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環繞在膠條上的帶束層的輪胎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輪胎,所述輪胎包括周向胎面、一對胎圈和一對胎側。所述輪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周向胎面下方并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多個周向帶束層。所述多個周向帶束層包括下部帶束層和上部帶束層。所述輪胎還包括至少一個膠條。所述至少一個膠條具有與所述下部帶束層的頂表面和所述上部帶束層的底表面接觸的第一部分。所述至少一個膠條具有設置在所述下部帶束層下方的第二部分。
【專利說明】
具有環繞在膠條上的帶束層的輪胎
技術領域
[0001]本公開涉及輪胎構造的領域。更具體地講,本公開涉及在胎冠區域中具有多個帶束層且磨損層設置在每個帶束層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輪胎。
【背景技術】
[0002]當前輪胎構造采用具有加強簾線的主體簾布層,所述加強簾線從一個胎圈橫向延伸到另一個胎圈。此類輪胎稱為子午線輪胎,這是因為加強簾線基本上徑向取向。子午線輪胎采用包含鋼筋簾線的至少一個不可伸展的周向帶束層。帶束層設置在輪胎的胎冠區域中、主體簾布層上方和胎面下方。在使用多個帶束層的情況下,已知的是在帶束層邊緣之間采用磨損層。
【發明內容】
[0003]在一個實施例中,輪胎包括第一環形胎圈、第二環形胎圈,以及在第一環形胎圈和第二環形胎圈之間延伸的主體簾布層。輪胎還包括設置在主體簾布層上方并且軸向延伸跨過主體簾布層的一部分的多個周向帶束層。所述多個周向帶束層包括至少下部帶束層以及設置在下部帶束層上方的上部帶束層。輪胎還包括環繞在下部帶束層的軸向端上的至少一個膠條,使得所述至少一個膠條具有與下部帶束層的頂表面和上部帶束層的底表面接觸的上部,并且使得所述至少一個膠條具有與下部帶束層的底表面和主體簾布層的頂表面接觸的下部。輪胎還包括設置在上部帶束層上方的尼龍冠帶層,以及設置在尼龍冠帶層上方并軸向延伸跨過輪胎的周向胎面。輪胎還具有在第一環形胎圈與第一胎肩之間延伸的第一胎側,所述第一胎肩與周向胎面相連;以及在第二環形胎圈與第二胎肩之間延伸的第二胎側,所述第二胎肩與周向胎面相連。
[0004]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輪胎包括胎體簾布層以及與胎體簾布層相連的一對環形胎圈。輪胎還包括含上部帶束層和下部帶束層的第一周向帶束層區域,以及環繞在下部帶束層的第一端上的第一膠條。第一膠條具有與下部帶束層的頂表面和上部帶束層的底表面接觸的上部。第一膠條還具有設置在下部帶束層下方的下部。輪胎還包括環繞在下部帶束層的第二端上的第二膠條,其中第二膠條具有與下部帶束層的頂表面和上部帶束層的底表面接觸的上部。第二膠條還具有設置在下部帶束層下方的下部。輪胎還具有周向胎面以及與所述一對環形胎圈和周向胎面相連的一對胎側。
[0005]在又另一個實施例中,輪胎包括周向胎面、一對胎圈和一對胎側。所述輪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周向胎面下方并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多個周向帶束層。所述多個周向帶束層包括下部帶束層和上部帶束層。所述輪胎還包括至少一個膠條。所述至少一個膠條具有與所述下部帶束層的頂表面和所述上部帶束層的底表面接觸的第一部分。所述至少一個膠條具有設置在所述下部帶束層下方的第二部分。
【附圖說明】
[0006]在附圖中,示出了結構,所述結構與下文提供的詳細描述一起描述了本要求保護的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類似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號標示。應當理解,被示出為單個部件的元件可以用多個部件替換,并且被示出為多個部件的元件可以用單個部件替換。附圖未按比例繪制,并且出于說明性目的,可能放大了某些元件的比例。
[0007]圖1為具有一對帶束層的輪胎100的一個實施例的局部橫截面;
[0008]圖2為輪胎100的胎肩區域的橫截面;
[0009]圖3為具有一對帶束層的輪胎的可供選擇的實施例的胎肩區域的橫截面;以及
[0010]圖4為具有一對帶束層的輪胎的另一個可供選擇的實施例的胎肩區域的橫截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文包括本文所采用的所選擇的術語的定義。這些定義包括落入術語范圍內且可用于實施的部件的各種實例或形式。所述實例并非旨在進行限制。術語的單數和復數形式均可在所述定義之內。
[0012]“軸向”和“軸向地”是指平行于輪胎旋轉軸線的方向。
