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包括箱體,其中,箱體上安裝有中間動力傳遞部分、轉向控制部分、轉向行星傳動部分、左外部驅動齒輪及右外部驅動齒輪,且箱體與變速箱連接,變速箱動力輸出軸與轉向行星傳動部分連接,轉向行星傳動部分分別與左外部驅動齒輪和右外部驅動齒輪連接,轉向控制部分通過中間動力傳遞部分與轉向行星傳動部分連接,以實現轉向控制。本實用新型通過轉向錐齒輪將轉向動力從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齒圈分流輸入至行駛傳動機構,以實現轉向,轉向中無動力中斷,傳動效率高,且轉向控制采用間接控制,在保證轉向控制特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轉向行星傳動部分的結構,且操作簡便,易于駕駛,便于履帶式拖拉機實現高精度方向盤轉向。
【專利說明】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轉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履帶式拖拉機車輛通常采用轉向拉桿操作牙嵌式離合器與多盤式制動器的轉向方案,其實現過程是:當履帶式拖拉機車輛向左轉向時,駕駛員操作左轉向拉桿使左側牙嵌式離合器分離與左側輸出軸制動,由于履帶拖拉機車輛左側傳動動力中斷并制動停止旋轉,此時在拖拉機右側動力的驅動下,機具向左側實現轉向;同理操作即可實現右側轉向,然而這種轉向機構采用分離和結合牙嵌式離合器與制動器實現,在機械設備間易產生軸向力,轉向精度低,轉向操控性差,且由于在轉向過程中出現了動力中斷,而導致傳動效率低,也增加了能量消耗。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0004]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包括箱體,箱體上安裝有中間動力傳遞部分、轉向控制部分、轉向行星傳動部分、左外部驅動齒輪及右外部驅動齒輪,且箱體與變速箱連接,變速箱動力輸出軸與轉向行星傳動部分連接,轉向行星傳動部分分別與左外部驅動齒輪和右外部驅動齒輪連接,轉向控制部分通過中間動力傳遞部分與轉向行星傳動部分連接,以實現轉向控制;其具體連接結構如下:
[0006]中間動力傳遞部分中,中間控制軸兩端分別安裝有控制軸左端軸承和控制軸右端軸承,并通過左端蓋與右端蓋安裝于箱體內,左側滑動軸承和右側滑動軸承分別套裝在中間控制軸上,左側轉向雙聯齒輪通過左側滑動軸承安裝于中間控制軸上,右側轉向雙聯齒輪通過右側滑動軸承安裝于中間控制軸上,且左側轉向雙聯齒輪和右側轉向雙聯齒輪關于控制主軸對稱,而左側轉向雙聯齒輪和右側轉向雙聯齒輪上的錐齒輪部分同時與控制錐齒輪嚙合,左側轉向雙聯齒輪上的圓柱齒輪與左齒輪式齒圈的外部圓柱齒輪嚙合,右側轉向雙聯齒輪上的圓柱齒輪與右齒輪式齒圈的外部圓柱齒輪嚙合;此外,在左側滑動軸承一側設置有左側套筒,右側滑動軸承一側設置有右側套筒,左側套筒用于對左側轉向雙聯齒輪的限位及調整軸向間隙,右側套筒用于對右側轉向雙聯齒輪的限位及調整軸向間隙;
[0007]轉向控制部分中包括軸承三,控制端蓋關于轉向軸主動齒輪對稱,并安裝于箱體上,控制主軸套裝于軸承三內,控制主軸關于轉向軸主動齒輪對稱并安裝于控制端蓋內,控制錐齒輪套裝于控制主軸上,并通過花鍵傳遞動力;
