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的制作方法

文(wen)檔序號:4172890閱讀:232來源(yuan):國知局
專利名稱: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收納音樂、影像、與計算機等上使用的、記錄光學地讀取的數字信息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
背景技術
作為有關以CD、DVD、LD等為首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的現有技術,記載了日專利特公平6-51506號公報(USP 4,874,085)上的內容已為眾所周知。
這種現有的盒子這樣來構成為使盒子的變形不傳到盤上,僅在無信息軌道的中央范圍支承著盤,該盤的有信息軌道的部分與盒子間形成規定的間隙、不相接觸。
從而,在現有的構造中,為盡可能不使盒子產生變形,提高了盒子的剛性,而且有必要加大前述的間隙,因此有著加厚盒子厚度的缺點。
由于盒子厚度變厚,還產生了保管其的空間變大,在展覽販賣時陣列個數減少,因而商品補充次數增多等問題。
因而,在這種盒子中,希望將其厚度變薄。
不僅在盤的中央范圍、在外周緣部也進行支承的、減少前述間隙的技術,比如在日專利特開昭60-148485號公報上被揭示。
但是,即使是在中央范圍與外周部兩處支承盤的構造,因盤中央孔的保持構造及其他構造與現有的相同,也不能將盒子厚度變薄。
即,作為現有的中央孔保持構造,如日專利實公平3-31748號公報所記載的已為眾所周知。
這種中央孔的保持構造為具有嵌合于盤的中央孔的突緣部,在該突緣部上沿周向具有等間隔、沿徑向延伸的多個切縫,由這此切縫所形成的彈性片,彈性地支承著前述中央孔。
在這種構造中,為防止盤的意外脫開,在保持狀態下,必須加大從盤的上面突出出來的突緣部的突出量。因此,要減薄盤的厚度也困難。
另一方面,在這種中央孔保持構造中,希望在可以確實保持著盤的同時,又能以簡單操作即可取出盤。
在前述現有構造中,由于以多個彈性片實施彈性支承可確保保持,但由于為取下盤而推壓彈性片的推壓力大,取下操作并不簡單。
再者,由于通常以大的力量推壓盤的中央孔,它就成了使盤變形的原因,故希望以盡可能小的力進行支承。
即,中央保持孔構造被要求有以小的力進行保持、可靠地保持、以及以簡單的操作一次取下的所謂相反的要素。
另外,減少前述彈性片的個數,在周向3處配置該彈性片,并做成一次可取出的結構,如在德國專利DE 3425579號上有所展示。
但是,在這種現有結構中,為使3個彈性片的內端部結合于推壓圓板,在該推壓圓板上作用著的推壓力,要同時作用到3個彈性片上,因而,為使彈性片變形,必須施以大的推壓力。
再就是,在這種現有的構造中,為要以一次操作取下盤,必須要有壓縮彈性要素以及鉗狀隆起,構造變得復雜,難以減薄盒子厚度。
發明概述本發明的目的要將收納盒的厚度減小到現有的一半左右。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要以小的力來保持盤的中央孔,可靠地保持盤;并且以一次操作即可取下。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即在于盒的開閉操作容易,可望防止盒的破損,收納于收納架等上的該盒子取出容易,以及簡化制造盒子用金屬模的構造等。
為了達到前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如下的手段。
即本發明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具有保持板,該保持板覆蓋具有中央孔的記錄媒體用盤的記錄面側,并具有自由裝拆地嵌合于前述中央孔中的保持部;該保持部具有從設在前述保持板的中央部上的孔的內周面延伸出來的基部、從該基部周向延伸出來的擴大部、以及從該擴大部的端部徑向向外突出出來的突起。而且,前述突起頂端的包絡圓的直徑要比前述盤的中央孔的直徑要大,前述擴大部的外徑做成可嵌合于前述盤的中央孔中的大小。
即,在本發明中,突起的位置是從基部的位置沿周向錯開地被設定。
最好是前述基部,從前述保持板孔的內周面,徑向向內、且成軸向向上方傾斜地設置,且有周向規定間隔設置多個;前述擴大部,從前述基部的內端部向周向一方在同心圓上延伸出來,而且在該擴大部的端部設置徑向向內延伸出的推動部;前述突起設于前述擴大部的上端部。
在前述構成中,在前述盤嵌合于前述保持部的狀態下前述突起位于前述盤的上面側;當推壓前述推動部時,為使前述突起向前述盤的下面側移動,前述基部與擴大部設計成可彈性變形。
