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簡易河泥打撈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dang)序號:10872442閱讀:1049來源(yuan):國知局
一種簡易河泥打撈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簡易河泥打撈裝置,積泥筒一端封閉且另一端開口,其側壁上設有配重件和回流口,配重件和回流口分別位于積泥筒軸線兩側,配重件至積泥筒封閉端的距離大于回流口至積泥筒封閉端的距離,積泥筒內設有封蓋,封蓋位于回流口處且一端與回流口靠近開口端的側壁鉸接,多根拉繩第一端與積泥筒側壁連接,第二端連接在一起;積泥筒位于水中時,開口端朝下,通過拉繩水平拖動積泥筒,泥沙從開口端進入積泥筒內,隨著河泥一起進入的水流從回流口流出,隨著泥沙的增加,封蓋在回流口處逐漸閉合,最終積泥筒內的泥沙打撈上來。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簡易河泥打撈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有效打撈泥沙,并且排出水流,大大提高打撈效率。
【專利說明】
—種簡易河泥打榜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河泥打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簡易河泥打撈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江、河、湖泊由于流水速度不同,使夾帶的泥沙規律性地分級沉降的產物。其成分取決于流域內地表流失土和河岸崩塌物的成分。一方面,河泥的長期淤積,造成河道變淺,影響船只通行。另一方面,打撈出的河塘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例如磷氮等,能夠促進植物的生長,因此,在河邊區域經常需要進行打撈河泥的工作。通常打撈河泥通過人工進入河水中進行,耗費人力,并且工作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簡易河泥打撈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簡易河泥打撈裝置,包括:積泥筒、第一拉索、第二拉索;
[0005]積泥筒一端封閉且另一端開口,其側壁上設有配重件和回流口,配重件和回流口分別位于積泥筒軸線兩側,配重件至積泥筒封閉端的距離為LI,回流口至積泥筒封閉端的距離為L2,L1>L2,積泥筒內設有封蓋,封蓋位于回流口處且一端與回流口靠近開口端的側壁鉸接;
[0006]第一拉索第一端與積泥筒側壁連接,第二拉索第一端與積泥筒側壁連接,第一拉索的第一端和第二拉索的第一端分別位于配重件兩側。
[0007]優選地,第一拉索包括多根第一拉繩,多根第一拉繩的第一端沿積泥筒軸向依次設置且第二端連接在一起,第二拉索包括多根第二拉繩,多根第二拉繩的第一端沿積泥筒軸向依次設置且第二端連接在一起,第一拉繩的第一端位于第二拉繩的第一端遠離積泥筒開口端一側。
[0008]優選地,多根第一拉繩和多根第二拉繩在積泥筒兩側對稱設置。
[0009]優選地,積泥筒采用鐵皮制成。
[0010]優選地,配重件固定在積泥筒開口處側壁上。
[0011]優選地,回流口至積泥筒開口端的距離為L3,回流口至積泥筒封閉端距離為L4,L3>L40
[0012]優選地,回流口為沿積泥筒軸向延伸的條形孔。
[0013]本實用新型中,所提出的簡易河泥打撈裝置,積泥筒一端封閉且另一端開口,其側壁上設有配重件和回流口,配重件和回流口分別位于積泥筒軸線兩側,配重件至積泥筒封閉端的距離大于回流口至積泥筒封閉端的距離,積泥筒內設有封蓋,封蓋位于回流口處且一端與回流口靠近開口端的側壁鉸接,多根拉繩第一端與積泥筒側壁連接,第二端連接在一起;積泥筒位于水中時,開口端朝下,通過拉繩水平拖動積泥筒,泥沙從開口端進入積泥筒內,隨著河泥一起進入的水流從回流口流出,隨著泥沙的增加,封蓋在回流口處逐漸閉合,最終積泥筒內的泥沙打撈上來。通過上述優化設計的簡易河泥打撈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有效打撈泥沙,并且排出水流,大大提高打撈效率。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簡易河泥打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簡易河泥打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簡易河泥打撈裝置,包括:積泥筒1、第一拉索、第二拉索;