[0008]轉向行星傳動部分中,轉向軸上設置有結構相同的左轉向行星控制部分和右轉向行星控制部分,且這兩個轉向行星控制部分關于轉向軸主動齒輪對稱,轉向軸主動齒輪兩側分別過渡套裝有左滑動軸承和右滑動軸承,左齒輪式齒圈套裝在左滑動軸承上滑動空轉,右齒輪式齒圈套裝在右滑動軸承上滑動空轉,左太陽輪和右太陽輪分別套裝在轉向軸外部設置的花鍵上,而左行星齒輪設置在左齒輪式齒圈與左太陽輪之間,右行星齒輪設置在右齒輪式齒圈與右太陽輪之間,左太陽輪和左滑動軸承之間安裝有左擋圈,右太陽輪和右滑動軸承之間安裝有右擋圈,左擋圈與右擋圈用于調整行星減速部分的軸向間隙;此外,左行星齒輪通過左行星齒輪支撐組件周向均布安裝于左齒輪式行星架上,同時左行星齒輪與左齒輪式齒圈的內齒輪、左太陽輪的外齒輪嚙合;右行星齒輪通過右行星齒輪支撐組件周向均布安裝于右齒輪式行星架上,同時右行星齒輪與右齒輪式齒圈的內齒輪、右太陽輪的外齒輪嚙合;
[0009]左外部驅動齒輪與右外部驅動齒輪關于轉向軸主動齒輪對稱,且左齒輪式行星架與左外部驅動齒輪嚙合,右齒輪式行星架與右外部驅動齒輪嚙合。
[0010]在本實用新型中,左側轉向雙聯齒輪中部設置有左油孔,右側轉向雙聯齒輪中部設置有右油孔,潤滑油通過左油孔進入左側轉向雙聯齒輪與左側滑動軸承,通過右油孔進入右側轉向雙聯齒輪與右側滑動軸承的縫隙中,對滑動部件及時潤滑,有效延長滑動部件的使用壽命。
[0011]在本實用新型中,控制端蓋通過控制端蓋緊固螺栓緊固安裝于箱體上。
[0012]在本實用新型中,中間控制軸的左端蓋通過左端蓋緊固螺栓緊固安裝于箱體上,其右端蓋通過右端蓋緊固螺栓緊固安裝于箱體上,均起到起限位和密封作用。
[0013]在本實用新型中,轉向軸上還套裝有左軸承與右軸承,且左軸承安裝在緊固于箱體上的左轉向端蓋內,右軸承安裝在緊固于箱體上的右轉向端蓋內。
[0014]在本實用新型中,左轉向行星控制部分中,左行星齒輪支撐組件包括組件動力軸、組件滑動軸承及組件擋圈,組件動力軸一端過盈安裝于左齒輪式行星架內,另一端過盈套裝有組件擋圈,組件擋圈用于限制左行星齒輪的軸向竄動,組件滑動軸承過盈套裝于左行星齒輪內,左行星齒輪通過組件滑動軸承套裝于組件動力軸上滑動旋轉;右行星齒輪支撐組件與此結構一致。
[0015]在本實用新型中,左齒輪式行星架內設置有左滾針軸承,右齒輪式行星架內設置有右滾針軸承,且左滾針軸承與右滾針軸承分別套裝于轉向軸上。
[0016]在本實用新型中,轉向軸主動齒輪將動力經花鍵傳遞給轉向軸并帶動其旋轉,轉向軸通過花鍵分別帶動左太陽輪和右太陽輪旋轉,進而帶動左行星齒輪和右行星齒輪旋轉,外部控制裝置通過控制錐齒輪同時對左側轉向雙聯齒輪和右側轉向雙聯齒輪進行鎖定,此時左齒輪式行星架和右齒輪式行星架以相同的轉速輸出,左齒輪式行星架將動力傳遞驅動左外部驅動齒輪,右齒輪式行星架將動力傳遞驅動右外部驅動齒輪;當外部驅動裝置通過控制主軸驅動控制錐齒輪旋轉時,帶動左側轉向雙聯齒輪和右側轉向雙聯齒輪做不同方向的旋轉,從而帶動左齒輪式齒圈和右齒輪式齒圈做不同方向的旋轉,此時在左齒輪式行星架和右齒輪式行星架間產生輸出速差,從而實現轉向,控制主軸的正反轉實現履帶車輛的左右轉向。