如依前述構成之本發明,由于突起設在從基部徑向、周向及軸向偏位的位置,可極大地加大推動部的推動操作所引起的突起的變位量。從而,可以很容易地使突起從盤的上面移動到下面。另外,由于各突起獨立推動操作,其推動操作力以很小的力就足夠。因此盤對保持部的嵌合及取出都極其容易。
在前述盤嵌合于前述保持部上時、或推動操作推動部來解除該盤的嵌合時,能發出咔嗒聲,最好對前述突起設計一定的突出量。由于是這樣的構成,可以很容易地確認盤的嵌合或解除。
前述突起最好配置于周向3等分位置上。突起數越少,則取出盤越容易。但本發明中不限定于這個數量,也可以是2~6等位置。
前述突起的上面形成前述保持部的上面,最好將前述盤嵌合于保持部時該盤上面與前述保持部上面間的距離做成小于前述盤的厚度。由于設定了這樣的尺寸,可以使得突起從盤的上面側移動到下面側時的移動量變小。
前述擴大部的外徑最好做成對前述盤的中央孔稍有間隙的嵌合那樣的大小。這樣由于松動地保持著盤,可以防止盤的變形。
在前述保持板上最好設置支承前述盤的記錄區域以外的中央部與外周部的中央載置部與外周載置部。這樣,由于有內外兩點支承盤,盤的記錄區域與保持板內面間的間隙可減小,并可使盒的整體厚度變薄。
前述保持板具有面對著前述盤的上面,與該上面相反側的背面,前述背面,除前述保持部部分外形成為平坦面,在前述上面的周緣部突出形成著規定厚度的周壁;另外,在圍著盤的外周面部分突出形成著規定厚度的圓弧狀壁。由于采用了這樣的構成,前述周壁與圓弧狀壁發揮了肋的作用,可以提高保持板的剛性,故可減薄保持板的厚度。
即,如依本發明,從前述保持板的背面到保持部的上面的厚度可做成小于4mm。
前述保持板,可收納于自由開閉的盒中。另外,也可直接將蓋體樞支于保持板上,構成收納盒。
即,在前述保持板上可通過鉸鏈部自由開閉地樞支著蓋體。
關閉前述蓋體時,最好該蓋體的內面與前述保持部的上面相抵接,或者形成比前述盤的厚度小的間隙。其結果,在關閉前述保持板與蓋體狀態下的盒子的厚度可做到小于6mm。
前述蓋體為了完全覆蓋前述保持板,最好做得比保持板還要大。這樣,由于將蓋體做得比保持板還要大,可以有效防止灰塵進入盒內。
在將蓋體關閉于前述保持板的狀態下,該蓋體的外周緣的一部分從前述保持板的外周緣向外方突出,最好在該突出部上設置手指扣手部。這樣,由于設置了手指扣手部,在將該盒子保管在收納架上時,由于可將手指搭于該手指扣手部上來抽出該盒子,故可很容易地從保管架上取出盒子。
在與前述鉸鏈部相反側的前述蓋體的自由端緣部上設有缺口凹部,在關閉前述蓋體狀態下的、對應著該缺口凹部的位置的前述保持板上,最好設有手指扣手部。由于這樣構成,由于即使盒子的厚度變薄、也可將手指搭在手指扣手部上打開蓋體,故打開盒子的操作變得很容易。
在前述保持板與蓋體上設有抵接部,在將前述蓋體打開成180°狀態下兩者相互抵接、維持該打開狀態;前述抵接部形成這樣的形狀;當從前述打開狀態作用從前述打開狀態進一步打開方向的力時,前述保持板與蓋體可相對轉動。
由于采用了這樣的構成,即使在打開蓋體時,使用了意外的較大的力,盒子也不會破損。在現有技術的盒子上,由于在打開180°的位置設有止動塊,如用大的力打開,則容易破損,而在本發明中,可以防止盒子的破損。
前述保持板與蓋體,具有在其一端被鉸鏈結合起來的鉸鏈結合側端緣部、與該鉸鏈結合側端緣部相反側的自由端緣部、夾著該兩端緣部而相對的上下端緣部;在前述保持板與蓋體的上下端緣部上設有沿盒子的厚度方向立起的周壁;設有從前述保持板或蓋體中的任何一方的前述周壁突出出來的突部;而在另一方,設有關閉前述蓋體時可自由裝拆地嵌合于前述突部的凹部,在前述保持板與蓋體上設置與前述突部或凹部連通的貫穿厚度方向的連通孔。
由于設置了前述連通孔,可將塑料盒制造用金屬模具做成上下兩分割型模,可望減少制造時間、降低制造成本。而現有的金屬模,由于沒有前述連通孔,而被做成為上下左右4分割型模。
與前述突部或凹部相鄰接、內嵌于相對側周壁上的定位突部最好突設于前述保持板或蓋體中任何一方的周壁上。由于設置了這樣的定位突部,蓋體與保持板的相對位置變得適當,凹部與突部的結合變得適當,開閉操作變得平滑。
前述鉸鏈部由從前述保持板或蓋體中的任何一方突設的一對鉸鏈片,在與該鉸鏈片相對的內面上突設的鉸鏈軸、以及可自由裝拆地軸支該鉸鏈軸并設置于前述另一方上的軸承部所構成。前述軸承部構成為它具有可自由轉動地樞支著前述鉸鏈軸的頂端部的孔,并設有支承前述鉸鏈軸的基端部的半圓周部、敞開剩下的半圓周部的缺口部。
在現有技術中,鉸鏈部易于損壞,但由于采用了前述本發明的構成,提高了鉸鏈的強度,可以防止損壞。
