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包括自動分餐具裝置、自動分餐裝置、用于運輸飯盒的自動送餐裝置、和自動儲餐裝置;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自動分餐裝置3和自動儲餐裝置依次設于所述自動送餐裝置上,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將空飯盒放落至自動送餐裝置上并由自動送餐裝置運輸至自動分餐裝置上,經自動分餐裝置將米飯添加至飯盒后再由自動送餐裝置將飯盒運輸至自動儲餐裝置上供使用。利用自動分餐具裝置,自動分餐裝置與自動送餐裝置配合,自動分餐具裝置將空餐具放置到自動送餐裝置上,由自動送餐裝置帶至自動分餐裝置下方,自動分餐裝置將米飯放落至餐具上,再由自動送餐裝置帶至儲飯臺,食用人員可直接從儲飯臺上將裝有米飯的餐具拿走。
【專利說明】
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
技術領域
:
[0001 ]本申請涉及了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
【背景技術】
:
[0002]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社會中,很多大型企業、學校等場所的食堂仍在使用人工打飯方式,效率低,人工成本高,飯暴漏在空氣中容易污染,人工打飯飯量誤差大。造成打飯排隊隊伍長,吃飯時間間接延長,食堂經營者成本升高,來晚了就吃殘羹剩飯等問題。
[0003]本申請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技術中打飯效率低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了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
[0005]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包括自動分餐具裝置、自動分餐裝置、用于運輸餐具的自動送餐裝置、和自動儲餐裝置;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自動分餐裝置和自動儲餐裝置依次設于所述自動送餐裝置上,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將空餐具放落至自動送餐裝置上并由自動送餐裝置運輸至自動分餐裝置上,經自動分餐裝置將米飯添加至餐具后再由自動送餐裝置將餐具運輸至自動儲餐裝置上供使用。
[0006]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還包括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至少包括用于檢測自動送餐裝置上餐具位置的位置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和自動分餐裝置工作狀況的工作檢測裝置。
[0007]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所述自動送餐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輸送鏈、帶動輸送鏈運轉同步輪,所述輸送鏈上設有用于裝放餐具并跟隨輸送鏈移動的餐具托盤。
[0008]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所述自動儲餐裝置設于自動送餐裝置的左側,所述輸送鏈呈左高右低的方式傾斜設置在支架上,且自動送餐裝置的左側在與自動儲餐裝置連接處設有用于將餐具從餐具托盤上提取出來的餐具分離板,所述餐具分離板呈左低右高的方式傾斜設于自動送餐裝置的左側,所述餐具分離板與自動送餐裝置連接的一側設有分隔斜面,所述自動送餐裝置的輸送鏈帶動餐具移動至自動送餐裝置的左上方并開始往下拐,餐具卡于餐具分離板的分隔斜面上,餐具托盤隨著輸送鏈往下運轉并推動餐具沿分隔斜面移動至餐具分離板上,并從餐具分離板滑落至自動儲餐裝置上。
[0009]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所述自動儲餐裝置包括儲餐支架,設于儲餐支架上的輸送皮帶,所述餐具從餐具分離板上滑落至自動儲餐裝置上并由輸送皮帶運輸至自動儲餐裝置的前側。
