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資料庫設備中的輸送軌單元和連接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352918閱讀:214來(lai)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資料庫設備中的輸送軌單元和連接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輸送軌單元,其包括設計成引導對象運動的軌、和產生驅動力以將對象驅動到該軌上的預定位置的驅動機構。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優選地用于輸送機構單元中的輸送軌單元,該輸送機構單元包括施加在一對鏈輪上的鏈帶、在所述鏈輪之間的空間中平行于所述鏈帶延伸的軌、以及在所述軌上被引導以相對運動的托架(carriage)。
背景技術
所謂的磁帶資料庫設備(library apparatus)是熟知的。磁帶資料庫設備包括主機柜,該主機柜容納有磁帶驅動器和單元箱。單元箱包括均能夠保持磁帶盒的單元。磁帶盒分別在單元箱和磁帶驅動器之間被輸送。磁帶驅動器例如能夠將磁信息數據記錄在磁帶盒中。
在主機柜上可以接合有擴展機柜。在擴展機柜中同樣容納有單元箱。將磁帶盒從擴展機柜中的單元箱傳送到主機柜中的磁帶驅動器。橫過主機柜和擴展機柜安裝有所謂的經過(pass-through)機構,即輸送軌單元。允許托架在該輸送軌單元中的軌上在主機柜和擴展機柜之間往復運動。
傳統的磁帶資料庫設備根據附加擴展機柜的數量而需要不同的輸送軌單元。特別地,根據附加擴展機柜的數量需要準備具有不同長度的多種輸送軌單元。這導致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不可避免地增加。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有助于減少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的輸送軌單元。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輸送機構單元和一種連接機構,其能夠大大有助于實現上述輸送軌單元。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輸送軌單元,包括引導對象的運動的軌;第一驅動機構,產生驅動力以將對象驅動到軌上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二驅動機構,包括這樣的部件,該部件被設計成當對象在軌上從所述第一位置后方的第二位置向前運動到所述第一位置時響應于接收到來自對象的力而移動,該第二驅動機構允許基于所述部件的移動而累積彈性排斥力,當對象到達軌上的所述第一位置時,該第二驅動機構基于所述彈性排斥力而生成作用在對象上的驅動力。
所述輸送軌單元使得即使在對象與第一驅動機構的接合釋放之后,該對象也能基于彈性排斥力而保持向前運動。如果第二驅動機構插設在第一驅動機構之間,則可以在第一驅動機構之間傳送對象。因此,如果所述輸送軌單元彼此接合,則允許對象從一軌向前運動到另一軌。連續的輸送軌單元用于提供具有各種長度的輸送機構。不必準備具有不同長度的多種類型的輸送機構。可以共用地利用單個輸送軌單元。這樣可以大大有助于減少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輸送軌單元,包括引導對象的運動的軌;以及一對連桿機構,它們分別具有通過連接銷而彼此接合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采取第一彎曲姿勢和第二彎曲姿勢,所述第一彎曲姿勢圍繞所述連接銷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間建立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彎曲姿勢圍繞所述連接銷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間建立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所述連桿機構被設計成使第一臂與第二臂之間的接點與另一連桿機構中的第一臂與第二臂之間的接點相對,其中所述連桿機構均包括第一彈性部件,其表現出的彈性足以使第一臂和第二臂通過圍繞所述連接銷從所述第一角度向所述第二角度的擺動運動而彼此遠離;軸部件,用于使第一臂與所述軌接合,以圍繞設定為與所述連接銷的軸線平行的旋轉軸線進行相對旋轉,該軸部件位于與所述連接銷間隔開第一距離的位置處;接觸部件,其被設計成建立用于接收來自對象的力的作用點,該作用點與所述連接銷間隔開大于所述第一距離的第二距離;限制件,當從第一部位在所述作用點上作用所述力時,該限制件將第一臂保持在圍繞所述旋轉軸線的特定角位置,該第一部位設定在第一和第二假想平面之外,第一臂位于包括所述連接銷的軸線和所述作用點的所述第一假想平面內,第一和第二臂位于包括所述旋轉軸線和所述作用點的所述第二假想平面內;第二彈性部件,當從設定在所述第一假想平面之外并在所述第二假想平面內的第二部位在所述作用點上作用所述力時,該第二彈性部件基于第一臂從所述特定角位置圍繞所述旋轉軸線的相對旋轉而允許累積彈性排斥力;以及鎖定部件,當從設定在所述第一假想平面之外并在所述第二假想平面內的第三部位在所述作用點上作用所述力時,該鎖定部件將第一臂保持在圍繞所述旋轉軸線的所述特定角位置,其中所述輸送軌單元還包括與所述鎖定部件連接的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被設計成允許從其中一個連桿機構中的鎖定部件釋放第一臂,同時另一個連桿機構中的鎖定部件將第一臂保持在所述特定角位置。
當對象從其中一個連桿機構向另一個連桿機構運動時,在其中一個連桿機構中該對象的力從設定在第一假想平面之外并在第二假想平面之外的第一部位作用在所述作用點上。第一臂因此圍繞旋轉軸線而推靠限制件。所述限制件用于限制第一臂圍繞旋轉軸線的運動。因此第一臂和第二臂圍繞連接銷彎曲,以抵抗第一彈性部件的彈性建立第二彎曲姿勢。因此在第一彈性部件中累積彈性排斥力。
當對象插設在連桿機構的接觸部件之間時,對象基于第一彈性部件的彈性排斥力而接收來自其中一個連桿機構的驅動力。另一個連桿機構從設定在第一假想平面之外并在第二假想平面內的第二部位在作用點處接收到力。當鎖定部件釋放第一臂時,第一臂從特定角位置圍繞旋轉軸線旋轉。因此另一個連桿機構接收所述對象。這樣在連桿機構之間傳送對象。
所述連桿機構使得在一對驅動裝置之間傳送對象。所述驅動裝置可以在沒有任何問題的情況下彼此接合。所述連桿機構大大有助于根據驅動裝置的數量而建立不同長度的輸送機構。不必準備具有不同長度的多種類型的輸送機構。可以共用地利用單個輸送機構。這樣可以大大有助于減少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這里,上述接觸部件可以包括輥子,該輥子被設計成圍繞一旋轉軸線旋轉,該旋轉軸線與所述連接銷平行地延伸通過所述作用點。
