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鋼鐵冶煉技術領域,更為具體地,涉及一種LF精煉爐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在煉鋼過程中的LF精煉法,其主要特點是采用鋼包底吹氬氣的方法使鋼液獲得攪拌動能,并具有與電磁攪拌同樣好的脫硫脫氧效果,更有利于中夾雜物上浮,由于鋼包吹氬技術比電磁攪拌裝置簡單而且容易操作,因此促進了LF技術的迅速推廣,而LF精煉法所用的精煉設備稱為LF精煉爐。
目前,幾乎各大鋼廠的煉鋼車間都配備有LF精煉爐。然而,LF精煉爐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高溫含塵氣體,尤其是上部的煙氣回收及除塵問題一直沒有有效的解決。目前大多煉鋼車間依然僅通過鋼包上部加蓋的結構形式來進行除塵,然而,鋼包口與蓋之間的縫隙不僅會使得一部分熱量白白損失,煙氣和煙塵還會通過縫隙散布于車間各處,而散布在車間的煙氣和煙塵中的有害物質和污染物還會給人及器械帶來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LF精煉爐除塵裝置,以解決現有的除塵裝置不能有效回收煙氣和煙塵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LF精煉爐除塵裝置,包括除塵管、設置在LF精煉爐上的固定罩和移動罩;其中,固定罩為L形的一體結構,包括上固定罩和下固定罩;其中,上固定罩為L形的短邊,下固定罩為L形的長邊;下固定罩罩在LF精煉爐上,在下固定罩的頂部設置有軌道,上固定罩為一側開口的四方體結構,在上固定罩的頂部設置有通風口,除塵管通過通風口與固定罩連接;移動罩為底部和一側開口的四方體結構,移動罩的底部與軌道相接觸,并通過軌道進行移動,移動罩開口的一側與上固定罩開口的一側接觸后,移動罩和上固定罩閉合形成密封空間,通過密封空間和通風口排除煙氣和煙塵。
此外,優選的結構為:在軌道遠離上固定罩的一端的端頭設置有限位裝置,通過限位裝置限位移動罩。
此外,優選的結構為:在下固定罩的一側設置有氣幕簾開孔。
此外,優選的結構為:在上固定罩開口一側的兩側壁上設置有第一活動鉸鏈板,通過第一活動鉸鏈板消除移動罩與上固定罩閉合后的間隙。
此外,優選的結構為:在移動罩開口一側的兩側壁上設置有緩沖墊。
此外,優選的結構為:在與移動罩開口一側相對的另一側的側壁下沿設置有第二活動鉸鏈板,通過第二活動鉸鏈板消除移動罩與下固定罩的側壁之間的間隙。
此外,優選的結構為:在移動罩的底部設置有車輪,移動罩通過車輪與軌道相接觸。
此外,優選的結構為:在移動罩上設置有行走裝置,通過行走裝置驅動車輪,使移動罩在軌道上移動。
此外,優選的結構為:車輪的數量為4個,行走裝置的數量為4組。
利用上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能夠將整個LF精煉爐主體設備進行密封,從而在有效回收煙氣和煙塵的同時,還能夠滿足電極等設備的正常吊裝和維護。
附圖說明
通過參考以下結合附圖的說明及權利要求書的內容,并且隨著對本實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結果將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圖中: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的正視圖;
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的俯視圖;
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的左視圖;
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的后視圖;
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的右視圖。
在所有附圖中相同的標號指示相似或相應的特征或功能。
圖中:上固定罩1、下固定罩2、通風口3、移動罩4、除塵管5、軌道6、車輪7、行走裝置8、電極9、第一活動鉸鏈板10、限位裝置11、氣幕簾開孔12、緩沖墊13、第二活動鉸鏈板14。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針對前述現有的除塵裝置不能有效回收煙氣和煙塵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在LF精煉爐上設置固定罩和移動罩,并將固定罩分為上固定罩和下固定罩兩部分,同時將上固定罩設置成一個一側開口的四方體結構,在上固定罩的頂部設置通風口,通過該通風口與除塵管相連,將移動罩設置成底部和一側開口的四方體結構,在上固定罩開口的一側與移動罩開口的一側閉合后形成一個四周密封的空間,通過該密封空間和通風口排除煙氣和煙塵。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能夠將整個LF精煉爐主體設備進行密封,從而在有效回收煙氣和煙塵的同時,還能夠滿足電極等設備的正常吊裝和維護。