尚且,前述保持板與蓋體具有在其一端被鉸鏈結合的鉸鏈結合側端緣部、與該鉸鏈結合側反對側的自由端緣部、夾著該兩端緣部而相對的上下端緣部,在前述蓋體的上下端緣部上設有沿盒的厚度方向立起的周壁,設有從該周壁突出出來的標記結合爪;在前述蓋體上最好設置與前述結合爪連通的、厚度方向貫穿的連通孔。由于設置了這樣的連通孔,可將制造蓋體用金屬模做成上下2分割型模,比之于現有的4分割型模,在制造與成本方面都是很有利的。
如依照本發明,可減薄收納盒的厚度,用一只手且一次操作即可將記錄媒體用盤裝入收納盒或從中取出來。
圖面簡要說明圖1是表示本發明收納盒的第1實施例,以將該收納盒展開狀態進行表示的正視圖;圖2是概略表示前述第1實施例的立體圖;圖3是圖1的A剖視圖;圖4是放大表示保持板的保持部的正視圖;圖5是圖4的B-B放大剖視圖;圖6是圖4的C-C放大剖視圖;圖7是說明將記錄媒體用盤嵌入保持部狀況的圖;圖8是說明將記錄媒體用盤嵌入保持部前的階段與從中取出后的階段的圖;圖9是表示取出記錄媒體用盤時的對保持部的推入操作狀況的剖面圖;圖10是保持板的俯視圖;圖11是保持板的側視圖;圖12是保持板的仰視圖;圖13是圖12的D-D剖視圖;圖14是詳細表示結合凹部的局部放大圖;圖15是圖14的E-E剖視圖;圖16是圖14的F-F剖視圖;圖17是表示蓋體的內面側的俯視圖;圖18是蓋體的側視圖;圖19是蓋體的表面圖;圖20是表示蓋體的鉸鏈部的局部放大圖;圖21是圖17的G-G剖視圖;圖22是詳細表示結合突部的局部放大圖;圖23是圖22的I-I剖視圖;圖24是圖22的H-H剖視圖;圖25是表示關閉保持板與蓋體狀態的鉸鏈部周圍的剖視圖;圖26是關閉了保持板與蓋體狀態的剖視圖;圖27是表示標記結合爪部分的剖面圖;圖28是概略表示本發明的收納盒的第2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9~38是表示保持部的各種變形例的俯視圖。
實施發明最佳形態下邊,借


本發明的實施例。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的收納盒1,是通過分別設于保持板2與蓋體3一端的鉸鏈部2a、3a將保持板2與蓋體3可自由搖動開閉地連結起來,可以形成由該保持板2與蓋體3將記錄媒體用盤100的兩面覆蓋起來的收納狀態。該保持板2與蓋3分別由透明樹脂與不透明樹脂形成。
在保持板2上,在其板面的大致中央部位設有嵌裝于盤100的中央孔101中的保持部5。另外,在保持板2上還設有圍著前述保持部5的環狀隆起的中央載置部6與圍繞該中央載置部外側的環狀隆起的外周載置部7。
如圖3所示,該中央與外周載置部6、7對著盤100的記錄面102一側,可抵接于除去其記錄區域(圖中省略,實即除去盤100的中心附近與外周附近的環狀區域)部分上。
各載置部6、7的隆起高度是1mm以下足矣。在本實施例中為0.7mm左右。
如圖3~6所示,前述保持部5具有基部10、擴大部12與突起13,基部10從設于前述保持板2的中央部的孔9的內周面延伸出來;擴大部12從該基部10沿周向延伸出來;突起13則從該擴大部12的端部沿徑向向外方向突出出來。前述突起13頂端包絡圓的直徑比前述盤100的中央孔101的直徑還要大,前述擴大部12的外徑,做成可與前述盤100的中央孔101相嵌合的大小。
即,在本發明中,突起13的位置為從基部10的位置沿周向變位地被設置著。
如更詳細一點說明的話,前述基部10,從前述保持板2的孔9的內周面成徑向向內、且軸向向上傾斜設置;且具有周向規定間隔地設置多個。前述擴大部12,通過從前述基漸10內端部軸向立起的立起部11向周向一方在同心圓上延伸出。在前述擴大部12的端部設置徑向向內延伸出的推動部14。前述突起13設在前述擴大部12端部的上端部。
設在前述保持板2中央部的孔9,與前述中央載置部6的內周部大致一致。
前述各推動部14借助分隔部15相互分隔開,可獨立操作。
在前述周向相鄰接的基部10與基部10間設有防塵片16。即,該防塵片16,從前述孔9內周面,與前述基部10之傾斜同樣的傾斜度一體突出形成。該防塵片16的周向端部通過徑向缺口17與基部10分離,而防塵片16的徑向內端部通過周向缺口18與前述擴大部12分離。
由該防塵片16可防止灰塵進入保持部5內。另外,對萬一進入的灰塵可由內中央載置部6保持而使其不會到盤100的記錄面102。
在本實施例中。前述基部10配置于沿周向三等分位置上,從而,前述突起13與推動部14都是與前述基部沿周向錯開地配置于沿周向三等分位置上,前述推動部14的軸向(保持板厚度方向)的移動量可具有非常大的移動,約2mm左右,即使在對推動部14進行這樣大的推動操作下,前述擴大部12與基部10也可無破損地進行彈性變形。
