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可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35520閱讀:32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可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及使用該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器。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主要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組構成,圖l所示為現有背光模 組的剖視示意圖。
背光模組l包含膠框ll、導光板12、光學膜片13、反射片14、遮光 貼布15及LED光源(位于導光板側面,圖中未畫出)。光線從導光板的側 面射入,經網點面121打散和反射片14反射后,從出光面122射出導光板。 然后光線經過幾層光學膜片13后,從遮光貼布15的可視區151射出。
然而,膠框的材質具有一定的透光性,當膠框和導光板的配合面113 與膠框擋墻111的距離L12較小時,即導光板的邊緣離膠框擋墻111的距 離較近時,光線A就會從遮光貼布15與膠框擋墻111之間的間隙112處透 射出來,造成背光邊框漏光,影響顯示的質量。特別是在膠框和導光板配 合的卡位部分,受模組結構的限制,卡槽側面114到膠框側面擋墻115的 距離L11常會很小,導光板的邊緣離膠框擋墻lll的距離更近,很容易產 生漏光,如圖1、 2所示。
為了消除或者減輕這種漏光現象,需要阻擋光線透射出來的傳導路 線,或者降低光線透射出來的強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可 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通過降低光線透射出來的強度和對透 射出的光線進行遮擋,防止背光邊框漏光,從而有助于提高顯示器的顯示 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組,包括 導光板、光源、框架和遮光貼布,所述光源位于導光板的入光側面,所述 框架包括構成臺階狀的凸臺和擋光墻,所述凸臺圍合在導光板的外側,所 述遮光貼布覆蓋在導光板的出光面和凸臺的頂面上,所述框架上還設有從 凸臺的頂面向擋光墻內部延伸的凹槽,所述遮光貼布延伸到凹槽的底部。
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位于框架的與導光板入光側面相對的 第一側邊上的第一凹槽,在該第一側邊的長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長 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側邊的長度,在與凸臺的頂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 凹槽的高度小于擋光墻的高度。
在另一種實施例中,在所述導光板的入光側面的左右側面上分別設有 卡位,所述框架的用于與導光板的左右側面配合的第二、三側邊的凸臺上 設有與卡位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凹槽包括分別位于框架的第二、三側邊上
且與卡槽的位置相對應的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三側邊的長度方向上, 所述第二凹槽的長度大于卡槽的長度,在與凸臺的頂面垂直的方向上,所 述第二凹槽的高度等于擋光墻的高度。
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反射片和光學膜片,所述反射片位于導光板的網 點面側,所述光學膜片位于導光板的出光面側,所述遮光貼布覆蓋在光學 膜片和凸臺的頂面上。
所述框架通常為膠框。
本實用新型還同時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組, 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光源、框架和遮光貼布,所述光源位于導光板 的入光側面,所述框架包括構成臺階狀的凸臺和擋光墻,所述凸臺圍合在 導光板的外側,所述遮光貼布覆蓋在導光板的出光面和凸臺的頂面上,所 述凸臺的頂面承托液晶面板,且所述擋光墻圍合在液晶面板的外側,所述 框架上還設有從凸臺的頂面向擋光墻內部延伸的凹槽,所述遮光貼布延伸 到凹槽的底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框架上設計一個從凸臺的頂面向擋 光墻內部延伸的凹槽,且將遮光貼布延伸到凹槽的底部,這樣增大了從框 架和導光板的配合面到遮光貼布邊緣的距離,從而減弱了所透射出來光線 的強度;另一方面,即使有光線透射出來,也會被凹槽所遮擋住,進一步 起到防止漏光的作用,并且也不會影響到膠框放玻璃的尺寸。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圖1為一現有背光模組的剖視示意圖2為一現有背光模組膠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視示意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背光模組膠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液晶顯示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請參考圖3,背光模組2包含框架21、導光板22、光學膜片23、反 射片24、遮光貼布25及光源,導光板22通常為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板, 其具有一入光側面, 一網點面221及一出光面222,光源位于導光板22的 入光側面(圖中未畫出),入光側面通常是導光板22的底側或旁側,光源 發射光透過入光側面將光線射入到導光板中。