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打印模塊的事務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打印模塊的事務機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通過單一進紙來源進紙,而將紙張在不同的走紙軌道之間分派,以依據需求使用不同的打印模塊進行打印操作。
背景技術:
目前事物機的需求快速的成長,同時也逐漸趨向多功能的設計,也就是具備有打印、影像掃瞄、文件傳真、文件影印甚至附加讀卡功能等多功能事務機(Multi-Function Peripheral,MFP)。事務機的應用逐年增加,隨著競爭的關系價格也跟著下降。此外事務機的使用者也從以往只有公司或機關團體,而到目前已推廣進入學生族群及家庭中。
就目前打印的主流方式而言,激光打印機具有打印速度快及耗材較為便宜的優點,特別是可以低成本快速大量打印黑白文件。然而目前以激光打印機進行彩色打印方面,尚難滿足色彩表現要求高的彩色文件或是相片的打印。而噴墨打印機可以進行色彩表現要求高的彩色文件或是相片打印,然而其打印速度慢且耗材成本高,而無法滿足快速大量打印文件的需求。諸如此些問題的存在,造成消費者必須同時各別購置激光打印機和噴墨打印機。而就打印機的置放空間而言,置放兩臺打印機的空間必定大于一臺多功能打印機。對于在打印的成本之下,一張黑白噴墨的打印成本必定高于一張黑白激光的打印成本,且在噴墨的打印速度上也不及激光打印來得快速。因此,便有整合二打印模塊為一體的打印模塊打印機的設計出現,特別是整合了可大量快速打印的激光打印模塊及可進行彩色打印的噴墨打印模塊,可滿足使用者打印不同文件時的需求。
圖1所示為一種現有技術的雙打印模塊打印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此一雙打印模塊打印機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現有技術的雙打印模塊打印機是將彩色噴墨打印裝置110與激光打印裝置120彼此以上下堆棧的方式設置。位于上方的是彩色噴墨打印裝置110,其具有獨立的一彩色打印放紙夾111、一彩色噴墨打印模塊112及一彩色打印出紙夾113。而位于下方的,為一激光打印裝置120,其具有獨立的一激光打印放紙夾121、一激光打印模塊122及一激光打印出紙夾123。然而,在前述的雙打印模塊打印機,其彩色噴墨打印裝置110與激光打印裝置120,各自使用獨立的取紙夾及出紙夾,這種堆棧式的設計,其機構的構件必然較多且復雜,而且在尺寸及體積大小上也會較為龐大。
美國專利公告第6,203,131號專利,揭露一種包括第一及第二打印站的雙打印器技術,其個別具有一彩色打印引擎及一單色打印引擎。一可調整長度的打印媒體排列區(media queue)形成于兩打印站之間。待打印媒體排列區可以由一導引滾軸所形成。導引滾軸用以定義一位于兩工作站間的循環以及可以移動的調整循環的長度。于US6,203,131號一案中,二打印模塊為在同一走紙路徑上,使其可共享相同的取紙夾及出紙夾,而未避免因為待打印媒體的長度過長,使得造成二打印模塊互相干涉,也即當作為待打印模塊的紙張到達第二工作站時,紙張的一部份仍位于第一工作站,使第一工作站無法進行下一張紙張的打印。而二工作站相隔太遠時,又會使紙張需要移動的路徑過大,而影響打印速度。因此可調整長度的打印媒體排列區,針對作為待打印媒體的紙張調整二工作站之間的長度。于US6,203,131號中,不論使用哪一個打印模塊進行打印,紙張都需要經過二工作站,因此仍須耗費過長的時間,等待紙張在二走紙路徑中移動。
現有技術的雙打印模塊打印機將不同形式的打印裝置加以堆棧,各自獨立運作而無共享組件,使得其體積較大且結構較為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雙打印模塊的事務機裝置,通過待打印紙張的分派,由單一取紙來源依據需求送至不同的打印模塊,以簡化其整體結構。
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雙打印模塊的事務機裝置,其包括一第一走紙軌道、一第一打印模塊、一第二走紙軌道、一第二打印模塊及一分紙器。
其中第一走紙軌道用以傳送一紙張,第一打印模塊則設置于第一走紙軌道上。
第二走紙軌道銜接于第一走紙軌道的中段部位,而第二打印模塊則設置于第二走紙軌道上。
分紙器設置于第一走紙軌道與第二走紙軌道銜接處,其可轉動而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位移。
其中分紙器位于第一位置時,紙張繼續第一走紙軌道上移動而經過第一打印模塊,分紙器位于第二位置時,遮擋第一走紙軌道并使紙張進入第二走紙軌道中移動而經過第二打印模塊。
第一打印模塊及第二打印模塊可分別為激光打印模塊及彩色噴墨打印模塊,使用者若要打印彩色文件或高分辨率的相片,噴墨打印模塊就擁有這項功能,如果要快速打印大量的黑白文件,激光打印模塊也可以達到此一功效。
此外,本發明的二打印模塊供用取紙夾及出紙夾,可以有效縮小雙打印模塊打印機的體積,同時通過紙張的分派動作,使通過不同打印模塊的紙張在不同路徑中移動,使單一紙張不需要在每次打印時都通過二個打印模塊,相較于US6,203,131號專利案,發明具備了較高的走紙速度。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圖1及圖2為現有雙打印模塊打印機的結構配置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分紙模塊結構立體實施例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應用于雙打印模塊事務機裝置中的剖面示意圖;圖5及圖6為本發明的分紙模塊結構進行紙張分派的示意圖;及圖7、圖8及圖9為應用本發明的雙打印模塊事務機的剖面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110彩色噴墨打印機 111彩色打印放紙夾112彩色噴墨打印模塊113彩色打印出紙夾120激光打印機 121激光打印放紙夾122激光打印模塊123激光打印出紙夾20第一走紙軌道 30分紙模塊