在不混入高沖擊強度PS樹脂、而僅由透明PS樹脂構成這種盒的情況下,由于其易割裂的PS樹脂特性,所具彈性是有限的,以一次操作來取出CD、DVD等盤的功能等方面所具有的彈性,在實用上并不良好;但這一問題可由上述構造的收納盒中所示的中央保持部分的形狀來解決。
即,如圖6所示,前述基部10具有隨著徑向向內,比保持板2的板面變高的傾斜度,這種傾斜程度恰好成了撓曲資本。
從而,如圖9所示,在對保持部5進行推入操作時,推壓力加在了推動部14上,從而產生了立起部11向著徑向向內方向的傾斜,擴大部12的撓曲、以及基部10的撓曲等。其結果,作為保持部5的整體,產生了沉入作用與縮徑作用。
而且,這種沉入作用與縮徑作用,由于抗拒彈性恢復力而產生,如停止推動部14的推入操作,保持部5自然地解除沉入狀態而鼓起;同時解除縮徑作用而漲大。
在這種構造的擴大部12上成為延長端部分、即推動部14的根部位置,徑向向外地突設著前述突起13。
該突起13,在常態下與盤100的中央孔101的開口緣部相干涉,即在嵌入中央孔101時成為障礙。
也就是,前述各突起13的頂端的包絡圓直徑,比前述盤100的中央孔101的直徑大。具體而言,相對于盤100的中央孔101的直徑15mm約大0.2mm左右。雖然前述立起部11與擴大部12的外徑,要做成能嵌合于前述盤100的中央孔101中的大小,但在本實施例中,做成為比盤100的中央孔101的直徑稍小一些的直徑。具體而言,約小0.1mm左右。
在前述盤100嵌合于前述保持部5的狀態下,前述突起13位于前述盤100的上面側;當推壓前述推動部14時,為使前述突起13向前述盤100的下面側移動,前述基部10、擴大部12與立起部11設置成可彈性變形。
在將前述盤100嵌合于前述保持部5時,以及在推動操作推動部14、而解除盤100的嵌合時,為能發出咯嗒聲,最好由設定前述突起13的突出量來解決。
前述突起13的上面形成了前述保持部5的上面,在將前述盤100嵌合于保持部5時,盤100上面與前述保持部5上面間的距離,做成小于前述盤100的厚度。具體而言,對1.2mm的盤的厚度,盤100上面與前述保持部5上面間的距離約為0.5mm左右。即,突起13的厚度約為0.5mm左右。
另外,從保持板2的背面到保持部5上面的距離最好為4mm左右,在本實施例中為3.8mm。
前述突起13下面與前述中央載置部6上面的距離做成與前述盤100的厚度大致相同,或稍大一點點。
如圖10~12所示,前述保持板2形成為具有鉸鏈結合側端緣部、自由端緣部、以及夾于該兩端緣部間相對的上下端緣部的矩形形狀。其中,鉸鏈結合側端緣部具有鉸鏈部2a;自由端緣部居于與前述鉸鏈結合側端緣部相反的一側。
前述保持板2具有與前述盤100相面對的上面,和與該上面相反側的背面。上述背面,除了前述保持部5部分以外形成為平坦面。在該背面的外周緣部分,如圖13所示地形成有稍稍突出出來的背面肋20,另外,在保持板2的側面也形成了側面肋21。
在前述保持板2上面的周緣部,突出形成著規定厚度的周壁22。另外,在前述保持板上面上在圍著盤100的外周面部分突出形成著規定厚度的圓弧狀壁23。這些肋20、21,周壁22,以及圓弧狀壁23起到了保持板2的加強構件作用,從而可以減薄保持板2的厚度。
前述上下端緣部的周壁22,在中央部分只有規定距離的斷開,該斷開了的周壁22的端部由前述圓弧狀壁23所連接著。在前述周壁22斷開位置的保持板2上形成著中央凹處24。該中央凹處24形成為取出盤100時的取出部。
另外,在自由端緣部一側的保持板2的上下端緣部,形成著端部凹處25。
前述保持板2的上下端緣部的前述周壁22形成有彎曲部,該彎曲部具有比該上下端緣稍稍向內側凹進的第1臺階部26與更進一步向內側凹進的第2臺階部27。在前述第1臺階部26上形成結合凹部28。
如圖14~16所示,在前述保持板2上設有與前述結合凹部28連通的貫穿厚度方向的連通孔29。由于在保持板2上設有這種連通孔29。可將成形保持板用金屬模做成上下2分割的模具。
現有技術中,由于沒有這樣的連通孔29,成形保持板用金屬模具做成了上下及左右四分割型模具,而本實施例中由于設有連通孔29,可做成2分割型模具。
再者,前述保持板2的前述自由端緣部的周壁22的中央部向內側凹進,該凹進部成了開閉操作時手指扣手部30。
另外,前述鉸鏈部2a,由從鉸鏈結合側端緣部上下端部突出形成的鉸鏈片,突出形成在與向該鉸鏈片相對的內面上的鉸鏈軸31所構成。前述鉸鏈片的壁厚,可望提高其強度。
在圖17~19上詳細示出了前述蓋體3。前述蓋體3形成為矩形形狀,該矩形形狀具有在其一端部進行鉸鏈結合的鉸鏈結合側端緣部、與該鉸鏈結合側端緣部相對一側的自由端緣部、以及介于該兩端緣部間而相對的上下端緣部。
