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便于提高紙張運輸平穩性的雙吸輪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708082閱讀(du):261來源(yuan):國知局
一種便于提高紙張運輸平穩性的雙吸輪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吸輪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在傳統紙張運輸平臺或者折紙機中往往采用吸輪機構,帶動紙張的運動,然而現有紙張運輸平臺或者折紙機往往采用單吸輪進行工作,傳統的單吸輪進行紙張的運輸容易導致紙張運輸的不平穩性,易發生漏吸現象,此外,由于采用單個吸輪,故障率高,當單個吸輪發生故障后,就無法實現紙張的正常運輸。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提高紙張運輸平穩性的雙吸輪機構,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便于提高紙張運輸平穩性的雙吸輪機構,包括一吸輪機構主體,所述吸輪機構包括一吸輪座,所述吸輪座上設有一吸輪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輪軸上安裝有兩個吸輪,所述吸輪的外壁呈一圓柱,所述圓柱的側壁設有至少五個進氣口組;
[0006]每個所述進氣口組均包括至少兩個進氣口,所述至少兩個進氣口相互聯通,所述進氣口組設有的至少兩個進氣口沿著所述圓柱的中心軸線方向上等間距排布;
[0007]所述至少五個進氣口組等角度排布于所述圓柱的側壁上。
[0008]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傳統設有單吸輪的吸輪機構,改為雙吸輪,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兩個吸輪,從而降低了故障率,當兩個吸輪中的一個發生故障時,另一個吸輪可以獨立進行工作,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兩個吸輪,從而加大了傳統單個吸輪的吸取面,從而可以提高紙張運輸時的平穩性,而且同時加大了可運輸的紙張寬度,本實用新型可運輸的紙張寬度大于傳統單吸輪運輸的紙張寬度。
[0009]所述吸輪座上設有一用于安裝吸輪軸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內壁與所述吸輪軸的外壁之間設有一軸承。
[0010]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軸承,從而防止了吸輪座與吸輪軸兩者間的聯動,實現兩者的轉速不同步。
[0011]所述吸輪設有一用于與吸輪軸固定連接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吸輪軸的中心軸線重合。
[0012]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二通孔,從而實現吸輪與吸輪軸的固定連接。
[0013]兩個所述吸輪分別位于所述吸輪座的左右兩端,所述吸輪的第二通孔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吸輪座的第一通孔的中心軸線重合。
[0014]本實用新型通過吸輪對稱分別與吸輪座的左右兩端,從而有助于加寬運輸紙張的寬度,且有助于提高紙張運輸的左右兩端的平衡性。
[0015]所述軸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深度。
[0016]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軸承的高度與第一通孔的深度,便于氣體的導通。
[0017]所述吸輪座內設有第一氣流通道,所述第一氣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
[0018]所述吸輪軸上設有一盲孔,所述第一氣流通道的一端與所述盲孔導通,所述氣流通道的另一端與所述進氣口導通;
[0019]以所述盲孔的開口方向為所述第一氣流通道的出氣方向;
[0020]所述盲孔的開口方向上設有一泵體。
[0021]本實用新型通過泵體帶動吸輪內部氣體流動,從而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氣流循環導通。
[0022]所述吸輪內設有第二氣流通道,所述第二氣流通道的個數等于所述進氣口組的個數;
[0023]所述第二氣流通道設有相互聯通的氣流分支,所述氣流分支的個數等于所述進氣口組設有的進氣口個數,以所述進氣口組設有的進氣口為所述氣流分支的進氣端;
[0024]所述進氣口通過所述氣流分支的出氣端與所述第一氣流通道導通。
[0025]本實用新型通過吸輪在旋轉運動時,至少五個進氣口組的氣流分支輪流與第一氣流通道導通,進行循環吸氣。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吸輪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29]參照圖1、圖2,一種便于提高紙張運輸平穩性的雙吸輪機構,包括一吸輪機構主體,吸輪機構包括一吸輪座1,吸輪座I上設有一吸輪軸2,吸輪軸2上安裝有兩個吸輪3,吸輪3的外壁呈一圓柱,圓柱的側壁設有至少五個進氣口組11 ;每個進氣口組11均包括至少兩個進氣口,至少兩個進氣口相互聯通,進氣口組11設有的至少兩個進氣口沿著圓柱的中心軸線方向上等間距排布;至少五個進氣口組11等角度排布于圓柱的側壁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傳統設有單吸輪的吸輪機構,改為雙吸輪3,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兩個吸輪3,從而降低了故障率,當兩個吸輪3中的一個發生故障時,另一個吸輪3可以獨立進行工作,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兩個吸輪3,從而加大了傳統單個吸輪3的吸取面,從而可以提高紙張運輸時的平穩性,而且同時加大了可運輸的紙張寬度,本實用新型可運輸的紙張寬度大于傳統單吸輪3運輸的紙張寬度。
[0030]吸輪座I上設有一用于安裝吸輪軸2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內壁與吸輪軸2的外壁之間設有一軸承。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軸承,從而防止了吸輪座I與吸輪軸2兩者間的聯動,實現兩者的轉速不同步。