[0017]積泥筒I采用鐵皮制成,積泥筒I一端封閉且另一端開口,其側壁上設有配重件11和回流口,配重件11和回流口分別位于積泥筒I軸線兩側,配重件11固定在積泥筒I開口處側壁上,回流口為沿積泥筒I軸向延伸的條形孔,配重件11至積泥筒I封閉端的距離為LI,回流口至積泥筒I封閉端的距離為L2,L1>L2,回流口至積泥筒I開口端的距離為L3,回流口至積泥筒I封閉端距離為L4,L3>L4,積泥筒I內設有封蓋2,封蓋2位于回流口處且一端與回流口靠近開口端的側壁鉸接;
[0018]第一拉索第一端與積泥筒I側壁連接,第二拉索第一端與積泥筒側壁連接,第一拉索的第一端和第二拉索的第一端分別位于配重件兩側。
[0019]在拉索的具體設計中,第一拉索包括多根第一拉繩3,多根第一拉繩3的第一端沿積泥筒I軸向依次設置且第二端連接在一起,第二拉索包括多根第二拉繩,多根第二拉繩的第一端沿積泥筒I軸向依次設置且第二端連接在一起,第一拉繩3的第一端位于第二拉繩的第一端遠離積泥筒I開口端一側,多根第一拉繩3和多根第二拉繩在積泥筒I兩側對稱設置;在拉動積泥筒時,使得積泥筒受力更加均勻,移動更平穩。
[0020]本實施例的簡易河泥打撈裝置的具體工作過程中,將積泥筒拋入水中,積泥筒在配重件的作用下沉入水底,并且開口朝下,通過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分別從兩側向前拖動積泥筒,使得積泥筒在配重件的作用下開口端能夠對泥沙進行切割,泥沙從開口端進入積泥筒內,在初始狀態下,封蓋在重力作用下處于開啟狀態,隨著河泥一起進入的水流從回流口流出,隨著泥沙的增加,在水流的沖力和泥沙的推力作用下,封蓋在回流口處逐漸閉合,最終將積泥筒內的泥沙打撈上來,而水流從開口端流出;在積泥筒移動過程中,在拉索和配重件的作用下,使積泥筒處于水平狀態,從而保證打撈效果。
[0021]在本實施例中,所提出的簡易河泥打撈裝置,積泥筒一端封閉且另一端開口,其側壁上設有配重件和回流口,配重件和回流口分別位于積泥筒軸線兩側,配重件至積泥筒封閉端的距離大于回流口至積泥筒封閉端的距離,積泥筒內設有封蓋,封蓋位于回流口處且一端與回流口靠近開口端的側壁鉸接,多根第一拉繩和多根第二拉繩第一端分別與積泥筒側壁連接,第一拉繩的第二端連接在一起且第二拉繩的第二端連接在一起。通過上述優化設計的簡易河泥打撈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有效打撈泥沙,并且排出水流,大大提高打撈效率。
[002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簡易河泥打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積泥筒(I)、第一拉索、第二拉索; 積泥筒(I) 一端封閉且另一端開口,其側壁上設有配重件(11)和回流口,配重件(11)和回流口分別位于積泥筒(I)軸線兩側,配重件(11)至積泥筒(I)封閉端的距離為LI,回流口至積泥筒(I)封閉端的距離為L2,L1>L2,積泥筒(I)內設有封蓋(2),封蓋(2)位于回流口處且一端與回流口靠近開口端的側壁鉸接; 第一拉索第一端與積泥筒(I)側壁連接,第二拉索第一端與積泥筒側壁連接,第一拉索的第一端和第二拉索的第一端分別位于配重件(11)兩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河泥打撈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拉索包括多根第一拉繩(3),多根第一拉繩(3)的第一端沿積泥筒(I)軸向依次設置且第二端連接在一起,第二拉索包括多根第二拉繩,多根第二拉繩的第一端沿積泥筒(I)軸向依次設置且第二端連接在一起,第一拉繩(3)的第一端位于第二拉繩的第一端遠離積泥筒(I)開口端一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簡易河泥打撈裝置,其特征在于,多根第一拉繩(3)和多根第二拉繩在積泥筒(I)兩側對稱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河泥打撈裝置,其特征在于,積泥筒(I)采用鐵皮制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河泥打撈裝置,其特征在于,配重件(11)固定在積泥筒(I)的開口處側壁上。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河泥打撈裝置,其特征在于,回流口至積泥筒(I)開口端的距離為L3,回流口至積泥筒(I)封閉端距離為L4,L3>L4。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河泥打撈裝置,其特征在于,回流口為沿積泥筒(I)軸向延伸的條形孔。
【文檔編號】E02F5/28GK205557625SQ201620128407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8日
【發明人】許如怡, 邢海根
【申請人】許如怡
網友詢問留言(yan)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