蓋體3的鉸鏈結合端緣部的上下端緣部形成著裝入前述保持板2的鉸鏈部2a的凹部,在該凹部形成了蓋體3的鉸鏈部3a。
如圖20、21所示,蓋體3的鉸鏈部3a形成著軸承部,該軸承部可自由裝拆地結合前述保持板2的鉸鏈部2a的鉸鏈軸31,且可以自由轉動地樞支著鉸鏈軸31。
前述軸承部具有可自由轉動地樞支前述鉸鏈軸31的頂端部的孔35;同時,設有缺口部36,它支承著前述鉸鏈軸31的基端部的半圓周部,剩下的半圓周部敞開著。
在前述蓋體3的自由端緣部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設有凹部37,該凹部37與前述保持板2的手指扣手部30相對應。
另一方面,在前述蓋體3的上下端緣部設有沿盒的厚度方向立起的周壁38。
如圖18所示,前述周壁38的高度,中央部38a與自由端緣部側38b形成得高。即,前述中央部38a與自由端緣部側38b嵌合于前述保持板2的中央凹處24與端部凹處25中,這一部分周壁38的高度做成為收納盒1的厚度。在自由端緣部側38b的周壁外面形成著壓花39,以便防止蓋體3開閉操作時產生滑動。
在前述周壁38上,突設有結合突部40,另外,在前述周壁38上還設有定位突部41,該定位突部41與前述結合突部40相鄰,比前述結合突部40突出量小些。該結合突出部40,在閉合蓋體3時,可自由著脫地結合于設在前述保持板2上的結合凹部28中,而定位突部41則抵接于保持板2的周壁22的內面上。
在圖22~24上詳細示出了前述結合突部40與定位突部41的情況。在前述蓋體3上設有與前述結合突部40連通的貫穿厚度方向的連通孔42。該連通孔42設在關閉蓋體3時由前述保持板2的周壁22的第1臺階部26的上面所關閉的位置。從而,可以防止灰塵從該連通孔42進入盒的內部。
如圖25、26所示,前述蓋體3應該完全覆蓋前述保持板2,做成比保持板2要大。即,蓋體3的靠近鉸鏈部3a的端部比保持板2的靠近鉸鏈部2a的端部更向外方突出,在該突出部分上設置周壁43。
該周壁43,在將該收納盒1收納進盒架(圖中略)的情況下,作為單盒抽出時的手指扣手部44可以方便利用它。另外,在周壁43上,可在其內側或外側貼上標簽封(圖中略)等來作索引用。
當將前述保持板2與蓋體3相互以鉸鏈部2a、3a搖動相閉合時,該蓋體3的內面與前述保持板2的保持部5的上面相抵接,或形成比前述盤100厚度小的間隙。在前述保持板2與蓋體3閉合狀態時的盒1的厚度最好在6mm以下。
即如按上述這樣,在本實施例中,收納盒1由保持板2與蓋體3兩片構成、保持部5的形狀按圖4所示的形狀,其整個厚度可以做得很薄,即,在現有的用例中,多數收納盒為具有一對蓋體、其中間夾入保持板的3塊來構成。因此,其整個厚度在10.4mm左右;而在本實施例中,可以成功地控制在其一半即5.2mm左右。另外,現有技術中也有2塊構成的CD、DVD等的盒子,但現下還沒有上述構成的收納盒1中示出的那樣的中央保持部5的形狀的收納盒,因此,還沒有出現現有厚度一半即5.2mm左右厚度的這種盒子。因此,這種盒子厚度50%的“苗條”化,即可由上述構成的盒子1以實用的形式得以實施。而且,在實用中,如是在6mm以下,作為薄型盒子可充分發揮效用。如依本發明,也可將盒子1的厚度做到5mm以下。
在前述保持板2與蓋體3上設有抵接部45(參照圖1),用以在將前述蓋體3打開成180°的狀態下,相互抵接而維持該打開狀態。前述抵接部45所形成的形狀為在從前述打開狀態向更進一步打開的方向加力時,使得前述保持板2與蓋體3可相對轉動的形狀。
具體而言,該抵接部45,由蓋體3的鉸鏈結合側端緣部與保持板2的鉸鏈結合側端緣部的側面肋21構成,以使兩端緣部可相互抵接。
在設置于前述蓋體3的上下端緣部的前述周壁38上設置有向內側突出的標簽止動爪46。在該止動爪46上固定著標簽或歌詞卡片。
如圖27所示,在前述蓋體3上設有與前述結合爪46連通的貫穿厚度方向的連通孔47。
前述連通孔47設在與前述保持板2的周壁22的第2臺階部27相對應的位置上。因而,可以由周壁22防止灰塵從前述連通孔47進入。
下邊來說明這種構造的收納盒1的使用狀況。
首先,為了收納記錄媒體用盤100,打開蓋體3,而后如圖8所示,將盤100載置于保持部5的突起13的上面上,使其中央孔101合位。這時,由于設在擴大部12的外周部的各突起13成了障礙,盤100不會在其狀態下嵌入在保持部5上。
可是,只要對盤100輕輕按壓,如圖7所示,就由盤100的中央孔101的內面將突起13壓向徑向內方。而后,中央孔101越過突起13,如圖5與圖6所示,盤100即可確實地嵌入到立起部11與擴大部12上。這樣嵌入時,由于要發出咔嗒聲,可確認其嵌合狀態。
在這種嵌合狀態下,在有向拔出方向的力作用盤100的情況下,盤100的上面與突起13抵接,由于有擴大擴大部12直徑作用,不會產生意外的盤的脫落。
