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該系統是將顯微鏡所產生的觀察圖象以靜止畫面進行傳送的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尤其是被用于對病理標本進行遠距離觀察的遠程病理診斷系統(Telepathlogysystem)。
背景技術:
以往,顯微鏡靜止圖象傳送系統被用于例如病理醫生使用顯微鏡TV圖象所進行的遠程病理診斷。在利用顯微鏡靜止圖象觀察系統進行病理診斷及生物學組織標本觀察時,為了進行無漏看的高效觀察,重要的是要對在玻璃載片上的什么位置上、載放著怎樣的大小、形狀、色彩的觀察對象進行初步了解掌握。
因此,為了了解掌握玻璃載片上的標本整體像,在顯微鏡檢查之前,一般先利用肉眼或放大鏡進行觀察,對于用顯微鏡最低的物鏡不能觀察的標本,有時使用宏觀圖象攝影裝置。
在特開平6-3597中,作為將病理醫生(觀察者)在顯微鏡下的觀察手法納入TV觀察系統的提案,是如下顯微鏡靜止圖象觀察系統,該系統利用對標本整體進行攝影的宏觀圖象攝影裝置及實行圖象區域指定的指示裝置,對由宏觀圖象攝影裝置所拍攝的標本整體像,由指示裝置對其圖象區域進行分塊,對顯微鏡的電動載物臺進行設定,并進行順序攝影。
在特開平6-222281中,建議有在標本的整體像上,將相當于顯微鏡低倍率視野的畫面(方框)進行多處指定,實施控制,以使由畫面(方框)指定的處(載物臺位置)的顯微鏡圖象被采入。此采入圖象指定位置能夠由異地的觀察者一方(病理醫生一方)進行指示。此外,還建議有在利用通信裝置以靜止圖象接收到來自委托者一方的終端的玻璃載片上的標本整體像(超近像)之后,觀察者一方(病理醫生一方)將此超近像進行均等地分割,對放大指定畫面(フレ-ム)進行指示。這里,把對此超近(マクロ)像進行均等的分割并指示放大指定畫面這件事稱作網格分割指定。另外,還建議有為免除委托者的手工操作,而使用具有自動調焦功能顯微鏡。本提案中,將由單一的畫面對放大指定畫面進行表示的情況以“點”來表現;把對超近像進行均等的分割并對放大指定畫面進行多處指示的情況以“網格”來表現。
即,所了解的以往的顯微鏡靜止圖象傳送系統,利用TV攝像機將顯微鏡載物臺上的標本像送入計算機后,由視頻捕捉卡將計算機的圖象采入,對圖象進行數字化處理,通過ISDN等公共線路向異地的計算機傳送數據從而進行圖象顯示。從異地的計算機也可以對顯微鏡進行操作,也能夠進行倍率的變更或載物臺的移動。
本發明的注目點在于從玻璃載片的標本整體像(超近像)開始進行網格指定,獲得所希望的顯微鏡圖象時的改善。上述網格指定是對相當于顯微鏡低倍率視野的放大指定畫面進行多處指定。
在如上所述的以往技術中,都是用對宏觀圖象進行攝影的裝置對玻璃載片的標本整體像(超近像)進行攝影,利用指示裝置對矩形畫面(畫面(方框))在所希望的位置上進行多個指定(網格分割指定),根據矩形畫面(畫面)所指定之處來實施顯微鏡圖象的控制。以及為免除委托者的手工操作,而使用具有自動調焦功能顯微鏡等。但是,對于將網格指定圖象全部采入所需的時間、以及對采入圖象的自動調焦的準確程度尚沒有涉及到。
就遠程病理診所、特別是手術中的診斷來說,必須以最短的時間將觀察者(病理醫生)能夠診斷程度的圖象從委托者(沒有病理醫生的設施)傳送給觀察者(病理醫生)。因此,存在著在手術診斷中,對于多個網格圖象一個一個地以手工操作達到聚焦位置其所需時間過多的問題。另外,雖然可考慮對于多個網格中的某個圖象實行自動調焦,對于其余的所有圖象利用最初所達到聚焦位置進行攝像,但由于相對于光軸的Z載物臺的變位和標本厚度等的差異使獲取具有正確聚焦位置的圖象帶來困難。
發明的公開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實際情況所作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該系統中,異地的觀察者(病理醫生)對玻璃載片的標本整體像(超近像)上實施網格分割指定,在向委托者一方(沒有病理醫生的一方)進行指示,讓其對此網格指定的畫面位置的顯微鏡圖象采入時,能夠得到全部網格指定圖象在短時間內具備正確聚焦位置的圖象。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在靜止圖象上以所希望的倍率對放大圖象的采入進行指定的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其特征是具有亮度信息存儲裝置,該裝置對靜止圖象上放大指定畫面區域的亮度信息進行存儲;Z方向位置校正裝置,該裝置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變位帶來的Z方向位置變化進行校正;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裝置,該裝置于在靜止圖象上采入放大圖象之前,對是否能夠實行自動調焦進行判斷;XYZ位置存儲裝置,該裝置在利用前述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裝置判斷了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XY位置和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進行存儲;Z位置恢復裝置,該裝置用于在利用前述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裝置判斷不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恢復到上述XYZ載物臺位置存儲裝置中存儲的前一次的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
另外,根據本發明,在靜止圖象上以所希望的倍率對放大圖象的采入進行指定的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其特征為具有以下工序亮度信息存儲工序,該工序對靜止圖象上放大指定畫面區域的亮度信息進行存儲;Z方向位置校正工序,該工序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變位帶來的Z方向位置變化進行校正;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工序,該工序于在靜止圖象上采入放大圖象之前,對是否能夠實行自動調焦進行判斷;Z位置恢復工序,該工序在上述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工序判斷了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XY位置和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進行存儲,在判斷不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恢復到所存儲的前一次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