例如,可以提供一種用于輸送軌單元的特定連接機構,以實現所述輸送軌單元。該連接機構可以包括一對連桿機構,它們分別具有通過連接銷而彼此接合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采取第一彎曲姿勢和第二彎曲姿勢,所述第一彎曲姿勢圍繞所述連接銷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間建立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彎曲姿勢圍繞所述連接銷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間建立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所述連桿機構被設計成使第一臂與第二臂之間的接點與另一連桿機構中的第一臂與第二臂之間的接點相對。所述連桿機構均可以包括第一彈性部件,其表現出的彈性足以使第一臂和第二臂通過圍繞所述連接銷從所述第一角度向所述第二角度的擺動運動而彼此遠離;軸部件,用于使所述第一臂與所述軌接合,以圍繞設定為與所述連接銷的軸線平行的旋轉軸線進行相對旋轉,該軸部件位于與所述連接銷間隔開第一距離的位置處;接觸部件,其被設計成建立用于接收來自對象的力的作用點,該作用點與所述連接銷間隔開大于所述第一距離的第二距離;限制件,當從第一部位向所述作用點作用所述力時,該限制件將第一臂保持在圍繞所述旋轉軸線的特定角位置,該第一部位設定在第一和第二假想平面之外,第一臂位于包括所述連接銷的軸線和所述作用點的所述第一假想平面內,第一和第二臂位于包括所述旋轉軸線和所述作用點的所述第二假想平面內;第二彈性部件,當從設定在所述第一假想平面之外并在所述第二假想平面內的第二部位在所述作用點上作用所述力時,該第二彈性部件基于第一臂從所述特定角位置圍繞所述旋轉軸線的相對旋轉而允許累積彈性排斥力;以及鎖定部件,當從設定在所述第一假想平面之外并在所述第二假想平面內的第三部位在所述作用點上作用所述力時,該鎖定部件將第一臂保持在圍繞所述旋轉軸線的所述特定角位置。一控制機構可與所述鎖定部件連接。該控制機構被設計成允許從其中一個連桿機構中的鎖定部件釋放第一臂,同時另一個連桿機構中的鎖定部件將第一臂保持在所述特定角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資料庫設備,包括主機柜,其包括殼體,該殼體包含有記錄介質驅動器和保持至少一個記錄介質的存儲單元;第一輸送單元,結合在主機柜中,用于在記錄介質驅動器與存儲單元之間輸送記錄介質;與主機柜相關的擴展機柜,該擴展機柜包括殼體,該殼體包含有保持至少一個記錄介質的存儲單元;第二輸送單元,結合在擴展機柜中,用于在擴展機柜中輸送記錄介質;安裝在主機柜上的第一軌;安裝在擴展機柜上的第二軌,所述第二軌接合到第一軌上;沿著第一軌和第二軌被引導的托架;第一驅動裝置,在第一軌上與托架相接合,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將托架導向第一軌上處于第一位置的第一輸送單元;以及第二驅動裝置,在第二軌上與托架相接合,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將托架導向第二軌上處于第二位置的第二輸送單元。
所述資料庫設備采用為主機柜和擴展機柜所共用的單個托架。另外,所述軌和驅動裝置可以分成用于主機柜和擴展機柜的單元。可以分開管理用于主機柜和擴展機柜的軌和驅動裝置。可以共用地采用單個類型的軌和驅動裝置,而不管擴展機柜的數量。這樣大大有助于減少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輸送機構單元,包括一對鏈輪;電源,設計成驅動鏈輪中的至少一個旋轉;卷繞在鏈輪上的鏈帶;軌,在鏈輪之間平行于鏈帶延伸;托架,沿著軌被引導以在軌上運動;支架,安裝在托架上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允許處于第一位置的支架進入鏈帶的運動路徑,允許處于第二位置的支架從鏈帶的運動路徑退回;以及彈性部件,其具有的彈性足以朝向第一位置推動支架。
即使在托架與鏈帶接合的情況下支架與鏈帶碰撞時,所述輸送機構單元也允許支架離開鏈帶的運動路徑。然后彈性部件的彈性允許支架進入鏈帶的運動路徑。這樣支架與鏈帶可靠地接合。


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優選實施例的描述中,將明白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其中
圖1是示意地表示磁帶資料庫設備的外觀的立體圖;圖2是示意地表示主機柜和第一至第三擴展機柜的內部結構的平面圖;圖3是示意地表示第一輸送軌單元的外觀的立體圖;圖4是第一輸送軌單元的側視圖,用于示意地表示第一驅動裝置的結構;圖5是示意地表示用于輸送機構單元的連接機構的結構的放大側視圖;圖6是示意地表示托架的結構的放大立體圖;圖7是詳細地表示支架的結構的后視圖;圖8是托架的平面圖;圖9是示意地表示托架與第一或第二軌之間的關系的側視圖;圖10是示意地表示托架上的可動塊的運動的平面圖;圖11是示意地表示第一或第二軌的端面的放大立體圖;圖12是示意地表示軌之間的連接的側視圖;圖13是第一輸送軌單元的側視圖,用于示意地表示托架從第一軌運動到連接機構上;圖14是矢量圖,示意地表示當托架從第一驅動裝置傳送至第二驅動裝置時,施加于輥子上的力與圍繞支撐軸的旋轉力之間的關系;圖15是第一輸送軌單元的側視圖,用于示意地表示基于連接機構的引導經過運動傳感器的托架;圖16是第一輸送軌單元的側視圖,用于示意地表示與第一和第二驅動裝置脫離的托架;圖17是示意地表示輥子的力之間的關系的矢量圖;圖18是第一輸送軌單元的側視圖,用于示意地表示基于連接機構的引導與第二驅動裝置連接的托架;圖19是第一輸送軌單元的側視圖,用于示意地表示當在非正確定時托架前進至第二驅動裝置時,基于連接機構的引導與第二驅動裝置連接的托架;
圖20是矢量圖,示意地表示當托架從第二驅動裝置傳送至第一驅動裝置時,施加于輥子上的力與圍繞支撐軸的旋轉力之間的關系;圖21是第一輸送軌單元的側視圖,用于示意地表示當托架從第二軌運動到連接機構上時,基于連接機構的引導經過運動傳感器的托架;圖22是第一輸送軌單元的側視圖,用于示意地表示與第一和第二驅動裝置脫離的托架;圖23是第一輸送軌單元的側視圖,用于示意地表示基于連接機構的引導與第一驅動裝置連接的托架;圖24是第一輸送軌單元的側視圖,用于示意地表示經過運動傳感器的托架;以及圖25是示意地表示輸送機構單元的初始化處理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意地表示磁帶資料庫設備11的外觀。磁帶資料庫設備11包括主機柜12。主機柜12包括殼體12a,其例如限定了呈從地面直立的平行六面體形式的內空間。一個或多個擴展機柜13a、13b、13c與主機柜12連接。第一、第二和第三擴展機柜13a、13b、13c等從靠近主機柜12的第一擴展機柜13a按著所述順序彼此接合。擴展機柜13a、13b、13c同樣分別包括殼體14a、14b、14c。各個殼體14a、14b、14c例如限定了呈從地面直立的平行六面體形式的內空間。