網點面221為導光板22的底 面,出光面222為導光板22的頂面,網點面221將側面光源入射的光通過 反射和漫射以改變光的方向,使光線通過出光面222射出。反射片24位于 導光板的網點面22U則,用于增強光的反射。導光板的出光面222上則放 置若干光學膜片23,對光進行處理。框架21通常為膠框,將導光板22、 光源、光學膜片23和反射片24包圍在內,參照導光板22的四個側邊,框 架21也具有四個邊,假設與導光板入光側面臨近的一邊為第四側邊,與導 光板入光側面相對的一邊為第一側邊,位于導光板入光側面左右兩側的為 第二、三側邊。框架21包括構成臺階狀的凸臺214和擋光墻211,所述凸 臺214圍合在導光板22的外側,擋光墻211與凸臺214的頂面垂直或基本 垂直,在框架21的第一、二、三側邊中的至少一個側邊上設有第一凹槽 212,最好是將第一凹槽設置在框架21的第一側邊上。所述第一凹槽212 從凸臺214的頂面延伸到擋光墻211的內部。所述遮光貼布25覆蓋在導光 板22的出光面222或光學膜片23上,并延伸到凸臺214的頂面上,且遮 光貼布25的底邊延伸到第一凹槽212的底部。第一凹槽212的一種形狀和 結構如圖3中所示,在第一凹槽212所在的側邊的長度方向上,所述第一 凹槽212的長度小于或等于該側邊的長度,且在與凸臺214的頂面垂直的 方向上,第一凹槽212的高度小于擋光墻211的高度。這樣, 一方面增大 了從框架導光板配合面213到遮光貼布邊緣251的距離,從而減弱了所透 射出來光線的強度;另一方面,即使有光線B透射出來,也會被凹槽所遮 擋住。如此便起到防止漏光的作用,并且也不會影響到膠框承托液晶面板 的尺寸。
實施例二
請參考圖4,通常情況下,導光板的入光側面的左右側面上分別設有 卡位(圖中未示出),框架的用于與導光板的左右側面配合的第二、三側邊 的凸臺上設有與卡位相配合的卡槽216,這種情況下實施例一中描述的第
一凹槽結構就不適用于框架的第二、三側邊上,主要是生產制程的原因, 且遮光貼布的拉手位置要設計在該凹槽結構的對面一側,否則遮光貼布就
難以順利組裝,并且不易于撕去其表面的PET保護膜。因此,框架的第一 側邊上采用第一凹槽,結構如圖3、 4中第一凹槽212所示。框架的第二、 三側邊可采用第二凹槽,結構如圖4中第二凹槽215所示。第二凹槽215 與卡槽216的位置相對應,在第二、三側邊的長度方向上,第二凹槽215 的長度大于卡槽216的長度,在與凸臺的頂面垂直的方向上,第二凹槽215 的高度等于擋光墻211的高度。
具體制作時,在框架的左右兩側邊上,將框架卡槽216附近的擋光墻 211向外挖一個臺階,這樣從卡槽216的靠近擋光墻的側面到第二凹槽215 的底部距離L22就比從卡槽216的靠近擋光墻的側面到框架的擋光墻214 的距離L21更大,相應遮光貼布所遮住框架的范圍就更大,這樣就能減弱 從遮光貼布邊緣和框架擋光墻之間間隙所透射出來的光線強度,能起到減 輕漏光的作用。
實施例三
由于框架的第二、三側邊是主要的漏光處,在本實施例中的背光模組 只在框架的第二、三側邊上設置如圖4中所示的第二凹槽215,且遮光貼 布25的底邊延伸到第二凹槽215的底部,從而防止漏光。
將上述實施例中的背光模組和液晶面板進行組合構成液晶顯示器,如 圖5所示,光源26位于導光板22的入光側面223,框架21包括構成臺階 狀的凸臺214和擋光墻211,所述凸臺214圍合在導光板22的外側,擋光 墻211與凸臺214的頂面垂直或基本垂直,液晶面板3的下基板承托在背 光模組框架的凸臺214的頂面上,擋光墻211圍合在液晶面板3的外側。
通過以上實施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只要在設計膠框和遮光貼布時, 做出簡單的結構調整,就可以有效地消除或者減輕背光的邊框漏光現象。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灘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 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 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 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可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光源、框架和遮光貼布,所述光源位于導光板的入光側面,所述框架包括構成臺階狀的凸臺和擋光墻,所述凸臺圍合在導光板的外側,所述遮光貼布覆蓋在導光板的出光面和凸臺的頂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還設有從凸臺的頂面向擋光墻內部延伸的凹槽,所述遮光貼布延伸到凹槽的底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 凹槽包括位于框架的與導光板入光側面相對的第一側邊上的第一凹槽,在 該第一側邊的長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長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側邊的長 度,在與凸臺的頂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高度小于擋光墻的高 度。