另外,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取的數據記錄媒體,其是用于記錄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的程序的,上述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是根據本發明的、能夠在靜止圖象上以所希望的倍率對放大圖象的采入進行指定的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其特征為具有亮度信息存儲工序,該工序對靜止圖象上放大指定畫面區域的亮度信息進行存儲;Z方向位置校正工序,該工序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變位帶來的Z方向位置變化進行校正;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工序,該工序于在靜止圖象上采入放大圖象之前,對是否能夠實行自動調焦進行判斷;Z位置恢復工序,該工序在上述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工序判斷了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XY位置和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進行存儲,在判斷不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恢復到所存儲的前一次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利用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變位帶來的Z方向位置變化進行校正的Z方向位置校正裝置,對顯微鏡XY載物臺在XYZ方向上實施控制,利用XYZ存儲裝置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位置和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進行存儲。接著,利用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恢復裝置,讀出上次位置信息,實行顯微鏡XY載物臺的XYZ移動。存儲靜止圖象上放大指定畫面區域的亮度信息的亮度信息存儲裝置對靜止圖象上放大指定畫面區域的亮度信息進行存儲。在靜止圖象上采入放大圖象之前,用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裝置對是否能夠實行自動調焦進行判斷,在判斷了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在最合適之處實施自動調焦。另外,當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裝置判斷了不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用Z位置存儲裝置,恢復到上述XYZ載物臺位置存儲裝置中存儲的前一次的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自動實行錯誤返回,削減自動調焦錯誤的發生概率。
而且,在將顯微鏡XY載物臺向標本所在的位置移動之后,即使光軸上沒有標本,利用在實行自動調焦之后將顯微鏡XY載物臺的位置恢復為移動前位置的裝置,將顯微鏡XY載物臺移動,利用對自動調焦實施控制的裝置,獲取最佳的Z位置上的圖象成為可能,無論是怎樣的網格放大指定圖象,也能夠獲取最佳的Z位置上的圖象。
利用從多個放大圖象采入指定畫面(網格指定畫面)中自動地對最初實行自動調焦之處進行選擇的裝置,能夠使觀察者一方(病理醫生)的操作變得簡單。
因此,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該系統在顯微鏡的遠程觀察上,能夠縮短初期觀察圖象的觀察區域指定(網格分割)之后的圖象采入時間,且能夠觀察聚焦位置正確的圖象。
附圖簡要說明本發明例舉的實施例參照以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適用的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的概要圖。
圖2為表示遠程病理診斷系統基本操作的流程圖。
圖3為網格采入指定畫面和點采入指定畫面的說明圖。
圖4為對放大指定畫面的移動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圖5為表示遠程病理診斷系統的操作權在委托方時的基本操作的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在超近攝影后的靜止圖象狀態下,進行網格指定處理時的圖。
圖7為對本發明實施例伴隨著載物臺XY移動的Z修正數據的取得進行說明的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在將自動調焦聚焦后位置的Z位置與Z初始值數據進行比較而得到的各個坐標的比較數據ΔZ的表示表。
圖9為表示本發明實施例網格圖象采入處理的流程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對標本像位置進行網格分割設定的示圖。
圖11為表示本發明實施例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動作的確認處理的流程圖。
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根據網格分割畫面對實行AF進行判斷的區域的說明圖。
圖13為表示本發明實施例對實行自動調焦判斷的X區域進行決定的處理流程圖。
圖14為表示本發明實施例對實行自動調焦判斷的Y區域進行決定的處理流程圖。
圖15為本發明第2實施例對自動調焦確認區域的變更進行說明的圖。
圖16為本發明第2實施例對自動調焦進行再確認的流程圖。
圖17為本發明第第3實施例對實行自動調焦之處進行說明的圖。
發明實施的最佳形態以下,參考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適用的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的概要圖。在顯微鏡907中,具有電動載物臺909和電動物鏡轉換器908,還具有視頻攝像機906。另外,在該顯微鏡907中,還能夠具備圖中未示出的自動調焦單元、調光功能、電動光圈功能等。在圖1的示例中,委托方的終端905和觀察方的終端901由個人計算機等實現。
委托方終端905能夠讀取使如下控制等成為可能的程序(操作數據)顯微鏡操作單元913上作為電動部位的物鏡控制、自動調焦(AF:Auto Focus)控制、Z方向微動控制、調光控制、電動光圈功能控制等,并讀取后述的遠程病理診斷系統操作順序的程序,依照上述程序實行控制。
觀察方終端901能夠讀取后述的遠程病理診斷系統操作順序的程序,根據程序實行控制。
這里,上述的程序被視作預先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和觀察方終端中901圖中未示出的硬盤上。