[0010]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所述自動分餐裝置包括分餐機箱,所述分餐機箱內設有出飯機構,所述出飯機構上設有位于其上端的入飯口和位于其下端的出飯口,所述機架內位于出飯機構的上端設有與出飯機構入飯口連通的儲飯容器,所述儲飯容器包括與出飯機構入飯口連通的第一儲飯容器和設于第一儲飯容器上的第二儲飯容器,所述第一儲飯容器與第二儲飯容器間設有分隔板,所述第一儲飯容器內的米飯經出飯機構送至出飯口后,通過抽離分隔板可將第二儲飯容器內的米飯補充至第一儲飯容器內。
[0011]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所述出飯機構包括自上而下安設的松飯組件、飯量調節組件和分飯組件,所述第一儲飯容器內的飯量落至松飯組件內打散后落入飯量調節組件中,再由分飯組件將飯切成所需的飯量。
[0012]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包括機箱,所述分餐機箱包括相互緊密連接的前側板、右側板、后側板和左側板,且分餐機箱上端還設有用于封蓋其上端和封蓋第二儲飯容置腔上端開口的頂封板,所述機架下端還設有可移動底座,前側板與后側板安裝在可移動底座上,所述左側板與右側板設有導軌通道口,所述自動送餐裝置的輸送鏈帶動餐具托盤從自動分餐裝置右側板的軌道通道口穿入到自動分餐裝置內并從左側板的導軌通道口穿出。
[0013]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包括機箱,所述機箱上設有出碗口,所述機箱內位于出碗口上方設有第一卡接機構,所述第一卡接機構上設有第二卡接機構,所述第一卡接機構與第二卡接機構將餐具卡于出碗口的上方,且第一卡接機構脫離與餐具接觸使餐具沿出碗口掉落時,第二卡接機構將掉落餐具以上的其余餐具卡接固定,以使自動分餐具裝置內最下方的餐具掉落至所述自動送餐裝置的餐具托盤上。
[0014]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所述第一卡接機構包括兩塊可相對移動的卡碗板,所述卡碗板上與餐具接觸的一端設有與餐具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缺口,通過兩塊卡碗板相對移動可使卡碗板脫離與餐具接觸或卡接在餐具上。
[0015]通過新增了全自動的出飯設備來替代了傳統的人工打飯,利用自動分餐具裝置,自動分餐裝置與自動送餐裝置配合,自動分餐具裝置將空餐具放置到自動送餐裝置上,由自動送餐裝置帶至自動分餐裝置下方,自動分餐裝置將米飯放落至餐具上,再有自動送餐裝置帶至儲飯臺,食用人員可直接從儲飯臺上將裝有米飯的餐具拿走,且儲飯臺上具有輸送功能,自動將新添加的餐具運輸至前方,方便領取,與人工打飯相比大大提升了效率,且餐具、米飯等分別存放在自動分餐具裝置與自動分餐裝置內,解決了米飯暴漏在空氣中容易污染,和人工打飯飯量誤差大的問題。
【附圖說明】
: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本申請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自動送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儲飯臺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自動分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5自動分餐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
[0022]為了使本申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申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申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請。
[0023]如圖1所示,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包括自動分餐具裝置3、自動分餐裝置4、用于運輸飯盒的自動送餐裝置1、和自動儲餐裝置2;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4、自動分餐裝置3和自動儲餐裝置2依次設于所述自動送餐裝置I上,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將空飯盒放落至自動送餐裝置上并由自動送餐裝置運輸至自動分餐裝置上,經自動分餐裝置將米飯添加至飯盒后再由自動送餐裝置將飯盒運輸至自動儲餐裝置上供使用。通過新增了全自動的出飯設備來替代了傳統的人工打飯,利用自動分餐具裝置,自動分餐裝置與自動送餐裝置配合,自動分餐具裝置將空餐具放置到自動送餐裝置上,由自動送餐裝置帶至自動分餐裝置下方,自動分餐裝置將米飯放落至餐具上,再由自動送餐裝置帶至儲飯臺,食用人員可直接從儲飯臺上將裝有米飯的餐具拿走,且儲飯臺上具有輸送功能,自動將后方新添加的餐具運輸至前方,方便領取,與人工打飯相比大大提升了效率,且餐具、米飯等分別存放在自動分餐具裝置與自動分餐裝置內,解決了米飯暴漏在空氣中容易污染,和人工打飯飯量誤差大的問題。
