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城市綜合管廊及施工方法

文(wen)檔序號:10681456閱讀(du):1863來(lai)源:國知局
城市綜合管廊及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打入待開挖基坑兩側土壤內的多根混凝土樁,多根混凝土樁依次拼接在一起形成管廊兩側的防護墻,防護墻構成管廊的左右側壁,在兩側的防護墻之間設有上下間隔設置的上頂板和下底板,上頂板和下底板構成管廊的頂部和底部,兩側的防護墻與上頂板和下底板一起圍成管廊的內部空間。防護墻不僅可作為管廊施工時的圍護用途,同時兼做管廊的墻壁使用,無需額外建造管廊兩側的墻壁,簡化施工工序,因混凝土樁在打樁時,可直接打入地下的硬質層,而管廊的整體牢靠結合在由混凝土樁形成的防護墻上,有效避免因地質沉降引發的安全因素。本發明還涉及施工方法。
【專利說明】
城市綜合管廊及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市政地下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城市綜合管廊,本發明還涉及管廊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我國城市市政公用事業分屬不同的單位建設和管理,由于建設時間先后不同,并沒有對城市地下空間進行統一規劃和綜合利用。地下管網建設多采用傳統直埋的市政管網工程建設方式,各種市政管線多是按各自的系統直接埋設在土層中,檢修不便,容易損壞,保障供應能力經常受到干擾。由于各種管線的埋設深度不一,容易造成沖突,城市道路經常受到破壞。路面反復開挖造成道路阻斷、交通阻塞、路面補丁摞補丁。隨著城市發展,地下管線日趨繁復,甚至盤根錯節,形成“地下面條問題”。地鐵施工也因為管線搬迀或臨時移位而增加建設成本甚至引發居民不滿。管網設施增加或者維修,市政建設的工地也比比皆是,諸如煤氣改天然氣、鋪設通信光纜、埋設電纜送電、供水管網搶修、煤氣管道搶修等。很多城市路面也像拉鏈一樣不斷地挖開、填埋。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因施工而引發的管網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0億元,間接經濟損失達400億元之多。
[0003]地下綜合管廊亦稱“共同溝”,把電力、通訊、燃氣、供水、排水、熱力等各種管線集于一體,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間建造一個集約化的隧道。地下綜合管廊,使空間利用更充分、緊湊、經濟,也便于檢修,更不會因檢修舊管、敷排新管而不斷開挖路面。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27號),明確提出穩步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36個大中城市開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不同形式的地下綜合管廊,其斷面形式、容納管線種類、造價、維修及管理均有所不同。目前北京、深圳、杭州、寧波等城市已經建成或正建設部分地下綜合管廊。
[0004]現有地下綜合管廊主要采用兩種方式:第一種為現澆式管廊,先在待開挖基坑的兩側打設基坑圍護,再開挖基坑,最后再基坑兩側進行現場澆筑形成管廊,最后回填土壤將管廊覆蓋。基坑圍護一般采用剛板粧或鉆孔灌注粧連接形成,因其強度及防水性能較差,不可能作為管廊側壁的一部分,整個管廊主體必須全部現場澆筑(鋼筋扎制、模板支立、混凝土澆灌與保養等),存在施工周期長、工程造價費用高、不便于先進施工技術的應用等缺點。還有一種是采用地下連續墻作為基坑圍護,這種地下連續墻雖然可以作為管廊的側壁,然這種地下連續墻的施工,需開挖大面積的土方、工期常,且成本相當高昂。第二種是整體預制式方涵地下管廊,其存在體積和重量大,帶來制造裝備要求高、起吊困難、運輸量大,運輸費用尚等缺點。
[0005]我國城市眾多,有的城市地址較軟,易沉降,這對管廊建設而言是必須考慮的技術問題,然而現有綜合管廊均沒有很好解決沉降這一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開挖土方少并能有效防止沉降的城市綜合管廊,該管廊具有施工簡單、施工周期短且工程造價低的優點。
[0007]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打入待開挖基坑兩側土壤內的多根混凝土粧,多根所述混凝土粧依次拼接在一起形成管廊兩側的防護墻,該防護墻構成管廊的左右側壁,在兩側的所述防護墻之間設有上下間隔設置的上頂板和下底板,上頂板和下底板構成管廊的頂部和底部,兩側的所述防護墻與上頂板和下底板一起圍成管廊的內部空間。上頂板和下底板可以是現場澆筑混凝土而成,也可以是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