再者,上述的程序也可不必事先存儲在硬盤上,例如,存儲在磁記錄媒體CD-ROM類似的記錄媒體,或委托方終端905以外的別的計算機(主計算機)中,在必要時,安裝在委托方終端905的硬盤上,依照此程序實行控制。
另外,圖象等信息的存儲也可在委托方終端905及觀察方終端901內的存儲裝置上進行存儲,或其他裝置所設置的記錄媒體上進行存儲,例如,也可作為委托方終端905及觀察方終端901的外圍設備,備有MO等存儲裝置等。
該委托方終端905與顯微鏡操作單元913相連接,顯微鏡操作單元913根據由委托方終端905傳送來的操作數據,實現顯微鏡作為電動部位的物鏡控制、自動調焦控制、Z方向微動控制、調光控制、電動光圈功能等。
再者,也可以是不具備電動功能的由手工操作的顯微鏡。
在委托方終端905內,具有圖中未示出的視頻捕捉功能,并設置有與前述視頻攝像機906的圖象輸出相連接的端子。
在委托方終端905上,連接著監視器904,在監視器上能夠觀察顯微鏡圖象和超近攝影圖象。
而且,還具有用于由公共線路對圖象信息等信息進行傳送的線路連接裝置910a、910b,此線路連接裝置910a、910b分別具有同觀察方終端901及委托方終端905連接的接口電路。委托方終端905與觀察方終端901由線路連接裝置910a、910b和ISDN等公共線路903相連接。此外,也可以用局域網(LAN)或通信衛星取代ISDN等公共線路,通過LAN或通信衛星來進行異地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送。
在實行遠程病理診斷的遠程病理診斷系統中,將沒有病理醫生(觀察者)的設施的終端作為委托方終端905,將有病理醫生(觀察者)的設施的終端作為觀察方終端901。通常在委托者一方,具有對玻璃載片上的標本整體像進行攝影的超近攝影裝置911和由標本整體像進行放大觀察的顯微鏡907。在觀察者一方通常不需要超近攝影裝置和顯微鏡,但也可以將他們與觀察方終端901像連接。
圖2為表示遠程病理診斷系統操作順序的流程圖。首先,具有顯微鏡的委托者一方使用超近攝影裝置911,對要給觀察者進行檢查的玻璃載片上的標本整體像(以下稱為超近像)進行采入(S1001)。此時,在觀察者一方,為了能夠接收由委托方發送來的超近像,將觀察方終端901啟動做好準備(S1009)。如果通過顯微鏡的低倍物鏡能夠觀察超近像,則也可不必使用超近攝影裝置,而是將玻璃載片放置于顯微鏡下,以最合適的顯微鏡物鏡倍率對圖象進行采入。另外,也能夠在顯微鏡下,設定顯微鏡物鏡于最低倍率,在實行了考慮視野的載物臺移動之后,對圖象進行順序采入,通過對這些圖象的粘貼組合,作成超近像。
由超近攝影裝置911的視頻攝像機914拍攝的超近像,通過委托方終端905內的視頻捕捉卡(圖中未示出),依次存入幀存儲器,在委托方終端905的顯示器904上進行顯示。對超近像進行采入的觸發是由任意的開關(SW)實行,其實行是或者由用鼠標進行點擊SW按鈕等事件進行識別,該按鈕是在委托方終端905的監視器904上顯示的應用軟件上設置的操作用SW按鈕,或者是用圖中未示出的外部操作盤的SW進行選擇。委托方終端905一旦采入超近像,就向觀察方終端901發出線路連接要求(S1002)。此線路連接要求通過線路連接裝置910a、910b,經由ISDN等公共線路903向觀察方終端901進行數字數據傳送。觀察方終端901接收到線路連接要求后,實行線路連接要求處理(S1010)。此連接處理對連接的對方進行識別,如沒有問題則向連接的對方回復連接許可。線路連接處理確立后,委托方終端905將超近像和初始設定數據向觀察方終端901發送(S1003)。在初始設定文件中,包含有與委托方終端905連接著的硬盤信息(顯微鏡、宏觀裝置、TV攝像機類別等)。觀察方終端901接收到這些數據后(S1011),將操作權由委托方終端905移交給觀察方終端901(S1004、S1012),操作權表示對顯微鏡或載物臺的控制及對圖象采入進行指定等操作進行實施的權利。再有,此操作權的變更也可以在線路連接確立之后自動地實施,另外,也可以由委托方在任意的定時,利用鼠標點擊終端監視器上顯示的應用軟件上操作用按鈕來進行切換。在圖1的例子中,委托方終端905在采入了超近像后將操作權移交給觀察方終端901。
觀察者(病理醫生)為了從以超近像送來的圖象中找出要關注的位置,用顯微鏡的低倍物鏡進行觀察(S1013、S1014)。通常,為了對超近像所遍及的全部區域進行觀察,作為放大指定畫面方法,對網格采入指定進行選擇(S1015)。網格采入指定是指在格子上對圖3所示標本進行分割并指定放大位置。在圖3的例中,M0至M8是網格采入指定,考慮載物臺的移動精度,所采入的圖象進行了重復指定。倍率指定和網格采入指定也可以在觀察方終端901的任意鍵盤(圖中未示出)上進行給定。
網格采入指定是一邊對觀察者終端901的監視器902上的靜止圖象進行確認,一邊操作鼠標,通過實行網格采入始點和終點指定,決定網格指定的區域,在此區域中,自動地對放大指定畫面進行定位,并在靜止像上進行重疊顯示。另外,也可以自動地對標本所存在的位置進行識別,將網格采入指定畫面高效地重疊在靜止像上。這里,一旦用放大指定畫面選擇方法進行網格選擇,在實行網格采入指定處理的同時(S1017),委托方終端905接收此放大指定畫面信息,基于此信息,在委托方終端905的監視器904上顯示的靜止像(超近像)上對網格采入指定畫面進行重疊顯示(S1018、S1005)。在觀察方終端901的監視器902與委托方終端905的監視器904上,能夠對同一放大指定畫面進行顯示,對相同的圖象進行共享。
另外,在(S1015)的放大指定畫面選擇方法沒有選擇網格時,實行(S1016)所示的點采入指定(參照圖3中80)。在觀察方終端901的監視器902上實行點采入指定處理(S1017)。將此放大指定信息由觀察方終端901,通過線路連接裝置910a和ISDN903以及線路連接裝置910b,向委托方終端905進行發送(S1018)。委托方終端905一旦接收到此放大指定畫面信息,則基于此信息,在委托方終端905的監視器904上顯示的靜止像上對點采入指定畫面進行重疊顯示(S1005)。點指定是指以任意的位置為中心進行一處放大指定。點處理與網格處理同樣,也是一邊對觀察者終端901的監視器902上的靜止圖象進行確認,一邊操作鼠標對放大的位置進行指定。另外,此點指定和網格指定的放大指定畫面如圖4所示,是可以移動的。在圖4中,表示了一度所設定的放大指定畫面從(SOa)移動到了(SOb)的位置上的例子。此放大畫面指定位置信息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和觀察方終端901的存儲媒體上。
放大指定畫面也可以進行追加(S1019),如果要進行追加,則返回流程,重復執行從(S1013)到(S1015)的處理,決定其位置,對放大指定率也進行指定變更,進而實行放大指定畫面方法選擇。
觀察者(病理醫生)決定下一個要放大的位置和倍率,如果沒有必要追加放大指定畫面(S1019),則從觀察方終端901向委托方終端905發送圖象采入請求(S1020)。
接收到圖象采入請求的委托方終端905實行作為顯微鏡操作的載物臺移動、物鏡變更、AF實施等(S1006)。載物臺移動是將由網格或點指定的委托方終端905的監視器904上的位置坐標變換為載物臺坐標位置,將控制數據從觀察方終端901通過委托方終端905向XY載物臺控制單元912進行傳送。由此,使電動載物臺909移動。同樣,物鏡變更及AF實施(S1019)是將控制數據從觀察方終端901通過委托方終端905向顯微鏡操作單元913發送,由此來實施動作。
