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船體鋁質上層建筑靠幫防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xu)號:4121025閱讀:287來源(yuan):國知局
專利名稱:船體鋁質上層建筑靠幫防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船與船或者船與碼頭靠幫時,對鋁質上層建筑起保護作用的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為達到較高的航速,船體上層建筑往往采用鋁合金。與鋼相比,鋁合金剛度和強度相對較低,碰撞容易產生變形。在小艇與大船或者較高的碼頭靠幫時,小艇的鋁質上層建筑可能與大船或者碼頭發生碰撞。目前,一般有兩種防護方法第一種,臨時采用充氣碰墊或者輪胎等進行防護,但這種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充氣碰墊或者輪胎等不適合固定安裝在鋁質上層建筑上,因為體積大,影響美觀;( 充氣碰墊或者輪胎等需長期攜帶,占用船上空間。第二種,采用普通橡膠護舷作為防護裝置,但橡膠護舷顏色單一,易老化,壽命短, 抗酸堿、抗腐蝕能力差,老化后變硬,難以起到防護作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外形美觀、安裝方便,抗腐蝕、抗老化的船體鋁質上層建筑防護裝置,提高靠幫時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船體鋁質上層建筑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由若干聚氨酯護舷、聚氨酯堵頭、鋁質固定架和不銹鋼固定螺栓通過各種組裝形式組裝而成;所述聚氨酯護舷兩半圓形端面之間為圓弧狀側邊,側邊圓弧兩端對稱收縮連接兩端的半圓形端面;護舷上設置通孔,通孔貫穿兩半圓形端面;護舷中心處開設矩形孔,“門”形框式的鋁質固定架開口朝外地置于該矩形孔中,開口與護舷的半圓形直徑位于同一直線;護舷與“門”形框兩側邊連接處設置與護舷的半圓形直徑平行的直孔,不銹鋼固定螺栓在該直孔中將護舷與鋁質固定架連接;鋁質固定架的“門”形框開口朝向鋁質上層建筑側壁并同護舷的半圓形直徑一起固定在側壁上。按上述技術方案,還加裝鋁質安裝平臺,鋁質安裝平臺置于鋁質上層建筑側壁和護舷的半圓形直徑之間。按上述技術方案,鋁質安裝平臺呈“門”形框式,安裝平臺的“門”形框底邊與護舷的半圓形直徑等長并與其連接;安裝平臺的“門”形框開口朝向鋁質上層建筑側壁并同護舷一起固定在側壁上。按上述技術方案,護舷半圓形上設置三個均勻間隔的用于組裝連接的圓形通孔和若干個小圓形通孔;各圓形通孔圓心在同一個半圓周上。按上述技術方案,包括以下組裝形式一個護舷半圓形直徑兩端設置聚氨酯堵頭,另一個護舷半圓形直徑的一端連接該一個護舷的中部圓形通孔,另一端端設置聚氨酯堵頭;該兩個護舷相互垂直;兩個護舷半圓形直徑兩端均設置聚氨酯堵頭,第三個護舷半圓形直徑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前兩個護舷的中部圓形通孔,且第三個護舷設置在前兩個護舷之間并與前兩者垂直;兩個護舷半圓形直徑兩端均設置聚氨酯堵頭,第三個護舷半圓形直徑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前兩個護舷的左端圓形通孔,第四個護舷半圓形直徑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前兩個護舷的右端圓形通孔;且第三、第四個護舷設置在前兩個護舷之間并與前兩者垂直。縫隙處填滿結構膠。上述裝置的組裝過程為(1)選擇船體鋁質上層建筑的適當部位,選取合適組裝形式;(2)根據需要,確定是否加裝鋁質安裝平臺;(3)焊接鋁質固定架,并在鋁質固定架上適當部位鉆孔,以便與護舷共同構成固定螺栓的直孔;(4)安裝聚氨酯護舷,擰緊固定螺栓;(5)安裝聚氨酯堵頭;(6)在有縫隙處用結構膠填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重量輕,體積小,安裝在鋁質上層建筑上,不占用船上空間;( 外形美觀,抗腐蝕、抗老化,吸能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圖1 圖3為本防護裝置的三種組裝形式。圖4為本防護裝置一個實施例的橫剖面圖。圖5為本防護裝置另一個實施例的橫剖面圖。圖中1-聚氨酯護舷,2-聚氨酯堵頭,3-鋁質固定架,4-固定螺栓,5-鋁質安裝平臺,6-鋁質上層建筑側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1-5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限定本實用新型。圖1-4中,船體鋁質上層建筑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由若干聚氨酯護舷1、聚氨酯堵頭2、鋁質固定架3和不銹鋼固定螺栓4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組裝而成;所述聚氨酯護舷 1兩半圓形端面之間為圓弧狀側邊,側邊圓弧兩端對稱收縮連接兩端的半圓形端面;護舷1 上設置通孔,通孔貫穿兩半圓形端面;護舷1中心處開設矩形孔,“門”形框式的鋁質固定架 3開口朝外地置于該矩形孔中,開口與護舷1的半圓形直徑位于同一直線;護舷1與“門”形框兩側邊連接處設置與護舷的半圓形直徑平行的直孔,不銹鋼固定螺栓4在該直孔中將護舷1與鋁質固定架3連接;鋁質固定架3的“門”形框開口朝向鋁質上層建筑側壁6并同護舷1的半圓形直徑一起固定在側壁6上。如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還可以加裝鋁質安裝平臺5,鋁質安裝平臺5置于鋁質上層建筑側壁6和護舷1的半圓形直徑之間。鋁質安裝平臺5呈“門”形框式,安裝平臺5的“門”形框底邊與護舷的半圓形直徑等長并與其連接;安裝平臺5的“門”形框開口朝向鋁質上層建筑側壁6并同護舷1 一起固定在側壁6上。圖1-5各實施例中,護舷1半圓形上設置三個均勻間隔的用于組裝連接的圓形通孔和若干個小圓形通孔;各圓形通孔圓心在同一個半圓周上。包括以下組裝形式一個護舷1半圓形直徑兩端設置聚氨酯堵頭,另一個護舷1半圓形直徑的一端連接該一個護舷的中部圓形通孔,另一端端設置聚氨酯堵頭;該兩個護舷1相互垂直;兩個護舷1半圓形直徑兩端均設置聚氨酯堵頭,第三個護舷1半圓形直徑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前兩個護舷的中部圓形通孔,且第三個護舷1設置在前兩個護舷之間并與前兩
