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艙蓋總成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艙蓋總成以及采用該雙艙蓋總成的汽車。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汽車中,無論是兩箱車還是三廂車,其大多采用艙蓋布局是:前艙蓋加后艙蓋的方式,例如前置前驅或者前置后驅的汽車中的機艙蓋和后備箱蓋,再如后置后驅中的前備箱蓋和后機艙蓋等等。
[0003]而對于某些特殊結構汽車來說,在后置發動機或者后置電機的同時在車尾部也保留著后備箱,這種結構的汽車中,機艙和后備箱采用同一套艙蓋總成,因為在整車中機艙和后備箱的占用的總空間相對于單獨機艙或者單獨后備箱而言占用空間更大,因此采用同一套艙蓋總成時,艙蓋蓋體的長度較大,因此在開啟艙蓋時,艙蓋蓋體的翻起時會因為受到艙蓋蓋體長度的影響而翻起角度較小,并且較長的艙蓋蓋體會增加整個艙蓋總成的重量,當艙蓋蓋體翻起時,對艙蓋蓋體進行支撐的艙蓋支桿將承受艙蓋蓋體的更大重力,進而更加需要對艙蓋支桿進行加強加固,這也進一步增加了艙蓋支桿的重量,這也違背了汽車輕量化的要求。更加重要的問題是,機艙和后備箱采用同一套艙蓋總成時,若需要對機艙中各個部件進行檢查維修時,需要打開艙蓋總成,但是打開艙蓋總成同時也使得后備箱失去遮蓋,同樣地若打開后備箱時,也需要打開艙蓋總成,打開艙蓋總成同時也會使得機艙失去遮蓋。這樣,無論是對機艙還是行李箱來說,均缺乏了各自獨立使用的自由,同時也造成了相互之間的干擾。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艙蓋總成,以及采用該雙艙蓋總成的汽車,以在動力總成后置并且保留后備箱時,實現各自開啟的獨立。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雙艙蓋總成,由第一艙蓋總成和第二艙蓋總成構成,其中:
[0006]所述第一艙蓋總成包括:
[0007]第一艙蓋蓋體;
[0008]卡接條,所述卡接條固定于所述第一艙蓋蓋體的第一邊緣,且所述卡接條位于所述第一艙蓋蓋體朝向車體的一側;
[0009]卡銷,所述卡銷固定于所述第一艙蓋蓋體的第二邊緣,其中,所述第二邊緣與所述第一邊緣相對;
[0010]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開設于所述第一艙蓋蓋體的第二邊緣;
[0011 ]卡接塊,所述卡接塊安裝于汽車車架,以卡接所述卡接條;
[0012]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裝于所述汽車車架,并且,所述固定支架開設有定位槽和通孔,其中,當所述卡銷定位于所述定位槽中時,所述通孔與所述固定螺孔同軸,進而所述第一艙蓋蓋體可通過穿設于所述通孔并旋擰于所述固定螺孔的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
[0013]所述第二艙蓋總成包括:
[0014]第二艙蓋蓋體,所述第二艙蓋蓋體位于所述第一艙蓋蓋體的第二邊緣一側;
[0015]鉸鏈,所述鉸鏈安裝于所述第二艙蓋蓋體的第三邊緣朝向車體的一側和汽車車架之間,以使所述第二艙蓋蓋體可以以所述鉸鏈為軸進行開啟或者關閉,其中,所述第三邊緣靠近所述第一艙蓋蓋體的第二邊緣;
[0016]艙蓋鎖,所述艙蓋鎖安裝于所述第二艙蓋蓋體的第四邊緣朝向車體的一側,以在所述第二艙蓋蓋體關閉時將所述第二艙蓋蓋體鎖緊于汽車車架,其中所述第四邊緣與所述第三邊緣相對。
[0017]進一步,所述第一艙蓋總成為機艙艙蓋總成。
[0018]進一步,所述第二艙蓋總成為后備箱艙蓋總成。
[0019]進一步,所述卡接塊具有卡槽,所述卡接條卡壓于所述卡槽中。
[0020]進一步,所述卡槽表面為內凹柱面;
[0021]所述卡接條卡壓于所述卡槽中的部分為外凸柱面;
[0022]所述外凸柱面與所述內凹柱面相適配且同軸,進而當所述卡接條卡壓于所述卡接塊時,所述第一艙蓋蓋體可以以所述外凸柱面和/或內凹柱面的軸心為轉軸進行轉動,使得所述卡銷可定位于所述定位槽或者離開所述定位槽。
[0023]進一步,所述卡接塊為兩個,并且所述兩個卡接塊的卡槽的內凹柱面同軸;
[0024]所述卡接條位于兩個所述卡接塊之間的部分夾持于兩個所述卡接塊之間,并且,所述卡接條夾持于兩個所述卡接塊之間的部分的長度與兩個所述卡接塊之間的距離相等。
[0025]進一步,所述卡接塊通過螺栓和鎖緊螺母的配合安裝于汽車車架。
[0026]進一步,所述固定支架為兩個,每個所述固定支架各開設一個定位槽和一個通孔;[0027 ]所述卡銷為兩個,每個所述卡銷分別定位于每個固定支架中的定位槽;
