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于地下大流量滲漏的修復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地下大流量滲漏的修復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面用地越來越緊缺,因此地下空間的利用得到了快速發展,主要有地下隧道、地下停車場、地下超市等等。
[0003]雖然地下施工的發展非常迅速,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地下大流量滲漏是最主要的隱患,其危險程度甚至會造成地下空間的坍塌。現有技術中的地下修復工具種類雖多,但所消耗的勞動強度較大,而且工作效率較低,安全系數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應用于地下大流量滲漏的修復裝置的技術方案,通過設置鉆夾頭和出料轉換裝置實現修復裝置的鉆孔和澆注集于一體,不僅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大大提高了施工時的安全性,使修復裝置的操作更靈活,實用性更強。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應用于地下大流量滲漏的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修復裝置包括機體,機體的頂面上設置有混凝土料斗,混凝土料斗上設置有端蓋,機體的右側設置有手柄,手柄上設置有調速按鈕,手柄通過滑動機構連接在機體上,機體的左側設置有出料轉換裝置,出料轉換裝置包括轉換接頭,轉換接頭通過固定管固定連接在機體上,機體內設置有銜接管,銜接管與固定管相匹配,出料轉換裝置的上方設置有定位臺,定位臺上設置有鉆夾頭,鉆夾頭內設置有定位孔,定位孔周圍均勻分布有夾片,鉆夾頭的側面上設置有螺帽孔,螺帽孔通過同步螺桿連接夾片,鉆夾頭通過連接桿連接定位臺,連接桿包括第二轉軸和伸縮桿,第二轉軸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鉆夾頭的底面上,第二轉軸的另一端連接伸縮桿;機體的內部設置有電機,電機通過導線連接滑塊,電機上設置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連接有離合器,離合器的上方設置有第一齒輪,第一齒輪通過萬向節連接有傳動桿,傳動桿連接伸縮桿,離合器的下方設置有第二齒輪,第二齒輪上連接有螺旋桿,螺旋桿與銜接管相匹配,混凝土料斗通過送料管連接在螺旋桿上,機體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機構;當混凝土裝入混凝土料斗后通過合上端蓋可以降低混凝土水分的蒸發,延長混凝土的使用時間,手柄上的調速按鈕可以有效控制鉆夾頭的轉速,不僅可以提高鉆頭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保護鉆頭,延長鉆頭的使用壽命,電機通過離合器連接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當連接第一齒輪時,通過傳動桿帶動鉆夾頭工作,實現對滲漏處鉆孔,當鉆孔完畢后離合器連接第二齒輪,帶動螺旋桿工作,螺旋桿將混凝土料斗內的混凝土通過送料管輸送到出料轉換裝置,實現了鉆孔和混凝土澆注集于一體,提高了操作者使用時的靈活性,鉆孔時不需要人為將鉆夾頭抬起就可實現鉆孔,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鉆夾頭內可以安裝不同型號大小的鉆頭,提過夾片進行調節,大大提高了鉆夾頭的實用性。
[0007]進一步,滑動機構包括限位槽和滑塊,限位槽位于機體內,滑塊固定連接在手柄上,限位槽與滑塊相匹配,手柄通過滑塊移動連接在限位槽內,滑動機構的設計符合人體工學原理,可以實現手柄沿著機體上下移動,適合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提高了操作者在操作時的舒適度。
[0008]進一步,鉆夾頭的側面上設置有紅外攝像頭,由于地下鉆孔施工時需要施工人員抬頭工作,鉆下的水泥灰會掉入眼睛,對施工人員造成傷害,同時大大降低了鉆孔的效率,紅外攝像頭可以有效地將鉆孔部位進行照射,代替了施工人員的眼睛對鉆孔部位進行觀察,進而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