[0024]進一步地,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還包括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至少包括用于檢測自動送餐裝置上飯盒位置的位置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和自動分餐裝置工作狀況的工作檢測裝置。
[0025]又進一步地,所述自動送餐裝置包括支架101,所述支架上設有輸送鏈102、帶動輸送鏈運轉同步輪103,所述輸送鏈上設有餐具托盤104。
[0026]再進一步地,所述自動儲餐裝置2設于自動送餐裝置I的右側,所述輸送鏈102呈左高右低的方式傾斜設置在支架101上,且自動送餐裝置I在與自動儲餐裝置2連接處設有用于將餐具從餐具托盤104上提取出來的餐具分離板105,所述餐具分離板105傾斜設于自動送餐裝置的右側,所述餐具分離板與自動送餐裝置相對的一面設有分隔斜面,輸送鏈帶動餐具移動至自動送餐裝置的左上方并開始往下拐,餐具卡于餐具分離板上,餐具托盤隨著輸送鏈往下運轉并推動餐具,餐具沿分隔斜面移動并最終滑落至自動儲餐裝置上。餐具分離板的分離斜面卡在餐具與餐具托盤的間隙之中,在輸送鏈帶動餐具托盤往下運動的同時,餐具托盤推動餐具沿分隔斜面滑至餐具分隔板上,完成分離。
[0027]又進一步地,所述自動送餐裝置也可采用的兩端高度相同高度的結構,實現平向送餐。
[0028]更進一步地,所述自動送餐裝置也可采用右端高,左端低的結構,實現由高向低送餐
ο
[0029]再進一步地,所述自動送餐裝置也可以設置成圓形路徑,類似回轉壽司方式,實現環向送餐。
[0030]又再進一步,所述自動送餐裝置也可采用皮帶輪傳動代替鏈輪傳動。
[0031]又進一步地,所述自動儲餐裝置2包括儲餐支架201,設于儲餐支架上的輸送皮帶202,所述餐具分隔板105位于輸送皮帶的右后側,所述餐具從餐具分離板上滑落至自動儲餐裝置的后側并由輸送皮帶運輸至自動儲餐裝置的前側。電機帶動其上的線皮帶同步輪轉動,所自動儲餐裝置還包括,儲飯流水線電機、儲飯流水線皮帶同步輪204、儲飯流水線同步皮帶205、儲飯流水線皮帶軸206、儲飯流水線皮帶滾筒207,儲飯流水線電機帶動其上的儲飯流水線皮帶同步輪轉動,儲飯流水線皮帶同步輪通過儲飯流水線同步皮帶帶動儲飯流水線皮帶軸上的儲飯流水線皮帶同步輪轉動,儲飯流水線皮帶軸帶動儲飯流水線皮帶滾筒轉動,儲飯流水線皮帶滾筒帶輸送皮帶202轉動,從而使整條流水線順利運行。
[0032]具體地,所述儲餐支架下端安裝有4個腳輪,使整個自動儲餐裝置能夠移動,方便運輸和安裝。
[0033]再進一步地,所述自動分餐裝置包括分餐機箱,所述分餐機箱內設有出飯機構,所述出飯機構上設有位于其上端的入飯口和位于其下端的出飯口,所述機架內位于出飯機構的上端設有與出飯機構入飯口連通的儲飯容器,所述儲飯容器包括與出飯機構入飯口連通的第一儲飯容器和設于第一儲飯容器上的第二儲飯容器,所述第一儲飯容器與第二儲飯容器間設有分隔板,所述第一儲飯容器內的米飯經出飯機構送至出飯口后,通過抽離分隔板可將第二儲飯容器內的米飯補充至第一儲飯容器內。通過新增了第二儲飯容器,起到備用的效果,在第一儲飯容器內的米飯使用完后,通過抽離分隔板,第二儲飯容器內的米飯就可補充到第儲飯容器內,增大了分飯裝置的儲飯容量,若只是簡單的增大儲飯容器的容量,過多的米飯容易造成米飯間壓緊而導致米飯不會落下至出飯機構上,導致機器不能正常工作,另外,當第二儲飯容器內米飯已補充到第一儲飯容器后,工作人員可及時向第二儲飯容器補充新的米飯,這樣就可在不影響分飯裝置工作的情況下不會造成因米飯不足而斷開供應,而且,工作人員可根據食堂內所剩的未食人員的數量來補充米飯的數量,不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0034]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儲飯容器401包括第一儲飯容置腔和與第一儲飯容置腔連通的第一送飯口,所述第二儲飯容器402包括第二儲飯容置腔和與第二儲飯容置腔連通的第二送飯口,所述第一送飯口還與出飯機構的入飯口連通,所述第二送飯口還與其下端的第一儲飯容置腔連通,所述分隔板設于第二送飯口上。