[0008]作為改進。上述混凝土粧的側壁設置有用于與上頂板和下底板連接的連接件。連接件可以是預埋在混凝土粧體上的鋼筋、鋼板或其他類型的鋼構件。連接件利于在兩防護墻之間搭建上頂板和下底板內部的鋼筋骨架結構,便于構建上頂板和下底板。
[0009]所述管廊的內部空間中設有隔壁,內部空間被隔壁分隔成多個空間。每個空間可設置成不同用途,各空間用途獨立設置,使管廊內部空間布局更合理,便于在管廊內部進行維護。
[0010]進一步改進,在防護墻上設有防滲水結構。作為管廊的墻壁對內部防水的要求較高,設置防滲水結構能有效防止水流浸過防護墻,起到保護防護墻作用,同時也防止水流滲入管廊的內部空間。滲水多出現在混凝土粧拼接處,因此,防滲水結構也包括混凝土粧拼接處形成的空間、空隙,并在空間、空隙內灌注混凝土或加裝擋水條等,以達到防水效果。
[0011]最優選擇,上述混凝土粧為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該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的橫截面為由兩個翼緣及連接兩個翼緣的腹板構成的H形,兩個翼緣和腹板在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的兩側形成沿粧體長度方向延伸的所述凹槽部。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因其橫截面為H形狀,與現有其它粧形相比具有良好的抗彎、抗剪等力學性能,極大提高了管廊的壽命和使用的安全性。
[0012]更進一步改進,上述翼緣的側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側向凸起的用以搭接的臺階部,相鄰的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通過位于各自翼緣側面的臺階部搭接在一起,搭接在一起的兩翼緣的臺階部的搭接側面相互對設。相鄰的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通過臺階部搭接在一起,便于搭建,相鄰兩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的通過臺階部限位結合牢靠;同時,臺階部的結構特點,使得具有臺階部的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更易成型,其模具結構簡單,降低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的制造成本及難度,從而降低管廊的建造成本。另外采用本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搭建的管廊防護墻,通過臺階部的相互抵靠,便完成搭建,施工更為方便;而且,上述結構的臺階部可以確保臺階部的強度,保證混凝土粧體拼接處的足夠的力學性能,提高管廊的安全性。
[0013]作為優選,位于相鄰的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的翼緣搭接處,其中一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前后兩翼緣側面的臺階部均位于另一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前后兩翼緣側面的臺階部之間。這樣相鄰兩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相互咬合,使得兩粧不會前后錯位,形成防護墻更為穩定牢靠。
[0014]作為優選,相互對設的所述搭接側面為斜面。臺階部的搭接側面設為斜面其一是方便制造時模具的脫模,另外在臺階部相互搭接過程中,其端面為斜面配合,對臺階部的搭接有導向作用。
[0015]作為選擇,相鄰的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通過位于翼緣側面的筋槽插配結構拼接在一起;該筋槽插配結構由凸筋和插槽構成,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相拼接的兩個翼緣側面中,其中一個翼緣側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所述凸筋,另一個翼緣側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所述插槽。筋槽插配結構對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的拼接安裝有導向作用,保證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安裝的準確性,同時,也保證相鄰兩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結合更牢靠,使得形成的防護墻整體強度更高。
