201_主流道;321_定模墊板導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9]如前所述,本實用新型針對不同產品或者某一系列產品的模具實現標準化的問題,發明了免拆卸的模具柔性化快速換模系統,一種高度標準化的積木模具,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標準組件“參考圖1?圖8”。
[0030]積木模具I包括標準流道2、標準模座3、可替換模仁組4三大部分。其中可替換模仁組包括動模型芯組件5與定模型腔組件6,二者通過導柱導套7實現導向配合。
[0031]標準模座3,其包括噴嘴8,定模墊板9,流道板10,定模板11,動模墊板12,支撐腳13,動模板墊板14,動模板15。其中,定模墊板、流道板、定模板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構成標準模座的定模部分16,其中在模仁組定模板17及流道板10上預留有標準流道2的裝配空間,在定模板11上預留有定模型腔組件6的裝配空間18。另外,動模墊板、支撐腳、動模板墊板、動模板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構成標準模座的動模部分19,其中動模板上預留有可替換模仁組4的動模型腔組件裝配空間20。
[0032]生產時,用螺絲分別將定模部分16和動模部分19安裝在注塑機上,動模部分導柱21與定模部分導套22的配合隨著注塑機的移動實現模具的開啟與閉合。
[0033]可替換模仁組4,其包括動模型芯組件5與定模型腔組件6,動模型芯組件包括頂針墊板23,頂針板24,導柱25,彈簧26,限位導套27,限位螺絲28,頂針29,模仁組動模板墊板30,模仁組動模板31,型芯零件311,將多個型芯零件裝配構成要成型產品的型芯結構,將型芯結構裝配到模仁組動模板31里,將模仁組動模板31沿著模仁組動模板墊板30的導滑槽301滑動進入,當模仁組動模板31和模仁組動模板墊板30的四邊貼齊,即實現模仁組動模板31和模仁組動模板墊板30的定位裝配,然后用螺絲將模仁組動模板和模仁組動模板墊板固定連接。接著將頂針29穿過頂針板,插入模仁組動模板墊板的頂針孔302中,同時,將導柱25穿過頂針板,將彈簧26套于導柱上,將導柱插在模仁組動模板墊板相應的孔中實現導向配合,將頂針墊板通過螺絲與頂針板固定鎖緊,將限位螺絲28插入限位導套27內并一起穿過頂針墊板23及頂針板24,最后把限位螺絲28連接在模仁組動模板墊板30直到預定位置,實現整體有效的配合。
[0034]定模型腔組件6包括模仁組定模墊板32,標準流道2,型腔零件33,將多個型腔零件裝配構成要成型產品的型腔結構,將型腔結構裝配到模仁組定模板17里,將模仁組定模板17沿著模仁組定模墊板32的導滑槽321滑動進入,當模仁組定模板17和模仁組定模墊板32的四邊貼齊,即實現模仁組定模板17和模仁組定模墊板32的定位裝配,然后用螺絲將模仁組定模板和模仁組定模墊板固定連接,然后再將標準流道安裝在模仁組定模墊板預留的空間內。
[0035]當動模型芯組件5與定模型腔組件6均分別裝配好之后,可通過動模部分的導柱與定模部分的導套7實現二者的導向配合。
[0036]當需要生產產品時,可在注塑機上開啟模具,將定模型腔組件6裝配于標準模座3的定模預留空間18內,通過砌緊塊34及配合塊35保證裝配位置及精度,用四個螺絲將定模型腔組件固定安裝于標準模座的定模上,然后將動模型芯組件5裝配于標準模座3的動模預留空間20內,通過砌緊塊及配合塊保證裝配位置及精度,用四個螺絲將動模型芯組件固定安裝于標準模座的動模上,即可生產。
[0037]當需要生產不同的產品時,開啟模具,松掉定模部分的螺絲,取出砌緊塊及配合塊,取出定模型腔組件,并把標準流道從模仁組定模板上取出,接著松掉動模部分的螺絲,取出砌緊塊及配合塊,取出動模型芯組件,然后將標準流道通過螺絲固定安裝在模仁組定模墊板里;將可替換模仁組的動模型芯組件與定模型腔組件分別裝配于標準模座的動模及定模預留空間內,不同制品的可替換模仁組只是型腔型芯零件不同;通過砌緊塊及配合塊保證裝配位置及精度,用四個螺絲將動模型芯組件與定模型腔組件分別固定安裝于標準模座的動模與定模上;通過這種積木模具,可實現免拆模具的快速換模,節省時間、資源、人力,對生產排配周期有很大的改善促進作用。
[003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標準化的積木模具,包括標準流道、標準模座及可替換模仁組,所述標準流道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澆口,所述標準模座包括定模板、動模板及支撐腳和若干塊板材,所述可替換模仁組包括動模型芯組件與定模型腔組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標準化的積木模具,其特征在于:標準模座和可替換模仁組的任何一塊板上均可設置模內自封式水路。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標準化的積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模型芯組件包括頂針墊板、頂針板、頂針、限位螺絲、導套、模仁組動模墊板和模仁組動模板。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標準化的積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型腔組件包括模仁組定模墊板和模仁組定模板。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標準化的積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模型芯組件與定模型腔組件通過導柱導套實現模仁組的導向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標準化的積木模具,包括標準流道、標準模座及可替換模仁組,所述標準流道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澆口,所述標準模座包括定模板、動模板及支撐腳和若干塊板材,所述可替換模仁組包括動模型芯組件與定模型腔組件,二者通過導向套實現導向配合,該積木模具的標準模座固定安裝于微注塑機上,將標準流道、可替換模仁組安裝在標準模座上即可實現快速換模生產,當需要生產不同產品時,無需將模具拆卸下來,只需更換可替換模仁組即可。
【IPC分類】B29C45/26
【公開號】CN204701068
【申請號】CN201520202903
【發明人】王利霞, 王東方, 卞寧, 王永貞, 張楊, 王高要, 李倩
【申請人】鄭州大學
【公開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請日】201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