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帶子連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wen)檔序號:4207201閱讀:298來源:國知局(ju)
專利名稱:帶子連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帶子連接裝置,它用于在將二條帶子,例如覆蓋紙質疊層的容器材料端面的防止液體浸透用的密封帶,連續回繞的情況下,將前面帶子的末端和后面帶子的始端連接起來。
以往,作為這種裝置已知有一種,例如,JP—A—4—106060(US—A—5273228)中所公開表示的那樣,它具有夾持裝置、固定受壓件、可動加壓件、加熱器和移動體;夾持裝置將二條帶子的預定連接處保持在相對的狀態;固定受壓件夾著該預定連接處,并有一個配置在其一側,且與該預定連接處相對的受壓面;可動加壓件夾著該預定連接處,并有一個配置在其另一側,且與受壓面相對的加壓面;加熱器用于加熱加壓件;移動體可相對于受壓件,沿著接近、遠離方向自由移動,它上面安裝著加壓件,而且通過該預定連接處,可將加壓面壓緊在受壓面上。
在上述以往的裝置中,加壓面相對于受壓面的平行度不好,預定連接處在全部寬度上不能得到均勻的封接。為了使兩表面的平行度保持良好,需要用手動作業來調節受壓件和加壓件相對于移動體的安裝位置。這種調節工作麻煩,而且困難。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帶子連接裝置,它即使不調節加壓件的安裝位置,也能很好地保持加壓件的加壓面相對于受壓件的受壓面的平行度。
根據本發明的帶子連接裝置為將二條熱封性質的帶子連接成一直線形狀的裝置,該裝置具有一個夾持裝置,固定受壓件,可動加壓件,加熱器和移動件;夾持裝置將二條帶子的預定連接處保持在相對的狀態;固定受壓件夾著該預定連接處,并有配置在其一側,且與該預定連接處相對的受壓面;可動加壓件夾著該預定連接處,并有配置在其另一側,且與受壓面相對的加壓面;加熱器用于加熱加壓件;移動體可相對受壓件,沿著接近、遠離方向自由移動,加壓件安裝在其上,通過該預定連接處,可將加壓面壓緊在受壓面上,其特征為,在該裝置中,加壓件可以與帶子的長度方向平行延伸的軸線為中心,相對于移動體自由擺動,而帶子的長度方向是由夾持裝置保持的。
在根據本發明的帶子連接裝置中,因為加壓件以與由夾持裝置保持的帶子長度方向平行延伸的軸線為中心,可相對于移動體自由擺動,因此,即使加壓面相對于受壓面不平行,當將加壓面壓緊在受壓面上時,使加壓件擺動,加壓面相對于受壓面變為平行。
因此,即使不調節加壓件的安裝位置,也可以很好地保持加壓件的加壓面相對于受壓件的受壓面的平行度。另外,當在受壓件和加壓件中有機械松動時,也可以吸收這個松動。
附圖簡單說明

圖1為包含有根據本發明的帶子連接裝置的帶子回繞裝置的正視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帶子連接裝置的透視圖。
圖3為該帶子連接裝置的平面圖。
圖4為該帶子連接裝置的垂直縱截面圖。
圖5為沿圖4的V—V線所取的截面圖。
圖6為沿圖4的VI—VI線所取的截面圖。
圖7為該帶子連接裝置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視圖。
圖8為表示帶子推進構件的另一例子的,與圖4相當的截面圖。
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在以下的說明中,所謂前后,以圖1作為基準,稱與紙面垂直的靠近目視者的一端為前(圖3的下端),稱與它相反的一端為后;所謂左右,取圖1的左右側為左右。
圖1為表示配備了根據本發明的帶子連接裝置的帶子回繞裝置。帶子T為厚度為0.05毫米,寬度為8毫米的聚乙烯制的帶子。