[0035]還進一步地,所述出飯機構包括自上而下安設的松飯組件403、飯量調節組件404和分飯組件6,所述第一儲飯容器內的飯量落至松飯組件內打散后落入飯量調節組件中,再由分飯組件將飯切成所需的飯量。
[0036]再進一步地,所述松飯組件403包括松飯室和設于松飯室內的可轉動的松飯葉片,所述松飯室的上端為與第一儲飯容器第一送飯口連通的入飯口。第一儲飯容器內的飯落入到入飯口上,由松飯組件將米飯打散,松飯組件內的松飯葉片通過轉動,將位于入飯口擠在一團的米飯打散,同時也將米飯打落到下方的放量調節組件中。
[0037]再進一步地,所述飯量調節組件404包括與松飯室連通的定型腔,所述定型腔下端為出飯口,所述飯量調節組件可調節定型腔的大小。定型腔的大小根據所裝餐具的大小或餐盤的大小來調整,不怕造成分飯時多出而造成浪費。
[0038]進一步地,所述分飯組件6包括設于出飯口下端的切分刀601,所述切分刀可來回移動,經出飯口出來的米飯通過切分刀切成所需的厚度。米飯在飯量調節組件中定好型后沿出飯口下落,切分刀從定好型的米飯兩側開始將米飯切落至下方的餐具上。
[0039]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所述分餐機箱包括相互緊密連接的前側板405、右側板406、后側板407和左側板408,且機架上端還設有用于封蓋其上端和封蓋第二儲飯容置腔上端開口的頂封板409,所述機架下端還設有可移動底座,前側板與后側板安裝在可移動底座上,所述左側板與右側板設有導軌通道口,所述自動分餐裝置設于循環裝置上,輸送鏈帶動餐具托盤從自動分餐裝置右側板的軌道通道口穿入到自動分餐裝置內并從左側板的導軌通道口穿出。
[0040]具體地,全自動儲飯設備上還設有自動分餐具裝置,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能夠將存放在裝置內的餐具自動放置到自動送餐裝置上。
[0041 ]自動分餐具裝置實施例一:
[0042]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包括機箱,所述機箱上設有出碗口301,所述機架內位于出碗口上方設有第一卡接機構302,所述第一卡接機構上設有第二卡接機構303,所述第一卡接機構與第二卡接機構將餐具卡于出碗口 301的上方,且第一卡接機構脫離與餐具接觸使餐具沿出碗口掉落時,第二卡接機構將掉落餐具以上的其余餐具卡接固定,以使自動分餐具裝置內最下方的餐具掉落。代替了傳統的人工放置,且利用裝置內的第一卡接機構與第二卡接機構互相配合,能夠完成將餐具一次放置到流水線上,大大提高了效率,且餐具存放在自動分餐具裝置內,處于一個相對密封的環境中,使得餐具不易受到外界的污染,對衛生質量有保證。
[0043]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機構301包括兩塊可相對移動的卡碗板311,所述卡碗板311上與餐具接觸的一端開設有與餐具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缺口,通過兩塊卡碗板相對移動可使卡碗板脫離與餐具接觸或卡接在餐具上。卡碗板的厚度相對較厚,在于增大了與餐具的接觸面積,使得在托起餐具的同時有足夠大的支撐力,保護餐具不易被擠壓變形。且通過兩塊卡碗板相對移動來控制餐具的下落,其結構簡單技能達到讓餐具有序落下的目的。
[0044]具體地,又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機構還包括相互水平安裝的兩條傳動絲桿312、設于兩傳動絲桿間的第一移動板塊313和第二移動板塊,所述第一移動板塊通過第一導套314套接在兩絲桿312上,所述第二移動板塊通過第二導套套接在兩絲桿上,且所述第一導套與第二導套內設有旋向相反,且均與絲桿相配的螺紋,所述兩塊卡碗板分別連接在第一移動板塊與第二移動板塊上。絲桿通過設于機架上的電機驅動,電機通過一對傳動齒輪帶動絲桿轉動,且機架上安裝到固定安裝座,絲桿通過軸承連接在其上,兩塊移動板塊通過導套連接在絲杠上,巧妙地利用兩對螺紋旋向相反的導套,在絲杠轉動時,2對導套即可相對運動,使連接在移動板塊上的卡碗板能夠相對遠離以脫離與餐具的接觸或兩卡碗板相向靠近與餐具接觸。
[0045]又具體地,所述分餐機箱上還設有儲碗柜315,所述儲碗柜上設有導碗口,所述導碗口位于第一卡接機構與第二卡接機構的上方,所述導碗口與出碗口的軸線重合,自動送餐裝置將餐具托盤運輸至自動分餐具裝置下方,自動分餐具裝置將餐具放落至自動送餐裝置的餐具托盤上。