[0009]進一步,機體的側面上設置有顯示窗口,顯示窗口的下方設置有換擋開關、電機啟動開關和顯不屏開關,通過顯不屏開關打開顯不窗口,使鉆孔部位清晰地顯不在顯不窗口上,施工人員通過顯示窗口即可進行鉆孔,提高了鉆孔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換擋開關可以實現鉆孔模式與澆注模式的轉換,大大提高了修復裝置的實用性和靈活性。
[0010]進一步,支撐機構包括固定支架和滾輪,固定支架固定連接在機體的底面上,固定支架上設置有滑槽,滾輪通過限位件滑動連接在滑槽上,當修復裝置在工作時,將滾輪推至滑槽的頂端,通過固定支架即可對修復裝置進行固定,提高了工作時的穩定性,當需要移動修復裝置時,只需將滾輪推至滑槽底端即可輕松地推動修復裝置。
[0011]進一步,轉換接頭上設置有接口,接口上螺紋連接有密封罩,當使用一個接口時,其余的接口可以通過密封罩進行密封,防止混凝土外泄。
[0012]進一步,伸縮桿和傳動桿滑動連接在定位臺上,可以有效地提高鉆夾頭的鉆孔范圍,使鉆孔更自由靈活。
[0013]進一步,混凝土料斗的下端呈錐形,錐形面可以使混凝土快速下落,防止混凝土沉積在混凝土料斗的側壁而發生固化,進而造成送料管的堵塞。
[0014]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電機通過離合器連接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當連接第一齒輪時,通過傳動桿帶動鉆夾頭工作,實現對滲漏處鉆孔,當鉆孔完畢后離合器連接第二齒輪,帶動螺旋桿工作,螺旋桿將混凝土料斗內的混凝土通過送料管輸送到出料轉換裝置,實現了鉆孔和混凝土澆注集于一體,提高了操作者使用時的靈活性,鉆孔時不需要人為將鉆夾頭抬起就可實現鉆孔,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6]2、滑動機構的設計符合人體工學原理,可以實現手柄沿著機體上下移動,適合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提高了操作者在操作時的舒適度;
[0017]3、由于地下鉆孔施工時需要施工人員抬頭工作,鉆下的水泥灰會掉入眼睛,對施工人員造成傷害,同時大大降低了鉆孔的效率,紅外攝像頭可以有效地將鉆孔部位進行照射,代替了施工人員的眼睛對鉆孔部位進行觀察,進而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
[0018]4、通過顯示屏開關打開顯示窗口,使鉆孔部位清晰地顯示在顯示窗口上,施工人員通過顯示窗口即可進行鉆孔,提高了鉆孔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換擋開關可以實現鉆孔模式與澆注模式的轉換,大大提高了修復裝置的實用性和靈活性;
[0019]5、當修復裝置在工作時,將滾輪推至滑槽的頂端,通過固定支架即可對修復裝置進行固定,提高了工作時的穩定性,當需要移動修復裝置時,只需將滾輪推至滑槽底端即可輕松地推動修復裝置,提高了修復裝置的靈活性和實用性。
[0020]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不僅實現了修復裝置的鉆孔和澆注集于一體,而且提高了操作時的安全性和靈活性,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地下大流量滲漏的修復裝置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鉆夾頭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出料轉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1_機體;2_混凝土料斗;3_出料轉換裝置;4_手柄;5_端蓋;6_調速按鈕;7-顯示窗口 ;8_換擋開關;9_電機啟動開關;10_顯示屏開關;11_固定支架;12_滑槽;13-滾輪;14_定位臺;15_鉆夾頭;16_紅外攝像頭;17_連接桿;18_送料管;19_限位槽;20-滑塊;21_電機;22_導線;23_第一轉軸;24_離合器;25_第一齒輪;26_傳動桿;27_銜接管;28_螺旋桿;29_第二齒輪;30_定位孔;31_夾片;32_同步螺桿;33_螺帽孔;34_第二轉軸;35_伸縮桿;36_轉換接頭;37_固定管;38_接口 ;39_密封罩。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如圖1至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地下大流量滲漏的修復裝置,修復裝置包括機體1,機體I的頂面上設置有混凝土料斗2,混凝土料斗2上設置有端蓋5,混凝土料斗2的下端呈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