[0013]“周向”和“周向地”是指沿胎面表面的圓周延伸的與軸向垂直的方向。
[0014]“赤道面”是指垂直于輪胎旋轉軸線并且穿過輪胎胎面中心的平面。
[0015]“徑向”和“徑向地”是指垂直于輪胎旋轉軸線的方向。
[0016]如本文所用的“胎側”是指在胎面與胎圈之間的輪胎部分。
[0017]如本文所用的“胎面”是指在正常充氣和負載情況下與道路接觸的輪胎部分。
[0018]方向在本文中結合輪胎的旋轉軸線來闡明。術語“向上”和“向上地”是指朝向輪胎胎面的總體方向,而“向下”和“向下地”是指朝向輪胎旋轉軸線的總體方向。因此,當相對的方向性術語諸如“上部”和“下部”或“頂部”和“底部”結合元件使用時,“上部”或“頂部”元件比“下部”或“底部”元件在空間上更靠近胎面。此外,當相對的方向性術語諸如“上方”或“下方”結合元件使用時,如果某一元件位于另一元件的“上方”,則意味著該元件比另一元件更靠近胎面。
[0019]術語“向內”和“向內地”是指朝向輪胎赤道面的總體方向,而“向外”和“向外地”是指遠離輪胎赤道面并且朝向輪胎側壁的總體方向。因此,當相對的方向性術語諸如“內部”和“外部”結合元件使用時,“內部”元件比“外部”元件在空間上更靠近輪胎的赤道面。
[0020]雖然用于以下說明的類似術語描述常用輪胎部件,但應當理解,由于這些術語帶有略微不同的含義,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不會認為下列術語中的任何一者可與用于描述常用輪胎部件的另一個術語完全地互換。
[0021]圖1示出了輪胎100的一個實施例的四分之一部分的橫截面。雖然僅示出了輪胎100的右上象限,但應當理解,其他象限基本上相同。在一個實施例中,輪胎100為客車輪胎。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輪胎可為輕型卡車輪胎。然而,應當理解,輪胎可為任何車輛的輪胎,所述車輛包括但不限于自行車、摩托車、全地形車輛、汽車、卡車、拖拉機及其他農用車輛、采礦車輛、飛機以及所有其他輪式車輛。
[0022]圖2示出了輪胎100的胎肩區域的橫截面,并且提供了某些部件的更多細節。因此,下文參照圖1和2描述輪胎100。
[0023]輪胎100包括胎圈區域105、胎冠區域110,以及從胎圈區域105延伸到胎冠區域110的胎側區域115。胎圈區域105包括環形胎圈120和胎圈插件125。應當理解,第二環形胎圈(未示出)和第二胎圈填充劑(未示出)設置在輪胎的相對側上。雖然胎圈填充劑125被示出為單個部件,但其可包括由不同材料構造的多個區域。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胎圈填充劑可被省去。
[0024]一對主體簾布層130a,b在環形胎圈120與第二環形胎圈(未示出)之間延伸。在圖示實施例中,每個主體簾布層具有向內向下簾布層,以及沿著環形胎圈120和胎圈填充劑125向外延伸的反包部分。第一主體簾布層130a具有終止于胎圈填充劑125的頂點下方的反包部分,而第二主體簾布層130b具有延伸穿過胎側區域115并終止于輪胎100的胎冠區域110中的反包部分。然而,圖示的主體簾布層布置僅僅是示例性的。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可采用處于各種構型的任何數量的主體簾布層。
[0025]包括下部帶束層135a和上部帶束層135b的一對周向帶束層設置在主體簾布層130a、b上方并軸向延伸跨過主體簾布層130a、b的一部分。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輪胎可包括三個或更多個周向帶束層。
[0026]在一個實施例中,每個帶束層135a、b均為基本剛性的,并且包括通過由鋼或其他合適材料構造的簾線加強的彈性體帶束層,所述其他合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芳族聚酰胺、玻璃纖維、碳纖維或尼龍。在每個帶束層內,簾線彼此基本上平行。下部帶束層135a的簾線以相對于輪胎的赤道面成第一角度取向,并且上部帶束層135b的簾線以相對于輪胎的赤道面成第二角度取向。第一角度可不同于第二角度。在一個實施例中,下部帶束層135a的簾線和上部帶束層135b的簾線以相對于輪胎的赤道面成相反角度設置。在示例性實施例中,第一角度介于15°和35°之間,并且第二角度介于-15°和-35°之間。然而,應當理解,可采用帶束層135a、b的任何取向。
[0027]在圖示實施例中,下部帶束層135a的軸向寬度大于上部帶束層135b的軸向寬度。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這兩個帶束層具有相同寬度。在另一個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上部帶束層135b的軸向寬度大于下部帶束層135a的軸向寬度。