如圖2所示,各個殼體14a、14b、14c包括建立框架的支柱15a、15b。支柱15a、15b從地面直立。所述框架被設計成支撐前面板、后面板、側面板和頂面板。這些面板限定了各個殼體14a、14b、14c的所述內空間。
在主機柜12的殼體12a的內空間中結合有一個或多個記錄介質驅動器或磁帶驅動器16。磁帶驅動器例如被設計成接收其中單個磁帶盒的插入。磁帶驅動器16被設計成向磁帶盒內部的磁帶寫入磁信息數據。磁帶驅動器16還被設計成從磁帶盒內部的磁帶讀磁信息數據。備份服務器(未示出)向磁帶驅動器16供應指令信號以進行寫或讀操作。通過磁帶驅動器16的槽將磁帶盒插入磁帶驅動器16中以及將其從磁帶驅動器取出。從在磁帶驅動器16中的磁帶盒內部的卷筒退繞磁帶。然后將退繞的磁帶卷繞在磁帶驅動器16中的卷筒周圍。例如可以采用開放線性磁帶(LTO)盒作為磁帶盒。
例如在殼體12a的內空間中結合有單元箱17。在這種情況下,兩個單元箱17、17以一定距離彼此相對。各個單元箱都包括單元。例如,每個單元都能夠容納對象或記錄介質,例如磁帶盒。
在殼體12a的內空間中還結合有輸送機器人18。輸送機器人18包括沿著與地面平行的水平方向延伸的輸送軌19。輸送軌19接合到一對從地面直立的支柱21、21上。輸送軌19被設計成沿著支柱21在垂直方向上運動。在所述垂直運動期間,輸送軌19保持水平姿勢。輸送軌19這樣在特定空間內運動。各個磁帶驅動器16將所述槽指向所述特定空間。單元箱17也將單元的開口指向所述特定空間。
為了所述的垂直運動,將一驅動機構(未示出)與輸送軌19連接。該驅動機構例如可以包括在一端接合到輸送軌19上的帶、和卷繞該帶的提升機。例如在該提升機中結合有動力源,例如電動機。例如可以采用伺服電機作為該電動機。
在輸送軌19上安裝有活動載體22。活動載體22能夠沿著輸送軌19在水平方向上運動。為了所述水平運動,將一驅動機構(未示出)與活動載體22連接。該驅動機構例如可以包括卷繞在輸送軌19上的一對滑輪周圍的環形帶。活動載體22可以與該帶連接。例如可以采用動力源來控制其中一個滑輪的旋轉。可以采用電動機作為該動力源。例如可以采用伺服電機作為該電動機。
在活動載體22上安裝有抓取機構或機械手23,以圍繞垂直軸線相對旋轉。為了該相對旋轉,將一驅動機構(未示出)與機械手23連接。該驅動機構例如可以包括卷繞在機械手23的旋轉軸線周圍的環形帶、和安裝在活動載體22上的滑輪。例如可以采用動力源來控制該滑輪的旋轉。可以采用電動機作為該動力源。例如可以采用伺服電機作為該電動機。
機械手23包括一對指24、24。允許指24、24通過輸送軌19的垂直運動、活動載體22的水平運動和機械手23的旋轉而與磁帶驅動器16的槽或單元的開口相對。指24、24被設計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當指24、24處于第一位置時,指24、24沿著水平方向彼此間隔開第一距離。當指24、24處于第二位置時,指24、24沿著水平方向彼此間隔開小于第一距離的第二距離。處于第一位置的指24、24在它們之間限定了足以接收磁帶盒的空間。處于第二位置的指24、24能夠在它們之間保持磁帶盒。磁帶盒這樣就被保持在抓取機構或機械手23中。
為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的運動,將一驅動機構(未示出)與指24連接。例如可以采用所謂的齒條小齒輪機構作為該驅動機構。可以將專用的動力源與齒條小齒輪機構的小齒輪連接。可以采用電動機作為該動力源。例如可以采用伺服電機作為該電動機。
指24還被設計成沿著結合在機械手23內的導軌(未示出)在縱向上運動。為了該縱向運動,將一驅動機構與指24、24連接。同樣可以采用所謂的齒條小齒輪機構作為該驅動機構。當指24、24沿著縱向向前運動時,指24、24能夠在磁帶驅動器16的槽或單元的開口處抓取磁帶盒。當指24、24沿著縱向向后運動時,可以將磁帶盒從磁帶驅動器16或單元取出而放入機械手23中。
在殼體12a的內空間中進一步結合有控制器25。控制器25被設計成控制輸送軌19的垂直運動、活動載體22的水平運動、機械手23的旋轉和指24的運動。所述備份服務器向控制器25供應指令信號以進行所述控制。通過控制器25的控制使機械手23上的指24與磁帶驅動器16的槽或單元的開口相對。這樣輸送機器人18在磁帶驅動器16與單元之間輸送磁帶盒。
在擴展機柜13a、13b、13c的各個殼體14a、14b、14c的內空間中結合有單元箱17。同樣在各個殼體14a、14b、14c的內空間中結合有輸送機器人18。單元箱17和輸送機器人18可以與殼體12a中的上述單元箱17和輸送機器人18相同。然而,在各個殼體14a、14b、14c的內空間中省略了磁帶驅動器16和控制器25。
在主機柜12和第一至第三擴展機柜13a至13c上接合有共用的輸送機構單元26。輸送機構單元26包括第一輸送軌單元27和第二輸送軌單元28、28。第一輸送軌單元27安裝到主機柜12和第一擴展機柜13a上。第二輸送軌單元28、28分別安裝到第二擴展機柜13b和第三擴展機柜13c上。在第一輸送軌單元27和第二輸送軌單元28、28上共用地安裝有單個托架29。第一輸送軌單元27和第二輸送軌單元28、28使得托架29在主機柜12與第一至第三擴展機柜13a至13c之間運動。
另外參照圖3,第一輸送軌單元27包括安裝在主機柜12和第一擴展機柜13a的支柱15b上的第一軌31。第一軌31被設計成引導托架29運動。第二輸送軌單元28、28同樣包括分別安裝在第二擴展機柜13b和第三擴展機柜13c的支柱15b上的第二軌32、32。第二軌32、32被設計成引導托架29運動。第二擴展機柜13b的第二軌32與第一軌31連接。第二軌32設定成與第一軌31連續。因此允許托架29橫過第一軌31和第二軌32運動。第三擴展機柜13c的第二軌32與第二擴展機柜13b的第二軌32連接。第二軌32、32設定成彼此連續。因此允許托架29橫過第二軌32、32運動。
在第一輸送軌單元27中結合有第一驅動裝置33。第一驅動裝置33與第一軌31上的托架29接合。第一驅動裝置33被設計成驅動托架29沿著第一軌31運動。當基于第一驅動裝置33的動作將托架29定位在第一加載位置P1處時,托架29可以與主機柜12內部的輸送機器人18的機械手23相對。同樣,當將托架29定位在第二加載位置P2處時,托架29可以與第一擴展機柜13a內部的輸送機器人18的機械手23相對。
在第二輸送軌單元28、28中分別結合有第二驅動裝置34、34。第二驅動裝置34與相應的第二軌32上的托架29接合。第二驅動裝置34被設計成驅動托架29沿著相應的第二軌32運動。當托架29位于第三加載位置P3或第四加載位置P4時,托架29可以與第二擴展機柜13b或第三擴展機柜13c內部的輸送機器人18的機械手23相對。
磁帶資料庫設備11使得在各個磁帶盒中記錄磁信息數據。當在磁帶盒中記錄磁信息數據時,將磁帶盒分別插入磁帶驅動器16中。主機柜12的輸送機器人18將磁帶盒從主機柜12內的單元箱17傳送到磁帶驅動器16。當已記錄磁信息數據時,輸送機器人18將磁帶盒返回到單元箱17。然后從單元箱17取出另一個磁帶盒。將該磁帶盒插入磁帶驅動器16中。將磁信息數據記錄在該磁帶盒中。