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的正視結構,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的俯視結構,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的左視結構,圖4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的后視結構,圖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的右視結構。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包括除塵管5、設置在LF精煉爐上的固定罩和移動罩4;其中,固定罩為L形的一體結構,包括上固定罩1和下固定罩2。其中,上固定罩1為L形的短邊,下固定罩2為L形的長邊;下固定罩2罩設在LF精煉爐上,即:LF精煉爐被圍在下固定罩2中,在下固定罩2的頂部設置有軌道6,在上固定罩1的頂部設置有通風口3,除塵管通過通風口3與上固定罩1連接。
移動罩4為底部和一側開口的四方體結構,移動罩4的底部與軌道6相接觸,并通過軌道6進行移動。優選地,可以在移動罩4的底部設置車輪7,移動罩4通過車輪7與軌道6相接觸。進一步地,在移動罩4上設置行走裝置8,通過行走裝置8驅動車輪7,從而使得移動罩4在軌道6上移動。其中,車輪7的數量為4個,相應的,驅動車輪7的行走裝置8的數量為四組,移動罩4在該四組行走裝置的傳動下完成移動動作,從而滿足電極9等設備的正常吊裝和維護。
移動罩4開口的一側與上固定罩1開口的一側接觸后,移動罩4與上固定罩1便閉合形成一個四周密閉的密封空間,煙氣和煙塵便通過該密封空間和通風口3,從除塵管5排出。即:通過上述通風口,以及移動罩和上固定罩閉合形成的密封空間排除煙氣和煙塵。
由于移動罩4開口的一側與上固定罩1開口的一側接觸后不可避免的會形成縫隙(間隙)。因此,在上固定罩1開口一側的兩側壁上設置有第一活動鉸鏈板10,通過該第一活動鉸鏈板10既不會影響移動罩4在軌道6上的移動,又可消除移動罩4與上固定罩1閉合后的間隙。
此外,在軌道6遠離上固定罩1的一端的端頭設置有限位裝置11,該限位裝置11可以是一個限位擋塊,也可以是一個限位擋板。通過該限位裝置11可以對移動罩4進行機械限位,避免移動罩4滑出軌道。
另外,在下固定罩2的一側還設置有氣幕簾開孔12。優選地,可以在下固定罩2的右側設氣幕簾開孔,該氣幕簾開孔12既可以對LF精煉爐的運行情況進行動態觀察,還可以滿足設備運輸、維護通行的需要,同時還能起到氣幕氮封除塵的作用。
此外,由于移動罩4在移動過程中與上固定罩1接觸時,由于慣性必然會給上固定罩帶來沖擊。因此,為了減小移動罩對上固定罩的沖擊,在移動罩開口一側的兩側壁上設置有緩沖墊13,用于在移動罩4移動到與上固定罩1閉合的位置時起緩沖作用。
另外,移動罩4在與上固定罩1閉合時,在與移動罩4開口一側相對的另一側必然與下固定罩2的一側壁相接觸,為了消除移動罩4與上固定罩1閉合時,移動罩4另一側與下固定罩2的一側壁形成的間隙,因此,在與移動罩4開口一側相對的另一側的側壁下沿設置有第二活動鉸鏈板14,通過該第二活動鉸鏈板14消除移動罩4與下固定罩2的側壁之間的間隙,并且還不影響移動罩在軌道上的移動。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上固定罩與移動罩閉合后形成一個四周密閉的密封空間,在上固定罩的前后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活動鉸鏈板,該活動鉸鏈板分別各自與移動罩的前后壁接觸,使得既不影響移動罩移動,又起到消除移動罩與上固定罩前后壁的間隙;在下固定罩的頂部設置有軌道,以供移動罩移動,在軌道的端頭設置有限位擋塊,用于對移動罩進行機械限位;在下固定罩的右側設氣幕簾開孔,既可以滿足LF精煉爐運行的動態觀察、設備運輸、維護通行的需要,又能夠起到氣幕氮封除塵的作用;在上固定罩的頂部設通風口,通風口與通風管相接,從而將煙氣及煙塵排出。
此外,移動罩采用四組行走裝置進行傳動,從而完成移動動作,以滿足電極等設備的正常吊裝和維護;移動罩與上固定罩相接觸的右側壁端頭設緩沖墊,在移動罩移動到與上固定罩閉合的位置時起緩沖作用,從而減小移動罩對上固定罩的沖擊;在移動罩的左側壁下沿設置有第二活動鉸鏈板,從而在不影響移動罩移動的同時,起到消除移動罩與下固定罩左側壁的間隙。
LF精煉爐置于大包回轉臺上,吹煉時,移動罩在四組行走裝置的傳動下移動,從而與上固定罩閉合形成密封空間,進而將煙氣和煙塵排出;LF精煉爐維護時,移動罩打開,從而滿足電極等設備的正常吊裝和維護。
如上參照附圖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于上述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LF精煉爐除塵裝置,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內容的基礎上做出各種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