[0028]膠條140環繞在下部帶束層135a的軸向端上。換句話講,膠條140被定位成使得膠條140的上部能同時與下部帶束層135a的頂表面和上部帶束層135b的底表面接觸。膠條140的下部設置在下部帶束層135a下方,使得其接觸下部帶束層135a的底表面和主體簾布層130的頂表面。在一個實施例中,膠條140由帶束層(S卩,帶束層表層)中使用的相同彈性體材料構造。
[0029]在圖示實施例中,膠條140僅位于輪胎100的胎肩區域中,并且不延伸跨過輪胎的軸向寬度。第二膠條(未示出)以上述相同方式環繞在下部帶束層135a的相對軸向端上。膠條140和第二膠條可因此被描述為軸向地間隔開。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單個膠條可延伸跨過輪胎的軸向寬度,并且環繞在下部帶束層的兩端上。在另一個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諸如非對稱輪胎中,膠條僅位于輪胎的一側上。在這種實施例中,帶束層邊緣插件或帶束層楔形件可任選地用于輪胎的相對側上。
[0030]在制備輪胎100的方法中,膠條140的下部可在硫化工藝期間同時粘結到下部帶束層135a和其中一個主體簾布層130。這種粘結可防止下部帶束層135a從主體簾布層130a、b分離。另外,膠條140的上部可在硫化工藝期間同時粘結到下部帶束層135a和上部帶束層135b。這種粘結可防止下部帶束層135a從上部帶束層135b分離。膠條140還可防止下部帶束層135a的簾線磨損上部帶束層135b。同樣,膠條140還可防止上部帶束層135b的簾線磨損下部帶束層135a。環繞下部帶束層135a的兩端而不環繞頂部帶束層133b,使得能夠消除帶束層邊緣插件和帶束層楔形件(已知用于輪胎的兩種部件)。因此,可通過環繞下部帶束層135a的兩端而不環繞頂部帶束層133b,來簡化輪胎構造。這還可使得重量減輕,同時保持或甚至改善輪胎性能。
[0031 ] 在一個實施例中,膠條140具有0.02英寸至0.06英寸(0.5mm至1.5mm)的膠厚。然而,應當理解,膠條可具有任何所需的厚度。可選擇膠條的膠厚使得膠條防止磨損和分離,而不給輪胎增加過大重量。
[0032]輪胎100還包括設置在上部帶束層135b上方的冠帶層145。在一個實施例中,冠帶層145由尼龍簾線構造。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冠帶層可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芳綸纖維諸如KEVLAR、或其他聚合物材料構造。
[0033]在圖示實施例中,冠帶層145軸向延伸跨過整個上部帶束層135b以及整個下部帶束層135a。因此,冠帶層145的每一端均設置在下部帶束層135a和上部帶束層135b的相應端的外部。在下述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可采用不同相對寬度的冠帶層。在另一個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可采用多個冠帶層。在又另一個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冠帶層可具有沿著輪胎的軸向寬度的間隙。
[0034]在一個實施例中,通過將簾線連續纏繞在輪胎胎體的圓周上,來形成冠帶層145。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通過將片材纏繞在輪胎胎體的圓周上,來形成冠帶層145。
[0035]繼續參照圖1和2,加強層150設置在冠帶層145的一部分上方。在圖示實施例中,加強層150從冠帶層145的一端軸向延伸跨過冠帶層145的僅一部分。加強層150的一端設置在上部帶束層135b的相應端的外部以及下部帶束層135a的相應端的外部。
[0036]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加強層(未示出)設置在冠帶層145的第二端上方。第二加強層的一端也設置在上部帶束層135b的相應端的外部以及下部帶束層135a的相應端的外部。第二加強層從冠帶層145的第二端軸向延伸跨過冠帶層145的僅一部分,使得加強層150與第二加強層軸向地間隔開。
[0037]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加強層可設置在冠帶層下方。在另一個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加強層可從冠帶層的一端延伸到冠帶層的另一端。在又另一個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加強層可被省去。