若控制電動物鏡轉換器908對電動載物臺909的移動以及物鏡鏡頭的倍率進行變更,則由視頻攝像機906將標本圖象采入,此圖象信息進一步被輸入到委托方終端905內的視頻捕捉卡,使圖象變成靜止圖象。變成靜止圖象的圖象可以直接存儲在存儲媒體上,也可以為了圖象信息的傳送,以JPEG(Joint Photographic Coding ExpertsGroup)等的形式對圖象進行壓縮。將壓縮了的圖象信息存儲在存儲媒體上。從委托方終端905向線路連接裝置910b傳送存儲在存儲媒體上的圖象信息,通過公共線路903、線路連接裝置910a,向觀察方終端901進行數據傳送(S1007)。
觀察方終端901一接收到來自委托方終端905的圖象信息(S1021),就將接收的圖象信息顯示在觀察方終端901的監視器902上。當圖象信息是以JPEG等形式進行了圖象壓縮時,進行解壓縮并進行顯示。
委托方終端905將一幅圖象向觀察方終端901傳送完畢后,隨即進行判斷是否還存在下一個圖象采入指定位置(S1008)。如果存在,委托方終端905再次實行顯微鏡操作(S1006),采入圖象并向觀察方終端901傳送圖象信息。實行此操作直到所有的圖象指定位置不存在為止。一旦觀察方終端901將全部圖象接收完畢,觀察者(病理醫生)看著顯示在觀察方終端901的監視器902上的圖象進行遠程觀察,實行診斷(S1022)。此時,圖象的結合和鼠標的位置信息等,通過線路連接裝置910a和公共線路903、線路連接裝置910b,由具有操作權的觀察方終端901向委托方終端905進行發送。接收到圖象的結合和鼠標的位置信息后,委托方終端905將基于此信息的圖象顯示在委托方終端905的監視器904上,對鼠標位置等信息也進行結合處理(S1024)。當診斷完畢進行線路切斷時,從觀察方終端901向委托方終端905發送線路切斷要求(S1025)。委托方終端接收到線路切斷要求,進行線路切斷處理(S1026)。觀察方終端901在實行遠程觀察之后進行結束判斷(S1023)。再有,當進行高倍放大,要繼續進行診斷時,邏輯返回到S1013的順序,從倍率指定(S1014)開始再次反復。
通常,遠程診斷由觀察方的終端901實行,因此,操作權在觀察者一方,然而,也能夠任意地將此操作權切換給委托方終端905。
圖5是一例將操作權由觀察方的終端901切換給委托方終端905,實行前述放大指定和圖象采入的流程圖。
即,在圖5中,觀察方終端901將操作權交代要求向委托方終端905發送(S1101),委托方終端905接收此操作權交代要求,得到操作權(S1106)。以下,步驟S1107至S1113與圖2的S1013至S1019相同。再有,步驟S1114至S1119與圖2的S1006至S1026相同。
另外,觀察方的步驟S1102與圖2的委托者一方的步驟S1005相同。此外,在圖5中,觀察方的步驟S1103至S1105與圖2的S1021至S1025相同。
以上是概略的遠程病理診斷系統的順序動作。本發明以如下作為目的,即與此順序動作中S1017的網格指定的顯微鏡操作(S1006)和圖象采入(S1007)處理相關的、將網格指定圖象以最合適的聚焦位置進行采入。
以下,參照圖6及圖7對本發明的動作進行說明。
圖6是在超近攝影后的靜止圖象狀態下,實行網格指定處理(S1017)時的示圖。網格指定通常是在超近像采入后、在利用顯微鏡的低倍物鏡鏡頭能夠觀察的范圍內,對標本全部區域或標本部分區域進行格子狀分割并進行觀察時使用。在對標本全部區域全都進行觀察的情況下,若對網格指定的位置全部實行AF,到全部圖象被采入為止,費時較多。將AF之處設為一處,以其Z位置,取得所有的網格指定位置的圖象數據,這樣做,可以縮短從圖象采入指定開始到圖象采入終了的時間。但是,在AF之處為一處的情況下,并非在所有的網格指定位置下圖象都聚焦正確。其原因在于,載物臺面精度問題或標本厚度所引起的誤差。這里,假定玻璃載片與顯微鏡載物臺的安裝是平行的,且固定正確。為了解決因載物臺的面精度所引起的聚焦不良問題,進行以下的處理。在隨著網格采入指定位置變化,讓載物臺在XY上移動的同時,根據其XY的移動量,實行Z方向的微動。
為了實行Z方向的微動,事先,取每個顯微鏡的物鏡鏡頭伴隨著載物臺移動的Z的變動數據。如圖7所示,準備好在玻璃載片表面上劃上格子狀線的調整用部件。格子的間隔可以任意細小地進行設定,但最好對應所調整顯微鏡的倍率物鏡視野的大小進行設定。首先,將顯微鏡的物鏡鏡頭的倍率變更到為了取得數據的倍率。接著,將圖7的玻璃載片放到顯微鏡906的電動載物臺909上,移動載物臺使載物臺上坐標成為X=0,Y=0。在X=0,Y=0情況下,由于到達了玻璃的盡頭,設在玻璃載片內側數mm左右處劃有線。在此位置下,為了正確聚焦,對顯微鏡的調焦單元利用手操作或由委托方終端905對顯微鏡操作單元913的控制,實行Z方向的微動。聚焦的位置確認是基于通過視頻攝象機906并經由委托方終端905內的視頻捕捉卡(圖中未示出)輸入,在委托方終端905的監視器904上進行活動畫面顯示的圖象來實行的。聚焦的位置一調整好,顯微鏡的Z位置信息就經由顯微鏡操作單元913被采入委托方終端905內。此X=0,Y=0的載物臺坐標位置下的顯微鏡Z位置被作為初始值(Z0),在委托方終端905內的存儲器(圖中未示出)中進行數據存儲。
接著,將載物臺移動到X=0,Y=1的載物臺坐標上,使其在玻璃載片的線上聚焦。
在進行了聚焦位置的確認之后,取得了顯微鏡Z位置的信息,然后實行與Z的初始值Z0的比較,將其比較結果數據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內的存儲器(圖中未示出)中。這樣,一邊使玻璃載片上的坐標移動,一邊對聚焦進行確認,將正確聚焦位置下的Z位置與初始值數據(Z0)相比較,取得各個坐標的比較數據ΔZ,將其數據在委托方終端905內的存儲器中進行數據存儲。其結果見圖8所示的表。此數據是對每個物鏡數據進行定位的數據。
因此,在將玻璃載片放在載物臺上的狀態下,相對于XY變動的Z的偏移數據被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的存儲器中。基于此校正數據,實行伴隨著XY載物臺移動的Z校正。利用圖9的流程圖對此進行說明。
首先,對玻璃載片上的標本整體像(超近像)進行攝影,并在監視器上進行顯示(S510)。超近像通常是對委托方終端905進行操作,利用超近攝影裝置911和顯微鏡907所拍攝的圖象。此拍攝的超近像作為靜止圖象狀態的RGB各自的亮度信息被存儲到委托方終端905及觀察方終端901的存儲器內(S502)。存儲器進行二維配置,例如VGA尺寸的圖象情況下在R(iX,iY)中進行存儲(iX=0~639;iY=0~479),方便于以后對數據的取出。接著,對網格采入指定區域進行指定。網格采入指定通常是在與線路進行連接之后,由觀察方終端901實行。當然,即使線路尚未連接,在委托方終端905也能夠進行網格采入指定,即使線路是連接狀態,即使在委托方終端905也能夠進行網格采入指定。此區域指定是在各監視器902、904上一邊進行確認一邊在靜止圖象上進行重疊顯示(S503)。圖10所示為指定了網格的例子。在宏觀靜止圖象上進行重疊顯示的網格位置,其坐標信息被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和觀察方終端901的存儲器內(S504)。此坐標信息最好是對各個網格畫面的中心進行存儲。另外不僅是中心坐標,若將每個網格放大指定畫面的靜止圖象的倍率信息、網格放大指定的倍率信息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和觀察方終端901的存儲器內,也能夠在以后進行再現。