者垂直;兩個護舷1半圓形直徑兩端均設置聚氨酯堵頭,第三個護舷1半圓形直徑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前兩個護舷的左端圓形通孔,第四個護舷1半圓形直徑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前兩個護舷的右端圓形通孔;且第三、第四個護舷1設置在前兩個護舷1之間并與前兩者垂直。縫隙處填滿結構膠。上述裝置的組裝過程為(1)選擇船體鋁質上層建筑的適當部位,選取圖1 圖3或者近似的組裝形式;(2)根據需要,確定是否加裝鋁質安裝平臺5 ;(3)焊接鋁質固定架3,并在鋁質固定架3上適當部位鉆孔,以便與護舷1共同構成固定螺栓4的直孔;(4)安裝聚氨酯護舷1,擰緊固定螺栓4 ;(5)安裝聚氨酯堵頭2;(6)在有縫隙處用結構膠填滿。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效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船體鋁質上層建筑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由若干聚氨酯護舷、聚氨酯堵頭、鋁質固定架和不銹鋼固定螺栓組裝而成;所述聚氨酯護舷兩半圓形端面之間為圓弧狀側邊,側邊圓弧兩端對稱收縮連接兩端的半圓形端面;護舷上設置通孔,通孔貫穿兩半圓形端面;護舷中心處開設矩形孔,“門”形框式的鋁質固定架開口朝外地置于該矩形孔中,開口與護舷的半圓形直徑位于同一直線;護舷與“門”形框兩側邊連接處設置與護舷的半圓形直徑平行的直孔,不銹鋼固定螺栓在該直孔中將護舷與鋁質固定架連接;鋁質固定架的“門”形框開口朝向鋁質上層建筑側壁并同護舷的半圓形直徑一起固定在側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加裝鋁質安裝平臺,鋁質安裝平臺置于鋁質上層建筑側壁和護舷的半圓形直徑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鋁質安裝平臺呈“門,,形框式,安裝平臺的“門”形框底邊與護舷的半圓形直徑等長并與其連接;安裝平臺的“門”形框開口朝向鋁質上層建筑側壁并同護舷一起固定在側壁上。
4.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護舷半圓形上設置三個均勻間隔的用于組裝連接的圓形通孔和若干個小圓形通孔;各圓形通孔圓心在同一個半圓周上。
5.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組裝形式一個護舷半圓形直徑兩端設置聚氨酯堵頭,另一個護舷半圓形直徑的一端連接該一個護舷的中部圓形通孔,另一端端設置聚氨酯堵頭;該兩個護舷相互垂直;兩個護舷半圓形直徑兩端均設置聚氨酯堵頭,第三個護舷半圓形直徑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前兩個護舷的中部圓形通孔,且第三個護舷設置在前兩個護舷之間并與前兩者垂直;兩個護舷半圓形直徑兩端均設置聚氨酯堵頭,第三個護舷半圓形直徑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前兩個護舷的左端圓形通孔,第四個護舷半圓形直徑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前兩個護舷的右端圓形通孔;且第三、第四個護舷設置在前兩個護舷之間并與前兩者垂直。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組裝形式一個護舷半圓形直徑兩端設置聚氨酯堵頭,另一個護舷半圓形直徑的一端連接該一個護舷的中部圓形通孔,另一端端設置聚氨酯堵頭;該兩個護舷相互垂直;兩個護舷半圓形直徑兩端均設置聚氨酯堵頭,第三個護舷半圓形直徑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前兩個護舷的中部圓形通孔,且第三個護舷設置在前兩個護舷之間并與前兩者垂直;兩個護舷半圓形直徑兩端均設置聚氨酯堵頭,第三個護舷半圓形直徑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前兩個護舷的左端圓形通孔,第四個護舷半圓形直徑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前兩個護舷的右端圓形通孔;且第三、第四個護舷設置在前兩個護舷之間并與前兩者垂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縫隙處填滿結構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船體鋁質上層建筑防護裝置,由若干聚氨酯護舷、聚氨酯堵頭、鋁質固定架和不銹鋼固定螺栓通過各種組裝形式組裝而成;護舷上設置通孔,通孔貫穿兩半圓形端面;護舷中心處開設矩形孔,“門”形框式的鋁質固定架開口朝外地置于該矩形孔中,開口與護舷的半圓形直徑位于同一直線;護舷與“門”形框兩側邊連接處設置與護舷的半圓形直徑平行的直孔,不銹鋼固定螺栓在該直孔中將護舷與鋁質固定架連接;鋁質固定架的“門”形框開口朝向鋁質上層建筑側壁并同護舷的半圓形直徑一起固定在側壁上。該裝置外形美觀、安裝方便,抗腐蝕老化,可提高靠幫安全性。
文檔編號B63B59/02GK202244015SQ20112024857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3日
發明者駱偉 申請人: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
網友詢問(wen)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