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包括壓料板,壓料板包括車頂壓料板和翻邊壓料板,翻邊壓料板固定于翻邊壓料支座上,翻邊壓料支座的中部設有階梯型的翻邊鑲塊支座,翻邊鑲塊支座上設置有翻邊鑲塊;翻邊鑲塊支座的外側周向上均勻間隔設有翻邊壓料氣缸,翻邊壓料氣缸上設有翻邊壓料板底座,翻邊壓料板固定于翻邊壓料板底座上。通過單獨分離出的翻邊壓料面,模具研合調試時,只需專門研合調試此部位,研合工作量和時間大大減少。由于有著單獨翻邊壓料板,可以很好的控制整個壓料面的壓料情況,也方便后期再次調試模具。分離壓料板沿周一圈均有較為密集的氮氣缸控制壓料力,一旦出現需要減少局部壓料力的情況,只需拆除部分氮氣缸即可。
【專利說明】
一種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造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一種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汽車生產領域,天窗版車型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但非天窗版車型又有一定市場,所以大部分汽車企業是將兩種結構合為一體,在一套模具中實現,生產時相互切換生產狀態即可。生產天窗版車型頂蓋時,零件的天窗質量特別關鍵,經常會出現天窗沿周起皺、形面波紋、局部R塌角等外觀質量問題,有些嚴重缺陷甚至會影響天窗的密閉性,造成天窗漏水等特別嚴重的質量問題。而影響天窗翻邊質量的最重要的一點因素是保證翻邊時零件服帖凸凹模。因為從頂蓋零件的結構上分析,頂蓋天窗是一種內凹式的產品形狀,零件在翻邊成形中,材料流動會受到壓應力,使外觀面產生起皺波紋等缺陷。要解決以上質量問題,就需要給零件的翻邊面沿周施加均勻壓力并保證充足的壓料面,使材料在流動時,切向壓應力盡量減小,從而減少以上質量缺陷。傳統的模具設計是壓料面直接設計在上壓料板處,沿周符形壓料,但這種結構會導致以下問題:1、研合工作量大,浪費資源;2、壓料不穩定,由于壓料面直接設計在上壓料板上,當上壓料板出現工作不穩定時,壓料面也會隨之受到影響;3、壓料力不可控制,同樣由于壓料面和壓料板設計在一體,無法使壓料力集中在所需要的壓料面上,調試過程困難。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該裝置將翻邊面單獨分離出來,并沿其周向均勻設置氮氣缸,確保翻邊的壓料穩定。
[0004] 為實現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包括壓料板,所述壓料板包括車頂壓料板和翻邊壓料板,所述翻邊壓料板固定于翻邊壓料支座上,所述翻邊壓料支座的中部設有階梯型的翻邊鑲塊支座,所述翻邊鑲塊支座上設置有翻邊鑲塊;所述翻邊鑲塊支座的外側周向上均勻間隔設有翻邊壓料氣缸,所述翻邊壓料氣缸上設有翻邊壓料板底座,所述翻邊壓料板固定于翻邊壓料板底座上。
[0005] 進一步的,所述翻邊壓料支座的兩側對稱設有與車頂壓料板對應的翻邊定位氣缸。
[0006] 進一步的,所述翻邊壓料支座包括支座底板,所述翻邊鑲塊支座包括設置于支座底板中部的第一翻邊鑲塊框架,所述第一翻邊鑲塊框架的下部外側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翻邊鑲塊框架,所述第二翻邊鑲塊框架的頂面位于第一翻邊鑲塊框架的頂面下方。
[0007] 進一步的,所述支座底板的外側周向上設置有翻邊壓料氣缸。
[0008] 進一步的,所述翻邊壓料板底座的底部周向上開有與翻邊壓料氣缸對應的凹槽, 所述翻邊壓料氣缸設置于凹槽內。
[0009] 進一步的,所述翻邊壓料板的兩側對稱開有鉚釘過孔,鉚釘穿過鉚釘過孔固定于翻邊壓料底座內。
[0010] 進一步的,所述支座底板的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兩個氣缸支撐座,所述翻邊定位氣缸固定于氣缸支撐座上。
[0011] 更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翻邊鑲塊框架的四個轉角處分別固定有一個支撐柱,所述支撐柱底部固定于支座底板上。
[001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單獨分離出的翻邊壓料面,模具研合調試時,只需專門研合調試此部位,研合工作量和時間大大減少。其次,由于有著單獨翻邊壓料板,可以很好的控制整個壓料面的壓料情況,也方便后期再次調試模具。最后,分離壓料板沿周一圈均有較為密集的氮氣缸控制壓料力,一旦出現需要減少局部壓料力的情況,只需拆除部分氮氣缸即可。
【附圖說明】
[0013]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車頂壓料的結構示意圖;
[0014]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分體壓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翻邊壓料板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0016]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分體壓料裝置與翻邊壓料板部分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7] 其中,1 一壓料板(1.1 一車頂壓料板,1.2—翻邊壓料板),2—翻邊壓料支座(2.1 — 支座底板),3—翻邊鑲塊支座(3.1 —第一翻邊鑲塊框架,3.2—第二翻邊鑲塊框架),4一翻邊鑲塊,5—翻邊壓料氣缸,6—翻邊壓料板底座,7—翻邊定位氣缸,8—鉚釘過孔,9 一鉚釘, 10—氣缸支撐座,11一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9] 如圖1 一4所示的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包括壓料板1,所述壓料板1包括車頂壓料板1.1和翻邊壓料板1.2,所述翻邊壓料板1.2固定于翻邊壓料支座2上,所述翻邊壓料支座2的中部設有階梯型的翻邊鑲塊支座3,所述翻邊鑲塊支座3上設置有翻邊鑲塊4;所述翻邊鑲塊支座3的外側周向上均勻間隔設有翻邊壓料氣缸5,所述翻邊壓料氣缸5上設有翻邊壓料板底座6,所述翻邊壓料板1.2固定于翻邊壓料板底座6上。