接著,在監視器上對最初實行AF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的位置進行指定(S505)。此實行AF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位置的指定,也是對具有操作權的一方的終端(委托方終端905或觀察方終端901)的監視器902或904上顯示的宏觀靜止圖象上的網格畫面利用鼠標進行點擊來實施。當然,此鼠標點擊的信息在委托方終端905和觀察方終端901是共享的。為了知道在超近像上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中,是哪個畫面被選擇了,讓放大指定畫面線的粗細或線的顏色與其他網格指定畫面有所不同。一旦指定最初AF的位置被決定,就開始圖象采入,此圖象采入的開始,是由具有操作權的終端通過按下圖中未示出的應用軟件上的操作按鈕,或按下終端鍵盤的任意鍵來實行的。
委托方終端905一旦識別到圖象采入開始的指令,就移動載物臺到所指定的最初實行AF的網格位置(S506)。此載物臺的移動是委托方終端905根據向XY載物臺控制單元912發送移動命令,將顯微鏡907的電動載物臺909移動到指定位置。載物臺的移動量是根據從監視器上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位置,到實際載物臺坐標系的數據變換來進行計算。
在最初實行AF位置的載物臺位置上停止移動后,實施AF(S507)。AF實施是委托方終端905利用向顯微鏡操作單元913發送AF實行數據,由顯微鏡907的AF單元(圖中未示出)實施動作來實現的。這里,在實行了AF之后,若動作正常實施則不存在問題,但有時存在當標本不在顯微鏡物鏡光軸的附近(畫面的中心附近)時,發生AF錯誤的情況。因此,對是否發生了AF錯誤進行確認(S508)。此AF錯誤從圖中未示出的AF單元輸出。一旦AF錯誤發生,從顯微鏡操作單元913向委托方終端905發出AF錯誤通知。委托方終端905在識別到此錯誤的情況下,在委托方終端905的監視器904上進行錯誤顯示,表明發生了AF錯誤。錯誤顯示也可以作為錯誤窗口進行顯示。另外,對正在操作委托方終端905的委托者進行指示,以使其用手動操作顯微鏡的Z載物臺微動手柄來移動載物臺到聚焦位置上。由此,最初的聚焦位置被決定。此Z位置被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的存儲器內,與此同時,也對所存儲Z位置的XY載物臺位置坐標進行存儲。在步驟508,當AF正常動作的情況下,無須進行操作,對Z位置和XY載物臺位置坐標進行存儲(S510)。
載物臺XYZ的移動一終止,就在此位置下進行靜止圖象的圖象采入(捕捉)(S511)。圖象采入是在委托方終端905實行了XY載物臺以及AF確認后,利用對安裝在委托方終端905上的視頻捕捉卡進行控制,通過視頻攝像機906對顯微鏡907的圖象進行采入。在圖象采入后,在委托方終端905的HD等存儲媒體(圖中未示出)以任意的圖象文件格式進行圖象數據存儲。采入的圖象通過線路連接裝置910b、910a和公共線路903從委托方終端905傳送到觀察方終端901,并在監視器902上進行相同圖象顯示。
在對最初實行AF之處的網格放大指定圖象進行了采入之后,對是否存在下一個網格放大指定畫面進行確認(S512)。如果不存在下一個放大指定畫面則結束(S512)。當存在下一個放大指定畫面時,讓XY載物臺移動到下一處(S513)。
在讓XY載物臺移動的同時,隨著XY的移動讓Z位置進行微動(S514)。此Z位置的微動是根據圖8表中的載物臺坐標和ΔZ的數據來實行的。即,對上次的載物臺位置相當于圖8表中的哪個坐標處進行確認,設該時的ΔZ為ΔZi-1,同樣,對這次的載物臺位置變為圖8表中的哪個坐標處以及ΔZ(ΔZi)進行確認。上一次的ΔZi-1與ΔZi的差分((ΔZi-1)-(ΔZi))就成為伴隨XY顯微鏡移動的Z微動量。Z微動控制是利用將Z微動量數據從委托方終端905送到顯微鏡操作單元913,對顯微鏡Z電動機進行驅動,使Z位置變化。
委托方終端905一旦確認到利用電動載物臺909的XY移動和Z微動控制終了,委托方終端905就對AF動作是否應該實行進行判斷(S515)。為了對不僅因為Z的偏移,而且因為標本的厚度所引起的誤差進行吸收,判斷是否任意地進行AF。此判斷處理的詳細情況在后面參照圖11中所示的流程圖進行說明。如果判斷了應該實施AF(S516),則實施AF(S517)。如果無須實施AF(S516),則返回圖象采入處理(S511)。另外,如果AF實施沒有錯誤時(S518),則返回對其Z位置和XY載物臺位置坐標進行存儲的處理(S510)。如果AF實施產生錯誤時(S518),則從顯微鏡操作單元913向委托方終端905發出錯誤通知。此錯誤被委托方終端905識別到時,從委托方終端905的存儲器(圖中未示出)內將所采入的上一次圖象的位置的Z位置調出,利用將此Z位置數據向顯微鏡操作單元913傳送,自動地返回最佳的Z位置。此時,不要求委托方終端905進行錯誤顯示及用手動進行微動操作。在自動地移動到上一次Z的位置后(S519),返回圖象采入處理(S511)。
下面,參照圖11對判斷是否應該實行AF的流程圖進行說明。
首先,如果上一次的載物臺位置與此次的載物臺位置存在若干移動差,作為閾值,對判斷是否實行AF的基準的移動差數據(XYrefth)進行設定(S601)。讓此移動差基準數據(XYrefth)任意地在初期設定中被決定。
另外,移動差基準數據(XYrefth)使按照由物鏡鏡頭的數值孔徑(NA:Numerical Aperture)求得的聚焦深度所進行的設定成為可能。例如,定為在相對于XY移動量Z的變位大于正在使用著的物鏡鏡頭的聚焦深度時,實施AF。
能夠將此種XY移動量作為預置數據用于移動差基準數據(XYrefth)中。
再有,由于若物鏡鏡頭變更會使聚焦深度變化,因此,在此情況下,最好在構成上讓移動差基準數據(XYrefth)進行變更。
將移動差基準數據(XYrefth)存儲在委托方905內的存儲器內。接著,對本次網格放大指定畫面的載物臺XY坐標位置與上次實行了AF的載物臺XY坐標位置的差分進行取數,令此差分為XYref(S602)。將上次實行了AF的載物臺XY坐標存儲在委托方905內的存儲器內。對XYref與XYrefth進行比較(S603)。若與上次實行了AF的載物臺XY坐標位置的差分XYref比移動差基準數據(XYrefth)小的情況下,也可以不實行AF(S619)。反之,若與上次實行了AF的載物臺XY坐標位置的差分XYref比移動差基準數據(XYrefth)大的情況下,轉移到對是否進一步實行AF進行確認的處理。對是否進一步實行AF的確認,是對圖象的中心附近(光軸中心附近)標本是否存在進行判斷。這是因為在光軸中心附近標本不存在的情況下,存在AF不正常動作的可能性。在步驟S605以后的流程圖表示了以靜止的圖象狀態對下一個要放大的坐標位置的光軸中心附近標本是否存在進行判斷的處理。雖然以動畫狀態能夠對光軸中心附近標本是否存在進行判斷,但在本發明中,是在對得到放大圖象前的靜止圖象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進行了決定的狀態下,在采入預先放大圖象之前,對光軸中心附近標本是否存在進行預測。