而后,關閉蓋體3。這時,結合凹部28與突部40相結合,維持關閉狀態。另外,在關閉蓋體3時,由于在盤100的上面與蓋體3的內面之間,只存在小于盤100厚度的間隙,不必擔心在盒子1中的盤100從保持部5意外脫落。
收納了盤100的該盒子1收納入收納架等中。
當要從收納架取出該盒子1時,如圖25、26所示,用手指扣在手指扣手部44中,取出盒子1,可很容易將盒子取出。
另一方面,為從該盒子1中取出盤100,打開蓋體3。在進行這項打開操作時,如圖26所示,將手指扣于手指扣手部30,并捏著滾花39、打開蓋體3,即可很容易地實現打開操作。
這時,由于由設在蓋體3周壁38上的定位突起41使前述結合凹部28與突部40相結合,左右均一,即可很容易地打開。
如若將蓋體3打開180°,蓋體3與保持板2由抵接部45相抵接即可維持180°打開狀態。這時,即使意外地作用打開方向的外力,由于該抵接部45也可跨越其抵接狀態,而容許蓋體3與保持板2相對轉動,也不會引起鉸鏈部2a、3a的破壞。
其次,在打開蓋體3之后,如圖9所示,對保持部5的推動部14進行推入操作。這樣,即如圖5中的雙點劃線所示。在突起13上作用著由抵接于盤100的中央孔101內面所產生的反力,由該反力使得擴大部12產生了向徑向內方的縮徑作用。從而,保持部5整體上變成縮徑狀態;突起13移動向盤100的中央孔101的下側,這時,由于會發出咔嗒聲,可以確認嵌合解除。
在突起13移動到盤100的中央孔101的下側之后,如停止前述推動推動部14的操作,如圖8所示,擴大部12的直徑擴大,盤100支承在突起13的上面,由于擴大部12與基部10向上的回復動作,盤100由突起13抬起。
而后,捏著該盤100取出即可。也就是,如依本發明,僅借推動部14的一次推入操作即可將盤100取出。
在現有技術中,前述盤100的取出,即使置盒于書桌上、推動操作中央保持機構,由于中央保持機構的彈性變形量小,不能簡單取出。因而,在現有機構中,是使盒子浮于上部空間狀態下,推動操作中央保持機構使其產生大的變形才能取出。
而在本發明中,在將保持板2置于平坦的書桌上面的狀態下,即使只推動操作推動部14,由于基部10與擴大部12的彈性變形量較大,由于突起13的移動量變大,故可很簡單地取出盤來。
圖28所示為本發明第2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保持板2與相互可自由搖動開閉地連結起來的一對蓋體50、51分體形成,成向任一蓋體50內面側敷設狀地裝填起來的構造。該保持板2的保持部5的構造,與前述第1實施例中相同。
圖29~38為保持部5的各種變形例。它可置換前述第1、2實施例中的保持部5。
即,如圖29所示,保持部5有2個突起13,在保持板2的孔9的內周面上的周向二等分位置上設置基部10,在該基部10內端通過立起部11延設著半圓弧狀擴大部12,在該擴大部12端部的外周部設有突起13,同時,在內周部突設著推壓部15。
前述兩個突起13接近立起部11,在本實施例中不設防塵片。
在圖30示例中,在保持板2的孔9上設置防塵片16,其他與圖29所示相同。
圖31示例中,前述擴大部12的周向延伸出長度比圖30所示的要約短一半。圖32示例,加大了防塵片16,使孔9的空間盡可能小,其他與圖31所示相同。
圖33示例,突起13等的數目為4個,這種情況下,不設防塵片。圖34示例,設了防塵片16,其他與圖33的相同。
圖35示例,突起13等的數目為5個,這里不設防塵片;圖36示例,設有防塵片16,其他與圖35所示的相同。
圖37示例,為6個突起13等,這里不設防塵片,圖38示例,設有防塵片16,其他與圖37示的相同。
另外,本發明不限于前述實施例。比如,設于保持板2上的載置臺6、7,也可以只有任何一方。同時,其形狀,也不限于環形形狀,也可以為多角形,而且,也可以是沿盤100周向點設的小塊狀的結構。
盤100,也不限于圓盤狀,也可以是多角形的其他形狀。
在前述實施例中,設在保持板2周壁22上的為結合凹部28和設在蓋體3周壁38上的為突部40,也可以與此相反,結合凹部28設在蓋體3的周壁38上,突部40設在保持板2的周壁22上。另外,前述將鉸鏈部2a的鉸鏈軸39設在保持板2上,其軸承設在蓋體3上,也可以將鉸鏈軸31設在蓋體3上,軸承部設在保持板上。
還有,保持部5的基部10、擴大部12、推動部14的形狀也不限于前述實施例的形狀,也可以為渦旋或螺旋地沿伸的形狀。
本說明書所記述的最佳實施例是示例的收納盒,但也不僅限于這些。本發明的范圍由附屬的“權利要求書”所表示著,進入其“要求”范圍意義中的所有變形例及同等物都包含在本發明內。