帶子回繞裝置具有重繞機11、輸送裝置12,帶子連接裝置13和存貯帶子T的存儲裝置14;每一個重繞機11支承著一個滾筒狀帶子T;輸送裝置12經過連接站C來輸送帶子T,由二個重繞機11的每一個依次地回繞帶子T;連接裝置13在連接站C中,將前邊的帶子T的末端與后邊帶子T的始端連接起來;存儲裝置14是為了在連接裝置13連接帶子的間隔期間,輸送裝置12不停止帶子的輸送,保持連續輸送。
在兩個重繞機11之間設置了它們共用的帶子殘留量測量裝置15。另外,在二個重繞機11的每一個上都分別具有L字形的制動杠桿16和帶子末端測量裝置17。在制動杠桿16的一端安裝著制動閘瓦18,在另一端安裝著張緊滾子19。
帶子輸送裝置12由二個上導向滾子21,下導向滾子22和驅動夾送滾子23組成;兩個上導向滾子21配置在連接站C的上方,位于二個重繞機11的內側;下導向滾子22配置在連接站C下方的存貯裝置14的上游;驅動夾送滾子23配置在存貯裝置14的下游。
帶子連接裝置13具有受壓件24和左右兩個封接部件25;受壓件24設置在上導向滾子21和下導向滾子22中間高度的地方;左右兩個封接部件25夾著受壓件24、配置在它的左右兩側。
現在主要參照圖2,受壓件24為以左右方向為厚度的縱向長的直方體塊形的塊體,在其左右兩側面上分別有垂直受壓面31。在比兩個受壓面31的高度中間稍微偏上的地方形成一條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狀的帶子裝入溝槽32。帶子裝入溝槽32的長度,例如,可為30毫米,寬度為4毫米,在受壓件24的頂部表面上安裝著用平板彈簧制成的帶子壓緊片33。
參見圖5,在受壓件24的上部有水平手柄桿34通過,與此同時,在受壓件24的下部有水平導向桿35通過,可自由滑動。受壓件24和手柄桿34用銷子36固定。手柄桿34的后部貫通地插在導向孔38中,導向孔38是在支柱37上鉆出的。在手柄桿34的導向孔貫通部分外面作出環形槽39。球塞41用螺紋擰在支柱37的上端面上,將它的滾珠嵌入環形槽39中。導向桿35的后端部固定在支柱37上。
當把手柄桿34向手前方拉動時,滾珠克服球塞41的滾珠壓緊力,從環形槽39中彈出,受壓件24可以沿著導向桿35自由移動。當通過推入手柄桿34,使滾珠從這個狀態嵌入環形槽39中時,完成了受壓件24的定位。
左右的封接部件25其左右的方向不相同,但結構是一樣的。下面,僅對右封接部件25進行說明。
封接部件25具有流體壓力缸42,與流體壓力缸42的活塞桿連接的平行連桿43、橫跨在平行連桿43上端,橫向較長的直方體形移動體44、水平安裝板45、加壓件46、垂直桿47、向左端突出的水平板狀的帶子推進件48、平板彈簧49、可動桿51、彈簧座53、擋塊54、壓縮彈簧55、水平板狀的帶子壓緊件57;流體壓力缸42有二段行程;水平安裝板45安裝在移動體44的頂面上,呈向左端突出形狀,其頂面與帶子裝入溝槽32在同一高度水平上;加壓件46位于移動體44的內側,與安裝板45的左端突出部分的下表面滑動連接;垂直桿47將加壓件46由安裝板45向下吊著,可以作水平自由擺動;帶子推進件48與安裝板45的頂面滑動連接,并且位于加壓件46的上方;平板彈簧49安裝在移動體44的右側面上,向上方突出,并且與帶子推進件48的右側邊緣接觸;可動桿51位于加壓件46的下方,與移動體44貫通,可自由滑動并向左右方向延伸;彈簧座53整體地設置在可動桿51的左端,并且在左端面上有水平的槽52;擋塊54設在可動桿51的右端;壓縮彈簧55處在移動體44和彈簧座53之間,并且嵌套在可動桿51上;帶子壓緊件57嵌入槽52中,并且通過垂直銷56安裝在彈簧座53上,可作水平自由擺動。
如圖4和圖7中最清楚地表示的那樣,在移動體44的頂面上作有螺紋孔61。在移動體44的頂面和左端面相交的邊角部分上作出缺口62。