[0046]再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機構的卡碗組件為若干塊自上而下安裝的卡碗卡塊。本產品中使用了自上而下安裝的三塊卡碗卡塊,這樣能夠保證有卡碗卡塊在支撐餐具時不會損壞餐具,卡接卡塊通過卡接在相鄰兩個餐具的間隙之間,卡接卡塊通過與餐具的外凸緣下放接觸來托起餐具,若只有一對卡碗卡塊,僅靠托起外凸緣來托起下碗裝置內的餐具,容易使餐具受力不均而變形,使得下碗裝置不能正常工作,通過設置多對卡碗卡塊來分擔多個餐具的重力來平衡餐具的受力,保護自動分餐具裝置能夠正常工作。
[0047]自動分餐具裝置實施例二:
[0048]自動分餐具裝置包括用于取放餐具的機械手,所述餐具豎向疊放,通過機械手將最上端的餐具依次取出,并放置到自動送餐裝置上。
[0049]自動分餐具裝置實施例三;
[0050]自動分餐具裝置包括用于取放餐具的吸盤和推動吸盤移動的氣缸,所述餐具豎向疊放,通過吸盤將最上端的餐具依次取出,并通過氣缸帶動吸盤移動至自動送餐裝置上方,吸盤將餐具放置到自動送餐裝置上。
[0051 ]自動分餐具裝置實施例四;
[0052]將餐具豎直放置并橫向排列成一排,所有餐具等間距放置在一運輸皮帶上,通過伺服電機控制運輸皮帶勻速運動,在皮帶一端連接一個斜坡,斜坡終點與自動送餐裝置連接,并且在此一端上方安裝一個限位塊,限位塊使餐具過此端端口位置時,將餐具的豎直放置方向變更為平面向上放置。
[0053]具體地,所述餐具包括餐碗類餐具、餐盤類餐具、餐盒類餐具等。
[0054]本申請工作原理:
[0055]下碗:檢測裝置檢測到自動分餐具裝置下方有飯盒托盤后,自動分餐具裝置啟動,第一卡碗機構先啟動,電機帶動第一卡碗裝置的傳動桿轉動,第一移動板在第一導套的帶動下移動,第二移動板在第二導套的帶動下移動,因第一導套配合的傳動螺紋與第二導套配合的傳動螺紋分別相反,使得安設在第一移動板上的卡碗板相對第二移動板上的卡碗板相對遠離運動,卡碗板就脫離與最下方餐具的接觸,最下方餐具則自動從出碗口掉落至自動分餐具裝置外,此時,第二卡碗機構承托其其余餐具,保證只掉落一個餐具;出碗成功后,第一卡碗機構的電機反轉,使兩卡碗板相向靠近移動,移動完畢后,第二卡碗機構的電機啟動,同理驅動第二卡碗機構上的卡碗卡塊相對遠離移動,使得第二卡碗機構承托的餐具自動下落至自動送餐裝置的餐具托盤上,然后卡碗卡塊復位,承托在最下方餐具之上,即完成下碗流程,當檢測裝置檢測到自動儲飯裝置上存滿餐具后,自動分餐具裝置即停止運作。
[0056]下飯:自動送餐裝置將餐具運輸至自動分餐裝置下,傳感器檢測到下飯工位處有餐具后,自動分餐裝置開始向餐具放置米飯,第一儲飯容器內的飯落入到入飯口上,由松飯組件將米飯打散,并落入到下方的放量調節組件中,打散后上方的米飯在重力作用下自動滑落,并補充至入飯口內,只要松飯組件在運行,米飯則可源源不斷的往下落,落入飯量調節組件內的米飯,在預先調好大小的飯量調節組件內形成所需的大小,再落下至分飯組件上,由分飯組件將米飯隔斷,從而讓米飯落入至分飯組件下方的餐具中。放置米飯后,驅動自動送餐裝置帶動餐具運出。
[0057]供應:完成出飯后的餐具,由自動送餐裝置的輸送鏈帶動餐具移動至自動送餐裝置的左上方并開始往下拐,餐具卡于餐具分離板上,餐具托盤隨著輸送鏈往下運轉并推動餐具,餐具沿分隔斜面移動并最終滑落至自動儲餐裝置上。餐具分離板的分離斜面卡在餐具與餐具托盤的間隙之中,在輸送鏈帶動餐具托盤往下運動的同時,餐具托盤推動餐具沿分隔斜面滑至餐具分隔板上,餐具再從分隔板上滑落至儲飯臺,儲飯臺的輸送帶將餐具運輸至合適位置放置,等待食用者提取,完成米飯的自動供應流程。
[0058]如上所述是結合具體內容提供的一種或多種實施方式,并不認定本申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凡與本申請的方法、結構等近似、雷同,或是對于本申請構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術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動分餐具裝置、自動分餐裝置、用于運輸餐具的自動送餐裝置、和自動儲餐裝置;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自動分餐裝置和自動儲餐裝置依次設于所述自動送餐裝置上,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將空餐具放落至自動送餐裝置上并由自動送餐裝置運輸至自動分餐裝置上,經自動分餐裝置將米飯添加至餐具后再由自動送餐裝置將餐具運輸至自動儲餐裝置上供使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其特征在于,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還包括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至少包括用于檢測自動送餐裝置上餐具位置的位置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和自動分餐裝置工作狀況的工作檢測裝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送餐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輸送鏈、帶動輸送鏈運轉同步輪,所述輸送鏈上設有用于裝放餐具并跟隨輸送鏈移動的餐具托盤。