[0016]更進一步改進,相鄰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的所述凹槽部所共同圍成的空間內灌注有混凝土或其他防水材料。利用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本身具有的凹槽部,使得拼接后的兩混凝土粧之間形成環形的空間,打粧后的位于該空間內的泥土可用高壓水槍及吸栗去除,去除泥土后的該空間便可灌注混凝土或防水材料,從而在兩混凝土粧的拼接處形成有效的防水結構,確保防護墻不滲水漏水,并能進一步增強兩根混凝土粧拼接處的強度,提高管廊的安全性。
[0017]當然,作為選擇,上述混凝土粧為矩形粧或圓粧或異形粧。矩形粧是指其橫截面總體上為矩形包括正方形或長方形的混凝土粧;圓粧,是指其橫截面為圓形的混凝土粧。異形粧,是指形狀不規則的混凝土粧,包括T型粧、U型粧等等。
[0018]相鄰的兩根混凝土粧通過位于混凝土粧側面的筋槽插配結構拼接在一起,該筋槽插配結構由沿混凝土粧的長度方向設置的凸筋和插槽構成,兩根混凝土粧相拼接的兩個側面中,其中一個側面設有所述凸筋,另一個側面設有所述插槽。筋槽插配結構對混凝土粧的安裝有導向作用,保證混凝土粧安裝的準確性,同時,也保證相鄰兩混凝土粧結合更牢靠,使得形成的防護墻整體強度更高。
[0019]作為優化,上述凸筋的頂面與插槽的底面之間具有空隙,該空隙內灌注有混凝土或其他防水材料。利用凸筋和插槽之間的間隙,使得拼接后的兩混凝土粧之間形成封閉的空間,打粧后的位于該間隙內的泥土可用高壓水槍及吸栗去除,去除泥土后的該間隙便可灌注混凝土或防水材料,從而在兩混凝土粧的拼接處形成有效的防水結構,確保防護墻不滲水漏水,并能進一步增強兩根混凝土粧拼接處的強度,提高管廊的安全性。
[0020]作為另一種選擇,所述混凝土粧左右兩側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溝槽部,相鄰兩混凝土粧拼接后,位于各自混凝土粧上的溝槽部相互對接共同圍成空間,該空間內灌注有混凝土或其他防水材料。這種結構既增加了兩個混凝土粧之間拼接的強度,又可以更好的防滲水,從而確保管廊的安全和管廊內干爽。溝槽部橫截面為V形或半圓形或其他形狀。
[0021]有的粧如圓形粧,若直接在混凝土粧的側壁成型溝槽部易與內部鋼筋發生沖突,故其在上述混凝土粧的左右兩側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凸臺部,所述溝槽部直接成型所述凸臺部上。獨立的凸臺部上成型溝槽部不會與鋼筋發生干涉。方便溝槽部成型。
[0022]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城市綜合管廊的施工方法,該施工方法具有開挖土方少、能有效防止沉降、施工簡單、施工周期短且工程造價低的優點。
[0023]—種建造城市綜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24]步驟1、首先按照城市市政規劃確定管廊的布局線路,劃定待開挖的基坑的范圍;
[0025]步驟2、在待開挖的基坑兩側依次并排打入多根混凝土粧至地面下足夠的深度,從而形成管廊兩側連續的防護墻,該防護墻直接構成管廊的左右側壁;
[0026]步驟3、在相鄰兩根所述混凝土粧的拼接處,進行防滲水處理;
[0027]步驟4、在兩側防護墻之間的范圍內進行開挖土方,開挖到設計的深度;
[0028]步驟5、在兩側防護墻之間開挖出的空間內進行上頂板、下底板的施工,防護墻與上頂板、下底板共同圍成管廊的內部空間。
[0029]步驟6、回填土方。
[0030]上述步驟5中上頂板、下底板的施工,是先在兩側防護墻之間搭建鋼筋骨架,然后現場饒筑混凝土制成。
[0031]上述步驟5中上頂板、下底板是成型好的預制構件,上頂板、下底板通過連接件直接安裝在兩側防護墻上。
[003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其直接采用多根混凝土粧依次拼接在一起形成連續的防護墻作為管廊的左右側壁,防護墻不僅可作為管廊施工時的基坑圍護之用,同時兼做管廊的墻壁使用,無需額外建造管廊兩側的墻壁,實現粧、墻合一,降低了建造成本,簡化施工工序,施工時只需在待開挖的基坑兩側依次并排打入多根混凝土粧從而形成管廊兩側的防護墻,然后僅僅在兩側防護墻之間進行開挖土方,并在該開挖的空間內進行現場澆注施工成型管廊的上頂板、下底板,或將預制好的管廊的上頂板、下底板直接安裝在管廊的兩側壁上,開挖的土方大大減少,大大減少工程的占地面積,也極大縮短管廊的建造工期,這對于繁華城市內的施工而言尤為重要。綜合而言,本管廊的建造成本遠低于現有的管廊結構;更為重要的是,因混凝土粧在打粧時,可直接打入地下較深的硬質層,而管廊的整體牢靠地結合在由混凝土粧形成的防護墻上,這相當于給管廊構建了堅實的粧基基礎工程,從而有效避免因地質沉降引發的管廊局部塌陷、變形、錯位、開裂和滲水等安全隱患,本管廊結構更適合在較軟土質的城市進行施工,施工安全性更強。
【附圖說明】
[0033]圖1為城市綜合管廊第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4]圖2為城市綜合管廊第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0035]圖3為城市綜合管廊第一個實施例的剖面圖;
[0036]圖4為城市綜合管廊第一個實施例中防護墻的示意圖;
[0037]圖5為城市綜合管廊第一個實施例中防護墻的立體示意圖;