輸送機器人18分別從第一擴展機柜13a中的單元箱17的單元取出磁帶盒。將托架29定位在第一軌31上的第二加載位置P2。在第二加載位置P2處,將磁帶盒從輸送機器人18的機械手23加載到托架29上。第一驅動裝置33允許托架29從第二加載位置P2運動到第一加載位置P1。在第一加載位置P1處,托架29將磁帶盒傳送到主機柜12的輸送機器人18。這樣第一擴展機柜13a的磁帶盒就被輸送到磁帶驅動器16。當已記錄磁信息數據時,輸送機器人18將磁帶盒加載到處于第一加載位置P1的托架29上。然后驅動托架29從第一加載位置P1運動到第二加載位置P2。輸送機器人18將磁帶盒返回到第一擴展機柜13a內部的單元箱17。同樣,可以在處于第三加載位置P3或第四加載位置P4的托架29與相應的輸送機器人18之間交換磁帶盒。因此可以將磁信息數據記錄在第二擴展機柜13b和第三擴展機柜13c的磁帶盒中。
下面將詳細描述第一驅動裝置33的結構。如圖4所示,第一驅動裝置33包括一對鏈輪36、36。鏈輪36、36沿著水平方向彼此間隔開。在鏈輪36、36的周圍卷繞有鏈帶37。驅動源或電動機38與其中一個鏈輪36連接。傳動帶39卷繞在鏈輪36的轉軸和電動機38的驅動軸周圍。滑輪41、42可以分別固定在鏈輪36的轉軸和電動機38的驅動軸上,以接收傳動帶39。滑輪41、42的直徑之比用于確定從電動機38傳遞給鏈輪36的驅動力的減少比。當鏈輪36被驅動旋轉時,鏈帶37在鏈輪36、36之間遵循與第一軌31平行的筆直路徑。第二驅動裝置34具有與第一驅動裝置33相同的結構。鏈帶37在鏈輪36、36之間遵循與第二軌32平行的筆直路徑。
在第一輸送軌單元27中結合有連接機構43。如圖5所示,連接機構43位于第一軌31的下方并在第一軌31的靠近第二軌32的端部處。換言之,連接機構43定位成靠近限定在第一驅動裝置33與第二驅動裝置34之間的空間。連接機構43用于在第一驅動裝置33與第二驅動裝置34之間輸送托架29。因此連接機構43實現了托架29橫過在第一輸送軌單元27與第二輸送軌單元28之間的邊界運動。
這里,將詳細地描述連接機構43的結構。連接機構43包括一對連桿機構44a、44b。連桿機構44a包括通過連接銷45a彼此接合的第一臂46a和第二臂47a。連桿機構44b同樣包括通過連接銷45b彼此接合的第一臂46b和第二臂47b。第一臂和第二臂46a、47a或46b、47b通過圍繞連接銷45a或45b的相對旋轉而彎曲。當第一臂和第二臂46a、47a或46b、47b設定為處于第一彎曲姿勢時,在第一臂和第二臂46a、47a或46b、47b之間圍繞連接銷45a或45b建立第一角度的彎曲角度α。同樣,當第一臂和第二臂46a、47a或46b、47b設定為處于第二彎曲姿勢時,在第一臂和第二臂46a、47a或46b、47b之間圍繞連接銷45a或45b建立第二角度的彎曲角度α。第二角度設定為大于第一角度。連桿機構44a允許第一臂46a和第二臂47a之間的接點與連桿機構44b的第一臂46b和第二臂47b之間的接點相對。在第一臂和第二臂46a、47a和46b、47b之間分別插設有第一彈性部件48,例如螺旋彈簧。第一彈性部件48表現出的彈性足以使在第一臂和第二臂46a、47a或46b、47b之間圍繞連接銷45a或45b的彎曲角度α從第一角度增加至第二角度。
第一臂46a、46b與第一軌31連接,以分別圍繞支撐軸49a、49b作相對旋轉。支撐軸49a、49b被設計成平行于連接銷45a、45b延伸。支撐軸49a與連接銷45a間隔開第一距離。同樣,支撐軸49b與連接銷45b間隔開第一距離。第一軌31用作根據本發明的支撐部件。
限制件51a、51b分別與第一臂46a、46b相關。限制件51a、51b例如可以固定到第一軌31上。限制件51a或51b用于限制第一臂46a或46b圍繞支撐軸49a或49b的擺動運動。當第一臂46a或46b通過沿正向(normal direction)圍繞支撐軸49a或49b的相對旋轉而與限制件51a或51b接觸時,第一臂46a或46b定位在極限角位置(limit angularposition)。
在第一臂46a與第一軌31之間以及在第一臂46b與第一軌31之間分別插設有第二彈性部件52,例如螺旋彈簧。第二彈性部件52表現出的彈性足以使第一臂46a或46b通過圍繞支撐軸49a或49b的相對旋轉沿著所述正向朝向所述極限角位置驅動。第二彈性部件52推動第一臂46a或46b抵靠限制件51a或51b。當第一臂46a或46b被驅動以沿與所述正向相反的反向方向從所述極限角位置圍繞支撐軸49a或49b旋轉時,基于第一臂46a或46b的擺動運動在第二彈性部件52中累積彈性排斥力。
鎖定部件53進一步與第一臂46a、46b相關。鎖定部件53為連桿機構44a、44b所共用。鎖定部件53被設計成在第一鎖定位置和第二鎖定位置之間滑動。當鎖定部件53定位在第一鎖定位置時,鎖定部件53與連桿機構44a中處于極限角位置的第一臂46a接合。因此第一臂46a被保持在連桿機構44a中的極限角位置。另一方面,當鎖定部件53定位在第二鎖定位置時,鎖定部件53與連桿機構44b中處于極限角位置的第一臂46b接合。因此第一臂46b被保持在連桿機構44b中的極限角位置。鎖定部件53不斷保持連桿機構44a或44b中的第一臂46a、46b中的一個。換言之,第一臂46a、46b中的一個不斷被從連桿機構44a或44b中的鎖定部件53的限制釋放。
電磁螺線管54與鎖定部件53連接。電磁螺線管54例如被設計成響應于脈沖信號的供應而使其芯柱(stem)54a在前面位置與后退位置之間移動。當芯柱54a定位在前面位置時,鎖定部件53定位在第一鎖定位置。另一方面,當芯柱54a定位在后退位置時,鎖定部件53定位在第二鎖定位置。例如從上述控制器25供應脈沖信號。一對運動傳感器55a、55b與控制器25連接,以控制電磁螺線管54。每個運動傳感器55a、55b例如包括發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如果發光元件的光從對象反射,則光接收元件檢測所反射的光。這導致檢測到對象的存在。如后面將描述,運動傳感器55a、55b固定在第一軌31上的預定位置。
轉軸56a、56b分別支撐在第二臂47a、47b上并在第二臂47a、47b的頂端處。轉軸56a、56b分別與連接銷45a、45b平行地延伸。轉軸56a、56b分別與連接銷45a、45b間隔開比上述第一距離大的第二距離。輥子57a、57b分別支撐在轉軸56a、56b上以相對旋轉。輥子57a、57b可以由例如橡膠的彈性材料制成。輥子57a、57b用作根據本發明的接觸部件。連桿機構44a、44b被設定為相對于垂直平面對稱。
如圖6所示,托架29包括基底61。在基底61上安裝有左右垂直銷對62a、62a和62b、62b。垂直銷62a、62a、62b、62b被設計成向下延伸。左垂直銷對62a、62a之間的間隔被設定為與右垂直銷對62b、62b之間的間隔相等。在各個垂直銷62a、62b上安裝有小尺寸輥子63,以相對旋轉。小尺寸輥子63形成為相同的形狀。小尺寸輥子63的質心位于與垂直銷62a、62b正交的假想平面內。
可動塊64安裝在基底61上。可動塊64被設計成沿著與在垂直銷62a、62a或62b、62b之間延伸的假想平面平行的縱向運動。引導銷65安裝在可動塊64上。引導銷65沿著垂直方向向下延伸。
單元66限定在可動塊64中。單元66被設計成接收磁帶盒67的插入。各個輸送機器人18的機械手23能夠將磁帶盒67插入單元66中。各個輸送機器人18的機械手23還能夠從單元66取出磁帶盒67。