[0038]在一個實施例中,加強層150由尼龍構造。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加強層150可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芳綸纖維諸如KEVLAR、或其他聚合物材料構造。在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冠帶層145和加強層150由相同材料構造。
[0039]在一個實施例中,通過將簾線連續纏繞在輪胎胎體的圓周上,來形成加強層150。在一個這樣的實施例中,加強層150和冠帶層145可在相同的纏繞工藝過程中形成。例如,可通過從輪胎胎體的第一軸向側到第二軸向側的連續纏繞工藝,來形成冠帶層。在形成冠帶層的第二軸向端后,尼龍簾線繼續圍繞第二端朝第一軸向側纏繞,直到完成加強層。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中,通過將片材纏繞在輪胎胎體的圓周上,來形成加強層150。
[0040]胎面底層155設置在加強層150上方。胎面底層155由橡膠構造,并且軸向延伸跨過整個胎冠區域,使得胎面底層155的每一端均設置在帶束層135a、b、冠帶層145和加強層150的相應端的外部。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胎面底層可被省去。
[0041]亞胎面層160設置在胎面底層155上方。亞胎面底層160也由橡膠構造,并且軸向延伸跨過整個胎冠區域,使得胎面底層155的每一端均設置在帶束層135a、b、冠帶層145和加強層150的相應端的外部。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亞胎面層可被省去。
[0042]周向胎面165設置在輪胎100的胎冠區域110中,上部和下部帶束層135a、b、膠條140、冠帶層145、加強層150、胎面底層155及亞胎面160上方。周向胎面165軸向延伸跨過輪胎100,從第一胎肩170到達第二胎肩(未示出)。周向胎面165可包括胎面元件,諸如溝槽、細縫、縱向花紋、花紋塊、橫向花紋和其他已知的胎面元件。周向胎面165可由橡膠化合物形成。
[0043]胎側175從胎圈區域105延伸穿過胎側區域115到達第一胎肩170,使得其鄰接周向胎面165。第二胎側(未示出)同樣從第二胎圈區域延伸穿過胎側區域到達輪胎相對側上的第二胎肩。胎側可由橡膠化合物形成。
[0044]圖3示出了輪胎200的可供選擇的實施例的胎肩區域的橫截面。雖然僅示出了胎肩區域,但應當理解,除了下述差異之外,輪胎200與圖1和2中所示的輪胎100基本上相同。輪胎200的部件可以與上述輪胎100的對應部件相同的方式由相同材料構造。輪胎200還可包括上文結合輪胎100討論的備選設計方案。
[0045]輪胎200包括在一對環形胎圈(未示出)之間延伸的主體簾布層210。雖然僅示出了單個主體簾布層,但應當理解,可采用任何數量的主體簾布層。
[0046]包括下部帶束層220a和上部帶束層220b的一對周向帶束層設置在主體簾布層210上方并軸向延伸跨過主體簾布層210的一部分。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輪胎可包括三個或更多個周向帶束層。
[0047]膠條230環繞在下部帶束層220a的軸向端上。換句話講,膠條230被定位成使得膠條230的上部能同時與下部帶束層220a的頂表面和上部帶束層220b的底表面接觸。膠條230的下部設置在下部帶束層220a下方,使得其接觸下部帶束層220a的底表面和主體簾布層210的頂表面。
[0048]在圖示實施例中,膠條230僅位于輪胎200的胎肩區域中,并且不延伸跨過輪胎的軸向寬度。第二膠條(未示出)環繞在下部帶束層220a的相對軸向端上。膠條230和第二膠條可因此被描述為軸向地間隔開。
[0049]輪胎200還包括設置在上部帶束層220b上方的冠帶層240。在圖示實施例中,冠帶層240軸向延伸跨過整個上部帶束層220b并延伸到下部帶束層220a的一部分上。冠帶層240的每一端均設置在上部帶束層220b的相應端的外部以及下部帶束層220a的相應端的內部,使得冠帶層240的每一端均設置在下部帶束層220a上方。
[0050]加強層250設置在冠帶層240的一部分上方。在圖示實施例中,加強層250從冠帶層240的一端軸向延伸跨過冠帶層240的僅一部分。加強層250的一端設置在上部帶束層220b的相應端的外部以及下部帶束層220a的相應端的內部,使得加強層250的該端部設置在下部帶束層220a上方。
[0051]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加強層(未示出)設置在冠帶層240的第二端上方。第二加強層的一端也設置在上部帶束層220b的相應端的外部以及下部帶束層220a的相應端的內部,使得第二加強層的該端部設置在下部帶束層220a上方。第二加強層從冠帶層240的第二端軸向延伸跨過冠帶層240的僅一部分,使得加強層250與第二加強層軸向地間隔開。
[0052]胎面底層260設置在加強層250上方。亞胎面層270設置在胎面底層260上方。
