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排水系統管道連接件,尤其涉及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其包括管件主體和三個承口,所述管件主體外徑大于三個承口外徑,所述第一承口一端通過第一連接體與管件主體一端連接,第二承口與通過第二連接體與管件主體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三承口設置在管件主體中部并與之連通,所述管件主體內部設有內隔板,其還包括排污口和密封蓋,所述排污口一端與管件主體中部通過圓弧連接,所述排污口另一端設有外螺紋,所述密封蓋內設有與外螺紋相配的內螺紋,所述密封蓋螺紋連接在排污口另一端,所述第一承口、內隔板一側以及第二承口所形成的第一水流通道為乙字形,所述第三承口、內隔板另一側以及第二承口所形成的第二水流通道為Г形。
【專利說明】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排水系統管道連接件,尤其涉及高層建筑排水系統用的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
技術背景
[0002]目前,在建筑排水系統中,排水橫管與排水立管的連接多采用90°順水三通管件或45°斜三通管件。在高層建筑排水中,污水在立管中匯流下落時產生了吸引力,同時橫管水流匯入立管時產生了水栓作用,其在內部產生較大的負壓和正壓的氣壓變動,造成管道的水封被吸出并排出管道空氣,使得臭氣進入室內空間;此外,橫管水流匯入立管時形成的水舌,阻礙了立管水流的通暢,導致整個排水系統排水能力小,排水水力工況差,水封也容易遭到破壞,造成了管道內臭氣進入室內空間。為了消除這種現象,一般的解決辦法是通過在排水系統中增設專用的向大氣開放的通氣立管,從而使排水立管內水流暢通,然而,增設專用的通氣立管就得多耗用材料,多占用住戶的空間,施工也更不方便,工程費用較高,而且在橫管和立管連接的部位容易發生堵塞,無法清通排除,影響正常排水。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在不增設專用通氣立管的前提下,解決排水立管水流不暢、水封遭破壞和管道堵塞等問題,提供一種采用內隔板分流技術且可清通管件內堵塞物的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其包括管件主體和三個承口,所述管件主體外徑大于三個承口外徑,所述第一承口一端通過第一連接體與管件主體一端連接,第二承口與通過第二連接體與管件主體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三承口設置在管件主體中部并與之連通,所述管件主體內部設有內隔板,其還包括排污口和密封蓋,所述排污口一端與管件主體中部通過圓弧連接,所述排污口另一端設有外螺紋,所述密封蓋內設有與外螺紋相配的內螺紋,所述密封蓋螺紋連接在排污口另一端,所述第一承口、內隔板一側以及第二承口所形成的第一水流通道為乙字形,所述第三承口、內隔板另一側以及第二承口所形成的第二水流通道為r形。
[0006]其還包括腹肋,所述腹肋一端與第一連接體外表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三承口外表面固定連接,此設計提高了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的外部機械強度和尺寸穩定性。
[0007]所述第一連接體與第三承口形成一夾角,所述夾角為25 °?60°。
[0008]所述排污口與第三承口形成一夾角,所述夾角為60°?100°,是為了方便觀察堵塞物的位置以及去除堵塞在管件上的雜物。
[0009]所述排污口另一端與密封蓋之間設有密封圈,旋緊時密封圈會抵住排污口另一端的端面,起到隔絕水分和氣體的作用。
[0010]所述內隔板一端與管件主體一端之間設有通氣間隙,由于第一水流通道與第二水流通道匯合區域的水流是紊亂的,為平衡其內部壓力、溝通氣流,特設計此通氣間隙。
[0011 ] 所述第三承口與管件主體垂直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所述管件主體外徑大于三個承口外徑,管件主體體積擴大可消解水塞現象,同時當洗滌廢水有較多泡沫時,也可容納一定數量的洗滌廢水和泡沫;所述管件主體內部設有內隔板,能保證第三承口的水流沿一定的方向暢流無阻,同時還能減緩第一水流通道的水流速度,保證氣壓在管道中始終處于平穩狀態,從而取代傳統中通氣立管的作用,所述第一承口、內隔板一側以及第二承口所形成的第一水流通道為乙字形,使得水流偏離了第一承口中心線位置,在溝通第一承口水流的同時,又兼有減緩水流速度和消能降噪的功能,排污口用密封蓋進行密封,需要觀察管道內狀況或清除管道內堵塞物時,只要將密封蓋子旋開即可,此設計可以清除管道內的堵塞物,保證排水系統的通暢。
[0013]本實用新型在不增設專用通氣立管的前提下,通過設置內隔板實現擋板分流技術,使得管件內形成兩個水流通道,分流后,能排除第一承口和第三承口之間水流的相互干擾,尤其是解決了第三承口水流進入管道時所形成的水舌阻隔第一承口空氣通道的問題,解決了排水立管水流不暢、水封遭破壞和管道堵塞問題,增加排水系統的排水能力,改善排水水力工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或圖2所示,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其包括管件主體I和三個承口,所述管件主體I外徑Φ I大于三個承口外徑Φ2,所述第一承口 2 —端通過第一連接體21與管件主體I 一端連接,第二承口 3與通過第二連接體31與管件主體I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三承口 4設置在管件主體I中部并與之連通,所述管件主體I內部設有內隔板5,其還包括排污口 6和密封蓋7,所述排污口 6 —端與管件主體I中部通過圓弧連接,所述排污口 6另一端設有外螺紋,所述密封蓋7內設有與外螺紋相配的內螺紋,所述密封蓋7螺紋連接在排污口 6另一端,所述第一承口 2、內隔板5 —側以及第二承口 3所形成的第一水流通道為乙字形,所述第三承口 4、內隔板5另一側以及第二承口 3所形成的第二水流通道為Γ形。