擋板(screen)68安裝在基底61上。擋板68沿著垂直方向向下延伸。擋板68被設計成與在左右垂直銷62a、62b之間延伸的假想平面平行地延伸。擋板68用于反射來自上述運動傳感器55a、55b的光。
在基底61上還安裝有支架69、69。支架69、69被設計成與在左右垂直銷62a、62b之間延伸的假想平面平行地延伸。支架69、69分別包括向下延伸的凹陷。如圖7所示,各個支架69、69安裝在從基底61直立的垂直銷71、71上。垂直銷71、71分別引導支架69、69的垂直運動。
在各個垂直銷71的上端處形成有凸緣72。在凸緣72與支架69之間插設有例如螺旋彈簧的彈性部件73。彈性部件73表現出的彈性足以沿垂直方向推動支架69抵靠基底61。當向上推動力沿垂直方向作用在支架69上時,支架69抵抗彈性部件73的彈性而向上運動。因此在彈性部件73中累積彈性排斥力。當支架69不再受向上推動力時,彈性部件73的彈性排斥力朝向基底61向下驅動支架69。
如圖8所示,在基底61與可動塊64之間插設有例如螺旋彈簧的彈性部件74、74。彈性部件74表現出的彈性足以沿著引導軸75、75向前驅動可動塊64。當向后推動力作用在上述引導銷65上時,可動塊64抵抗彈性部件74的彈性向后運動。因此在彈性部件74中累積彈性排斥力。當引導銷65不再受向后推動力時,彈性部件74的彈性排斥力向前驅動可動塊64。
如圖9所示,在第一和第二軌31、32、32的每一個中都限定有一對切口76、76。切口76被設計成沿著第一和第二軌31、32、32的縱向延伸。切口76、76分別形成在彼此平行的一對垂直表面上。托架29的小尺寸輥子63接收在相應的切口76中。第一和第二軌31、32、32被插設在左小尺寸輥子對63、63之間以及右小尺寸輥子對63、63之間。這樣允許第一軌31和第二軌32引導托架29運動。托架29的垂直運動被限制。
當以上述方式將托架29安裝在第一軌31和第二軌32上時,可動塊64的引導銷65被接收在限定于第一和第二軌31、32、32的引導槽77中。如圖10所示,引導槽77包括第一線性部分77a和第二線性部分77b。第一線性部分77a被設計成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加載位置P1-P4中的每個沿第一直線延伸。第二線性部分77b被設計成在加載位置P1-P4之間的中間區域沿著與第一直線平行的第二直線延伸。第一線性部分77a位于第一軌31或第二軌32的最遠前部處。換言之,第一線性部分77a最靠近相應的輸送機器人18。第二線性部分77b從第一線性部分77a后退。
當將托架29定位在第一至第四加載位置P1-P4中的一個處時,托架29的引導銷65被保持在引導槽77的第一線性部分77a中。彈性部件74將可動塊64向前驅動到最遠處。磁帶盒就在處于最遠前部的可動塊64與相應輸送機器人18的機械手23之間交換。另一方面,當托架29從加載位置P1-P4中的一個朝向相鄰一個運動時,引導銷65朝向第二線性部分77b運動。引導槽77用作驅動凸輪。可動塊64抵抗托架29中的彈性部件74的彈性而向后運動。因此允許可動塊64圍繞支柱15b運動。防止了可動塊64與支柱15a碰撞。
如圖11所示,在第一軌31或第二軌32的端面處,平底槽78與各個切口76的端部連接。平底槽78包括限定為等腰三角形形狀的底部78a。該等腰三角形的腰從切口76的底部向與第一軌31或第二軌32的端面對準的基底延伸。平底槽78的底部78a與切口76的底部平齊。平底槽78允許小尺寸輥子63沿著槽78的寬度移動。如從圖12可以看出,小尺寸輥子63在與垂直銷62a、62b正交的假想水平面內具有最大外周。當小尺寸輥子63沿著垂直銷62a或62b遠離假想水平面時,輥子63的直徑減小。該結構使得小尺寸輥子63橫過第一和第二軌31、32、32之間的邊界可靠地運動,而不管相鄰軌31、32、32之間的水平或高度差。
接下來,將詳細地描述連接機構43的操作。現在假定托架29從第一軌31向第二軌32運動。首先,第一和第二臂46a、47a和46b、47b基于第一彈性部件48的動作而在連桿機構44a、44b中采取第二彎曲姿勢。另外,基于第二彈性部件52的動作,第一臂46a、46b通過圍繞支撐軸49a、49b的相對旋轉而被推動抵靠相應限制件51a、51b。鎖定部件53被保持在第一鎖定位置。鎖定部件53與連桿機構44a中處于極限角位置的第一臂46a接合。
當第一驅動裝置33沿正向驅動鏈帶37時,托架29在第一軌31上向前運動。托架29的支架69與第一驅動裝置33的鏈帶37接合。如圖13所示,然后在托架29與輥子57a接觸之前托架29的擋板68經過運動傳感器55a。運動傳感器55a中的光接收元件接收反射的光。因此運動傳感器55a向控制器25供應檢測信號。控制器25響應于檢測信號的接收而向電磁螺線管54供應脈沖信號。脈沖信號的供應觸發電磁螺線管54中的芯柱54a向后運動至后退位置。鎖定部件53移動到第二鎖定位置。鎖定部件53將第一臂46b保持在連桿機構44b中的限制件51b上。第一臂46b被從連桿機構44a中的鎖定部件53的限制釋放。
托架29然后在接觸開始位置處與輥子57a接觸。如圖14所示,托架29的進一步向前運動產生了從托架29向連接機構43中的轉軸56a施加的力81。換言之,轉軸56a的縱軸線用作作用點。力81從特定部位施加在轉軸56a的縱軸線上。該特定部位設定在包括連接銷45a和轉軸56a的軸線的第一假想平面82之外。第一臂46a在這種情況下位于第一假想平面82內。另外,所述特定部位位于包括支撐軸49a和轉軸56a的軸線的第二假想平面83之外。這里,第一臂46a和第二臂47a位于第二假想平面83內。力81可以分解成圍繞連接銷45a的旋轉力84和沿著第二臂47a的壓縮力85。因此輥子57a基于旋轉力84而圍繞連接銷45a向下運動。托架29這樣用于使輥子57a向下運動。在輥子57a的向下運動期間,在第一彈性部件48中逐漸累積彈性排斥力。
在這種情況下,壓縮力85作用在連接銷45a上。壓縮力85可以分解成圍繞支撐軸49a的旋轉力86和沿著第一臂46a的張力87。旋轉力86用于推動第一臂46a抵靠限制件51a。因此即使沒有鎖定部件53的限制,第一臂46a也可以被保持在極限角位置處。
如圖15所示,托架29的擋板68然后經過運動傳感器55b。運動傳感器55b相應地向控制器25供應檢測信號。控制器25響應于檢測信號的接收而向電磁螺線管54供應脈沖信號。脈沖信號的供應觸發在電磁螺線管54中的芯柱54a向前運動至前面位置。鎖定部件53移動到第一鎖定位置。在連桿機構44a中,鎖定部件53將第一臂46a保持在限制件51a上。在連桿機構44b中,第一臂46b從鎖定部件53的限制釋放。托架29座靠在連桿機構44a中的輥子57a的頂部上。這導致在連桿機構44a中在第一臂46a與第二臂47a之間建立第一彎曲姿勢。在第一彈性部件48中累積最大彈性排斥力。這里,托架29仍然保持與第一驅動裝置33的鏈帶37接合。
如圖16所示,當托架29到達釋放位置時,托架29經過輥子57a的頂部。因此輥子57a基于累積在第一彈性部件48中的彈性排斥力而開始圍繞連接銷45a向上運動。支架69同時與第一驅動裝置33的鏈帶37脫離。托架29從第一驅動裝置33的限制釋放。基于第一彈性部件48的彈性排斥力,從輥子57a向托架29施加驅動力。因此允許托架29保持向第二軌32向前運動。然后,托架29在與第二驅動裝置34接合之前與連桿機構44b的輥子57b接觸。
