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兩輪摩托車的前懸架構造的制作方法

文(wen)檔序號(hao):4100917閱讀(du):48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兩輪摩托車的前懸架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緩沖器與前叉為不同體的兩輪摩托車的前懸架構造。
現有技術作為兩輪摩托車的前懸架構造,如圖6所示,在前叉內不裝入緩沖器,而是配置單獨的緩沖器。在這種前懸架構造中,轉向桿101可回轉地安裝在頭管100內,在該轉向桿101的上端設置有頂橋102,下端設置有底橋103,由這樣的頂橋102與底橋103來支承前叉104,用車軸支承臂106連結該前叉104的下端與前輪的軸105,而且,將緩沖器107的上端安裝在配置于前述頂橋102下端的緩沖器上托架113上,該緩沖器107的下端安裝在緩沖器臂108上,其中緩沖器臂108的一端可樞轉地支承在底橋103上,而且用推桿109連結該緩沖器臂108與前述車軸支承臂105之間,前述車軸支承臂105的擺動通過推桿109、緩沖器臂108傳遞到緩沖器107上。
前述推桿109的長度可調整,可容易變更緩沖特性的設定,此外,推桿109的下端部如圖7所示,被分成兩股部分110,車軸支承臂105的軸承部111插入該兩股部分110內,從側方用螺栓112連結。
作為以往的構造,如特公平6-47396號公報所公開的,沒有設置推桿,而是在車軸支承臂與前叉之間配置緩沖器,將車軸支承臂的擺動直接傳遞給緩沖器。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不管車軸支承臂的擺動傳遞到緩沖器上的形式如何,與車軸支承臂連結的緩沖器或推桿的下端都是采用前述的兩股部分110。而且,當車軸支承臂105擺動時,兩股部分110與車軸支承臂105之間的關系如圖8(a)~(c)所示。
因此,為了避免兩股部分110與車軸支承臂105的干涉,設置車軸支承臂105的軸承部111的部分的兩肋111a必需形成缺口的形狀。在這樣的條件下,為了保持車軸支承臂必要的剛性,車軸支承臂就必需加厚,導致重量增加。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兩輪摩托車的前懸架構造,其中用車軸支承臂連結前叉的下端與車軸之間,該車軸支承臂的回轉通過推桿或者直接傳遞給緩沖器,在前述車軸支承臂上形成向上方開口的凹部,將推桿的下端或者緩沖器的下端插入該凹部內,同時通過軸承可自由回轉地連結到側方的軸上。
這樣,通過將車軸支承臂的形狀做成近似船形的形狀,就不需考慮避免車軸支承臂與推桿下端或緩沖器下端之間的干涉,由于增加了形狀自由度,不會造成因必要的剛性而帶來重量增加。
此外,作為將前述推桿的下端或緩沖器的下端可自由回轉地支承的軸采用螺栓,通過將該螺栓的頭部設置在前輪側位置,螺栓的頭部不會向外部露出,從而可提高外觀性。
附圖的簡要說明圖1是采用本發明的前懸架構造的兩輪摩托車的主要部分的側面圖;圖2是構成該前懸架構造的車軸支承臂的放大的側面圖;圖3是圖2的A-A方向的視圖;圖4是表示別的實施例的剖面圖;圖5是表示別的實施例的兩輪摩托車的主要部分的側面圖;圖6是表示以往的連桿式前懸架構造的兩輪摩托車的主要部分的側面圖7是從圖6的B方向所見到的放大圖;圖8(a)~(c)是以往的前懸架構造的操作說明圖。
發明的實施形式下面根據


本發明的實施形式。圖1是采用本發明的前懸架構造的兩輪摩托車的主要部分的側面圖;圖2是構成該前懸架構造的車軸支承臂的放大的側面圖;圖3是圖2的A-A方向的視圖。
圖中1是頭管,轉向桿2可回轉地插入該頭管1內,在該轉向桿2的上端設置有頂橋3,下端設置有底橋4,由這樣的頂橋3與底橋4來支承前叉5的上部,該前叉5的下端插入臂保持器6內,而且,車軸支承臂(樞軸臂)8的一端可自由擺動地安裝在前輪的車軸7上。關于該車軸支承臂8,將在后面進行詳細描述。