[0017]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控制錐齒輪控制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齒圈轉動的方式實現轉向控制,在控制錐齒輪有轉向動力輸入時,控制錐齒輪將轉向動力從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齒圈分流輸入至行駛傳動機構,控制錐齒輪兩側的左側轉向雙聯齒輪和右側轉向雙聯齒輪等速反向旋轉,以在左齒輪式行星架和右齒輪式行星架間產生輸出速差,實現轉向;在轉向過程無動力中斷,傳動效率高,且轉向控制采用間接控制,在保證轉向控制特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轉向行星傳動部分的結構,消除了行星傳動機構中的軸向力,操作簡便,易于駕駛,便于履帶式拖拉機實現高精度方向盤轉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中A-A處剖視圖。
[0020]圖3為圖1中B-B處剖視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轉向控制部分與轉向行星傳動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轉向行星傳動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左行星齒輪支撐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4]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26]參見圖1的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包括箱體W,箱體W上安裝有中間動力傳遞部分R、轉向控制部分T、轉向行星傳動部分S、左外部驅動齒輪M及右外部驅動齒輪N,且箱體W與變速箱連接,變速箱動力輸出軸與轉向行星傳動部分S連接,轉向行星傳動部分S分別與左外部驅動齒輪M和右外部驅動齒輪N連接,轉向控制部分T經中間動力傳遞部分R對轉向行星傳動部分S進行控制轉向。
[0027]參見圖2?圖4所示,中間動力傳遞部分R包括左側轉向雙聯齒輪R1-1、左油孔R1-2、左側滑動軸承R1-3、左側套筒R1-4、左端蓋緊固螺栓R1-5、控制軸左端軸承R1-6、左端蓋R1-7、右側轉向雙聯齒輪R2-1、右油孔R2-2、右側滑動軸承R2-3、右側套筒R2-4、右端蓋緊固螺栓R2-5、控制軸右端軸承R2-6、右端蓋R2-7、中間控制軸R3 ;轉向控制部分T包括控制端蓋緊固螺栓Tl、控制端蓋T2、控制主軸T3、軸承三T4、控制錐齒輪T5。
[0028]控制軸左端軸承R1-6和控制軸右端軸承R2-6分別安裝于中間控制軸R3的兩端,并安裝于箱體W內,且兩端的左端蓋R1-7和右端蓋R2-7分別對應通過左端蓋緊固螺栓R1-5和右端蓋緊固螺栓R2-5緊固安裝于箱體W上,起限位和密封作用,左側轉向雙聯齒輪Rl-1和右側轉向雙聯齒輪R2-1關于控制主軸T3對稱設置,且左側轉向雙聯齒輪Rl-1通過左側滑動軸承R1-3安裝于中間控制軸R3上,右側轉向雙聯齒輪R2-1通過右側滑動軸承R2-3安裝于中間控制軸R3上,左側轉向雙聯齒輪Rl-1和右側轉向雙聯齒輪R2-1上的錐齒輪部分同時與控制錐齒輪T5嚙合,左側轉向雙聯齒輪Rl-1上的圓柱齒輪與左齒輪式齒圈
