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型光纖適配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通信領域,是一種分光型光纖適配架。一種分光型光纖適配架,包括架體,所述架體的中間部位設有盤儲單元,所述盤儲單元把架體分為左右兩部分;所述架體右部分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光纜開剝單元、過纖板、上行熔配一體化托盤、下行熔配一體化托盤;所述架體左部分靠近架體邊緣左側設有尾纖停泊單元,所述架體左部分右側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光分安裝立柱、光分安裝模塊、過線環;所述架體的底部設有底部過纖板。相比較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各功能區分明顯,架體內可安裝多種規格盒式光分器,降低主干端容量,提高配線數量,加大到用戶端的容量,提高架體的利用率;架體內光分安裝立柱既可安裝插片式光分路器又可安裝盒式光分模塊。
【專利說明】
分光型光纖適配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光纖通信領域,是一種分光型光纖配線架。
【背景技術】
[0002]光纖配線架是專為光纖通信機房設計的光纖配線設備,具有光纜固定和保護功能、光纜終接功能、調線功能。FTTH的普及開展,光纖配線架作為接入網機房中提供設備側主干光纜、線路側配線光纜端接和分配的設備,得到廣泛應用。
[0003]機房中,面向配線用戶的光纖線路容量大,而目前機房內使用的光纖配線架主干光纜和配線光纜占用比例相同,導致架體內面向用戶的配線容量不足,造成機房內需要投入更多的架體滿足配線用戶需求,同時大量的跳纖造成線路混亂,后期維護管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分光型光纖適配架,架體內可安裝多種規格盒式光分路器,降低主干端容量,提高配線數量,加大到用戶端的容量,提高了架體的利用率。為實現該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分光型光纖適配架,包括架體,所述架體的中間部位設有盤儲單元,所述盤儲單元把架體分為左右兩部分;所述架體右部分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光纜開剝單元、過纖板、上行熔配一體化托盤、下行熔配一體化托盤;所述架體左部分靠近架體邊緣左側設有尾纖停泊單元,所述架體左部分右側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光分安裝立柱、光分安裝模塊、過線環;所述架體的底部設有底部過纖板。架體右側增加了尾纖停泊單元和光分安裝區,架體內光分安裝區內安裝光分路器,降低主干端容量,提高配線數量,加大到用戶端的容量,提高架體的利用率。
[0006]進一步地,所述上行熔配一體化托盤、下行熔配一體化托盤左側設有若干個綁纖支架。綁纖支架用于對上下行的光纖進行固定。
[0007]進一步地,所述光分安裝模塊內可安裝1: 8,1:16,1:32多種規格盒式光分路器,所述光分路器通過固定螺釘和限位邊對盒式光分路器進行固定,從前端出纖孔出尾纖,并通過固定安裝裝置安裝在光分安裝立柱上。該結構簡單,安裝可靠便利,同時整套模塊匹配的安裝結構與插片式光分路器安裝結構相兼容,可進行混插安裝
[0008]進一步地,所述尾纖停泊單元可停泊72芯SC/FC類型尾纖。
[0009]進一步地,所述光纜開剝單元設有帶狀光纜分支器。便于運營商帶狀光纜引入開剝故地把那個,并加以保護和分支。
[0010]進一步地,所述架體的主體結構由焊接架體、設于焊接架體前面的前雙開門、兩個側門及設于后側的后門組成;所述側門可拆卸,下部設有過纖通道封板。并架時,可拆除側門,經底部過纖板進行架外跳纖,也可不拆除側門,通過敲落過纖通道封板,經底部過纖板進行架外跳纖,方便運營商進行施工操作。
[0011]進一步地,所述尾纖停泊單元包括尾纖停泊位和設于其下端的尾纖盤繞裝置。尾纖盤繞裝置用于盤繞多余的尾纖。
[0012]進一步地,所述架體的頂部設有并架板。
[0013]相比較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I)各功能區分明顯,架體內可安裝多種規格盒式光分器,降低主干端容量,提高配線數量,加大到用戶端的容量,提高架體的利用率;
[0015](2)架體內光分安裝立柱結構既可安裝插片式光分路器又可安裝安放盒式光分的光分安裝模塊,同時光分安裝立柱結構簡單,可免導軌進行操作安裝,加工操作便捷,成本實惠;
[0016](3)架體內設置有帶狀光纜分支器安裝位,便于運營商帶狀光纜引入開剝固定,并加以保護和分支;
[0017](4)架體側門可拆卸,側門下面設有可敲落的過纖通道封板,底部設置有底部過纖板。并架時,可拆除側門,經底部過纖板進行架外跳纖,也可不拆除側門,通過敲落過纖通道封板,經底部過纖板進行架外跳纖,方便運營商進行施工操作。
【附圖說明】
[0018]圖1a是本發明所述分光型光纖配線架結構示意圖;
[0019]圖1b是圖1a的A-A剖面示意圖;
[0020]圖1c是圖1a的側視圖;
[0021]圖2是本發明所述分光型光纖配線架結構走纖示意圖;
[0022]圖3是本發明所述光分安裝立柱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本發明所述盒式光分路器安裝模塊示意圖;
[0024]圖5是本發明所述停泊單元模塊示意圖;