在安裝板45的右端附近,設有與螺紋孔61重合的臺階螺釘孔63。在安裝板45的左端附近設有垂直小直徑桿的通孔64。
大致在加壓件46的中央處設有垂直大直徑桿的貫通孔65。在大直徑桿貫通孔65的下端開口邊緣處設有直徑擴大部分66。在加壓件46的左側面下部邊緣處設有下水平舌板68,其前端作為加壓面67,同時,在舌板68的上方,設有上水平舌板72,其前端作為熔斷刀刃71。熔斷刀刃71由加壓面67向受壓面31一側突出,突出距離約為帶子厚度的2倍。在加壓件46的右側面上端設有突出部73,突出部73嵌入缺口62中,由于這樣,加壓件46的擺動范圍受到限制。
垂直桿47由通過小直徑桿貫通孔64的上部小直徑部分74和通過大直徑桿貫通孔65的下部大直徑部分75組成。在上部小直徑部分74的上端作有陽螺紋87。在下部大直徑部分75的下端設有凸緣76,凸緣76嵌入直徑擴大部分66中。
帶子推進件48由寬度為28毫米的、耐熱性和絕熱性優越的硅疊層板構成。帶子推進件48的厚度最好約為2毫米,當太薄時,恐怕會切斷帶子。在帶子推進件48上設有與螺釘孔63一致的右端長孔77和與小直徑桿貫通孔64一致的左端長孔78。
從螺釘孔63的臺階向上直至右端長孔77,嵌入一個外徑比右端長孔77的寬度略小一點的圓筒形長隔套81。長隔套81的上端面比帶子推進件48的上表面稍微凸出一點。在長隔套81的上端面裝有止推墊圈82,壓緊螺釘83通過止推墊圈82和隔套81擰入螺紋孔61中。在左端長孔78上嵌入一個外徑比長孔78的寬度略小一點的圓筒形短隔套84,隔套在上部小直徑部分74處被蓋住。短隔套84的上端面比帶子推進件48的上表面稍微凸出一點。在短隔套84的上端面裝有止推墊圈85,從墊圈上部開始,螺母86擰在垂直桿49的陽螺紋87上。
參見圖7,在加壓件46上裝入了嵌入式加熱器88和加熱器的溫度控制用熱電偶89。在彈簧座53上設置了冷卻水通路90。
其次,再參照圖1來說明帶子T的連接動作。
下面要回繞的帶子T支承在左側的重繞機11上。這個帶子T依次懸掛在左側的張緊滾子19和上導向滾子21上,被引導至受壓件24處,在受壓件24上,帶子從其左側向下方卷繞,通過將帶子的前端夾在受壓件24和帶子壓緊片33之間,這個帶子T的前端被彎折過來,彎折部位與受壓件24的受壓面31重合。
回繞以后的帶子T的末端固定在右側的重繞機11上。這個帶子T依次地懸掛在右側的張緊滾子19和上導向滾子21上,與此同時,通過受壓件24的右側,被引導至下導向滾子22處,在懸掛在下導向滾子22上之后,被引導至存貯裝置14。
先行的帶子T回繞至末端后,利用夾送滾子23,可繼續送進帶子T。當繼續送進時,由于帶子T的末端固定在重繞機11上,帶子末端上不再回繞,因此,張力作用在帶子T上,這樣,張緊滾子19向上抬起,制動杠桿16順時針方向回轉,制動閘瓦18離開重繞機11,向末端測量裝置17接近。當這樣進行時,帶子末端測量裝置17將這點測出,發出測量信號,流體壓力缸42的活塞桿根據這個信號實現二段行程。
當流體壓力缸42動作時,首先移動體44向著受壓件24前進,壓緊件57在先行帶子T與后續帶子T重合的狀態下,通過兩個帶子T,壓緊在受壓件24上。
接著,當移動體44前進時,帶子推進件48將先行帶子T與后續帶子T的重合部分推入帶子裝入槽32內。這種情況下,平板彈簧49的力作用在帶子推進件48上,不會有過大的力加在帶子T上。當帶子T被推入裝入槽內時,帶子T受到張力作用。
接著,加壓件46通過該二個帶子T,被壓緊在受壓件24上。這樣,由于加壓件46的加壓面67的作用,被加壓的帶子T的一部分被熔融粘著,同時,熔斷刀刃71將熔融粘著部位的上方部分熔斷。在加壓件46壓緊受壓件24時,如果加壓件46的加壓面67相對于受壓件24的受壓面31不平行,則加壓件46擺動,兩個平面31、67變為平行。由于這樣,在帶子T的全部寬度上都可以可靠地熔融粘著。在熔斷時的帶子T上有張力作用。由于這樣,當帶子T熔斷時,在熔斷的同時,在熔斷處帶子T被分離,這樣可保持熔斷可靠地進行,也不必擔心熔斷處會再熔融粘著。