S1-8的外部圓柱齒輪嚙合,右側轉向雙聯齒輪R2-1上的圓柱齒輪與右齒輪式齒圈S2-8的外部圓柱齒輪嚙合,左側轉向雙聯齒輪Rl-1和右側轉向雙聯齒輪R2-1的中部分別對應設置有左油孔R1-2和右油孔R2-2,用于潤滑油進入左側轉向雙聯齒輪Rl-1和左側滑動軸承R1-3、右側轉向雙聯齒輪R2-1和右側滑動軸承R2-3的縫隙中,對左側轉向雙聯齒輪Rl-1和左側滑動軸承R1-3、右側轉向雙聯齒輪R2-1和右側滑動軸承R2-3及時潤滑,左側套筒R1-4用于對左側轉向雙聯齒輪Rl-1的限位及調整軸向間隙,右側套筒R2-4用于對右側轉向雙聯齒輪R2-1的限位及調整軸向間隙。
[0029]控制端蓋T2關于轉向軸主動齒輪S4對稱,并通過控制端蓋緊固螺栓Tl緊固安裝于箱體W上,控制主軸T3套裝于軸承三T4內,控制主軸T3關于轉向軸主動齒輪S4對稱安裝于控制端蓋T2內,控制錐齒輪T5套裝于控制主軸T3上,并通過花鍵傳遞動力。
[0030]參見圖5?圖6所示,轉向行星傳動部分S包括左轉向行星控制部分S1、右轉向行星控制部分S2、轉向軸S3及轉向軸主動齒輪S4 ;其中,左轉向行星控制部分SI包括左行星齒輪支撐組件Sl-1、左軸承S1-2、左滾針軸承S1-3、左齒輪式行星架S1-4、左太陽輪S1-5、左擋圈S1-6、左滑動軸承S1-7、左齒輪式齒圈S1-8、左行星齒輪S1-9、左轉向端蓋S1-10、螺栓一 Sl-11、組件動力軸S1-1-1、組件滑動軸承S1-1-2及組件擋圈S1-1-3,右轉向行星控制部分S2包括右行星齒輪支撐組件S2-1、右軸承S2-2、右滾針軸承S2-3、右齒輪式行星架S2-4、右太陽輪S2-5、右擋圈S2-6、右滑動軸承S2-7、右齒輪式齒圈S2-8、右行星齒輪S2-9、右轉向端蓋S2-10、螺栓二 S2-11,且右行星齒輪支撐組件S2-1與左行星齒輪支撐組件Sl-1結構一致。
[0031]左轉向行星控制部分SI與右轉向行星控制部分S2設置在轉向軸S3上,并關于轉向軸主動齒輪S4對稱。
[0032]左轉向行星控制部分SI中,左滑動軸承S1-7過渡套裝于轉向軸S3上,左太陽輪
S1-5套裝于轉向軸S3外部設置的花鍵上傳遞轉向軸S3的動力,左齒輪式齒圈S1-8套裝于左滑動軸承S1-7上滑動空轉,左行星齒輪支撐組件Sl-1將左行星齒輪S1-9安裝于左齒輪式行星架S1-4上,且沿左齒輪式行星架S1-4周向均布,均布的左行星齒輪S1-9安裝于左齒輪式齒圈S1-8和左太陽輪S1-5之間,同時與左齒輪式齒圈S1-8的內齒輪和左太陽輪S1-5的外齒輪嚙合,安裝于左太陽輪S1-5和左滑動軸承S1-7之間的左擋圈S1-6用于調整行星減速部分的軸向間隙,左齒輪式行星架S1-4內設置有左滾針軸承S1-3,并套裝于轉向軸S3上,左軸承S1-2套裝于轉向軸S3上,并安裝于通過螺栓一 Sl-1l緊固在箱體W上的左轉向端蓋S1-10內;組件動力軸S1-1-1 —端過盈安裝于左齒輪式行星架S1-4內,組件滑動軸承S1-1-2過盈套裝于左行星齒輪S1-9內,左行星齒輪S1-9通過組件滑動軸承
51-1-2套裝于組件動力軸S1-1-1上滑動旋轉,組件動力軸S1-1-1另一端過盈套裝有組件擋圈S1-1-3,限制左行星齒輪S1-9的軸向竄動。
[0033]右轉向行星控制部分S2中,右滑動軸承S2-7過渡套裝于轉向軸S3上,右太陽輪
52-5套裝于轉向軸S3外部設置的花鍵上傳遞轉向軸S3的動力,右齒輪式齒圈S2-8套裝于右滑動軸承S2-7上滑動空轉,右行星齒輪支撐組件S2-1將右行星齒輪S2-9安裝于右齒輪式行星架S2-4上,且沿右齒輪式行星架S2-4周向均布,均布的右行星齒輪S2-9安裝于右齒輪式齒圈S2-8和右太陽輪S2-5之間,同時與右齒輪式齒圈S2-8的內齒輪和右太陽輪