[0038]圖6為城市綜合管廊第二個實施例中防護墻的俯視圖;
[0039]圖7為城市綜合管廊第三個實施例中防護墻的俯視圖;
[0040]圖8為城市綜合管廊第四個實施例中防護墻的俯視圖;
[0041 ]圖9為城市綜合管廊第五個實施例中防護墻的俯視圖;
[0042]圖10為城市綜合管廊第六個實施例中防護墻的俯視圖;
[0043]圖11為城市綜合管廊第七個實施例中防護墻的俯視圖;
[0044]圖12為城市綜合管廊第八個實施例中防護墻的俯視圖;
[0045]圖13為城市綜合管廊第九個實施例中防護墻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6]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47]如圖1?5所示,為城市綜合管廊的一個優選實施例。
[0048]一種城市綜合管廊,包括依次打入待開挖基坑兩側土壤內的多根混凝土粧I,多根所述混凝土粧I依次拼接在一起形成管廊兩側的防護墻2,該防護墻2構成管廊的左右側壁,在兩側的防護墻2之間設有上下間隔設置的上頂板3和下底板4,上頂板3和下底板4構成管廊的頂部和底部,兩側的防護墻2與上頂板3和下底板4 一起圍成管廊的內部空間21。管廊的內部空間21中設有隔壁22,內部空間21被隔壁22分隔成多個空間。多個空間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空間。
[0049]混凝土粧I的側壁設置有用于與上頂板3和下底板4連接的連接件5。連接件5可以是預埋在混凝土粧體上的鋼筋、鋼板或其他類型的鋼構件。連接件5利于在兩防護墻之間搭建上頂板和下底板內部的鋼筋骨架結構,便于澆注出上頂板3和下底板4。
[0050]本實施例中混凝土粧I為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該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的橫截面為由兩個翼緣11及連接兩個翼緣11的腹板12構成的H形,兩個翼緣11和腹板12在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的兩側形成沿粧體長度方向延伸的凹槽部6。!1形混凝土粧的兩個翼緣可以是等寬的,也可以是不等寬的。當兩個翼緣不等寬時,更有利于H形混凝土粧生產中的脫模。相鄰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的凹槽部6所共同圍成的空間61內灌注有混凝土或其他防水材料。
[0051]翼緣11的側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側向凸起的用以搭接的臺階部9,相鄰的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通過位于各自翼緣11側面的臺階部9搭接在一起,搭接在一起的兩翼緣11的臺階部9的搭接側面91相互對設。搭接側面91是指相互陰陽交叉搭接的臺階部9中、用于拼接的臺階部9的那一側面,通常兩相互搭接的臺階部9中的搭接側面91是彼此部分或全部接觸在一起。相互對設的搭接側面91為斜面,臺階部9的側面91設為斜面其一是方便制造時模具的脫模,另外在臺階部9相互搭接過程中,其端面為斜面配合,對臺階部9的搭接有導向作用。位于相鄰的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的翼緣11搭接處,其中一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前后兩翼緣11側面的臺階部9均位于另一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前后兩翼緣11側面的臺階部9之間。這樣相鄰兩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通過臺階部9相互接觸彼此限制,兩粧不會前后錯位,形成防護墻更為穩定牢靠。
[0052]如圖6所示,為城市綜合管廊的第二個實施例。
[0053]本實施例和第一個實施例的不同點在于:相鄰的兩根混凝土粧I通過位于混凝土粧I側面的筋槽插配結構拼接在一起,該筋槽插配結構由沿混凝土粧I的長度方向設置的凸筋7和插槽8構成,兩根混凝土粧I相拼接的兩個側面中,其中一個側面設有所述凸筋7,另一個側面設有所述插槽8。
[0054]如圖7所示,為城市綜合管廊的第三個實施例。
[0055]本實施例和第一個實施例的不同點在于:混凝土粧I為矩形粧,矩形粧可以是空心粧也可以是實心粧,混凝土粧I左右兩側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溝槽部F,相鄰兩混凝土粧I拼接后,位于各自混凝土粧I上的溝槽部F相互對接共同圍成空間W,該空間W內灌注有混凝土或其他防水材料。
[0056]如圖8所示,為城市綜合管廊的第四個實施例。
[0057]本實施例和第三個實施例的不同點在于:相鄰的兩根混凝土粧I通過位于混凝土粧I側面的筋槽插配結構拼接在一起,該筋槽插配結構由沿混凝土粧I的長度方向設置的凸筋7和插槽8構成,兩根混凝土粧I相拼接的兩個側面中,其中一個側面設有凸筋7,另一個側面設有插槽8。混凝土粧I一側的側面上有兩個前后間隔設置的溝槽部F,凸筋7或插槽8位于前后兩個溝槽部F之間。