首先,作為對標本是否存在進行判斷的基準,使用靜止圖象的RGB的亮度信息。此靜止圖象狀態下的RGB各自的亮度信息在步驟S502被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的存儲器內。在步驟S604,在決定當作標本進行識別的亮度閾值(Gth)的同時,在步驟S605對標本像識別確認用計數器進行清零。此標本識別用的亮度值作為初始數據被存放在任意的文件中,使用時,從此文件中將數據取出,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的存儲器中。接著,在作為標本像進行識別上,由于只用一個象素難于判定,因此,有必要對中心附近的象素數據范圍進行決定,并與前述亮度閾值(Gth)進行比較。在步驟S606和S607中,決定以靜止的圖象狀態進行確認的XY坐標值的范圍。首先,決定X坐標的確認范圍。圖10是對玻璃載片上的標本整體像(超近像)采入后,在超近像靜止圖象之上對網格放大指定畫面進行重疊顯示的狀態。圖10的ImageWidth和ImageHeight表示靜止圖象的寬度、高度,在VGA尺寸中,是640×480象素,成為(ImgXmax,ImgYmax)=(639,479)。從(1)到(18)的畫面是網格擴大指定畫面,由當前顯示倍率和下一個放大指定倍率決定寬度(FrameWidth)和高度(FrameHeight)。
FrameWidth=ImageWidth×(當前顯示倍率/下一個指定倍率)FrameHeight=ImageHeight×(當前顯示倍率/下一個指定倍率)圖12是對圖10網格放大指定畫面之中(10)畫面進行了放大顯示的圖。圖12的(Xmin、Ymin,)~(Xmax、Ymax,)是即使實行AF也對在中心附近是否存在標本進行評價的區域。圖12的(Xic、Yic)表示令圖10圖象左上角為(0、0)時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10)的中心坐標。
決定X坐標區域的流程圖示于圖13,決定Y坐標區域的流程圖示于圖14。
首先,對決定X坐標區域的流程進行說明。首先,檢測出從圖10的整體圖象看到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的中心坐標(Xic、Yic)(S701)。將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的中心坐標從委托方終端905的存儲器(圖中未示出)中取出。為了由此中心坐標對標本是否存在進行確認,基于以下的式子實行X區域的指定(S702)。
Xmin=Xic-FrameWidth/nXmax=Xic+FrameWidth/nn的值在初始設定上能夠任意變更。
在Y區域也同樣,檢測出從圖10的整體圖象看到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的中心坐標(Xic,Yic)(S801)。為了由此中心坐標對標本是否存在進行確認,基于以下的式子實行Y區域的指定(S802)。
Ymin=Yic-FrameHeight/mYmax=Yic+FrameHeight/mm的值在初始設定上能夠任意變更。
由此來決定對標本是否存在進行確認的區域。標本是否存在是根據將各象素的亮度信息與在前述步驟S604所決定的亮度閾值(Gth)進行比較來實行。這里,各象素的亮度信息有三種,在圖11的流程圖的例子中,只用G信息進行。當然,也可以使用RGB三個亮度信息,并擁有各個亮度閾值Rth、Gth、Bth,分別進行比較,進行綜合判斷。
在步驟608以后,示出了進行在判斷標本是否存在的區域內的Gdata(X,Y)亮度信息與步驟S604中所決定的亮度閾值(Gth)的比較,判斷是否也可以實行最終的AF的處理流程圖。
首先,設定初始坐標(S608)。這里,X、Y為變數,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的存儲器(圖中未示出)中。初始值是前述的確認坐標區域的初始坐標,設為X=Xmin,Y=Ymin。
將此X、Y坐標的G亮度信息(Gdata((X,Y))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的存儲器(圖中未示出)中。初始值是前述的確認坐標區域的初始坐標,設為X=Xmin,Y=Ymin。
將此X、Y坐標的G亮度信息(Gdata(X,Y))從委托方終端905的存儲器(圖中未示出)中取出(S609)。實行此亮度信息(Gdata(X,Y))與亮度閾值(Gth)的比較(S610)。
若G亮度信息(Gdata(X,Y))的值比亮度閾值Gth的值小(S611),則判斷標本像存在,在步驟S605對清過零的標本像識別確認計數器進行增量(S612),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的存儲器(圖中未示出)中。若G亮度信息(Gdata(X,Y))的值比亮度閾值(Gth)的值大(S611),則判斷標本像不存在,標本像識別確認計數器(ChkCounter)不進行變化。接著,將X坐標進行一個象素的增量(S613)。此時,對X坐標是否變為由S606所決定的區域之外進行判斷(S614)。如果X坐標是在區域之內,則返回S609的實行亮度信息與亮度閾值相比較的處理。如果X坐標是在區域之外時(S614),令X坐標為初始值(X=Xmin),將Y坐標進行一個象素的增量(S615)。將Y坐標進行了增量之后,對該Y坐標是否變為區域之外進行判斷(S616)。如果Y坐標沒有在區域之外,則再次返回S609,實行亮度信息與亮度閾值相比較,對標本像是否存在進行判斷。當Y坐標進行了增量,使該Y坐標變為在區域之外時,判斷標本像是否存在的區域的全部確認終了。接著,按以下的式子對比較用數據(ChkCounterMin)的值進行設定(S617)。
ChkCounterMin=((Xmax-Xmin)×(Ymax-Ymin))/2上式中,為了取判斷標本像是否存在的區域的一半,因此除以2,然而可以取任意的值。
接著,對在最終的中心附近是否存在標本像進行判斷(S618)。如果標本像識別計數器(ChkCounter)在比較用數據(ChkCounterMin)之上,則能夠判斷為該區域存在標本像。若是在該比較用數據(ChkCounterMin)之上,就能夠判斷為該區域存在標本像。
實施標本像識別計數器(ChkCounter)與比較用數據(ChkCounterMin)的比較,如果標本像識別計數器大,則判斷為能夠實施AF(620),如果標本像識別計數器小,則判斷為不可以實施AF(619)。
由此,對在中心附近是否存在標本像進行判斷,能夠以靜止圖象狀態判斷是否可以實施AF。
接著對有關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進行說明。
在實施例1中,對在網格放大指定畫面的中心附近是否存在標本像進行確認,對是否也可以實行AF進行了判斷,但如圖15所示,存在著即使中心附近標本像不存在,而在中心附近以外的整個區域內存在的情況。例如。如圖15所示,當對標本1501進行了切片時,可以想見象孔1503那樣開了孔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實施例1中的圖11的流程圖的例子中,則成為不可以實施AF(S619)。而在第2實施例中,在判斷了此不可實施AF之后,實行再次實施AF的確認處理。
