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軟梯,特別涉及一種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
【背景技術】
[0002]建筑粧基挖孔粧施工時,或者建筑維修施工時,施工人員常需要順巖壁或建筑墻面垂直移動;垂直爬升架是一種常用的工具,但若作業場地狹小時,需要采用垂直爬梯上下;挖孔粧施工時,有時作業人員上下井采取乘坐電動升降機的方法,這樣非常不安全,故規范規定要求上下通道應采取爬梯;現有的軟梯多采用鋼筋制造,多段鋼筋懸掛在一起形成所需的軟梯,此種形式的軟梯使用、移動不方便,而且在使用時軟梯緊貼在建筑墻面或巖壁上,形成使用上的干涉,作業人員踩踏上下時容易發生打滑,使用安全性低。
[0003]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就需要一種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使其運輸方便、使用輕巧,并且能夠有效避免軟梯與附著物之間的干涉,防止作業人員踩踏上下時因干涉而發生打滑,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其運輸方便、使用輕巧,并且能夠有效避免軟梯與附著物之間的干涉,防止作業人員踩踏上下時因干涉而發生打滑,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05]本實用新型的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包括兩根并列設置的梯繩、連接在所述梯繩頂部的固定鉤及若干沿所述梯繩長度方向依次連接的梯檔,所述梯檔包括踏板及設在所述踏板內側的用于側向支撐梯檔的支撐件。
[0006]進一步,所述支撐件至少包括兩根對稱設置的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一端連接于梯檔、另一端至少設有兩只支撐腳。
[0007]進一步,所述梯檔以等間距的方式平行分布在梯繩上。
[0008]進一步,所述踏板包括兩腳踏及用于連接兩所述腳踏的連接桿I,所述腳踏的寬度大于連接桿I的寬度。
[0009]進一步,所述腳踏寬度為連接桿I寬度的2-4倍。
[0010]進一步,所述腳踏的踏面設有用于防滑的防滑部。
[0011]進一步,所述踏板還包括用于與梯繩相連接的連接桿II,所述腳踏的一端與連接桿I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II連接。
[0012]進一步,所述梯繩設有承重繩環,所述連接桿II設有固定孔,所述承重繩環穿過固定孔并通過緊固件實現與連接桿II的連接。
[0013]進一步,所述緊固件呈“U”型并包括橫部及設在所述橫部兩端的縱部,所述橫部穿套在穿過固定孔的承重繩環上,所述連接桿II卡在兩所述縱部之間。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高空作業、攀爬時具有不受長度限制、柔軟、運輸方便、使用輕巧的特點,可成卷攜帶運輸,使用時打開;而且由于使用時支撐件支撐在建筑墻壁或巖壁等附著物上,踏板與附著物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能夠有效避免軟梯與附著物之間的干涉,防止作業人員踩踏上下時因干涉而發生打滑,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梯檔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梯繩與梯檔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梯檔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梯繩與梯檔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包括兩根并列設置的梯繩1、連接在所述梯繩I頂部的固定鉤2及若干沿所述梯繩I長度方向依次連接的梯檔3,所述梯檔3包括踏板及設在所述踏板內側的用于側向支撐梯檔3的支撐件;兩根梯繩I平行設置,采用高強度的材料制成以保證安全支撐,例如該梯繩I可以由多股鋼絲交饒擰成;固定鉤2可固定在建筑物頂面用于固定本軟梯,或用于接長本軟梯;本軟梯在高空作業、攀爬時具有不受長度限制、柔軟、運輸方便、使用輕巧的特點,可成卷攜帶運輸,使用時打開;而且由于使用時支撐件支撐在建筑墻壁或巖壁等附著物上,踏板與附著物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能夠有效避免軟梯與附著物之間的干涉,防止作業人員踩踏上下時因干涉而發生打滑,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20]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件至少包括兩根(優選為兩根)對稱設置的支撐腿32a,所述支撐腿32a的一端連接于梯檔3、另一端至少設有兩只支撐腳32b (優選為兩只);支撐腿32a呈直桿狀,其長度應保證本軟梯的目的實現,即踏板與附著物之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防止二者干涉,例如該距離可以是50-120mm ;支撐腳32b有效地分散作用于附著物上的壓力,方便支撐,同時使支撐更為穩定。