[0020]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翻邊壓料支座2的兩側對稱設有與車頂壓料板1.1對應的翻邊定位氣缸7。通過翻邊定位氣缸7確定翻邊裝置的位置,再進行翻邊操作,確保翻邊裝置分體后,對翻邊加工位置的準確。
[0021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翻邊壓料支座2包括支座底板2.1,所述翻邊鑲塊支座3包括設置于支座底板2.1中部的第一翻邊鑲塊框架3.1,所述第一翻邊鑲塊框架3.1的下部外側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翻邊鑲塊框架3.2,所述第二翻邊鑲塊框架3.2的頂面位于第一翻邊鑲塊框架3.1的頂面下方。
[0022]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支座底板2.1的外側周向上設置有翻邊壓料氣缸5。
[0023]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翻邊壓料板底座6的底部周向上開有與翻邊壓料氣缸5對應的凹槽,所述翻邊壓料氣缸5設置于凹槽內。
[0024]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翻邊壓料板1.2的兩側對稱開有鉚釘過孔8,鉚釘9穿過鉚釘過孔8固定于翻邊壓料底座6內。
[〇〇25]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支座底板2.1的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兩個氣缸支撐座10,所述翻邊定位氣缸7固定于氣缸支撐座10上。
[0026]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翻邊鑲塊框架3.1的四個轉角處分別固定有一個支撐柱11,所述支撐柱11底部固定于支座底板2.1上。
[0027]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當上模向下移動時,車頂壓料板1.1壓住天窗外的壓料面,隨后翻邊定位氣缸7壓住天窗周邊的壓料面,翻邊壓料氣缸5壓住翻邊沿周面,最后翻邊鑲塊4開始工作,壓出天窗翻邊。
[0028] 由于單獨分離出了翻邊壓料面,模具研合調試時,只需專門研合調試此部位,研合工作量及時間大大減少。再次,由于有著單獨的翻邊壓料板1.2,可以很好的控制整個翻邊面的壓料情況,也方便后期再次調試模具。翻邊壓料板1.2沿周一圈均有較為密集的氮氣缸控制壓料力,一旦出現需要減少局部壓料力的情況,只需拆除部分氮氣缸即可。
[0029]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 一種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包括壓料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料板(1)包括車 頂壓料板(1.1)和翻邊壓料板(1.2),所述翻邊壓料板(1.2)固定于翻邊壓料支座(2)上,所 述翻邊壓料支座(2)的中部設有階梯型的翻邊鑲塊支座(3),所述翻邊鑲塊支座(3)上設置 有翻邊鑲塊(4);所述翻邊鑲塊支座(3)的外側周向上均勻間隔設有翻邊壓料氣缸(5),所述 翻邊壓料氣缸(5)上設有翻邊壓料板底座(6),所述翻邊壓料板(1.2)固定于翻邊壓料板底 座(6)上。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壓料支座(2) 的兩側對稱設有與車頂壓料板(1.1)對應的翻邊定位氣缸(7)。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壓料支座(2) 包括支座底板(2.1),所述翻邊鑲塊支座(3)包括設置于支座底板(2.1)中部的第一翻邊鑲 塊框架(3.1 ),所述第一翻邊鑲塊框架(3.1)的下部外側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翻邊鑲塊框架 (3.2),所述第二翻邊鑲塊框架(3.2)的頂面位于第一翻邊鑲塊框架(3.1)的頂面下方。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底板(2.1)的 外側周向上設置有翻邊壓料氣缸(5)。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壓料板底座 (6)的底部周向上開有與翻邊壓料氣缸(5)對應的凹槽,所述翻邊壓料氣缸(5)設置于凹槽 內。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壓料板(1.2) 的兩側對稱開有鉚釘過孔(8),鉚釘(9)穿過鉚釘過孔(8)固定于翻邊壓料底座(6)內。7.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底板(2.1)的 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兩個氣缸支撐座(10 ),所述翻邊定位氣缸(7)固定于氣缸支撐座(10) 上。8.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體式頂蓋天窗翻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邊鑲塊框架 (3.1) 的四個轉角處分別固定有一個支撐柱(11),所述支撐柱(11)底部固定于支座底板 (2.1) 上。
【文檔編號】B21D19/00GK205587483SQ201620390977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日
【發明人】朱念, 鄒平
【申請人】東風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