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塊莖蔬菜電動切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用具,具體涉及一種家用塊莖蔬菜電動切絲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對千家萬戶來說,家庭的主人每天下班要準備做飯切菜,特別是對土豆、白蘿卜、胡蘿卜等蔬菜進行切絲時,使用一般的菜刀切菜薄厚不均勻,切菜耗時耗力,工作的勞累使做飯變成煩心事。另外,對于飯店的廚師來說,準備大量的菜品是其本職工作,傳統的手工切菜,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或者切絲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作簡易、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并且拆卸方便的家用塊莖蔬菜電動切絲機。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家用塊莖蔬菜電動切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水平設置的底板和夾板,夾板位于底板下方,底板下表面右側與夾板上表面右側之間設有支撐板,夾板、支撐板和底板之間形成夾持槽,夾板上螺紋連接有向上伸入夾持槽內的頂緊螺栓;底板右側上表面設有框架,框架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水平面且沿前后方向,框架內通過螺釘連接有圓盤,圓盤中心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轉軸,轉軸沿左右方向水平設置,轉軸左端設有位于圓盤左側的旋轉式切刀機構,轉軸右端設有位于圓盤右側的電動驅動機構;
[0005]旋轉式切刀機構包括同軸設在轉軸左端的圓環板,圓環板邊緣沿回轉中心均勻設有至少三塊呈矩形結構的刀板,刀板左側表面沿圓環板的徑向方向設有至少三個切刀筒,切刀筒的截面呈半圓形結構,每個切刀筒的中心線均與圓環板的徑向方向垂直;
[0006]底板中部沿左右方向水平設有筒體,筒體左右兩端均敞口,筒體右端與切刀筒之間具有間隙,筒體內壁沿均勻設有柔性防滑結構,柔性防滑結構的橫截面呈鋸齒狀,筒體左端設有連接柱,連接柱通過繩索連接有頂桿,頂桿一端設有凹面型結構的頂板;
[0007]底板上表面設有鄰近框架的儲菜槽;頂緊螺栓上端設有頂板,頂板的表面積大于頂緊螺栓的橫截面積,底板下表面設有柔性墊板;
[0008]底板左端邊沿設有導向板,導向板上表面與底板上表面保持水平,導向板的厚度由左到右逐漸增加,導向板右側邊沿的厚度與底板加上柔性墊板的總厚度相等。
[0009]底板與導向板為一體結構,夾板和底板沿左右方向的長度相等。
[0010]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中的電動驅動機構包括變頻電機,變頻電機的主軸與轉軸右端傳動連接,變頻電機右端設有安裝板,安裝板通過安裝螺釘固定到圓盤上。
[0011]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在使用時,底板放置在桌板上,桌板伸入到夾持槽內,夾板上設置的頂緊螺栓向上擰頂緊桌板的下表面,這樣就可將本實用新型牢靠固定到桌板上;手持蔬菜由筒體左端口進入,筒體內壁的柔性防滑結構與蔬菜接觸,增加與蔬菜接觸的摩擦力且不會傷及蔬菜,當蔬菜全部進入到筒體內后,手持頂桿,使頂板頂著蔬菜左端向右推,這樣就可避免傷及到手指;使用繩索將頂桿連接到連接柱上,這樣可避免頂桿和頂板隨意放置丟失;啟動變頻電機,帶動轉軸旋轉,轉軸另一端的旋轉式切刀機構做圓周運動,截面呈半圓形的切刀筒可把蔬菜切成絲狀或條狀,旋轉式切刀機構通過螺母固定在轉軸上,更換旋轉式切刀機構時,只需擰下螺母即可,方便實用。切刀筒將蔬菜切成絲狀或條狀后暫存到儲菜槽內;頂緊螺栓上端的頂板起到增大與桌板的接觸頂壓面積,提升夾緊效果,另外在底板下表面設置的柔性墊板與頂板相配合,進一步提升夾緊效果;由于夾持槽的高度稍大于桌板的厚度,因此設置導向板可以避免夾板和底板左端觸碰到桌板邊沿使桌板受損;底板與導向板為一體結構,便于加工制造,同時也增加了底板的表面積,有助于對切好的菜的存放。
[001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采用分體式安裝結構,易于制造,充分緩解了人們在切菜過程中的費時費力,并且安全可靠,避免切手,效率高并且保證了切絲的質量,市場前景好,易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圖1的后視圖;
[0016]圖3是圖1中A-A處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家用塊莖蔬菜電動切絲機,包括均水平設置的底板1和夾板2,夾板2位于底板1下方,底板1下表面右側與夾板2上表面右側之間設有支撐板3,夾板2、支撐板3和底板1之間形成夾持槽4,夾板2上螺紋連接有向上伸入夾持槽4內的頂緊螺栓5 ;底板1右側上表面設有框架6,框架6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水平面且沿前后方向,框架6內通過螺釘連接有圓盤7,圓盤7中心通過軸承8轉動連接有轉軸9,轉軸9沿左右方向水平設置,轉軸9左端設有位于圓盤7左側的旋轉式切刀機構,轉軸9右端設有位于圓盤7右側的電動驅動機構。
[0018]旋轉式切刀機構包括同軸設在轉軸9左端的圓環板15,圓環板15邊緣沿回轉中心均勻設有至少三塊呈矩形結構的刀板16,刀板16左側表面沿圓環板15的徑向方向設有至少三個切刀筒17,切刀筒17的截面呈半圓形結構,每個切刀筒17的中心線均與圓環板15的徑向方向垂直。