這里,如圖17所示,驅動力89的分量91通過輥子57b作用于轉軸56b的縱軸線,即作用點。具體地,分量91從特定部位作用于轉軸56b的縱軸線。該特定部位設定在包括連接銷45b和轉軸56b的軸線的第一假想平面82之外。第一臂46在這種情況下位于第一假想平面82內。另外,所述特定部位位于包括支撐軸49b和轉軸56b的軸線的第二假想平面83內。這里,第一臂46b和第二臂47b位于第二假想平面83內。分量91生成了圍繞連接銷45b的旋轉力92。分量91還生成了圍繞支撐軸49b的旋轉力93。在第一連桿機構44b中,第一彈性部件48的彈性生成了圍繞連接銷45b的旋轉力94。旋轉力94克服分力91的旋轉力92。因此在第一連桿機構44b中保持第二彎曲姿勢。盡管在連桿機構44b中第二彈性部件52的彈性生成了圍繞支撐軸49b的旋轉力95,但是分力91的旋轉力93保持克服旋轉力95。因此允許第一臂46b從極限角位置沿著反向方向圍繞支撐軸49b擺動,如圖18所示。第一臂46b遠離限制件51b。在第一臂46b的擺動運動期間,在第二彈性部件52中逐漸累積彈性排斥力。第一臂46b的擺動運動使得輥子57b向下運動。因此允許托架29保持運動。
來自輥子57a的驅動力保持托架29向前運動。托架29的支架69然后與第二驅動裝置34的鏈帶37接合。托架29接收來自第二驅動裝置34的驅動力。托架29這樣到達第二軌32。當托架29已經過輥子57b時,第一臂46b基于第二彈性部件52的彈性排斥力而返回到極限角位置。因此在連桿機構44a、44b中第一和第二臂46a、47a和46b、47b采取第二彎曲姿勢。鎖定部件53被保持在第一鎖定位置。
如圖19所示,即使在非正確定時支架69前進到鏈帶37,也允許支架69響應于與鏈帶37的碰撞而沿垂直方向運動。支架69的該運動允許鏈帶37保持運動而不與托架29接合。托架29保持在原位,以等待正確的接合定時。支架69的向前運動最終調整為鏈帶37的旋轉,從而支架69基于彈性部件73的彈性排斥力而向下運動。支架69這樣與鏈帶37可靠地接合。
當托架29從第一驅動裝置33被傳送到第二驅動裝置34時,所述類型的連接機構43允許托架29從第一驅動裝置33和第二驅動裝置34二者完全脫離。因此,即使第二驅動裝置34沒有與第一驅動裝置33同步,也能可靠地將托架29從第一驅動裝置33傳送到第二驅動裝置34。
接下來,假定托架29從第二軌32運動至第一軌31。基于第二驅動裝置34的反向運動,托架29被驅動以向后運動。支架69與第二驅動裝置34的鏈帶37接合。在連桿機構44a中,鎖定部件53將第一臂46a保持在限制件51a上。在連桿機構44b中,第一臂46b從鎖定部件53的限制被釋放。
然后在接觸開始位置托架29與輥子57b接觸。如圖20所示,托架29的進一步向后運動產生了從托架29向連接機構43中的轉軸56b施加的力81。由于連桿機構44a、44b設定為相對于垂直平面對稱,因此轉軸56b的縱軸線以與上述相同的方式用作作用點。力81從特定部位作用于轉軸56b的縱軸線。該特定部位設定在包括連接銷45b和轉軸56b的軸線的第一假想平面82之外。在這種情況下,第一臂46b位于第一假想平面82內。另外,所述特定部位位于包括支撐軸49b和轉軸56b的軸線的第二假想平面83之外。這里,第一臂46b和第二臂47b位于第二假想平面83內。力81可以分解為圍繞連接銷45b的旋轉力84和沿著第二臂47b的壓縮力85。因此輥子57b基于旋轉力84而圍繞連接銷45b向下運動。沿著第二臂47b的壓縮力85同時作用在連接銷45b上。壓縮力85可以分解為圍繞支撐軸49b的旋轉力86和沿著第一臂46b的張力87。旋轉力86用于推動第一臂46b抵靠限制件51b。因此第一臂46b可以保持在極限角位置,即使沒有鎖定部件53的限制也是如此。
托架29的進一步向后運動允許托架29經過連桿機構44b中的輥子57b的頂部。在連桿機構44b中,迫使第一臂46b和第二臂47b采取第一彎曲姿勢。在第一彈性部件48中累積彈性排斥力到最大。
如圖21所示,托架29的擋板68然后經過運動傳感器55b。運動傳感器55b相應地向控制器25供應檢測信號。控制器25響應于檢測信號的接收而向電磁螺線管54供應脈沖信號。脈沖信號的供應觸發電磁螺線管54中的芯柱54a向后運動到后退位置。鎖定部件53移動到第二鎖定位置。在連桿機構44b中,鎖定部件53將第一臂46b保持在限制件51b上。在連桿機構44a中,第一臂46a被從鎖定部件53的限制釋放。
如圖22所示,當托架29到達釋放位置時,托架29經過輥子57b的頂部。因此輥子57b基于在第一彈性部件48中累積的彈性排斥力而開始圍繞連接銷45b向上運動。支架69同時從第二驅動裝置34的鏈帶37脫離。托架29從第二驅動裝置34的限制釋放。基于第一彈性部件48的彈性排斥力,從輥子57b向托架29施加驅動力。因此允許托架29保持向第一軌31向后運動。然后,托架29在與第一驅動裝置33接合之前與連桿機構44a的輥子57a接觸。
以與上述相同的方式,保持從連桿機構44b在托架29上作用驅動力。允許第一臂46a從極限角位置沿著反向方向圍繞支撐軸49a擺動,如圖23所示。第一臂46a遠離限制件51a。在第一臂46a的擺動運動期間,在第二彈性部件52中逐漸累積彈性排斥力。第一臂46b的擺動運動使得輥子57b向下運動。因此允許托架29保持向后運動。
來自輥子57b的驅動力保持托架29向后運動。托架29的支架69然后與第一驅動裝置33的鏈帶37接合。托架29接收來自第一驅動裝置33的驅動力。托架29這樣到達第一軌31。當托架29已經過輥子57a時,第一臂46a基于第二彈性部件52的彈性排斥力而返回到極限角位置。因此在連桿機構44a、44b中,迫使第一和第二臂46a、47a和46b、47b采取第二彎曲姿勢。
如圖24所示,托架29的擋板68然后經過運動傳感器55a。運動傳感器55a相應地向控制器25供應檢測信號。控制器25響應于檢測信號的接收而向電磁螺線管54供應脈沖信號。脈沖信號的供應觸發在電磁螺線管54中的芯柱54a向前運動至前面位置。鎖定部件53移動回到第一鎖定位置。在連桿機構44a中,鎖定部件53將第一臂46a保持在限制件51a上。在連桿機構44b中,第一臂46b從鎖定部件53的限制釋放。
當托架29從第二驅動裝置34被傳送到第一驅動裝置33時,所述類型的連接機構43允許托架29從第一驅動裝置33和第二驅動裝置34二者完全脫離。因此,即使第一驅動裝置33沒有與第二驅動裝置34同步,也能可靠地將托架29從第二驅動裝置34傳送到第一驅動裝置33。連接機構43實現了托架29不僅在第一驅動裝置33和第二驅動裝置34之間而且在相鄰的第二驅動裝置34、34之間的雙向傳送。連接機構43分開地結合在各個第二輸送軌單元28、28中。
接下來,將簡要地描述輸送機構單元26的初始化。為了該初始化,托架29定位在第一軌31上的原始位置(home position)。如圖25的流程圖所示,在步驟S1,在主機柜12以及第一至第三擴展機柜13a-13c中,控制器25指示第一驅動裝置33和第二驅動裝置34反向驅動鏈帶37。這導致托架29從在第一和第二軌31、32、32上的任何位置朝向原始位置運動。