31支架32樞軸33分紙器 34傳動組件35推動裝置40第二走紙軌道50第一打印模塊60第二打印模塊71取紙夾 72出紙夾81手動進紙夾 82單紙輸出軌道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分紙模塊30結構立體實施例圖。
如圖4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應用于雙打印模塊的事務機裝置中的剖面示意圖。
本實施例的分紙模塊30結構,應用于一雙打印模塊的事務機裝置中,事務機裝至少具有一第一走紙軌道20、一第二走紙軌道40、一第一打印模塊50及一第二打印模塊60。分紙模塊30結構設置于第一走紙軌道20上,其包括一組支架31、一樞軸32、一分紙器33、一傳動組件34以及一推動裝置35。
支架31,其為一板狀的形體,設置于第一走紙軌道20的兩側邊緣,且凸出于第一走紙軌道20的軌道面上。
樞軸32,為一長條桿體,其懸空地跨接于支架31上,并貫穿于分紙器33,將分紙器33樞設于第一走紙軌道20的一側。
分紙器33,被樞軸32所貫穿,且貫穿的部位以中央部位為最佳。分紙器33可為多個,彼此互相平行排列。又分紙器33為一具弧度的片狀物體,通過樞軸32的作用,使得分紙器33可轉動的位于第一走紙軌道20及一第二走紙軌道40銜接處。
傳動組件34,其為一桿體,用以連接分紙器33及推動裝置35。其用以傳遞力量的使用,其一端結合于一分紙器33。
推動裝置35,可為電磁閥等線性出力的裝置,推動裝置35結合于傳動組件34的另一端。當使用者下達打印模塊選擇指令給事務機裝置時,事務機裝置的控制電路會進一步控制推動裝置35的動作。使推動裝置35直接或間接通過傳動組件34推動分紙器33轉動,而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移動。而此一推動裝置35也可為一轉動出力裝置,直接驅動分紙器33轉動,不需通過傳動組件34改變出力方向。
如圖5所示,為本發明的分紙模塊30結構,未進行紙張分派的狀態圖。
當使用者選擇以第一打印模塊50進行打印時,推動裝置35因伸展而產生一向上的推力,通過傳動組件34的傳遞,使得分紙器33呈現位于水平的狀態,使第一走紙軌道20的后段呈現開放狀態,同時使第二走紙軌道40被遮擋。此時第一走紙軌道20上所傳送的紙張未被干涉,因此會由分紙器33下方,沿著第一走紙軌道20繼續向前運動(如圖中箭號所示),而到達第一打印模塊50的位置,接著開始進行第一打印模塊50的打印工作。
如圖6所示,為本發明的分紙模塊30結構,進行紙張分派的狀態圖。
當使用者選擇以第二模塊打印60進行打印時,推動裝置35會回到未伸展的位置,同樣的通過傳動組件34的傳遞,使得分紙器33呈現傾斜的狀態,遮檔第一走紙軌道20,并銜接于第二走紙軌道40。此時第一走紙軌道20上所傳送的紙張將被分紙器33干涉,因此會沿著第二走紙軌道40向前運動,而到達第二打印模塊60的位置(如圖中箭號所示),接著開始進行第二打印模塊60的打印工作。
如圖3所示,為了使紙張能順利的由第一走紙軌道20銜接至第二走紙軌道40。事務機裝置的第一走紙軌道20上,可進一步設有與分紙器33數量相同的多個導槽。當分紙器33呈現傾斜的狀態時,分紙器33與第一走紙軌道20接合的端部,可以一對一的對應方式插入這些導槽,再加上分紙器33具有弧度的設計,將可使紙張由第一走紙軌道20更順利的導入第二走紙軌道40。
如圖4及圖5所示。第一走紙軌道20,用以連接于事務機裝置的取紙夾71,當事務機裝置開始打印時,取紙夾71的紙張會通過第一走紙軌道20而開始進行輸送的操作。分紙模塊30可依照使用者所下達的指令,在事務機裝置主系統的控制下,進行相關紙張分派的操作。
相關紙張分派操作包括1.不進行分派,此時紙張將會在第一走紙軌道20上繼續向前移動。
2.分派至第二走紙軌道40,此時紙張將會移動到第二走紙軌道40,并在第二走紙軌道40上繼續向前移動。有關分紙模塊30的詳細敘述,如分紙模塊30實施例的相關說明。
第二走紙軌道40,連結于分紙模塊30的輸出端,其功能與第一走紙軌道20相同,主要用以傳送紙張,當分紙模塊30將紙張分配到第二走紙軌道40時,相關紙張的傳送將由第二走紙軌道40繼續進行。
第一打印模塊50,設置于第一走紙軌道20的路徑上,當紙張通過第一走紙軌道20送至第一打印模塊50時,第一打印模塊50就會開始進行相關打印的工作。當第一打印模塊50打印完畢后,會將打印后的紙張再次通過第一走紙軌道20送到出紙夾72中。此時即完成相關打印的工作。
第二打印模塊60,設置于第二走紙軌道40的路徑上,其中第二打印模塊60為一噴墨打印模塊,但也可以為一激光打印模塊。當紙張通過第二走紙軌道40送至第二打印模塊60時,第二打印模塊60及開始進行相關打印的工作。當第二打印模塊60打印完畢后,會將打印后的紙張再次通過第二走紙軌道40送到出紙夾72中。此時即完成相關打印的工作,使用者可于出紙夾72取出打印完畢的文件并使用的。第一打印模塊及第二打印模塊60為不同形式的打印模塊,以因應不同的打印需求。