圖15的AFChkAria(a)是在圖11的流程圖中對放大指定畫面中心附近是否存在標本進行確認的區域。雖在中心附近確實標本不存在,但若把AFChkAria(b)作為圖象的中心(光軸中心)來實行AF,則應不會發生AF錯誤。
用圖16的流程圖對在S619識別了不可以實施AF后的AF實施再確認進行說明。首先,對用于對作為標本像進行識別的基準的亮度閾值(Gth)進行設定,并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內的存儲器中(S1501)。接著,對進行確認的坐標初始值進行設定(S502)。(Xic,Yic)是由如圖10所示超近像顯示了網格放大指定畫面時的任意網格放大指定畫面的中心坐標。FrameWidth和FrameHeight是網格指定畫面的寬度和高度。
接著,對用于判斷標本像是否存在的確認計數器進行清零(S1503)。然后,一邊讓XY坐標變化,一邊對一個個象素的G亮度信息(Gdata(X,Y))進行獲取,實行該亮度信息與在S1501所決定的亮度閾值(Gth)的比較(S1504)。如果比亮度閾值(Gth)小,則將確認計數器進行增量(S1505)。即,一般,亮度電平以白色為最高電平。若在標本1501上開了孔1503,則G亮度信息(Gdata(X,Y))變得比亮度閾值(Gth)還大。相反,若標本存在,G亮度信息(Gdata(X,Y))則變得比亮度閾值(Gth)小。然后,對X坐標進行增量,進行下一個坐標的準備(S1506)。在步驟S1507,如果X坐標是在網格放大指定區域之內,則返回S1504的處理。相反,在步驟S1507,如果對X坐標進行了增量之后,X坐標變到網格放大指定畫面處,對Y坐標進行增量,且將X坐標返回初始值(S1508)。對Y坐標進行了增量后是否變到網格放大畫面區域之外進行判斷(S1509)。若在區域內,返回步驟S1504的處理。
對全部的XY坐標進行的確認一結束,就用下式對在網格放大指定畫面內標本存在的象素數比率進行計算(S1510)。
PicRate=(ChkCounter/FrameWidth×FrameHeight)×100若PicRate為60%以下,則判斷為在中心附近不存在標本、在中心以外的區域存在標本(S1511)。設定此60%數字可以任意地變更。在對中心以外的區域存在標本確認后,讓載物臺移動到標本存在的位置(S1512)。
利用一邊讓中心坐標移動若干象素,一邊連續地搜索標本像是否存在,能夠判斷標本存在的位置。
通過移動載物臺,移動到光軸中心附近標本圖像的所在位置,在此位置實行AF(S1513)。在發生了AF錯誤的情況下,將Z位置返回到前一次網格放大指定畫面所采入的Z位置。Z移動一結束,將當前位置與XY坐標值存儲在委托方終端905的存儲器內(S1514),然后,載物臺位置返回原來的位置(Xic,Yic)(S1515)。
由此,即使中心附近沒有標本像,判斷了不能實行AF時,而判斷了在中心附近以外的區域標本存在的區域多時,讓載物臺移動到標本像所存在的位置,在此位置下實行了AF之后,再次返回到原來的載物臺位置,利用此,能夠取得聚焦位置正確的網格指定圖象。
接著,對有關本發明第3實施例進行說明。
在實施例1中,在圖9的流程圖中步驟S506,表示了在監視器902、904上對最初實施AF的網格指定畫面位置進行指示的例子,在實施例3中,示出了對最初實施AF的網格指定畫面位置自動進行指示的例子。
圖17是表示本發明第3實施例的處理流程圖。
對超近像進行攝影之后,在靜止圖象上對網格放大指定畫面進行指示。在此指示結束時,對最初實行AF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自動地進行決定處理。
首先,對網格放大指定畫面的個數進行確認(S1601)。為了獲得網格放大指定畫面一個個的標本像識別象素數據,在將標本像確認計數器作為設置數據獲得的同時(S1602),對設置數據的內容進行清零。對全部網格放大指定畫面進行標本像存在確認(S1603)。標本像確認是利用上述的亮度閾值數據與各象素的亮度信息相比較來進行判斷。因此,將作為標本像進行識別的象素數存儲在ChkCounter(i)中。i為表示任意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編號(在圖10中,(0)~(19)的編號)。若所有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的標本像確認結束,標本像確認計數器的值從大的值開始順序排列(S1604)。將排列的順序作為另一變數進行存儲。接著,從標本像確認計數器值的大的值開始,順序地對中心附近標本是否存在進行判斷(S1605)。對中心附近標本是否存在的判斷,可以利用對與中心坐標相對應的、在步驟S1602所存儲的設置數據進行檢查來實施。當判斷了中心附近標本不存在時(S1606),再次返回S1605,接著將標本像確認計數器大值的網格放大指定畫面取出,判斷在中心附近是否存在標本像。若中心附近標本像存在,作為最初實行AF的位置進行存儲(S1607)。
由此,能夠從多個網格放大指定畫面中,獲得最能夠作為標本像識別的象素數,且對中心附近標本像所存在之處作為最初實行AF的位置,自動地進行識別。
雖然就有關本發明其特定的實施例、以及特定的狀態進行了說明,但是顯然,象以下要求所規定的那樣,可以將許多的修正及改變添加在發明的范圍內。
另外,本發明并非僅限于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說明的適用于病理的情況,也能夠適用于工業領域。
權利要求
1.一種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其是能夠于靜止圖象上以所希望的倍率對放大圖象的采入進行指定的,其特征為具有亮度信息存儲裝置,該裝置對靜止圖象上放大指定畫面區域的亮度信息進行存儲;Z方向位置校正裝置,該裝置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變位帶來的Z方向位置變化進行校正;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裝置,該裝置于在靜止圖象上進行放大圖象采入之前,對是否能夠實行自動調焦進行判斷;XYZ位置存儲裝置,該裝置在利用前述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裝置判斷了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XY位置和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進行存儲;Z位置恢復裝置,該裝置用于在利用前述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裝置判斷不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恢復到上述XYZ載物臺位置存儲裝置中存儲的前一次的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其特征為還具有XY載物臺移動裝置,該裝置將XY載物臺沿XY向移動到能夠自動調焦的位置;自動調焦控制裝置,該裝置在前述顯微鏡XY載物臺的XY移動之后,對自動調焦實行控制;XY載物臺位置恢復裝置,該裝置在實行了自動調焦之后,將前述XY載物臺的位置恢復為移動之前的位置;圖象采入控制裝置,該裝置在前的顯微鏡XY載物臺的位置恢復為移動之前的位置之后,對圖象的采入進行控制。