S2-5的外齒輪嚙合,安裝于右太陽輪S2-5和右滑動軸承S2-7之間的右擋圈S2-6用于調整行星減速部分的軸向間隙,右齒輪式行星架S2-4內設置有右滾針軸承S2-3,并套裝于轉向軸S3上,右軸承S2-2套裝于轉向軸S3上,并安裝于通過螺栓二 S2-11緊固在箱體W上的右轉向端蓋S2-10內。
[0034]當控制錐齒輪T5無轉向動力輸入時,控制錐齒輪T5在左右兩側驅動反力控制下,處于力平衡狀態,履帶車輛直線行駛;當控制錐齒輪T5有轉向動力輸入時,轉向軸主動齒輪S4將動力經花鍵傳遞給轉向軸S3并帶動其旋轉,轉向軸S3通過花鍵分別同時帶動左太陽輪S1-5和右太陽輪S2-5旋轉,進而左太陽輪S1-5帶動左行星齒輪S1-9旋轉,右太陽
S2-5帶動右行星齒輪S2-9旋轉,外部控制裝置通過控制錐齒輪T5同時對左側轉向雙聯齒輪Rl-1和右側轉向雙聯齒輪R2-1進行鎖定當左齒輪式齒圈S1-8受到左行星齒輪S1-9的作用力和右齒輪式齒圈S2-8受到右行星齒輪S2-9的作用力相同時具有自鎖功能,此時左齒輪式行星架S1-4和右齒輪式行星架S2-4以相同的轉速輸出,左齒輪式行星架S1-4將動力傳遞驅動左外部驅動齒輪M,右齒輪式行星架S2-4將動力傳遞驅動右外部驅動齒輪N ;當外部驅動裝置通過控制主軸T3驅動控制錐齒輪T5旋轉時,帶動左側轉向雙聯齒輪R1-2和右側轉向雙聯齒輪R2-2做不同方向的旋轉,從而帶動左齒輪式齒圈S1-8和右齒輪式齒圈
S2-8做不同方向的旋轉,此時一邊對行星傳動部分進行減速,另一邊對行星傳動部分進行加速,在左齒輪式行星架S1-4和右齒輪式行星架S2-4產生輸出速差,從而實現轉向,控制主軸T3的正反轉實現履帶車輛的左右轉向;在實現轉向過程無動力中斷,傳動效率高,且轉向控制采用間接控制,在保證轉向控制特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轉向行星傳動部分的結構,消除了行星傳動機構中的軸向力,且操作簡便,易于駕駛,便于履帶式拖拉機實現高精度方向盤轉向。
[0035]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包括箱體,其特征在于,箱體上安裝有中間動力傳遞部分、轉向控制部分、轉向行星傳動部分、左外部驅動齒輪及右外部驅動齒輪,且箱體與變速箱連接,變速箱動力輸出軸與轉向行星傳動部分連接,轉向行星傳動部分分別與左外部驅動齒輪和右外部驅動齒輪連接,轉向控制部分通過中間動力傳遞部分與轉向行星傳動部分連接;其具體連接結構如下: 中間動力傳遞部分中,中間控制軸兩端分別安裝有控制軸左端軸承和控制軸右端軸承,并通過左端蓋與右端蓋安裝于箱體內,左側滑動軸承和右側滑動軸承分別套裝在中間控制軸上,左側轉向雙聯齒輪通過左側滑動軸承安裝于中間控制軸上,右側轉向雙聯齒輪通過右側滑動軸承安裝于中間控制軸上,且左側轉向雙聯齒輪和右側轉向雙聯齒輪關于控制主軸對稱,而左側轉向雙聯齒輪和右側轉向雙聯齒輪上的錐齒輪部分同時與控制錐齒輪嚙合,左側轉向雙聯齒輪上的圓柱齒輪與左齒輪式齒圈的外部圓柱齒輪嚙合,右側轉向雙聯齒輪上的圓柱齒輪與右齒輪式齒圈的外部圓柱齒輪嚙合;此外,在左側滑動軸承一側設置有左側套筒,右側滑動軸承一側設置有右側套筒; 