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棧橋施工的移動平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棧橋施工的移動平臺。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跨海大橋建設的日益發展,海上棧橋施工也越來越多。現有的海上棧橋施工通常采用釣魚法和浮吊施工法。
[0003]釣魚法施工時,先施工棧橋首孔,然后將已施工的節段作為施工平臺,在其頂部放置吊機,通過吊機施工下一個孔基礎和棧橋結構。
[0004]浮吊法施工過程中,先預備大型浮吊和駁船作為施工平臺,然后將其他施工設備放置于駁船上,通過大型浮吊的運行實現棧橋施工。
[0005]現有的施工平臺存在以下缺陷:
[0006](I)已施工的節段長度有限,吊機的施工距離較短,難以完成大跨度海上棧橋施工。
[0007](2)大型浮吊和駁船難以在浪大流急的情況下穩定放置,工作人員難以將棧橋鋼管粧準確定位,棧橋鋼管粧定位偏差較大,需要將棧橋鋼管粧拔起并重新定位,延長了棧橋施工的工期,增加了施工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8]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棧橋施工的移動平臺,能夠完成大跨度海上棧橋施工,有效縮短棧橋施工的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0009]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棧橋施工的移動平臺,包括平臺本體,還包括設置于平臺本體底部的第一中支腿、第二中支腿、第一后支腿、第二后支腿和用于起重天車行走的滑動軌道;第一中支腿、第一后支腿設置于滑動軌道的一側,第二中支腿、第二后支腿設置于滑動軌道的另一側。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平臺本體開有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第一安裝孔內設置有第一前支腿,第二安裝孔內設置有第二前支腿。
[0011]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沿平臺本體的橫向中心線對稱設置,第一安裝孔與第二安裝孔之間的距離為6?12m。
[0012]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安裝孔與第二安裝孔之間的距離為9m。
[0013]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中支腿、第二中支腿沿平臺本體的橫向中心線對稱設置,所述第一中支腿與第二中支腿之間的距離為6?12m。
[0014]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中支腿與第二中支腿之間的距離為9m。
[0015]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后支腿、第二后支腿沿平臺本體的橫向中心線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后支腿與第二后支腿之間的距離為6?12m。
[0016]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后支腿與第二后支腿之間的距離為9m。
[0017]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滑動軌道的中軸線與平臺本體的橫向中心線重入口 O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0019](I)本實用新型的移動平臺包括第一中支腿、第二中支腿、第一后支腿和第二后支腿,工作人員能夠通過控制第一中支腿、第二中支腿、第一后支腿和第二后支腿,調整移動平臺至施工位點,與現有技術中吊機在已施工的節段上行走,吊機的施工距離較短,難以完成大跨度海上棧橋施工相比,本實用新型能夠完成大跨度海上棧橋施工。
[0020](2)本實用新型中移動平臺,包括平臺本體,平臺本體沿其橫向中心線對稱開有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第一安裝孔內設置有第一前支腿、第二安裝孔內設置有第二前支腿,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工作人員能夠將第一前支腿插入第一固定孔內,第二前支腿插入第二固定孔內,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均位于水底的巖層內,第一前支腿和第二前支腿插入巖層后,移動平臺比較穩定,工作人員能夠將棧橋鋼管粧準確定位,有效縮短施工的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節段通道和移動平臺配合的示意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步驟S5的示意圖;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步驟S6的示意圖;
[0024]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步驟S7的示意圖;
[0025]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步驟S8的示意圖。
[0026]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步驟S9的示意圖。
[0027]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步驟SlO的示意圖。
[0028]圖中:1-通道節段,2-第一后支腿,3-吊機,4-起重天車,5-第一中支腿,6-平臺本體,7-第一前支腿,8-第一支撐粧,9-第二支撐粧,10-第三支撐粧,11-第四支撐粧,12-巖面,13-水面,14-待架節段,15-第九支撐粧,16-第十支撐粧。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0]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棧橋施工的移動平臺,該移動平臺包括平臺本體6、液壓系統和電氣系統,平臺本體6的頂部設置有吊機3和打粧裝置,底部設置有滑動軌道、第一中支腿5、第二中支腿,第一后支腿2和第二后支腿,第一中支腿5、第一后支腿2設置于滑動軌道的一側,第二中支腿、第二后支腿設置于滑動軌道的另一側,滑動軌道的中軸線與平臺本體6的橫向中心線重合,滑動軌道上設置有4?8臺起重天車4。
[0031]第一中支腿5、第二中支腿沿平臺本體6的橫向中心線對稱設置,第一中支腿5與第二中支腿之間的距離為6?12m。
[0032]第一后支腿2、第二后支腿沿平臺本體6的橫向中心線對稱設置,第一后支腿2與第二后支腿之間的距離為6?12m。
[0033]平臺本體6沿其橫向中心線對稱開有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第一安裝孔與第二安裝孔之間的距離為6?12m,第一安裝孔內設置有第一前支腿7,第二安裝孔內設置有第二前支腿。
[0034]在實際使用中,第一中支腿5、第二中支腿之間的距離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定,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第一中支腿5與第二中支腿之間的距離為9m。
[0035]在實際使用中,第一后支腿2、第二后支腿之間的距離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定,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第一后支腿2與第二后支腿之間的距離為9m。
[0036]在實際使用中,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之間的距離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定,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第一安裝孔與第二安裝孔之間的距離為9m。
[0037]平臺本體6的頂部放置有若干第一待架支撐粧、若干第二待架支撐粧、若干第三待架支撐粧和若干第四待架支撐粧。
[0038]在實際使用中,起重天車4的數量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定,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起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