[0021]本實施例中,所述梯檔3以等間距的方式平行分布在梯繩I上;每一相鄰梯檔3之間的距離可以為20-30cm,保證本軟梯的攀爬效果及便攜性;梯檔3的兩端固定于梯繩1,以位于梯繩I中間的部分為攀爬主體。
[0022]本實施例中,所述踏板包括兩腳踏31a及用于連接兩所述腳踏31a的連接桿I 31b,所述腳踏31a的寬度大于連接桿I 31b的寬度;所述腳踏31a寬度優選為連接桿
I31b寬度的3倍,便于作業人員踩踏;同時,腳踏31a的踏面設有用于防滑的防滑部5,提高作業人員鞋底與踏面的摩擦性,防止打滑,進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防滑部5既可以是在踏面上形成的交叉分布的防滑紋路,也可以是增設在踏面上的防滑墊,只要能實現防滑的目的即可。
[0023]本實施例中,所述踏板還包括用于與梯繩I相連接的連接桿II 31c,所述腳踏31a的一端與連接桿I 31b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II 31c連接;優選地,連接桿I 31b與連接桿
II31C為一體式結構,此時腳踏可通過焊接方式固定在連接桿上;本實施例中,所述梯繩I設有承重繩環11,所述連接桿II 31c設有固定孔311,所述承重繩環11穿過固定孔311并通過緊固件6實現與連接桿II 31c的連接;優選地,承重繩環11與梯繩I為一體式構造,承重繩環11自梯繩I上分出,端頭部為環狀,便于穿過固定孔311,卡固踏板;本實施例中,所述緊固件6呈“U”型并包括橫部及設在所述橫部兩端的縱部,所述橫部穿套在穿過固定孔311的承重繩環11上,所述連接桿II 31c卡在兩所述縱部之間,提高踏板的連接穩固度;優選地,緊固件可以為U型錨釘。
[0024]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兩根并列設置的梯繩、連接在所述梯繩頂部的固定鉤及若干沿所述梯繩長度方向依次連接的梯檔,所述梯檔包括踏板及設在所述踏板內側的用于側向支撐梯檔的支撐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至少包括兩根對稱設置的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一端連接于梯檔、另一端至少設有兩只支撐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檔以等間距的方式平行分布在梯繩上。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包括兩腳踏及用于連接兩所述腳踏的連接桿I,所述腳踏的寬度大于連接桿I的寬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寬度為連接桿I寬度的2-4倍。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的踏面設有用于防滑的防滑部。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還包括用于與梯繩相連接的連接桿II,所述腳踏的一端與連接桿I連接、另一端與連接桿II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繩設有承重繩環,所述連接桿II設有固定孔,所述承重繩環穿過固定孔并通過緊固件實現與連接桿II的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呈“U”型并包括橫部及設在所述橫部兩端的縱部,所述橫部穿套在穿過固定孔的承重繩環上,所述連接桿II卡在兩所述縱部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包括兩根并列設置的梯繩、連接在所述梯繩頂部的固定鉤及若干沿所述梯繩長度方向依次連接的梯檔,所述梯檔包括踏板及設在所述踏板內側的用于側向支撐梯檔的支撐件;本實用新型的建筑施工維修用便攜軟梯,高空作業、攀爬時具有不受長度限制、柔軟、運輸方便、使用輕巧的特點,可成卷攜帶運輸,使用時打開;而且由于使用時支撐件支撐在建筑墻壁或巖壁等附著物上,踏板與附著物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能夠有效避免軟梯與附著物之間的干涉,防止作業人員踩踏上下時因干涉而發生打滑,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IPC分類】E06C1-56, E06C1-36, E06C7-48
【公開號】CN204402339
【申請號】CN201520045000
【發明人】王清江, 王悅, 曾濤
【申請人】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王清江
【公開日】2015年6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