3.如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其特征為進一步具有自動選擇裝置,該裝置從多個圖象采入指定畫面中自動地對最初實施自動調焦之處進行選擇。
4.如權利要求3所記載的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其特征為前述自動調焦控制裝置,在對是否進行自動調焦進行判斷的基準數據里,采用了前一次顯微鏡XY載物臺的位置與本次顯微鏡XY載物臺的位置之間的移動差。
5.如權利要求4所記載的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其特征為所述判斷基準數據是能夠按照由物鏡鏡頭的孔徑數值所求得的聚焦深度進行設定的變更。
6.一種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其能夠于靜止圖象上以所希望的倍率對放大圖象的采入進行指定的,其特征為具有亮度信息存儲工序,該工序對靜止圖象上放大指定畫面區域的亮度信息進行存儲;Z方向位置校正工序,該工序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變位帶來的Z方向位置變化進行校正;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工序,該工序在靜止圖象上進行放大圖象采入之前,對是否能夠實行自動調焦進行判斷;Z位置恢復工序,該工序在上述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工序判斷了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XY位置和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進行存儲,在判斷不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恢復到所存儲的前一次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記載的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其特征為該方法進一步具有XY載物臺移動工序,該工序將XY載物臺沿XY向移動到能夠自動調焦的位置;自動調焦控制工序,該工序在前述顯微鏡XY載物臺的XY移動之后,對自動調焦實行控制;圖象采入控制工序,該工序在前述顯微鏡XY載物臺的位置恢復為移動之前的位置之后,對圖象的采入進行控制。
8.如權利要求6所記載的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其特征為能夠從多個圖象采入指定畫面中自動地對最初實施自動調焦之處進行選擇。
9.如權利要求8所記載的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其特征為前述自動調焦控制,是在對是否進行自動調焦進行判斷的基準數據里,采用了前一次顯微鏡XY載物臺的位置與本次顯微鏡XY載物臺的位置之間的移動差。
10.如權利要求9所記載的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其特征為前述基準數據,能夠按照由物鏡鏡頭的數值孔徑所求得的聚焦深度進行設定的變更。
11.一種計算機可讀取的數據記錄媒體,其用于記錄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的程序,上述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是能夠在靜止圖象上以所希望的倍率對放大圖象的采入進行指定的,其特征為具有亮度信息存儲工序,該工序對靜止圖象上放大指定畫面區域的亮度信息進行存儲;Z方向位置校正工序,該工序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變位帶來的Z方向位置變化進行校正;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工序,該工序于在靜止圖象上采入放大圖象之前,對是否能夠實行自動調焦進行判斷;Z位置恢復工序,該工序在上述可否實行自動調焦判斷工序判斷了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對顯微鏡XY載物臺的XY位置和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進行存儲,在判斷不可以實行自動調焦時,恢復到所存儲的前一次顯微鏡XY載物臺的Z位置。
12.如權利要求11所記載的計算機可讀取的數據記錄媒體,其用于記錄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的程序,其特征為進一步具有XY載物臺移動工序,該工序將XY載物臺沿XY向移動到能夠自動調焦的位置;自動調焦控制工序,該工序在前述顯微鏡XY載物臺的XY移動之后,對自動調焦實行控制;圖象采入控制工序,該工序在前的顯微鏡XY載物臺的位置恢復為移動之前的位置之后,對圖象的采入進行控制。
13.如權利要求11所記載的計算機可讀取的數據記錄媒體,其用于記錄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的程序,其特征為從多個圖象采入指定畫面中自動地對最初實施自動調焦之處進行選擇。
14.如權利要求13所記載的計算機可讀取的數據記錄媒體,其用于記錄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的程序,其特征為前述自動調焦控制,是在對是否進行自動調焦進行判斷的基準數據,采用前一次顯微鏡XY載物臺的位置與本次顯微鏡XY載物臺的位置之間的移動差。
15.如權利要求14所記載的計算機可讀取的數據記錄媒體,其用于記錄顯微鏡圖象傳送方法的程序,其特征為前述基準數據能夠按照由物鏡鏡頭的數值孔徑所求得的聚焦深度進行設定的變更。
全文摘要
一種顯微鏡圖象傳送系統,伴隨顯微鏡XY載物臺的變位,利用顯微鏡Z方向位置校正裝置,實行顯微鏡載物臺XYZ控制,在存儲器中進行存儲。對靜止畫面進行采入,移動載物臺到網格位置。而且,隨著XY的移動也使Z位置進行微動。若能夠實行AF動作,則實行AF,若不可以實行AF,則移動到前次的Z位置。
文檔編號G02B21/26GK1321257SQ00801988
公開日2001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1999年9月24日
發明者中川修二 申請人:奧林巴斯光學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