而且,緩沖器10的上端通過安裝支柱9可自由回轉地安裝在前述頂橋3上,緩沖器臂的安裝支柱11被固定在前叉5上,并且該支柱重疊在前述底橋4上,緩沖器臂12的一端可自由擺動地支承在該緩沖器臂的安裝支柱11上,前述緩沖器10的下端可自由回轉地安裝在該緩沖器臂12的中間部上。
連結部件13的上端部可自由回轉地連結在前述緩沖器臂12的另一端部上,推桿14的上端部可自由回轉地連結在該連結部件13的下端部上,推桿14的下端部15可自由回轉地連結在前述車軸支承臂8的中間部上。
也就是說,車軸支承臂8形成從側面看大致ㄑ字狀,其前端部形成用于連結到前叉5的下端的臂保持器6上的兩股部分16,該兩股部分16通過螺栓17可自由回轉地連結到臂保持器6上。此外,車軸支承臂8的后端形成設有切口的軸承部18,車軸支承臂8通過該軸承部18可自由回轉地連結到車軸7上。
而且,車軸支承臂8的中央部形成向上方開口的凹部19,將設置在推桿14的下端部15的軸承部20放入該凹部19內,從側方將螺栓21插入該軸承部20內。這樣,將車軸支承臂8、前叉5、車軸7以及推桿14全部可自由回轉地連結起來。
此外,在前述推桿14的上端部與前叉5之間,可自由回轉地架設上臂21,由該上臂21、前叉5、推桿14以及車軸支承臂8形成平行四邊形連桿。
而且,制動鉗22的安裝支柱23的一端安裝在前輪的車軸7上,在該安裝支柱23的另一端與前叉5之間架設扭矩連桿24,此外擋泥板25安裝在安裝支柱23上。
圖4是表示別的實施例的剖面圖,在該實施例中,螺栓21的頭部位于與前輪相對的一側。采用這樣的構造,由于螺栓21的頭部不露出于車軸支承臂8的外側面,因此可提高外觀性。
圖5是表示別的實施例的兩輪摩托車的主要部分的側面圖,在前述實施例中,是采用通過推桿14將車軸支承臂8的擺動傳遞給緩沖器10的構造,但在該實施例中,是將緩沖器10的下端連結到車軸支承臂8上,將該緩沖器的上端連結到前叉5的中間部上,因此車軸支承臂8的擺動是直接傳遞到緩沖器10上。
發明的效果按照以上說明的本發明,在將緩沖器作為與前叉不同體的兩輪摩托車的前懸架構造中,由于將連結前輪的車軸與前叉下端的車軸支承臂的形狀形成向上方開口的凹部,將推桿的下端或緩沖器的下端插入該凹部內,同時通過軸承將推桿的下端或緩沖器的下端可自由回轉地連結到側方的軸上,因此可以增大車軸支承臂的形狀自由度,不會造成因必要的剛性而帶來重量的增加。
特別是,通過將推桿的下端或緩沖器的下端可自由回轉地連結,從前輪側插入螺栓,螺栓的頭部不會向外部露出,從而可提高外觀性。
權利要求
1.一種兩輪摩托車的前懸架構造,其中用車軸支承臂連結前叉的下端與前輪的車軸之間,該車軸支承臂的回轉通過推桿或者直接傳遞給緩沖器,其特征是在前述車軸支承臂上形成向上方開口的凹部,將推桿的下端或者緩沖器的下端插入該凹部內,同時通過軸承可自由回轉地連結到側方的軸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摩托車的前懸架構造,其特征是可自由回轉地支承前述推桿的下端或緩沖器的下端的軸為螺栓,該螺栓的頭部位于前輪側位置。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前懸架構造,其連結前輪的車軸與前叉下端的車軸支承臂具有重量輕且剛性高的形狀。車軸支承臂8形成從側面看大致ㄑ字狀,其前端部形成用于連結到前叉5的下端的臂保持器6上的兩股部分16,該兩股部分16通過螺栓17可自由回轉地連結到臂保持器6上,車軸支承臂8的后端形成設有切口的軸承部18,車軸支承臂8通過該軸承部18可自由回轉地連結到車軸7上,而且,車軸支承臂8的中央部形成向上方開口的凹部19,設置于推桿14的下端部15上的軸承部20插入該凹部19,能將螺栓21從側方插入該軸承部20內。
文檔編號B62K25/04GK1309053SQ01104529
公開日2001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0年2月15日
發明者伊藤真二, 巖井俊之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liu)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