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導光板的入光側面的左右側面上分別設有卡位,所述框架的用于與導光 板的左右側面配合的第二、三側邊的凸臺上設有與卡位相配合的卡槽,所 述凹槽包括分別位于框架的第二、三側邊上且與卡槽的位置相對應的第二 凹槽,在所述第二、三側邊的長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凹槽的長度大于卡槽 的長度,在與凸臺的頂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凹槽的高度等于擋光墻 的高度。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導光板的入光側面的左右側面上分別設有卡位,所述框架的用于與導光 板的左右側面配合的第二、三側邊的凸臺上設有與卡位相配合的卡槽,所 述凹槽還包括分別位于框架的第二、三側邊上且與卡槽的位置相對應的第 二凹槽,在所述第二、三側邊的長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凹槽的長度大于卡 槽的長度,在與凸臺的頂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凹槽的高度等于擋光 墻的高度。
5. 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可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反射片和光學膜片,所述反射片位于導光板的網點面側, 所述光學膜片位于導光板的出光面側,所述遮光貼布覆蓋在光學膜片和凸 臺的頂面上。
6. 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可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為膠框。
7. —種液晶顯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包括 導光板、光源、框架和遮光貼布,所述光源位于導光板的入光側面,所述 框架包括構成臺階狀的凸臺和擋光墻,所述凸臺圍合在導光板的外側,所 述遮光貼布覆蓋在導光板的出光面和凸臺的頂面上,所述凸臺的頂面承托 液晶面板,且所述擋光墻圍合在液晶面板的外側,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 上還設有從凸臺的頂面向擋光墻內部延伸的凹槽,所述遮光貼布延伸到凹 槽的底部。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位 于框架的與導光板入光側面相對的第一側邊上的第一凹槽,在該第一側邊 的長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長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側邊的長度,在與凸 臺的頂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高度小于擋光墻的高度。
9.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光板的 入光側面的左右側面上分別設有卡位,所述框架的用于與導光板的左右側 面配合的第二、三側邊的凸臺上設有與卡位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凹槽包括 分別位于框架的第二、三側邊上且與卡槽的位置相對應的第二凹槽,在所 述第二、三側邊的長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凹槽的長度大于卡槽的長度,在 與凸臺的頂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凹槽的高度等于擋光墻的高度。
10.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光板的 入光側面的左右側面上分別設有卡位,所述框架的用于與導光板的左右側 面配合的第二、三側邊的凸臺上設有與卡位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凹槽還包 括分別位于框架的第二、三側邊上且與卡槽的位置相對應的第二凹槽,在 所述第二、三側邊的長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凹槽的長度大于卡槽的長度, 在與凸臺的頂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凹槽的高度等于擋光墻的高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包括導光板、光源、框架和遮光貼布,所述光源位于導光板的入光側面,所述框架包括構成臺階狀的凸臺和擋光墻,所述凸臺圍合在導光板的外側,所述遮光貼布覆蓋在導光板的出光面和凸臺的頂面上,所述框架上還設有從凸臺的頂面向擋光墻內部延伸的凹槽,所述遮光貼布延伸到凹槽的底部。本實用新型增大了從框架和導光板的配合面到遮光貼布邊緣的距離,從而減弱了所透射出來光線的強度;另一方面,即使有光線透射出來,也會被凹槽所遮擋住,進一步起到防止漏光的作用。
文檔編號G02F1/13GK201066421SQ20072012119
公開日2008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5日
發明者庹永華, 江澤球, 尹 肖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