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陸兩用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陸交通運輸工具,特別是指一種主要用于淺海水產養殖作業和水陸聯運貨物的水陸兩用船。
至今,還沒有公知公用的、主要用于淺海水產養殖、簡易實用的水陸兩用船,養殖作業和向海上運送肥料、或向岸上運送水產養殖品,仍然是水上用船,岸上靠車。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船一體化的水陸兩用船,可由陸上直接駛入海中作業,或由海上直接駛上岸,在陸上行駛,實用方便,造價低。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是,一種主要用于淺海水產養殖作業的水陸兩用船,包括船殼(1)和船尾掛機,特征是,船底部設置陸上行走系統,它包括發動機(14)、離合器(15)、變速箱(16)、中央傳動軸(17)、橋、車軸、車輪(20)、(21)、以及轉向、制動裝置;船艙底部夾層內有龍骨架(6);隔板(2)將船艙分隔成獨立的貨艙和機艙。
本實用新型,將最簡單實用的船與最簡單實用的車有機的結合為一體,設計科學、廉價實用。
圖1、本實用新型機艙居中設計時主視簡圖圖2、本實用新型A-A剖視簡圖圖3、本實用新型B-B剖視簡圖圖4、本實用新型機艙置船尾、驅動后橋時結構簡圖圖5、本實用新型機艙置船尾、驅動前橋時結構簡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圖,水陸兩用船有船殼(1)、尾部有船尾掛機,它包括發動機(7)、螺旋槳推進器(8)、船舵(9)和舵把(10),可購制成品,亦可自制,固定在船尾殼外即可,裝拆十分方便。船艙通過隔板(2)封隔成機艙和貨艙,機艙可以居中設計,船艙底部成夾層結構,內有龍骨架(6),作為陸上行走系統的底盤架,同時起船體加固作用。其陸上行走系統,包括發動機(14)、離合器(15)、變速箱(16)、中央傳動軸(17)、橋、車軸、車輪,以及轉向、制動裝置。可以只驅動前橋(18)、前車輪(20),后車輪(21)為從動車輪;亦可增設后橋(19),同時驅動前后橋。(22)為支撐車軸的減震彈簧板,它兩端固定于船殼外壁。圖2、圖3為只有前橋時的A-A、B-B剖視簡圖,方向機(23)的轉向搖臂軸(24)、轉向搖臂(25)、轉向橫杠(未畫出),以及前橋(18)、車軸(26)、車輪,中央傳動軸(17)均設于船殼外,變速箱(16)的下部露于船殼外,船殼與方向機機殼、與變速箱箱殼焊接。該水陸兩用船,機艙同時為陸上行走駕駛室。水中行駛時,在船尾操縱舵把(10)即可。為使構造簡單及實際負荷情況,一般可只設前橋、前驅動即可,由水中上岸時,前輪先著岸,起動陸上行走系統,由前輪作驅動輪即可順利上岸。
本實用新型,可將機艙(4)設于船頭或船尾,此時只有一個貨艙,無論設于船頭,還是船尾,路上行走系統均可只設前驅動,或只設后驅動,或者,同時設前后驅動。圖4是機艙設在船尾,后橋驅動情況,圖5是機艙設于船尾,前橋驅動情況。
當機艙設于船尾時,還可以利用發動機(14)的動力輸出取代船尾掛機發動機(7),具體實施時,是在離合器,變速箱(15、16)內設雙聯離合器和動力輸出軸(未畫出),再通過皮帶(13)、皮帶輪(12)、錐齒輪箱(11),驅動螺旋槳推進器(8);亦可不用皮帶輪總成,而是通過鋼絲繩總成,采用軟聯接驅動方式驅動推進器(8)。
下面提供一實施例,如圖5所示,鋼制船殼,機艙設于船尾,195柴油發動機作動力,中央傳動軸驅動前橋(18),前輪(20)為驅動輪,后輪(21)為轉向輪,設有雙聯離合器,通過皮帶,傳動取代船尾掛機發動機(7),由水中上岸時,前輪(20)先著岸,可用倒檔上岸,上岸后,再轉向掉頭,以船尾作車頭行駛。
權利要求1.主要用于淺海水產養殖作業用的水陸兩用船,包括船殼(1)和船尾掛機,其特征是,船底部置陸上行走系統,它包括發動機(14)、離合器(15)、變速箱(16)、中央傳動軸(17)、橋、車軸、車輪、以及轉向、制動裝置;船艙底部夾層內有龍骨架(6);隔板(2)將船艙分隔成獨立的貨艙和機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陸兩用船,其特征是,機艙居船尾時,可以通過動力輸出軸、皮帶輪(12)、皮帶(13)和錐齒輪箱(11)取代船尾掛機發動機(7),或者,通過動力輸出軸、軟傳動鋼絲總成取代船尾掛機發動機(7)專利摘要一種主要用于淺海水產養殖作業用的水陸兩用船,包括船殼、船尾掛機和由發動機、離合器、變速箱、中央傳動軸、橋、車軸、車輪,及轉向、制動裝置構成的陸上行走系統,其船殼可鋼制、木制,或采用玻璃鋼殼體。本實用新型將車、船有機的結合為一體,制作簡單、廉價實用,易于推廣普及。它主要可用于淺海養殖作業及向海上、陸地聯運貨物,同時,可改裝成旅游水陸兩船,亦可用于防洪搶險。
文檔編號B60F3/00GK2286119SQ96250890
公開日1998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1996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1996年12月23日
發明者盧崇德 申請人:張克清, 官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