轉向控制部分中包括軸承三,控制端蓋關于轉向軸主動齒輪對稱,并安裝于箱體上,控制主軸套裝于軸承三內,控制主軸關于轉向軸主動齒輪對稱并安裝于控制端蓋內,控制錐齒輪套裝于控制主軸上; 轉向行星傳動部分中,轉向軸上設置有結構相同的左轉向行星控制部分和右轉向行星控制部分,且這兩個轉向行星控制部分關于轉向軸主動齒輪對稱,轉向軸主動齒輪兩側分別過渡套裝有左滑動軸承和右滑動軸承,左齒輪式齒圈套裝在左滑動軸承上,右齒輪式齒圈套裝在右滑動軸承上,左太陽輪和右太陽輪分別套裝在轉向軸外部設置的花鍵上,而左行星齒輪設置在左齒輪式齒圈與左太陽輪之間,右行星齒輪設置在右齒輪式齒圈與右太陽輪之間,左擋圈安裝在左太陽輪和左滑動軸承之間,右擋圈安裝在右太陽輪和右滑動軸承之間;此外,左行星齒輪通過左行星齒輪支撐組件周向均布安裝于左齒輪式行星架上,同時左行星齒輪與左齒輪式齒圈的內齒輪、左太陽輪的外齒輪嚙合;右行星齒輪通過右行星齒輪支撐組件周向均布安裝于右齒輪式行星架上,同時右行星齒輪與右齒輪式齒圈的內齒輪、右太陽輪的外齒輪嚙合; 左外部驅動齒輪與右外部驅動齒輪關于轉向軸主動齒輪對稱,且左齒輪式行星架與左外部驅動齒輪嚙合,右齒輪式行星架與右外部驅動齒輪嚙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左側轉向雙聯齒輪中部設置有左油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右側轉向雙聯齒輪中部設置有右油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中間控制軸的左端蓋通過左端蓋緊固螺栓緊固安裝于箱體上,其右端蓋通過右端蓋緊固螺栓緊固安裝于箱體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轉向軸上還套裝有左軸承與右軸承,且左軸承安裝在緊固于箱體上的左轉向端蓋內,右軸承安裝在緊固于箱體上的右轉向端蓋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左行星齒輪支撐組件包括組件動力軸、組件滑動軸承及組件擋圈,組件動力軸一端過盈安裝于左齒輪式行星架內,另一端過盈套裝有組件擋圈,組件滑動軸承過盈套裝于左行星齒輪內,左行星齒輪通過組件滑動軸承套裝于組件動力軸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左太陽輪和左滑動軸承之間安裝有左擋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右太陽輪和右滑動軸承之間安裝有右擋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齒輪動力分流式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左齒輪式行星架內設置有左滾針軸承,右齒輪式行星架內設置有右滾針軸承,且左滾針軸承與右滾針軸承分別套裝于轉向軸上。
【文檔編號】B62D3/12GK203996408SQ201420415243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5日
【發明者】肖名濤, 孫松林, 謝方平, 蔣蘋, 吳明亮, 張利峰, 李軍政, 吳畏 申請人:湖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