當二個帶子T熔斷時,只使流體壓力缸42的活塞桿縮入一段行程。這樣,雖然加壓件46離開了兩個帶子T,但壓緊件57繼續壓著兩個帶子T。在壓緊件57壓緊兩個帶子T期間,熔融粘著處冷卻,兩個帶子T可靠地連接在一起。現在,再使流體壓力缸42的活塞桿達到二段行程,這樣,壓緊件57離開兩個帶子T。
當后續的帶子T回繞開始時,進行以下的調整作業。這個作業,假如在目前正在回繞的帶子T的回繞結束之前,什么時候均可以進行,最好是在操作人員手閑著時進行這個作業。
現在將另一個新的帶子放在右側的重繞機11上,從右側將帶子的始端卷繞并保持在受壓件24上。這種情況下,若把受壓件24向手的前方拉出,則將新的帶子T的始端保持在受壓件24上的作業容易進行。
圖8表示帶子推進件和靠緊推進件的裝置的變形例子。在安裝板45的上面設有缸筒91和導向裝置92。在缸筒91內裝有活塞93和將活塞推向受壓件的壓縮彈簧94。活塞桿95的一端與活塞93連接。活塞桿95從缸筒91伸出,活塞桿的另一端與帶子推進件48連接。在導向裝置92中設有導向孔96,帶子推進件48嵌入在導向孔中,可以自由滑動。
另外,在圖8中,采用流體壓力缸97代替上述實施例的帶子壓緊片33。在受壓件24的頂面上作出一個凹口99,流體壓力缸97的活塞桿98的前端通過帶子T嵌入凹口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子連接裝置,它是將二條熱封性的帶子連接成一直線形的裝置,它具有一個夾持裝置,固定受壓件,可動加壓件,加熱器和移動體;夾持裝置將二條帶子的預定連接處保持在相對的狀態;固定受壓件夾著該預定連接處,并有配置在其一側,而且與該預定連接處相對的受壓面;可動加壓件夾住該預定連接處,并有配置在其另一側,而且與受壓面相對的加壓面;加熱器用于加熱加壓件;移動體可相對于受壓件,在接近和遠離方向上自由移動,移動體上安裝著加壓件,并且通過該預定連接處,可將加壓面壓緊在受壓面上;其特征為,加壓件可以與由夾持裝置保持的帶子的長度方向平行延伸的軸線為中心,相對移動體自由擺動。
2.權利要求1的裝置,其特征為,在加壓件和移動體上設有方向相對的表面,這些表面與加壓件的擺動中心軸線垂直,且可以相互滑動,該擺動中心軸線貫穿加壓件,在加壓件的該擺動中心軸線上設有桿孔,桿嵌入桿孔中,可以自由地實現圍繞加壓件桿軸中心的擺動和桿軸方向的移動,桿的相對面一側的端部固定在移動體上,與相對面垂直,在與桿的該端部相反一側的端部上作有凸緣,該凸緣與桿孔的該端部開口邊緣接觸。
3.權利要求1或2的裝置,其特征為,在加壓件上設有沿著與加壓面相反方向延伸的凸出部,在移動體上設有凹部,凸出部嵌入至凹部中,并保持一定的加壓件擺動間隙。
4.權利要求1—3中任何一條的裝置,其特征為,受壓件可在與帶子預定連接處相對的工作位置和在帶子寬度方向上偏離該工作位置的非工作位置之間自由移動,該帶子連接裝置還具有將受壓件自由地消除固定,而固定在工作位置上的固定裝置。
全文摘要
帶子連接裝置具有夾住二條帶子T的預定連接處,配置在該連接處兩側的固定受壓件24和加壓件46以及使加壓件46加熱的加熱器88。加壓件46安裝在移動體44上。裝置配有移動體44,可以將加壓件46,通過該預定連接處壓緊在受壓件24上。可使加壓件46以與帶子T的長度方向平行延伸的軸線為中心,相對移動體44自由擺動。
文檔編號B65H19/20GK1128725SQ95117770
公開日1996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1995年10月6日 優先權日1994年10月7日
發明者山本英仁, 佐藤誠治, 植田道雄 申請人:四國化工機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