[0058]如圖9所示,為城市綜合管廊的第五個實施例。
[0059]本實施例和第四個實施例的不同點在于:不設置溝槽部F,凸筋7的頂面71與插槽8的底面81之間具有空隙Z,該空隙Z內灌注有混凝土或其他防水材料。
[0000]如圖10所示,為城市綜合管廊的第六個實施例。
[0061]本實施例和第三個實施例的不同點在于:混凝土粧I為U型板粧,混凝土粧I的兩個側壁的前沿處設有側凸的沿U型板粧長度方向設置的凸臺部10,溝槽部F直接成型凸臺部10上。
[0062]如圖11所示,為城市綜合管廊的第七個實施例。
[0063]本實施例和第六個實施例的不同點在于:不設置溝槽部F,相鄰的兩根混凝土粧I通過位于混凝土粧I側面的筋槽插配結構拼接在一起,該筋槽插配結構由沿混凝土粧I的長度方向設置的凸筋7和插槽8構成,兩根混凝土粧I相拼接的兩個側面中,其中一個側面設有凸筋7,另一個側面設有插槽8。凸筋7的頂面71與插槽8的底面81之間具有空隙Z,該空隙Z內灌注有混凝土或其他防水材料。
[0064]如圖12所示,為城市綜合管廊的第八個實施例。
[0065]本實施例和第三個實施例的不同點在于:混凝土粧I為圓形粧,圓形粧的左右兩側設有沿圓形粧長度方向設置的凸臺部10,溝槽部F直接成型凸臺部10上。
[0066]如圖13所示,為城市綜合管廊的第九個實施例。
[0067]本實施例和第七個實施例的不同點在于:混凝土粧I為圓形粧。
[0068]城市綜合管廊的施工方法的具體實施例。
[0069]包括以下步驟:
[0070]步驟1、首先按照城市市政規劃確定管廊的布局線路,劃定待開挖的基坑的范圍。
[0071]步驟2、在待開挖的基坑兩側依次并排打入多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至地面下足夠的深度(一般為12米一 18米深),從而形成管廊兩側連續的防護墻2,該防護墻2直接構成管廊的左右側壁,成為管廊的組成部分。
[0072]步驟3、在相鄰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的拼接處,進行防滲水處理。即在相鄰兩根混凝土粧I的凹槽部6所共同圍成的空間61內灌注有混凝土,以增強防護墻的粧體拼接處的強度并起到防滲水作用。
[0073]步驟4、在兩側防護墻2之間的范圍內進行開挖土方,開挖到設計的深度(一般為距離地面5米一 8米深);
[0074]步驟5、在兩側防護墻2之間開挖出的空間內進行上頂板3、下底板4的施工,防護墻2與上頂板3、下底板4共同圍成管廊的內部空間21。根據設計需要在內部空間21設置隔壁22將管廊的內部空間分隔成多個腔室。
[0075]當然述步驟5中上頂板3、下底板4是成型好的預制構件,上頂板3、下底板4通過連接件5直接安裝在兩側防護墻2上。
[0076]步驟6、回填土方。
[0077]整個施工過程簡單、快捷,占地面積小。
[0078]盡管以上詳細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是應該清楚地理解,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打入待開挖基坑兩側土壤內的多根混凝土粧(I),多根所述混凝土粧(I)依次拼接在一起形成管廊兩側的防護墻(2),該防護墻(2)構成管廊的左右側壁,在兩側的所述防護墻(2)之間設有上下間隔設置的上頂板(3)和下底板(4),上頂板(3)和下底板(4)構成管廊的頂部和底部,兩側的所述防護墻(2)與上頂板(3)和下底板(4) 一起圍成管廊的內部空間(2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粧(I)的側壁設置有用于與上頂板(3)和下底板(4)連接的連接件(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的內部空間(21)中設有隔壁(22),內部空間(21)被隔壁(22)分隔成多個空間。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墻(2)上設有防滲水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粧(I)為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該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的橫截面為由兩個翼緣(11)及連接兩個翼緣(11)的腹板(12)構成的H形,兩個翼緣(11)和腹板(12)在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的兩側形成沿粧體長度方向延伸的凹槽部(6)。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緣(II)的側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側向凸起的用以搭接的臺階部(9),相鄰的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通過位于各自翼緣(11)側面的臺階部(9)搭接在一起,搭接在一起的兩翼緣(11)的臺階部(9)的搭接側面(91)相互對設。