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儲餐裝置設于自動送餐裝置的左側,所述輸送鏈呈左高右低的方式傾斜設置在支架上,且自動送餐裝置的左側在與自動儲餐裝置連接處設有用于將餐具從餐具托盤上提取出來的餐具分離板,所述餐具分離板呈左低右高的方式傾斜設于自動送餐裝置的左側,所述餐具分離板與自動送餐裝置連接的一側設有分隔斜面,所述自動送餐裝置的輸送鏈帶動餐具移動至自動送餐裝置的左上方并開始往下拐,餐具卡于餐具分離板的分隔斜面上,餐具托盤隨著輸送鏈往下運轉并推動餐具沿分隔斜面移動至餐具分離板上,并從餐具分離板滑落至自動儲餐裝置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儲餐裝置包括儲餐支架,設于儲餐支架上的輸送皮帶,所述餐具從餐具分離板上滑落至自動儲餐裝置上并由輸送皮帶運輸至自動儲餐裝置的前側。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分餐裝置包括分餐機箱,所述分餐機箱內設有出飯機構,所述出飯機構上設有位于其上端的入飯口和位于其下端的出飯口,所述機架內位于出飯機構的上端設有與出飯機構入飯口連通的儲飯容器,所述儲飯容器包括與出飯機構入飯口連通的第一儲飯容器和設于第一儲飯容器上的第二儲飯容器,所述第一儲飯容器與第二儲飯容器間設有分隔板,所述第一儲飯容器內的米飯經出飯機構送至出飯口后,通過抽離分隔板可將第二儲飯容器內的米飯補充至第一儲飯容器內。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飯機構包括自上而下安設的松飯組件、飯量調節組件和分飯組件,所述第一儲飯容器內的飯量落至松飯組件內打散后落入飯量調節組件中,再由分飯組件將飯切成所需的飯量。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餐機箱包括相互緊密連接的前側板、右側板、后側板和左側板,且分餐機箱上端還設有用于封蓋其上端和封蓋第二儲飯容置腔上端開口的頂封板,所述機架下端還設有可移動底座,前側板與后側板安裝在可移動底座上,所述左側板與右側板設有導軌通道口,所述自動送餐裝置的輸送鏈帶動餐具托盤從自動分餐裝置右側板的軌道通道口穿入到自動分餐裝置內并從左側板的導軌通道口穿出。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分餐具裝置包括機箱,所述機箱上設有出碗口,所述機箱內位于出碗口上方設有第一卡接機構,所述第一卡接機構上設有第二卡接機構,所述第一卡接機構與第二卡接機構將餐具卡于出碗口的上方,且第一卡接機構脫離與餐具接觸使餐具沿出碗口掉落時,第二卡接機構將掉落餐具以上的其余餐具卡接固定,以使自動分餐具裝置內最下方的餐具掉落至所述自動送餐裝置的餐具托盤上。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自動出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機構包括兩塊可相對移動的卡碗板,所述卡碗板上與餐具接觸的一端設有與餐具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缺口,通過兩塊卡碗板相對移動可使卡碗板脫離與餐具接觸或卡接在餐具上。
【文檔編號】A47F10/06GK106073344SQ201610633765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8月4日 公開號201610633765.8, CN 106073344 A, CN 106073344A, CN 201610633765, CN-A-106073344, CN106073344 A, CN106073344A, CN201610633765, CN201610633765.8
【發明人】顧斌, 熊犇, 李輝泉, 崔翼翰, 劉建萍, 黃衛庭, 文學紅
【申請人】德奧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