[0031]吸輪3設有一用于與吸輪軸2固定連接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中心軸線與吸輪軸2的中心軸線重合。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二通孔,從而實現吸輪3與吸輪軸2的固定連接。
[0032]兩個吸輪3分別位于吸輪座I的左右兩端,吸輪3的第二通孔的中心軸線與吸輪座I的第一通孔的中心軸線重合。本實用新型通過吸輪3對稱分別與吸輪座I的左右兩端,從而有助于加寬運輸紙張的寬度,且有助于提高紙張運輸的左右兩端的平衡性。
[0033]軸承的高度小于第一通孔的深度。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軸承的高度與第一通孔的深度,便于氣體的導通。
[0034]吸輪座I內設有第一氣流通道,第一氣流通道位于第一通孔的下方;吸輪軸2上設有一盲孔,第一氣流通道的一端與盲孔導通,氣流通道的另一端與進氣口導通;以盲孔的開口方向為第一氣流通道的出氣方向;盲孔的開口方向上設有一泵體。本實用新型通過泵體帶動吸輪3內部氣體流動,從而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氣流循環導通。
[0035]吸輪3內設有第二氣流通道12,第二氣流通道12的個數等于進氣口組11的個數;第二氣流通道12設有相互聯通的氣流分支,氣流分支的個數等于進氣口組11設有的進氣口個數,以進氣口組11設有的進氣口為氣流分支的進氣端;進氣口通過氣流分支的出氣端與第一氣流通道導通。本實用新型通過吸輪3在旋轉運動時,至少五個進氣口組的氣流分支輪流與第一氣流通道導通,進行循環吸氣。
[0036]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便于提高紙張運輸平穩性的雙吸輪機構,包括一吸輪機構主體,所述吸輪機構包括一吸輪座,所述吸輪座上設有一吸輪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輪軸上安裝有兩個吸輪,所述吸輪的外壁呈一圓柱,所述圓柱的側壁設有至少五個進氣口組; 每個所述進氣口組均包括至少兩個進氣口,所述至少兩個進氣口相互聯通,所述進氣口組設有的至少兩個進氣口沿著所述圓柱的中心軸線方向上等間距排布; 所述至少五個進氣口組等角度排布于所述圓柱的側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提高紙張運輸平穩性的雙吸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輪座上設有一用于安裝吸輪軸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內壁與所述吸輪軸的外壁之間設有一軸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于提高紙張運輸平穩性的雙吸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輪設有一用于與吸輪軸固定連接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吸輪軸的中心軸線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便于提高紙張運輸平穩性的雙吸輪機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吸輪分別位于所述吸輪座的左右兩端,所述吸輪的第二通孔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吸輪座的第一通孔的中心軸線重合。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于提高紙張運輸平穩性的雙吸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輪座內設有第一氣流通道,所述第一氣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 所述吸輪軸上設有一盲孔,所述第一氣流通道的一端與所述盲孔導通,所述氣流通道的另一端與所述進氣口導通; 以所述盲孔的開口方向為所述第一氣流通道的出氣方向; 所述盲孔的開口方向上設有一泵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便于提高紙張運輸平穩性的雙吸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輪內設有第二氣流通道,所述第二氣流通道的個數等于所述進氣口組的個數; 所述第二氣流通道設有相互聯通的氣流分支,所述氣流分支的個數等于所述進氣口組設有的進氣口個數,以所述進氣口組設有的進氣口為所述氣流分支的進氣端; 所述進氣口通過所述氣流分支的出氣端與所述第一氣流通道導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吸輪。一種便于提高紙張運輸平穩性的雙吸輪機構,包括一吸輪機構主體,吸輪機構包括一吸輪座,吸輪座上設有一吸輪軸,吸輪軸上安裝有兩個吸輪,吸輪的外壁呈一圓柱,圓柱的側壁設有至少五個進氣口組;每個進氣口組均包括至少兩個進氣口,至少兩個進氣口相互聯通,進氣口組設有的至少兩個進氣口沿著圓柱的中心軸線方向上等間距排布;至少五個進氣口組等角度排布于圓柱的側壁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傳統設有單吸輪的吸輪機構,改為雙吸輪,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兩個吸輪,從而降低了故障率,當兩個吸輪中的一個發生故障時,另一個吸輪可以獨立進行工作,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兩個吸輪,從而加大了傳統單個吸輪的吸取面。
【IPC分類】B65H5-22
【公開號】CN204416651
【申請號】CN201420860901
【發明人】金偉敏, 邱才龍
【申請人】上海雋大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24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6日
網(wang)友(you)詢問留言(yan)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