[0025]圖中,1-架體,2-盤儲單元,3-光纜開剝單元,4-過纖板,5-上行熔配一體化托盤,6-下行熔配一體化托盤,7-尾纖停泊單元,71-尾纖停泊位,72-尾纖盤繞裝置,8-光分安裝立柱,9-光分安裝模塊,91-盒式光分路器,92-固定螺釘,93-限位邊,94-出纖孔,95-固定安裝裝置,10-過線環,11-底部過纖板,12-綁纖支架,13-帶狀光纜分支器,14-側門,15-過纖通道封板,16-并纖板,20-主干光纜,21-配線光纜,22-盒式光分下行尾纖,23-光纖熔接成端區,24-架內跳纖,25-并架架外跳纖,26-盒式光分上行尾纖,27-盒式光分未使用停泊尾纖,28-冗余尾纖盤繞區,29-光分安裝區。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實施例以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7]如圖1-5所示,一種分光型光纖適配架,包括架體I,所述架體I的中間部位設有盤儲單元2,所述盤儲單元2把架體I分為左右兩部分;所述架體I右部分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光纜開剝單元3,所述光纜開剝單元3設有帶狀光纜分支器13,過纖板4 ;主干光纜20從架體I的上部進入至上行熔配一體化托盤5,配線光纜21從下行熔配一體化托盤6引出,經光纜開剝單元3從架體I頂部伸出,所述上行熔配一體化托盤5、下行熔配一體化托盤6左側設有若干個綁纖支架12 ;盒式光分下行尾纖22從光分安裝模塊經盤儲單元2連至下行熔配一體化托盤6上;盒式光分上行尾纖26經過盤儲單元2連至所述上行熔配一體化托盤5 ;所述架體I左部分靠近架體邊緣左側設有尾纖停泊單元7,所述尾纖停泊單元7包括尾纖停泊位71和設于其下端的尾纖盤繞裝置72 ;盒式光分未使用停泊尾纖27盤繞在尾纖停泊單元7上;所述架體I左部分右側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光分安裝立柱8,光分安裝模塊9,過線環10 ;所述架體I的底部設有底部過纖板11,并架架外跳纖25通過底部過纖板11進入連接至下行熔配一體化托盤;所述光分安裝模塊9內可安裝1:8,1:16,1:32多種規格盒式光分路器91,所述盒式光分路器91通過固定螺釘92和限位邊93對盒式光分路器進行固定,從前端出纖孔94出尾纖,并通過固定安裝裝置95安裝在光分安裝立柱8上。
[0028]所述尾纖停泊單元7可停泊72芯SC/FC類型尾纖。
[0029]所述架體I的主體結構由焊接架體、設于焊接架體前面的前雙開門、兩個側門14及設于后側的后門組成;所述側門14可拆卸,下部設有過纖通道封板15。
[0030]所述架體I的頂部設有并架板16。
[0031]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主權項】
1.一種分光型光纖適配架,包括架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I)的中間部位設有盤儲單元(2),所述盤儲單元(2)把架體(I)分為左右兩部分;所述架體(I)右部分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光纜開剝單元(3)、過纖板(4)、上行熔配一體化托盤(5)、下行熔配一體化托盤(6);所述架體(I)左部分靠近架體邊緣左側設有尾纖停泊單元(7),所述架體(I)左部分右側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光分安裝立柱(8)、光分安裝模塊(9)、過線環(10);所述架體(I)的底部設有底部過纖板(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型光纖適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熔配一體化托盤(5 )、下行熔配一體化托盤(6 )左側設有若干個綁纖支架(1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型光纖適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安裝模塊(9)內可安裝1:8,1:16,1:32多種規格盒式光分路器(91),所述盒式光分路器(91)通過固定螺釘(92 )和限位邊(93 )對盒式光分路器進行固定,從前端出纖孔(94 )出尾纖,并通過固定安裝裝置(95 )安裝在光分安裝立柱(8 )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光型光纖適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纖停泊單元(7)可停泊72芯SC/FC類型尾纖。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分光型光纖適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纜開剝單元(3)設有帶狀光纜分支器(13)。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分光型光纖適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I)的主體結構由焊接架體、設于焊接架體前面的前雙開門、兩個側門(14)及設于后側的后門組成;所述側門(14)可拆卸,下部設有過纖通道封板(15)。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型光纖適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纖停泊單元(7)包括尾纖停泊位(71)和設于其下端的尾纖盤繞裝置(72)。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型光纖適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I)的頂部設有并架板(16)。
【文檔編號】G02B6/44GK205581359SQ201520851744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30日
【發明人】李海濤, 崔兵
【申請人】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