工業上利用可能性本發明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適用于收納涉及計算機、游戲軟盤、音樂、電視電影的CD。
權利要求
1.一種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保持板,該保持板在覆蓋具有中央孔的記錄媒體用盤的記錄面側的同時,還具備可自由裝拆地嵌合于前述中央孔的保持部;前述保持部備有從設于前述保持板的中央部的孔的內周面延伸的基部,從該基部向周向延伸出的擴大部,以及從該擴大部的端部向徑向外方突出的突起;前述突起頂端的包絡圓的直徑比前述盤中央孔的直徑大,前述擴大部的外徑做成可嵌合于前述盤中央孔中的大小。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前述基部從前述保持板孔的內周面起成徑向向內且向軸向上方傾斜狀地被設置著,且該基部沿周向具規定間隔地設置著多個;前述擴大部自前述基部的內端部向周向一方在同心圓上延伸出著,且在該擴大部的端部設置徑向向內延伸出的推動部;前述突起,設于前述擴大部端部的上端部。
3.按權利要求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盤嵌合于前述保持部的狀態下,前述突起位于盤的上面側;在推壓前述擴大部時,為使前述突起為能向前述盤的下面側移動,前述基部與擴大部可彈性變形。
4.按權利要求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設定前述突起的突出量,以使在將前述盤嵌合于前述保持部時、或推動操作擴大部而解除該盤的嵌合時,能發出咯嗒聲。
5.按權利要求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前述突起周向2~6等分位置的任何一種地被配置著。
6.按權利要求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前述突起的上面形成前述保持部的上面,前述盤嵌合于保持部時,該盤上面與前述保持部上面間距離,比前述盤的厚度要小。
7.按權利要求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前述擴大部的外徑大小為能稍有間隙地嵌合于前述盤的中央孔中的大小。
8.按權利要求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保持板上設置有支承前述盤的記錄區域以外的中央部和外周部的中央載置部與外周載置部。
9.按權利要求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前述保持板具有面對著前述盤的上面、和與該上面相反的側的背面;前述背面除前述保持部部分外形成為平坦面;在前述上面的周緣部突出成形著規定厚度的周壁;另外,在圍著盤的外周面部分突出形成著規定厚度的圓弧狀壁。
10.按權利要求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從前述保持板的背面到保持部上面的厚度為4mm以下。
11.按權利要求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保持板上,通過鉸鏈部可自由開閉地樞支著蓋體。
12.按權利要求1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在關閉前述蓋體時,該蓋體的內面與前述保持部的上面相抵接、或形成有比前述盤的厚度小的間隙。
13.按權利要求1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在閉合前述保持板與蓋體的狀態下的盒的厚度為6mm以下。
14.按權利要求1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為使前述蓋體完全覆蓋前述保持板,該蓋體比保持板大。
15.按權利要求14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在將蓋體閉合于前述保持板上的狀態下,該蓋體外周緣的一部分從前述保持板外周緣向外方突出,在該突出部設有手指扣手部。
16.按權利要求1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在與前述鉸鏈部相反的側的前述蓋體自由端緣部設有缺口凹部;在閉合前述蓋體狀態下的與該缺口凹部對應的位置的前述保持板上設置手指扣手部。