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鄰的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的翼緣(11)搭接處,其中一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前后兩翼緣(11)側面的臺階部(9)均位于另一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前后兩翼緣(11)側面的臺階部(9)之間。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相互對設的所述搭接側面(91)為斜面。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通過位于翼緣(11)側面的筋槽插配結構拼接在一起;該筋槽插配結構由凸筋(7)和插槽(8)構成,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相拼接的兩個翼緣(11)側面中,其中一個翼緣(11)側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所述凸筋(7),另一個翼緣(11)側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所述插槽(8)。10.根據權利要求5?9任一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根H型預應力混凝土粧(I)的所述凹槽部(6)所共同圍成的空間(61)內灌注有混凝土或其他防水材料。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粧(I)為矩形粧或圓粧或異形粧。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根混凝土粧(I)通過位于混凝土粧(I)側面的筋槽插配結構拼接在一起,該筋槽插配結構由沿混凝土粧(I)的長度方向設置的凸筋(7)和插槽(8)構成,兩根混凝土粧(I)相拼接的兩個側面中,其中一個側面設有所述凸筋(7 ),另一個側面設有所述插槽(8)。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7)的頂面(71)與插槽(8)的底面(81)之間具有空隙(Z),該空隙(Z)內灌注有混凝土或其他防水材料。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粧(I)左右兩側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溝槽部(F),相鄰兩混凝土粧(I)拼接后,位于各自混凝土粧(I)上的溝槽部(F)相互對接共同圍成空間(W),該空間(W)內灌注有混凝土或其他防水材料。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粧(I)的左右兩側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凸臺部(10),所述溝槽部(F)直接成型所述凸臺部(10)上。16.—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城市綜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首先按照城市市政規劃確定管廊的布局線路,劃定待開挖的基坑的范圍; 步驟2、在待開挖的基坑兩側依次并排打入多根混凝土粧(I)至地面下足夠的深度,從而形成管廊兩側連續的防護墻(2),該防護墻(2)直接構成管廊的左右側壁; 步驟3、在相鄰兩根所述混凝土粧(I)的拼接處,進行防滲水處理; 步驟4、在兩側防護墻(2)之間的范圍內進行開挖土方,開挖到設計的深度; 步驟5、在兩側防護墻(2)之間開挖出的空間內進行上頂板(3)、下底板(4)的施工,防護墻(2)與上頂板(3)、下底板(4)共同圍成管廊的內部空間(21)。 步驟6、回填土方。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上頂板(3)、下底板(4)的施工,是先在兩側防護墻(2)之間搭建鋼筋骨架,然后現場澆筑混凝土制成。18.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上頂板(3)、下底板(4)是成型好的預制構件,上頂板(3)、下底板(4)通過連接件(5)直接安裝在兩側防護墻(2)上。
【文檔編號】E02D29/045GK106049530SQ201610373138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7日
【發明人】俞曉東
【申請人】俞曉東
網友(you)詢問留言(yan)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