[0028]所述固定螺孔為兩個,當所有卡銷均定位于定位槽中時,每個所述通孔分別與每個所述固定螺孔同軸。
[0029]進一步,所述第二艙蓋總成還包括:
[0030]艙蓋支桿,所述艙蓋支桿的一端鉸接于第二艙蓋蓋體關閉時所覆蓋的汽車車架,進而當所述第二艙蓋蓋體關閉時,所述艙蓋支桿位于所述第二艙蓋蓋體所覆蓋的空間中,而當所述第二艙蓋蓋體開啟時,所述艙蓋支桿可支撐所述第二艙蓋蓋體。
[0031]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該汽車采用如上任一項所述的雙艙蓋總成。
[0032]本實用新型的雙艙蓋總成和汽車中,分別利用第一艙蓋總成和第二艙蓋總成實現了汽車中兩個緊挨艙體的各自獨立的開啟,進而在動力總成后置并且保留后備箱時,實現機艙和后備箱各自開啟的獨立性。同時,本實用新型中,考慮到一般使用時不需要經常開啟機艙艙蓋,因此作為機艙艙蓋總成的第一艙蓋總成并沒有采用鉸鏈加艙蓋鎖的安裝方式,而是通過安裝于第一艙蓋蓋體的卡接條與安裝于汽車車架的卡接塊的配合,結合安裝于第一艙蓋蓋體的卡銷與安裝于汽車車架的固定支架的定位,進而通過固定螺栓將汽車艙蓋總成固定于汽車車架,實現了艙蓋蓋體在汽車車架的安裝。第一艙蓋總成的安裝方式和采用鉸鏈加艙蓋鎖的安裝方式相比,其結構更加簡單并且重量更輕,節省了生產成本,該種結構拆卸安裝容易,在進行機艙內的各個裝置的檢查時,可直接將第一艙蓋總成從車身上取下,進而第一艙蓋總成不會影響對機艙內各個裝置的檢查,特別適合不需要經常開啟關閉的汽車艙蓋使用。
[0033]若第一艙蓋總成采用與第二艙蓋總成相同的鉸鏈架艙蓋鎖的結構,則會增加第一艙蓋總成的重量,并且會因為第一艙蓋總成的位置并非如第二艙蓋總成更靠近車尾的原因,進而導致的翻起第一艙蓋總成時會受到第二艙蓋總成所占位置的影響,而增加第一艙蓋總成的翻起難度,并且翻起的第一艙蓋蓋體也會一定程度的妨礙對其所覆蓋的機艙內各個裝置的檢查。
[0034]本實用新型中,同時結合了第一艙蓋總成和第二艙蓋總成的兩種艙蓋總成結構,對于不經常開啟的裝有動力總成的機艙采用卡接和螺栓固定的連接方式,而對于使用過程中需要經常開啟的后備箱采用傳統鉸鏈加艙蓋鎖的方式,結合二者的優點,實現了緊挨著的后置機艙和后備箱之間的各自獨立,并減輕了艙蓋總成的總體重量,也方便了機艙內裝置的檢查和后備箱的使用。
【附圖說明】
[0035]以下附圖僅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3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雙艙蓋總成實施例在車體中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003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雙艙蓋總成實施例的一個掀起狀態的示意圖;
[003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雙艙蓋總成實施例的又一個掀起狀態的示意圖;
[0039]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第一艙蓋總成結構示意圖;
[0040]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艙蓋總成的仰視圖;
[0041 ]圖6A為圖4所示結構的爆炸圖;
[0042]圖6B為圖6A中區域B的結構示意圖;
[0043]圖6C為圖6A中區域C的結構示意圖;
[0044]圖7A為圖5所示結構的爆炸圖;
[0045]圖7B為圖7A中區域D的結構示意圖;
[0046]圖7C為圖7A中區域E的結構示意圖;
[0047]圖8A為圖6A所示結構的右側視圖;
[0048]圖8B為圖8A中區域F的結構示意圖;
[0049]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艙蓋總成實施例的安裝中間狀態示意圖;
[0050]圖10為圖2中區域A的結構示意圖。
[0051 ]標號說明
[0052]1、雙艙蓋總成
[0053]11、第一艙蓋總成
[0054]111、第一艙蓋蓋體
[0055]1111、第一邊緣
[0056]1112、第二邊緣
[0057]112、卡接條
[0058]1121、卡接條卡壓于所述卡槽中的部分
[0059 ]1122、卡接條位于兩個卡接塊之間的部分
[0060]113、卡銷
[0061 ]114、固定螺孔
[0062]115、卡接塊
[0063]1151、卡槽
[0064]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