[0053]周向胎面280設置在輪胎200的胎冠區域中,上部和下部帶束層220a、b、膠條230、冠帶層240、加強層250、胎面底層260及亞胎面270上方。周向胎面280軸向延伸跨過輪胎200,從第一胎肩285到達第二胎肩(未示出)。周向胎面280可包括胎面元件,諸如溝槽、細縫、縱向花紋、花紋塊、橫向花紋和其他已知的胎面元件。
[0054]胎側290從輪胎200的胎圈區域延伸到第一胎肩285,使得其鄰接周向胎面280。第二胎側(未示出)同樣從胎圈區域延伸到輪胎相對側上的第二胎肩。
[0055]圖4示出了輪胎300的另一個可供選擇的實施例的胎肩區域的橫截面。雖然僅示出了胎肩區域,但應當理解,除了下述差異之外,輪胎300與圖1和2中所示的輪胎100基本上相同。輪胎300的部件可以與上述輪胎100的對應部件相同的方式由相同材料構造。輪胎300還可包括上文結合輪胎100討論的備選設計方案。
[0056]輪胎300包括在一對環形胎圈(未示出)之間延伸的主體簾布層310。雖然僅示出了單個主體簾布層,但應當理解,可采用任何數量的主體簾布層。
[0057]包括下部帶束層320a和上部帶束層320b的一對周向帶束層設置在主體簾布層310上方并軸向延伸跨過主體簾布層310的一部分。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輪胎可包括三個或更多個周向帶束層。
[0058]膠條330環繞在下部帶束層320a的軸向端上。換句話講,膠條330被定位成使得膠條330的上部能與下部帶束層320a的頂表面和上部帶束層320b的底表面接觸。膠條330的下部設置在下部帶束層320a下方,使得其接觸下部帶束層320a的底表面和主體簾布層310的頂表面。
[0059]在圖示實施例中,膠條330僅位于輪胎300的胎肩區域中,并且不延伸跨過輪胎的軸向寬度。第二膠條(未示出)環繞在下部帶束層320a的相對軸向端上。膠條330和第二膠條可因此被描述為軸向地間隔開。
[0060]輪胎300還包括設置在上部帶束層220b上方的冠帶層340。在圖示實施例中,冠帶層340軸向延伸跨過整個上部帶束層320b并延伸到下部帶束層320a的一部分上。冠帶層340的每一端均設置在上部帶束層320b的相應端的外部以及下部帶束層320a的相應端的內部,使得冠帶層340的每一端均設置在下部帶束層320a上方。在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未示出)中,冠帶層可延伸超出下部帶束層的端部,這與輪胎100的冠帶層145類似。
[0061 ]在圖示實施例中,輪胎300不包括冠帶層340上方的加強層。
[0062]胎面底層350設置在冠帶層340上方。亞胎面層360設置在胎面底層350上方。
[0063]周向胎面370設置在輪胎300的胎冠區域中,上部和下部帶束層320a、b、膠條330、冠帶層340、胎面底層350及亞胎面360上方。周向胎面370軸向延伸跨過輪胎300,從第一胎肩380到達第二胎肩(未示出)。周向胎面370可包括胎面元件,諸如溝槽、細縫、縱向花紋、花紋塊、橫向花紋和其他已知的胎面元件。
[0064]胎側390從輪胎300的胎圈區域延伸到第一胎肩380,使得其鄰接周向胎面370。第二胎側(未示出)同樣從胎圈區域延伸到輪胎相對側上的第二胎肩。
[0065]就在說明書或權利要求書中使用術語“包括”或“具有”而言,其旨在以類似于術語“包含”在權利要求中用作過渡詞時所理解的方式來具有包容性。此外,就采用術語“或”(例如,A或B)而言,其旨在表示“A或B或兩者”。當
【申請人】旨在指示“僅A或B但不是兩者”時,則將采用術語“僅A或B但不是兩者”。因此,本文中術語“或”的使用具有包容性,不具有排他性。參見 Bryan A.Garner ,A Dict1nary of Modern Legal Usage 624 (2d.Ed.1995) (BryanA.Garner,《現代法律用語字典》,第624頁,第二版,1995年)。此外,就在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使用術語“在…中”或“到…中”而言,其旨在另外表示“在…上”或“到…上”。此外,就在說明書或權利要求書中使用術語“連接”而言,其旨在不僅表示“直接連接到”,而且也表示“間接連接到”,諸如通過另外的一個部件或多個部件進行連接。
[0066]雖然本發明已通過其實施例的描述進行了說明,并且雖然已相當詳細地對所述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
【申請人】并非意圖將所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約束為這樣的細節或以任何方式限制為這樣的細節。其他優點和修改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其更廣泛的方面,本發明并不限于所示和所述的特定細節、代表性設備和方法,以及示例性實例。因此,可以在不偏離