在步驟S2,控制器25檢測到在連接機構43中鎖定部件53的位置。例如在各個連接機構43中可以事先將一位置傳感器與電磁螺線管54連接。該位置傳感器可以設計成分辨處于第一鎖定位置的鎖定部件53和處于第二鎖定位置的鎖定部件53。如果在步驟S2檢測到鎖定部件53處于第一鎖定位置,則控制器25的處理前進到步驟S3。當在步驟S2檢測到鎖定部件53處于第二鎖定位置時,在步驟S4控制器25向電磁螺線管54供應脈沖信號。脈沖信號的供應觸發在相應電磁螺線管54中的芯柱54a向前運動。這致使鎖定部件53移動到第一鎖定位置。在連桿機構44a中,鎖定部件53將第一臂46a保持在限制件51a上。在連桿機構44b中,第一臂46b從鎖定部件53的限制釋放。
在鎖定部件53已位于第一鎖定位置之后,控制器25保持不動直到其接收到檢測信號。這里,當托架29到達原始位置時,從預定的檢測傳感器向控制器25供應檢測信號。另外,允許控制器25接收來自運動傳感器55a、55b的檢測信號。
當在步驟S3控制器25接收到檢測信號時,控制器25指定檢測信號的來源。控制器25在步驟S5確定該檢測信號是否是從檢測傳感器55b供應的。控制器25在步驟S6確定該檢測信號是否是從檢測傳感器55a供應的。控制器25接收到來自所述預定的檢測傳感器的檢測信號,以確認托架29處于原始位置。換言之,在步驟S5、S6的確定之后控制器25的處理結束。這樣初始化完成。
如果控制器25接收到來自檢測傳感器55b的檢測信號,則在步驟S7控制器25向電磁螺線管54供應脈沖信號。電磁螺線管54響應于脈沖信號的供應而使芯柱54a退回到內部。因此允許鎖定部件53移動到第二鎖定位置。在連桿機構44b中,鎖定部件53將第一臂46b保持在限制件51b上。在連桿機構44a中,第一臂46a從鎖定部件53的限制釋放。
如以上所述,第一驅動裝置33或第二驅動裝置34沿反向驅動鏈帶37。因此,在托架29向原始位置運動期間從第二軌32傳送到相鄰的第二軌32或者從第二軌32傳送到第一軌31時,運動傳感器55b應首先供應檢測信號。如從圖17和圖23可以看出,在相應的連接機構43中處于第二鎖定位置的鎖定部件53允許托架29從第二軌32運動到第二軌32,或者從第二軌32運動到第一軌31。如果鎖定部件53被保持在第一鎖定位置,則托架29不能從第二軌32傳送到第二軌32,或者從第二軌32傳送到第一軌31。
在步驟S8,控制器25觀察在預定時期內是否從運動傳感器55a接收到檢測信號。如果沒有接收到,則在步驟S9控制器25用于使鏈帶37的運動倒轉。因此第一驅動裝置33和第二驅動裝置34沿正向驅動鏈帶37。在步驟S10控制器25用于再次使鏈帶37的運動倒轉。因此第一驅動裝置33和第二驅動裝置34再次沿反向方向驅動鏈帶37。在托架29向原始位置運動期間從第二軌32傳送到相鄰的第二軌32,或者從第二軌32傳送到第一軌31時,托架29應在所述預定時期內經過運動傳感器55b、55a。在其中控制器25從運動傳感器55b接收到檢測信號之后的預定時期內,控制器25沒有從運動傳感器55a接收到檢測信號的情況下,托架29應不會與相鄰的驅動裝置33或34的鏈帶37接合。控制器25被編程為使托架29相對于鏈帶37連續地來回反復運動,直到前述情況被消除。當托架29之后與鏈帶37正確接合時,允許托架29經過運動傳感器55a。在步驟S8,控制器25確認接收到來自運動傳感器55a的檢測信號之后,控制器25的處理前進到步驟S11。
在步驟S11,控制器25檢測鎖定部件53在檢測機構43中的位置。如果在步驟S11檢測到鎖定部件53處于第一鎖定位置,則在步驟S12控制器25兩次向電磁螺線管54供應脈沖信號。因此電磁螺線管54響應于脈沖信號的供應,首先向后驅動芯柱54a而后向前驅動。芯柱54a的該運動使得鎖定部件53在第一和第二鎖定位置之間進行一次往復運動。鎖定部件53然后被保持在第一鎖定位置。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驟S11檢測到鎖定部件53處于第二鎖定位置,則在步驟S13控制器25向電磁螺線管54供應脈沖信號。因此鎖定部件53從第二鎖定位置移動到第一鎖定位置。控制器25的處理然后返回到步驟S3。控制器25不動直到其接收到下一檢測信號。
當如以上所述托架29連續經過運動傳感器55b、55a時,鎖定部件53被設定在第二鎖定位置。因此,控制器25的處理從步驟S11前進至步驟S13。這使得鎖定部件53處于第一鎖定位置。當托架29隨后到達原始位置時,在步驟S5、S6的確定之后控制器25的處理結束。如果托架29靠近另一個連接機構43,則再次執行上述處理。
現在,假定在初始化的開始托架29位于在運動傳感器55b、55a之間的空間內。在連桿機構44a中,第一臂46a和第二臂47a采取第二彎曲姿勢。第一臂46a圍繞支撐軸49a遠離限制件51a。如果在步驟S2和步驟S4鎖定部件53移動到第一鎖定位置,則鎖定部件53進入第一臂46a與限制件51a之間的空間中。當運動傳感器55a向控制器25供應檢測信號時,在步驟S5和S6之后在步驟S11檢測鎖定部件53的位置。這里,由于在步驟S11檢測到第一鎖定部件53處于第一鎖定位置,因此在步驟S12控制器25兩次向電磁螺線管54供應脈沖信號。電磁螺線管54響應于第一脈沖信號的供應將芯柱54a推回到后退位置。該運動使得鎖定部件53從第一鎖定位置移動到第二鎖定位置。因此允許鎖定部件53從第一臂46a與限制件51a之間的空間退回。基于第二彈性部件52的彈性排斥力,推動第一臂46a抵靠限制件51a。當向電磁螺線管54供應第二脈沖信號時,允許鎖定部件53移動到第一鎖定位置。鎖定部件53將第一臂46a保持在限制件51a上。
上述實施例的第一軌31和第二軌32用作本發明的支撐部件。可選地,本發明的支撐部件可以與第一軌31和第二軌32分開。在這種情況下,支撐部件可以固定在第一軌31和第二軌32上。另外,例如可以從主機柜12和第一至第三擴展機柜13a至13c向第一驅動裝置33和第二驅動裝置34以及運動傳感器55a、55b供應電力。第一輸送軌單元27和第二輸送軌單元28可以包括分別建立在控制器25與各個運動傳感器55a、55b之間、以及控制器25與第一驅動裝置33和第二驅動裝置34之間的導線。可以采用一連接器來連接第一輸送軌單元27和第二輸送軌單元28之間、以及相鄰的第二輸送軌單元28、28之間的導線。
權利要求
1.一種輸送軌單元,包括引導對象的運動的軌;第一驅動機構,產生驅動力以將對象驅動到軌上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二驅動機構,包括這樣的部件,該部件被設計成當對象在軌上從所述第一位置后方的第二位置向前運動到所述第一位置時響應于接收到來自對象的力而移動,該第二驅動機構允許基于所述部件的移動而累積彈性排斥力,當對象到達軌上的所述第一位置時,該第二驅動機構基于所述彈性排斥力而生成作用在對象上的驅動力。
