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教學模型領域,涉及一種顳下頜關節復位的教學模型。
背景技術:
在口腔頜面外科的診療中,顳下頜關節脫位患者較常見,臨床上醫生在進行顳下頜關節復位的過程中不同的復位手法,患者的疼痛感不同,而患者的疼痛感主要來自于咀嚼肌的牽拉力。發明一種能夠模擬在顳下頜關節復位過程中患者咀嚼肌拉力大小的模型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該模型可用于教學、練習及考試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用于練習及教學的顳下頜關節復位的教學模型。
一種顳下頜關節復位的教學模型,由下頜骨、顱骨、八塊替代咀嚼肌的彈性體、電源盒及發聲裝置組成,所述彈性體分為四組,按照人體咀嚼肌連接的方式及位置連接下頜骨與顱骨;每個彈性體表面粘貼有電阻應變片,每個電阻應變片分別與不同的發聲裝置串聯,8個串聯電路共用一個電源盒;所述電源盒和發聲裝置置于顱骨內。
所述電源盒正負極各有八個接頭,能分別提供八個互不影響的電壓。
當彈性體因拉力增大而產生彈性變形時,粘貼在它表面的電阻應變片隨同產生變形,導致電阻應變片的阻值將變小(拉力越大,電阻越小),于是與電阻應變片串聯的電路電流將增大;各發聲裝置分別與電阻應變片串聯,通過設定發聲裝置的最低功率值(其最低功率值對應發聲裝置發聲所需的最低電流值),當電阻應變片的電阻值足夠小使流經發聲裝置的電流值達到發聲裝置發聲所需的最低電流值時,發聲裝置發出提示音;不同的發聲裝置提示音不同,通過辨別提示音可辨知具體拉力過大的彈性體;由于本模型顱內中空,故發聲裝置和電源可以置于顱內。
該模型中使用彈性體模擬的肌肉及其起止(共4組,每組各2塊):
①顳肌起于顳窩,通過顴弓深面止于喙突及下頜支前緣;
②咬肌起自顴弓及其內面,止于下頜支外面及咬肌粗隆;
③翼外肌上頭起于翼內肌起自翼窩,止于下頜支內側面的翼肌粗隆;
④翼內肌上頭起于蝶骨大翼的顳下面和顳下嵴,下頭起于翼外板的外側面,二者匯聚止于髁突頸部的關節翼肌窩、關節囊和關節盤。
本發明具有以下突出優點:
能夠模擬顳下頜關節復位時咀嚼肌受到的拉力大小;在拉力達到設定值時發聲提示;不同的發聲裝置提示音不同,通過辨別提示音可辨知拉力過大的彈性體;該模型能用于顳下頜關節復位操作的教學、練習和考核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裝置的電路示意圖,以兩個彈性體示意。其中,1-電阻應變片,2-彈性體,3-電源盒,4-發聲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顳下頜關節復位的教學模型,由下頜骨、顱骨、八塊替代咀嚼肌的彈性體、電源盒及發聲裝置組成,所述彈性體分為四組,按照人體咀嚼肌連接的方式及位置連接下頜骨與顱骨;每個彈性體表面粘貼有電阻應變片,每個電阻應變片分別與不同的發聲裝置串聯,8個串聯電路共用一個電源盒;所述電源盒正負極各有八個接頭,能分別提供八個互不影響的電壓;所述電源盒和發聲裝置置于顱骨內。
該模型中的顳下頜關節可處于脫位和正常位兩種狀態,顳下頜關節從脫位向正常位復位過程中模擬咀嚼肌的彈性體會產生拉力,隨著彈性體拉力增大,附著于彈性體上的電阻應變片的阻值將變小,于是與電阻應變片串聯的電路電流將變大,當電流達到相應發聲裝置的所需最低電流時,發聲裝置發出提示音;不同的發聲裝置提示音不同,通過辨別提示音可辨知拉力過大的彈性體;據此該模型可檢驗人工復位顳下頜關節手法的準確性。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未經創造性勞動而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在本發明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