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結構紋理防偽包裝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偽技術,特別是一種在產品包裝材料上制作結構紋理防偽標識的包裝物。
中國專利結構紋理防偽標識物(申請號982019607.5),將標識物上的隨機結構紋理特征信息以標識的代碼為文件名存儲在計算機數據庫中,消費者可通過電話、傳真和上網電腦查詢其結構紋理特征信息從而驗證產品的真偽。這種防偽技術非常有效,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地應用。對于用戶來說,采用這種防偽技術給產品防偽,要么選擇貼紋理防偽標簽的方式,要么選擇換用紋理防偽包裝材料的方式,這兩種方式對于用戶來說,前者不便自動化采用,后者由于市場上買不到合適的結構紋理包裝材料,因而需要專門訂制,這樣就給廠家用戶帶來了諸多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市售各種包裝材料上制作結構紋理,提供一種結構紋理防偽包裝物,以方便廠家使用紋理防偽技術的產品。
本實用新型的是這樣實現的選擇一些有色雜物(3)將其附著于包裝材料上適當的位置,使有色雜物(3)隨機分布形成雜物層,該雜物層也可看作是結構紋理層,再按照生產中國專利結構紋理防偽標識物(申請號982019607.5)的方法印設出代碼(2)和參照物(4)等內容,即成一種結構紋理防偽包裝物,將其結構紋理特征信息采集入庫,消費者就可查詢辨別其真偽。
上述有色雜物(3)是一些強度好、顏色較深、肉眼清晰可見的纖維、薄片、碎肖、絮狀物等任何形狀的明顯區別于印刷墨跡的固形物,如紅藍黑等深色的人造纖維、塑料薄片、化妝品用閃光片等。
上述有色雜物(3)是附著于包裝材料(1)上的,其附著方法可以是任何能夠將有色雜物(3)固定到包裝材料(1)上面的方法,如噴涂、鑄涂、拋撒、涂布、粘接、壓注、靜電吸附等方法。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將有色雜物(3)添加在透明、半透明的油墨或涂料中,伴隨油墨或涂料一起印刷或涂覆到包裝材料上,制作出一個由雜物(3)和油墨或涂料(10)構成的結構紋理混合層(7),該結構紋理混合層(7)的面積大小可視需要而定,大可以大到與包裝材料表面一樣大,但小不宜小于0.25平方厘米。
為了防止有色雜物(3)自然脫落或被人惡意拔掉,雜物層或結構紋理混合層(7)上應覆蓋一層透明或半透明的保護層(6),例如印刷或涂刷一層透明油墨或涂料或覆上一層透明薄膜。
為了增加偽造難度,所用纖維最好是彎曲形狀的。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積極效果為結構紋理防偽包裝物可以是產品本身,也可以是產品包裝,它無需廠家更換包裝材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方便廠家采用。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現結合以下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予以詳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不能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紋理防偽包裝物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結構紋理防偽包裝物A-B的一種截面示意圖。
權利要求1.一種結構紋理防偽包裝物,可通過電話、傳真或上網電腦查詢識別真偽的防偽標識物,是以標識物的結構紋理為防偽識別特征的,每一枚標識物編制有一個代碼(2),每一枚標識物上印設有參照物(4),每一枚標識物的結構紋理圖像以代碼(2)為文件名存儲在計算機識別系統數據庫中,消費者查詢標識物的結構紋理信息可辨別真偽,將該標識物制作到產品包裝材料上制作成結構紋理防偽包裝物,其特征在于包裝材料(1)上附著有一些有色雜物(3),該雜物隨機分布形成具有個性特征的雜物層。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物,其特征在于有色雜物(3)與油墨或涂料(10)構成結構紋理混合層(7)。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物,其特征在于有色雜物(3)是直接拋撒或通過靜電吸附到包裝材料(1)上的,它們隨機分布形成具有個性特征的雜物層。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物,其特征還在于雜物層或結構紋理混合層(7)上覆蓋有一層透明或半透明的保護層(6)。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物,其特征在于有色雜物(3)為彎曲形狀的有色纖維或各種形狀的薄片。
6.按照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包裝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紋理混合層(7)或覆蓋層(6)較厚,能將雜物(3)掩埋且其平滑,手感無雜物(3)明顯凸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紋理防偽包裝物,它將一種結構紋理防偽標識物制作到產品包裝材料上,從而使紋理防偽與包裝材料結合為一個整體,簡化了生產工藝,方便了廠家應用。
文檔編號B65B61/02GK2486467SQ0026651
公開日2002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15日
發明者陳明發 申請人:東方國際防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