[0019]底板1中部沿左右方向水平設有筒體10,筒體10左右兩端均敞口,筒體10右端與切刀筒17之間具有間隙,筒體10內壁沿均勻設有柔性防滑結構11,柔性防滑結構11的橫截面呈鋸齒狀,筒體10左端設有連接柱12,連接柱12通過繩索13連接有頂桿14,頂桿14一端設有凹面型結構的頂板30。
[0020]電動驅動機構包括變頻電機18,變頻電機18的主軸與轉軸9右端傳動連接,變頻電機18右端設有安裝板19,安裝板19通過安裝螺釘20固定到圓盤7上。
[0021]底板1上表面設有鄰近框架6的儲菜槽22 ;頂緊螺栓5上端設有頂板23,頂板23的表面積大于頂緊螺栓5的橫截面積,底板1下表面設有柔性墊板24 ;
[0022]底板1左端邊沿設有導向板25,導向板25上表面與底板1上表面保持水平,導向板25的厚度由左到右逐漸增加,導向板25右側邊沿的厚度與底板1加上柔性墊板24的總厚度相等。底板1與導向板25為一體結構,夾板2和底板1沿左右方向的長度相等。
[0023]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如下:
[0024]在使用時,底板1放置在桌板上,桌板伸入到夾持槽4內,夾板2上設置的頂緊螺栓5向上擰頂緊桌板的下表面,這樣就可將本實用新型牢靠固定到桌板上;手持蔬菜由筒體10左端口進入,筒體10內壁的柔性防滑結構11與蔬菜接觸,增加與蔬菜接觸的摩擦力且不會傷及蔬菜,當蔬菜全部進入到筒體10內后,手持頂桿14,使頂板30頂著蔬菜左端向右推,這樣就可避免傷及到手指;使用繩索13將頂桿14連接到連接柱12上,這樣可避免頂桿14和頂板30隨意放置丟失;啟動變頻電機18,帶動轉軸9旋轉,轉軸9另一端的旋轉式切刀機構做圓周運動,截面呈半圓形的切刀筒17可把蔬菜切成絲狀或條狀,旋轉式切刀機構通過螺母固定在轉軸9上,更換旋轉式切刀機構時,只需擰下螺母即可,方便實用。
[0025]切刀筒17將蔬菜切成絲狀或條狀后暫存到儲菜槽22內;頂緊螺栓5上端的頂板23起到增大與桌板的接觸頂壓面積,提升夾緊效果,另外在底板1下表面設置的柔性墊板24與頂板23相配合,進一步提升夾緊效果;由于夾持槽4的高度稍大于桌板的厚度,因此設置導向板25可以避免夾板2和底板1左端觸碰到桌板邊沿使桌板受損;底板1與導向板25為一體結構,便于加工制造,同時也增加了底板1的表面積,有助于對切好的菜的存放。
[0026]本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形狀、材料、結構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家用塊莖蔬菜電動切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水平設置的底板和夾板,夾板位于底板下方,底板下表面右側與夾板上表面右側之間設有支撐板,夾板、支撐板和底板之間形成夾持槽,夾板上螺紋連接有向上伸入夾持槽內的頂緊螺栓;底板右側上表面設有框架,框架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水平面且沿前后方向,框架內通過螺釘連接有圓盤,圓盤中心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轉軸,轉軸沿左右方向水平設置,轉軸左端設有位于圓盤左側的旋轉式切刀機構,轉軸右端設有位于圓盤右側的電動驅動機構; 旋轉式切刀機構包括同軸設在轉軸左端的圓環板,圓環板邊緣沿回轉中心均勻設有至少三塊呈矩形結構的刀板,刀板左側表面沿圓環板的徑向方向設有至少三個切刀筒,切刀筒的截面呈半圓形結構,每個切刀筒的中心線均與圓環板的徑向方向垂直; 底板中部沿左右方向水平設有筒體,筒體左右兩端均敞口,筒體右端與切刀筒之間具有間隙,筒體內壁沿均勻設有柔性防滑結構,柔性防滑結構的橫截面呈鋸齒狀,筒體左端設有連接柱,連接柱通過繩索連接有頂桿,頂桿一端設有凹面型結構的頂板; 底板上表面設有鄰近框架的儲菜槽;頂緊螺栓上端設有頂板,頂板的表面積大于頂緊螺栓的橫截面積,底板下表面設有柔性墊板; 底板左端邊沿設有導向板,導向板上表面與底板上表面保持水平,導向板的厚度由左到右逐漸增加,導向板右側邊沿的厚度與底板加上柔性墊板的總厚度相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塊莖蔬菜電動切絲機,其特征在于:底板與導向板為一體結構,夾板和底板沿左右方向的長度相等。
【專利摘要】家用塊莖蔬菜電動切絲機,包括均水平設置的底板和夾板,夾板位于底板下方,底板下表面右側與夾板上表面右側之間設有支撐板,夾板、支撐板和底板之間形成夾持槽,夾板上螺紋連接有向上伸入夾持槽內的頂緊螺栓;底板右側上表面設有框架,框架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水平面且沿前后方向,框架內通過螺釘連接有圓盤,圓盤中心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轉軸,轉軸沿左右方向水平設置,轉軸左端設有旋轉式切刀機構,轉軸右端設有電動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采用分體式安裝結構,易于制造,充分緩解了人們在切菜過程中的費時費力,并且安全可靠,避免切手,效率高并且保證了切絲的質量,市場前景好,易于推廣應用。
【IPC分類】B26D7/32, B26D1/36, B26D7/26, B26D7/02
【公開號】CN205009305
【申請號】CN201520702262
【發明人】陳幫春, 孔令云, 王鵬
【申請人】黃河科技學院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