17.按權利要求1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保持板和蓋體上設置抵接部,在將前述蓋體打開180°的狀態下該抵接部相互抵接,并維持該打開狀態;前述抵接部形成的形狀為當從打開狀態向進一步打開的方向作用力時,可使前述保持板與蓋體相對轉動。
18.按權利要求1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前述保持板的背面除中央保持機構部分以外形成平坦面;在面對著盤的面的周緣部突出形成著規定厚度的周壁;另外,在圍著盤的外周面部分突出形成著規定厚度的圓弧狀壁。
19.按權利要求1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前述保持板與蓋體具有在其一端以鉸鏈結合著的鉸鏈結合側端緣部、和該鉸鏈結合側端緣部相反側的自由端緣部、夾著該兩端緣部相對的上下端緣部;在前述保持板與蓋體的上下端緣部上設置沿盒的厚度方向立起的周壁,在前述保持板或蓋體的任何一方的前述周壁上突出形成著突部,而在另一方上設置閉合前述蓋體時可自由裝拆地嵌合于前述突部上的凹部;在前述保持板與蓋體上設置與前述突部或凹部連通的貫穿厚度方向的連通孔。
20.按權利要求19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與前述突部或凹部相鄰接、內嵌于相對側周壁上的定位突部突設于前述保持板或蓋體任一方的周壁上。
21.按權利要求1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前述鉸鏈部由從前述保持板或蓋體任一方上實施的一對鉸鏈片、在該鉸鏈片相對內面上突設的鉸鏈軸、可裝拆自由地軸支承該鉸鏈軸并設于前述另一方上的軸承部所構成;前述軸承部具有可自由轉動地樞支承前述鉸鏈軸的頂端部的孔,同時設有支承前述鉸鏈軸基端部的半圓周部、敞開剩下的半圓周部的缺口部。
22.按權利要求11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前述保持板與蓋體具有在其一端部鉸鏈結合著的鉸鏈結合側端緣部、與該鉸鏈結合側端緣部相反側的自由端緣部、夾著該兩端緣部相對的上下端緣部;在前述蓋體的上下端緣部上設有沿盒的厚度方向立起的周壁,在該周壁上突出形成著止動爪,在前述蓋體上設置與前述止動爪連通的貫穿整個厚度方向的連通孔。
23.一種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它由具有保持部的保持板、和通過鉸鏈部可自由開閉地樞支于保持板上的蓋體所構成,該保持部覆蓋了具有中央孔的記錄媒體用盤的記錄面、并可自由拆裝地嵌合于前述中央孔中,其特征在于,前述保持板與蓋體閉合狀態時的盒的厚度為6mm以下。
24.按權利要求23所記述的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在閉合前述蓋體時,該蓋體的內面與前述保持部的上面相抵接,或形成有小于前述盤的厚度的間隙。
25.一種記錄媒體用盤的收納盒,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保持板,該保持板可覆蓋具有中央孔的記錄媒體用盤的記錄面、該保持板具有可自由裝拆地嵌合于前述中央孔的保持部;在前述保持板上設置著支承前述盤的記錄區域以外的中央部的中央載置部;前述保持部構成為當其嵌合于前述盤時、或推動該保持部而解除前述嵌合時,可發出咔嗒聲。
全文摘要
記錄媒體用盤(100)的收納盒(1)具有保持板(2),該保持板(2)可覆蓋具有中央孔(101)的記錄媒體用盤(100)的記錄面側、并具有可自由拆裝地嵌合于前述中央孔(101)的保持部(5);該保持部(5)具有:從設置于前述保持板(2)中央部的孔(9)的內周面上延伸出的基部(10)、從該基部(10)向周向延伸出的擴大部(12)、從該擴大部(12)的端部徑向向外突出的突起(13)。前述突起(13)頂端包絡圓的直徑比前述盤的中央孔(101)的直徑大;前述擴大部(12)的外徑做成可嵌合于前述盤的中央孔(101)的大小。
文檔編號B65D85/00GK1256678SQ99800257
公開日2000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1999年3月4日 優先權日1998年3月9日
發明者吳本將彰, 吳本啟郎 申請人:明晃化成工業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