【申請人】的總體發明構思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偏離這樣的細節。
【主權項】
1.一種輪胎,包括: 第一環形胎圈和第二環形胎圈; 主體簾布層,所述主體簾布層在所述第一環形胎圈和所述第二環形胎圈之間延伸; 多個周向帶束層,所述多個周向帶束層設置在所述主體簾布層上方并且軸向延伸跨過所述主體簾布層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多個周向帶束層包括至少下部帶束層以及設置在所述下部帶束層上方的上部帶束層; 至少一個膠條,所述至少一個膠條環繞在所述下部帶束層的軸向端上,使得所述至少一個膠條具有與所述下部帶束層的頂表面和所述上部帶束層的底表面接觸的上部,并且使得所述至少一個膠條具有與所述下部帶束層的底表面和所述主體簾布層的頂表面接觸的下部; 尼龍冠帶層,所述尼龍冠帶層設置在所述上部帶束層上方; 周向胎面,所述周向胎面設置在所述尼龍冠帶層上方并且軸向延伸跨過所述輪胎; 第一胎側,所述第一胎側在所述第一環形胎圈和第一胎肩之間延伸,所述第一胎肩與所述周向胎面相連;以及 第二胎側,所述第二胎側在所述第二環形胎圈和第二胎肩之間延伸,所述第二胎肩與所述周向胎面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還包括一對加強層,所述一對加強層包括設置在所述尼龍冠帶層的第一端上方的第一加強層以及設置在所述尼龍冠帶層的第二端上方的第二加強層,其中所述第一加強層與所述第二加強層軸向地間隔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胎,其中所述一對加強層由尼龍構造。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膠條包括環繞在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一端上的第一膠條以及環繞在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二端上的第二膠條。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其中所述下部帶束層的軸向寬度大于所述上部帶束層的軸向寬度。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胎,其中所述尼龍冠帶層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設置在所述上部帶束層的第一端的外部和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一端的內部,使得所述尼龍冠帶層的所述第一端設置在所述下部帶束層上方。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胎,其中所述尼龍冠帶層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設置在所述上部帶束層的第一端的外部和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一端的外部。8.一種輪胎,包括: 胎體簾布層; 一對環形胎圈,所述一對環形胎圈與所述胎體簾布層相連; 第一周向帶束層區域,所述第一周向帶束層區域包括上部帶束層和下部帶束層; 第一膠條,所述第一膠條環繞在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一端上,其中所述第一膠條具有上部,所述上部接觸所述下部帶束層的頂表面和所述上部帶束層的底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膠條具有設置在所述下部帶束層下方的下部; 第二膠條,所述第二膠條環繞在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二端上, 其中所述第二膠條具有上部,所述上部接觸所述下部帶束層的頂表面和所述上部帶束層的底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膠條具有設置在所述下部帶束層下方的下部; 周向胎面;以及 一對胎側,所述一對胎側與所述一對環形胎圈和所述周向胎面相連。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輪胎,還包括冠帶層,所述冠帶層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上部帶束層上方和所述下部帶束層上方。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輪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冠帶層的第一端上方的第一加強層。