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路堤與路塹(土質、軟質巖石、或硬質巖石路塹)連接處結構設計,尤其涉及一種路堤與路塹過渡段結構。
背景技術:
為保證路基縱向剛度的均勻變化,使支撐軌道的基礎或路面剛度不發生突變,在路堤與路塹連接處需要設置過渡段。高速鐵路路基相關規范規定,當路堤與路塹連接處為軟質巖石或土質路塹時,應按設計要求順原地面縱向開挖臺階,每級臺階挖入深度不應小于1.0m,臺階高度宜為60cm左右,其開挖部分填筑要求應與路堤相同;當路堤與路塹連接處為硬質巖石路塹時,應按設計要求在路塹一側順原地面縱向開挖臺階,每級臺階自原坡面的挖入深度不應小于1.0m,臺階高度宜為60cm左右;并應在路堤一側設置過渡段。由于在路基上部荷載作用下,路堤與路塹交界面易出現滑坡、開裂及不均勻沉降等問題;另外,在地下水位較高或存在潛在地下水的地段,路塹施工改變了原地下水滲流途徑,易使地下水滲入路堤,引發路基病害。所以,路堤與路塹連接處是路基工程的薄弱地段之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程質量高、路基平順、穩定性與耐久性好的路堤與路塹過渡段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路堤與路塹過渡段結構,在路塹一側順原坡面縱向開挖臺階,在路堤一側采用碎石或礫石類滲水性填料分層填筑壓實,至與每層臺階面齊平后,沿路基縱向鋪設土工格柵,并在路塹一側的最高臺階及最低臺階的內角處設置橫向排水軟式透水管。
由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路堤與路塹過渡段結構,提高了路堤與路塹連接處的工程質量,滿足路基平順、穩定與耐久性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路堤與路塹過渡段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U形鋼筋錨,2-土工格柵,3-橫向排水軟式透水管,4-路塹,5-基床表層,6-基床底層,7-路堤本體,8-過渡段,9-臺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路堤與路塹過渡段結構,其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是:
在路塹一側順原坡面縱向開挖臺階,在路堤一側采用碎石或礫石類滲水性填料分層填筑壓實,至與每層臺階面齊平后,沿路基縱向鋪設土工格柵,并在路塹一側的最高臺階及最低臺階的內角處設置橫向排水軟式透水管。
所述臺階:每級臺階自原坡面的挖入深度不小于1.0m,臺階高度為60cm,臺階面設置4%向內傾斜的坡度。
所述土工格柵:其一側用U形鋼筋錨固于所述臺階的土體內。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為了提高路堤與路塹連接處的工程質量,滿足路基平順、穩定與耐久性要求,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路堤與路塹連接處結構形式,一種路堤與路塹過渡段結構。
具體實施例:
如圖1所示,在路塹側順原坡面縱向開挖臺階,以使各填筑層之間相互咬合,提高路堤與路塹交界處過渡段的抗滑性能。路堤一側采用級配良好的碎石或礫石類滲水性填料分層填筑壓實,至與每層臺階面齊平后,沿路基縱向鋪設一定長度的土工格柵,提高路堤的穩定性。在路塹最高臺階及最低臺階的內角處設置橫向排水軟式透水管,將路塹坡內水引至路基外,以防止地下水滲入路堤,減少路堤病害。
所述臺階,每級臺階自原坡面的挖入深度不應小于1.0m,臺階高度為60cm左右,臺階面設置4%左右向內傾斜坡度。
所述土工格柵,其一側用U形鋼筋錨固于過渡段臺階土體,以避免路堤與路塹交界處開裂,提高路堤與路塹交界處過渡段的抗滑性能。
所述橫向排水軟式透水管設置在路塹最高臺階及最低臺階的內角處,用于將路塹坡內水引至路基外,以防止地下水滲入路堤,減少路堤病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概括為三個方面:
1.路堤與路塹連接處臺階面設置4%左右向內傾斜坡度,以使各填筑層之間相互咬合,提高路堤與路塹交界處的抗滑性能。
2.沿路基縱向鋪設一定長度的土工格柵,土工格柵一側用U形鋼筋錨固于臺階土體,以避免路堤與路塹交界處開裂,提高路堤的穩定性。
3.在路塹最高臺階及最低臺階的內角處設置橫向排水軟式透水管,將路塹坡內水引至路基外,以防止地下水滲入路堤,減少路堤病害。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