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型套筒式內錨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巖土錨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進型套筒式內錨頭,具體適用于在原本化學灌漿錨固力的基礎上提供機械錨固力。
【背景技術】
[0002]巖土錨固的迅速發展是和巖土錨固技術進步緊密相關的,近年來,我國巖土錨固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在民用建筑地下室抗浮工程中應用非常廣,但傳統的常規普通錨桿的錨固方式是依靠灌漿料固化后的抗剪強度和粘結力來提供錨固力,由于灌漿料存在老化問題,為了確保錨固段的灌漿體有足夠的錨固力,往往需要將錨桿錨入巖石或混凝土中較大的深度。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錨固力單一、不耐老化的問題,提供一種利用孔底的機械咬合力進行錨固、安全可靠的改進型套筒式內錨頭。
[0004]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改進型套筒式內錨頭,該內錨頭包括錨桿、套筒、圓錐臺楔頭,所述套筒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結構,其上端的內壁與錨桿的外壁相配合,套筒的下端的內壁與圓錐臺楔頭上端的外壁相配合,且上端與錨桿固定連接,下端沿其周圈開設有多個切縫。
[0005]所述上端與錨桿焊接。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一種改進型套筒式內錨頭包括錨桿、套筒、圓錐臺楔頭,楔塊的底部近外壁的一側與錨桿鉸接,套筒上端的內壁與錨桿的外壁相配合,套筒下端的內壁與圓錐臺楔頭上端的外壁相配合,且上端與錨桿固定連接,下端沿其周圈開設有多個切縫,使用時,將下端裝有圓錐臺楔頭和套筒的錨桿插入孔內,通過對錨桿軸向加壓,使套筒在圓錐臺楔頭的外錐面的導向作用下沿切縫脹開,形成下大上小的錐頭面與鉆孔底部的錐面貼緊,利用鉆孔底部的機械咬合力進行錨固,該種錨固力與無機粘結灌注材料固化后的粘結力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安全可靠、耐久性好的錨固方式,不僅能夠減小錨桿的鉆孔深度,適用于高溫、高濕度的環境,而且使用時只需直接對桿體加壓即可,無需額外使用加壓套管,同時,還可很據需要選擇套筒的制造材料,適用范圍較廣。因此,本發明不僅安全可靠、耐久性好,而且適用范圍較廣。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發明的安裝示意圖。
[0009]圖中:銷桿1、套筒2、上端21、下端22、切縫23、圓錐臺楔頭3、外錐面31、錐頭面4。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1]參見圖1、圖2,一種改進型套筒式內錨頭,該內錨頭包括錨桿1、套筒2、圓錐臺楔頭3,所述套筒2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結構,其上端21的內壁與錨桿I的外壁相配合,套筒2的下端22的內壁與圓錐臺楔頭3上端的外壁相配合,且上端21與錨桿I固定連接,下端22沿其周圈開設有多個切縫23。
[0012]所述上端21與錨桿I焊接。
[0013]實施例1:
參見圖1、圖2,一種改進型套筒式內錨頭,該內錨頭包括錨桿1、套筒2、圓錐臺楔頭3,所述套筒2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結構,其上端21的內壁與錨桿I的外壁相配合,套筒2的下端22的內壁與圓錐臺楔頭3上端的外壁相配合,且上端21與錨桿I焊接,下端22沿其周圈開設有多個切縫23。
[0014]裝配時,先用鉆孔設備在巖石上鉆直孔,到達設計孔深后,用擴孔鉆頭在鉆孔底進行擴孔,然后將下端裝有圓錐臺楔頭3和套筒2的錨桿I插入擴孔后的鉆孔內,隨后對錨桿I進行軸向加壓,使套筒2的下端在圓錐臺楔頭3的外錐面31的導向作用下沿切縫23脹開,并逐漸下移,形成下大上小的錐頭面4與鉆孔底部的錐面貼緊。
【主權項】
1.一種改進型套筒式內錨頭,其特征在于:該內錨頭包括錨桿(1)、套筒(2)、圓錐臺楔頭(3),所述套筒(2)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結構,其上端(21)的內壁與錨桿(I)的外壁相配合,套筒(2)的下端(22)的內壁與圓錐臺楔頭(3)上端的外壁相配合,且上端(21)與錨桿(I)固定連接,下端(22 )沿其周圈開設有多個切縫(23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型套筒式內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21)與錨桿(I)焊接。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型套筒式內錨頭,包括錨桿、套筒、圓錐臺楔頭,套筒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結構,其上端的內壁與錨桿的外壁相配合,套筒的下端的內壁與圓錐臺楔頭上端的外壁相配合,且上端與錨桿固定連接,下端沿其周圈開設有多個切縫。本設計不僅安全可靠、耐久性好,而且適用范圍較廣。
【IPC分類】E02D5-74, E21D21-00
【公開號】CN104563109
【申請號】CN201510045611
【發明人】周劍波, 陳幼康, 高作平, 陳明祥, 張暢
【申請人】武漢武大巨成結構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4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