2.一種輸送軌單元,包括引導對象的運動的軌;以及一對連桿機構,它們分別具有通過連接銷而彼此接合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采取第一彎曲姿勢和第二彎曲姿勢,所述第一彎曲姿勢圍繞所述連接銷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間建立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彎曲姿勢圍繞所述連接銷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間建立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所述連桿機構被設計成使第一臂與第二臂之間的接點與另一連桿機構中的第一臂與第二臂之間的接點相對,其中所述連桿機構均包括第一彈性部件,其表現出的彈性足以使第一臂和第二臂通過圍繞所述連接銷從所述第一角度向所述第二角度的擺動運動而彼此遠離;軸部件,用于使第一臂與所述軌接合,以圍繞設定為與所述連接銷的軸線平行的旋轉軸線進行相對旋轉,該軸部件位于與所述連接銷間隔開第一距離的位置處;接觸部件,其被設計成建立用于接收來自對象的力的作用點,該作用點與所述連接銷間隔開大于所述第一距離的第二距離;限制件,當從第一部位在所述作用點上作用所述力時,該限制件將第一臂保持在圍繞所述旋轉軸線的特定角位置,該第一部位設定在第一和第二假想平面之外,第一臂位于包括所述連接銷的軸線和所述作用點的所述第一假想平面內,第一和第二臂位于包括所述旋轉軸線和所述作用點的所述第二假想平面內;第二彈性部件,當從設定在所述第一假想平面之外并在所述第二假想平面內的第二部位在所述作用點上作用所述力時,該第二彈性部件基于第一臂從所述特定角位置圍繞所述旋轉軸線的相對旋轉而允許累積彈性排斥力;以及鎖定部件,當從設定在所述第一假想平面之外并在所述第二假想平面內的第三部位在所述作用點上作用所述力時,該鎖定部件將第一臂保持在圍繞所述旋轉軸線的所述特定角位置,其中所述輸送軌單元還包括與所述鎖定部件連接的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被設計成允許從其中一個連桿機構中的鎖定部件釋放第一臂,同時另一個連桿機構中的鎖定部件將第一臂保持在所述特定角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送軌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部件包括輥子,該輥子被設計成圍繞一旋轉軸線旋轉,該旋轉軸線與所述連接銷平行地延伸通過所述作用點。
4.一種資料庫設備,包括主機柜,包括殼體,該殼體包含有記錄介質驅動器和保持至少一個記錄介質的存儲單元;第一輸送單元,結合在主機柜中,用于在記錄介質驅動器與存儲單元之間輸送記錄介質;與主機柜相關的擴展機柜,該擴展機柜包括殼體,該殼體包含有保持至少一個記錄介質的存儲單元;第二輸送單元,結合在擴展機柜中,用于在擴展機柜中輸送記錄介質;安裝在主機柜上的第一軌;安裝在擴展機柜上的第二軌,所述第二軌接合到第一軌上;沿著第一軌和第二軌被引導的托架;第一驅動裝置,在第一軌上與托架相接合,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將托架導向第一軌上處于第一位置的第一輸送單元;以及第二驅動裝置,在第二軌上與托架相接合,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將托架導向第二軌上處于第二位置的第二輸送單元。
5.一種輸送機構單元,包括一對鏈輪;電源,設計成驅動鏈輪中的至少一個旋轉;卷繞在鏈輪上的鏈帶;軌,在鏈輪之間平行于鏈帶延伸;托架,沿著軌被引導以在軌上運動;支架,安裝在托架上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允許處于第一位置的支架進入鏈帶的運動路徑,允許處于第二位置的支架從鏈帶的運動路徑退回;以及彈性部件,其具有的彈性足以朝向第一位置推動支架。
6.一種用于輸送機構單元的連接機構,包括一對連桿機構,它們分別具有通過連接銷而彼此接合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采取第一彎曲姿勢和第二彎曲姿勢,所述第一彎曲姿勢圍繞所述連接銷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間建立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彎曲姿勢圍繞所述連接銷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間建立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所述連桿機構被設計成使第一臂與第二臂之間的接點與另一連桿機構中的第一臂與第二臂之間的接點相對,其中所述連桿機構均包括第一彈性部件,其表現出的彈性足以使第一臂和第二臂通過圍繞所述連接銷從所述第一角度向所述第二角度的擺動運動而彼此遠離;軸部件,用于使第一臂與所述軌接合,以圍繞設定為與所述連接銷的軸線平行的旋轉軸線進行相對旋轉,該軸部件位于與所述連接銷間隔開第一距離的位置處;接觸部件,其被設計成建立用于接收來自對象的力的作用點,該作用點與所述連接銷間隔開大于所述第一距離的第二距離;限制件,當從第一部位向所述作用點作用所述力時,該限制件將第一臂保持在圍繞所述旋轉軸線的特定角位置,該第一部位設定在第一和第二假想平面之外,第一臂位于包括所述連接銷的軸線和所述作用點的所述第一假想平面內,第一和第二臂位于包括所述旋轉軸線和所述作用點的所述第二假想平面內;第二彈性部件,當從設定在所述第一假想平面之外并在所述第二假想平面內的第二部位在所述作用點上作用所述力時,該第二彈性部件基于第一臂從所述特定角位置圍繞所述旋轉軸線的相對旋轉而允許累積彈性排斥力;以及鎖定部件,當從設定在所述第一假想平面之外并在所述第二假想平面內的第三部位在所述作用點上作用所述力時,該鎖定部件將第一臂保持在圍繞所述旋轉軸線的所述特定角位置,其中所述輸送軌單元還包括與所述鎖定部件連接的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被設計成允許從其中一個連桿機構中的鎖定部件釋放第一臂,同時另一個連桿機構中的鎖定部件將第一臂保持在所述特定角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部件包括輥子,該輥子被設計成圍繞一旋轉軸線旋轉,該旋轉軸線與所述連接銷平行地延伸通過所述作用點。
全文摘要
一種輸送軌單元,包括用于將對象驅動到軌上的第一位置的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包括這樣的部件,該部件被設計成當對象在軌上從第一位置后方的第二位置向前運動到第一位置時,響應于接收到來自對象的力而移動。該第二驅動機構允許基于所述部件的移動而累積彈性排斥力。所述輸送軌單元即使在對象與第一驅動機構的接合釋放之后,也允許對象基于所述彈性排斥力而保持向前運動。如果第二驅動機構插設在第一驅動機構之間,則可以在第一驅動機構之間傳送對象。可以共用地利用單個輸送軌單元。這樣可以減少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
文檔編號B65G17/30GK1982173SQ20061006611
公開日2007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13日
發明者金子英貴 申請人:富士通株式會社
網(wa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