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輪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冠帶層的第二端上方的第二加強層,其中所述第一加強層與所述第二加強層軸向地間隔開。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輪胎,其中所述第一加強層的一端和所述冠帶層的所述第一端設置在所述上部帶束層的第一端的外部和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一端的內部,使得所述第一加強層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冠帶層的所述第一端設置在所述下部帶束層上方。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輪胎,其中所述第二加強層的一端和所述冠帶層的所述第二端設置在所述上部帶束層的第二端的外部和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二端的內部,使得所述第二加強層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冠帶層的所述第二端設置在所述下部帶束層上方。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輪胎,其中所述第一加強層的一端和所述冠帶層的所述第一端設置在所述上部帶束層的第一端的外部和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一端的外部。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輪胎,其中所述第二加強層的一端和所述冠帶層的所述第二端設置在所述上部帶束層的第二端的外部和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二端的外部。16.一種充氣輪胎,具有周向胎面、一對胎圈和一對胎側,所述充氣輪胎包括: 多個周向帶束層,所述多個周向帶束層設置在所述周向胎面下方并且在軸向方向上延伸,所述多個周向帶束層包括下部帶束層和上部帶束層; 至少一個膠條, 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膠條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與所述下部帶束層的頂表面和所述上部帶束層的底表面接觸,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膠條具有設置在所述下部帶束層下方的第二部分。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輪胎,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膠條包括環繞在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一端上的第一膠條以及環繞在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二端上的第二膠條。18.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輪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上部帶束層上方的至少一個冠帶層。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輪胎,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冠帶層具有第一端, 所述第一端設置在所述上部帶束層的第一端的外部和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一端的內部。2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輪胎,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冠帶層具有第一端, 所述第一端設置在所述上部帶束層的第一端的外部和所述下部帶束層的第一端的外部。
【文檔編號】B60C9/22GK105829130SQ201480070432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6日
【發明人】賈斯丁·M·格雷斯, 亞當·K·內斯比特
【申請人】普利司通美國輪胎運營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