[0018]其還包括腹肋8,所述腹肋8 一端與第一連接體21外表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三承口 4外表面固定連接,此設計提高了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的外部機械強度和尺寸穩定性。
[0019]所述第一連接體21與第三承口 4形成一夾角,所述夾角為25 °?60°。
[0020]所述排污口 6與第三承口 4形成一夾角,所述夾角為60°?100°,是為了方便觀察堵塞物的位置以及去除堵塞在管件上的雜物。
[0021]所述排污口 6另一端與密封蓋7之間設有密封圈,旋緊時密封圈會抵住排污口 6另一端的端面,起到隔絕水分和氣體的作用。
[0022]所述內隔板5 —端與管件主體I 一端之間設有通氣間隙9,由于第一水流通道與第二水流通道匯合區域的水流是紊亂的,為平衡其內部壓力、溝通氣流,特設計此通氣間隙。
[0023]所述第三承口 4與管件主體I垂直連接。
[0024]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所述管件主體I外徑Φ1大于三個承口外徑Φ2,管件主體I體積擴大可消解水塞現象,同時當洗滌廢水有較多泡沫時,也可容納一定數量的洗滌廢水和泡沫;所述管件主體I內部設有內隔板5,能保證第三承口 4的水流沿一定的方向暢流無阻,同時還能減緩第一水流通道的水流速度,保證氣壓在管道中始終處于平穩狀態,從而取代傳統中通氣立管的作用,所述第一承口 2、內隔板5 —側以及第二承口 3所形成的第一水流通道為乙字形,使得水流偏離了第一承口 2中心線位置,在溝通第一承口 2水流的同時,又兼有減緩水流速度和消能降噪的功能,排污口 6用密封蓋7進行密封,需要觀察管道內狀況或清除管道內堵塞物時,只要將密封蓋子旋開即可,此設計可以清除管道內的堵塞物,保證排水系統的通暢。
[0025]本實用新型在不增設專用通氣立管的前提下,通過設置內隔板實現擋板分流技術,使得管件內形成兩個水流通道,分流后,能排除第一承口和第三承口之間水流的相互干擾,尤其是解決了第三承口水流進入管道時所形成的水舌阻隔第一承口空氣通道的問題,解決了排水立管水流不暢、水封遭破壞和管道堵塞問題,增加排水系統的排水能力,改善排水水力工況。
[0026]以上描述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有任何限定。
【權利要求】
1.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包括管件主體和三個承口,所述管件主體外徑大于三個承口外徑,所述第一承口 一端通過第一連接體與管件主體一端連接,第二承口與通過第二連接體與管件主體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三承口設置在管件主體中部并與之連通,所述管件主體內部設有內隔板,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排污口和密封蓋,所述排污口一端與管件主體中部通過圓弧連接,所述排污口另一端設有外螺紋,所述密封蓋內設有與外螺紋相配的內螺紋,所述密封蓋螺紋連接在排污口另一端,所述第一承口、內隔板一側以及第二承口所形成的第一水流通道為乙字形,所述第三承口、內隔板另一側以及第二承口所形成的第二水流通道為Γ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腹肋,所述腹肋一端與第一連接體外表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三承口外表面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體與第三承口形成一夾角,所述夾角為25 °?6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與第三承口形成一夾角,所述夾角為60°?10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另一端與密封蓋之間設有密封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隔板一端與管件主體一端之間設有通氣間隙。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隔通氣防堵式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承口與管件主體垂直連接。
【文檔編號】E03C1/12GK204238305SQ201420594667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5日
【發明者】陳源喜, 蔡文溪 申請人:福建博大塑業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