為了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事務機裝置也可在第一走紙軌道20上而且位于分紙器33或分紙模塊30前,進一步設有一手動進紙夾81。當使用者由手動進紙夾81提供紙張以進行打印時,紙張一樣會先通過第一走紙軌道20進行相關的走紙操作。此時使用者一樣可以選擇適當的打印模塊進行打印,而分紙器33或分紙模塊30也會進行紙張的分派,而通過第一打印模塊50的紙張,也可通過一另外設置的分紙模塊(圖未示),選擇由出紙夾72或一連接于第一走紙軌道20的單紙輸出軌道82進行出紙。
如圖7所示,為手動進紙夾81的設置的變化,是同時于第一走紙軌道20及第二走紙軌道40同時設置一手動進紙夾81,以手動方式直接分派紙張,而不通過分紙模塊30進行。
圖8所示的雙打印模塊事務機為圖7的變化,其是改變第二走紙軌道40的出紙方向,以使由第一走紙軌道20及第二走紙軌道40可在出紙后,在出紙夾72區隔開來,將經過不同打印模塊進行打印的紙張分隔開。
圖9所示為另一種型態的雙打印模塊事務機配置,其是將第一走紙軌道20及第二走紙軌道40的出紙方向分別朝向雙打印模塊事務機的二側,使通過二打印模塊50、60打印的紙張由不同方向出紙,將經過不同打印模塊進行打印的紙張分隔開。
當然,本發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雙打印模塊的事務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走紙軌道,用以傳送一紙張;一第一打印模塊,設置于該第一走紙軌道上;一第二走紙軌道,銜接于該第一走紙軌道的中段部位;一第二打印模塊,設置于該第二走紙軌道上;以及一分紙器,設置于該第一走紙軌道與該第二走紙軌道銜接處,其可轉動而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位移,其中該分紙器位于該第一位置時,該紙張繼續該第一走紙軌道上移動而經過該第一打印模塊,該分紙器位于該第二位置時,是遮擋該第一走紙軌道并使該紙張進入第二走紙軌道中移動而經過該第二打印模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分紙器為一具弧度的片狀物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事務機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多個分紙器,該分紙器為平行排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有一樞軸及一組支架,其中該組支架設置于該第一走紙軌道的二側邊緣;該樞軸懸空的跨設該組支架上,并貫穿于該分紙器,將該分紙器樞設于該第一走紙軌道的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有一推動裝置,用以推動該分紙器轉動,而在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事務機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推動裝置為一電磁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事務機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有一傳動組件,用以連接該分紙器及該推動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事務機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傳動組件為一桿體。
9.根據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事務機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有一手動進紙夾,設于該第一走紙軌道上,且該手動進紙夾位于該分紙器之前。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走紙軌道上還設有一手動進紙模塊。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走紙軌道上還設有一手動進紙模塊。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有一單紙輸出軌道,連接于該第一走紙軌道。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打印模塊的事務機裝置,其包括一第一走紙軌道,用以傳送一紙張;一第一打印模塊,設置于該第一走紙軌道上;一第二走紙軌道,銜接于該第一走紙軌道的中段部位;一第二打印模塊,設置于該第二走紙軌道上;以及一分紙器,設置于該第一走紙軌道與該第二走紙軌道銜接處,其可轉動而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位移,其中該分紙器位于該第一位置時,該紙張繼續該第一走紙軌道上移動而經過該第一打印模塊,該分紙器位于該第二位置時,是遮擋該第一走紙軌道并使該紙張進入第二走紙軌道中移動而經過該第二打印模塊。采用本發明使用者可依不同的需求,而選擇適當的打印模塊進行打印。
文檔編號B65H5/26GK101024347SQ20061005767
公開日2007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24日
發明者蔡振財, 施耿維, 林宣洋 申請人: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