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筑減震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減震結構,包括設置在混凝土柱體上的基座,基座為兩個中空環狀結構拼接組成,且基座套設在混凝土柱體的下部,在混凝土柱體與基座之間還設置有減震裝置;所述減震裝置包括設置在基座上端面上的立柱、下端與基座上端面連接且上端向混凝土柱體自由傾斜的承壓板以及設置在立柱與承壓板之間的彈性件,彈性件設置在立柱的上部;在任意一個所述中空環狀結構上端面的中部及開口側皆設置有立柱,在中空環狀結構的上端面位于中部的立柱和開口側的立柱處還設置有兩個凸緣,兩個凸緣之間設置有間隙,在兩個凸緣上貫穿有桿,所述承壓板的下部連接在桿上;能夠實現對震動的損害進行緩沖,避免混凝土柱體的損壞。
【專利說明】
一種建筑減震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設計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建筑減震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房屋抵抗倒塌主要依靠結構自身的累積耗能和損壞來實現。隨著社會進步,即使能減少地震中人員的傷亡,但由結構破壞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及其引發的次生災害變得日益嚴重和難以承受,它極大地妨礙社會發展。近20年來,世界上逐漸轉向結構減震隔震的研究應用,已取得較好進展。試驗研究表明,通過適當的減震控制措施,在地震中特別是大震作用下,結構的被震壞的情況將大大降低,能有效防御地震災害。在地震工程中,走抗震與減震相結合的道路,將是今后的發展趨勢。
[0003]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會影響建筑的使用壽命,如果建筑抗震性能差,在發生地震災害時,會對建筑帶來嚴重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出一種建筑減震結構,能夠實現對震動的損害進行緩沖,避免混凝土柱體的損壞。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建筑減震結構,包括設置在混凝土柱體上的基座,基座為兩個中空環狀結構拼接組成,且基座套設在混凝土柱體的下部,在混凝土柱體與基座之間還設置有減震裝置。
[0006]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減震裝置包括設置在基座上端面上的立柱、下端與基座上端面連接且上端向混凝土柱體自由傾斜的承壓板以及設置在立柱與承壓板之間的彈性件,彈性件設置在立柱的上部。
[0007]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在任意一個所述中空環狀結構上端面的中部及開口側皆設置有立柱,在中空環狀結構的上端面位于中部的立柱和開口側的立柱處還設置有兩個凸緣,兩個凸緣之間設置有間隙,在兩個凸緣上貫穿有桿,桿為中部光桿且兩端設置有螺紋的螺桿結構,所述承壓板的下部連接在桿上。
[0008]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承壓板貫穿設置在桿的光桿部位且位于兩個凸緣之間的間隙處。
[0009]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兩個中空環狀結構通過連接件和彈簧件活動連接組成基座,且彈簧件置于兩個中空環狀結構之間。
[0010]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承壓板貼合在混凝土柱體的側壁上時,所述彈簧件處于自然狀態。
[0011]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彈簧件采用高強彈貪。
[0012]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承壓板貼合在混凝土柱體的側壁上時,所述彈性件處于自然狀態。
[0013]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彈性件采用高強彈貪。
[0014]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中空環狀結構為中空環狀鋼結構。
[0015]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對震動的損害進行緩沖,避免混凝土柱體的損壞。
[0017]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高強彈簧連接設置在基座上的承壓板和立柱結構,在承壓板受到混凝土柱體的相對作用力時,利用高強彈簧的彈性作用力,阻止混凝土柱體結構產生位移,避免混凝土柱體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移動,從而能夠避免地震時混凝土柱體由于受到水平剪切力而受損。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9]其中,1、第一中空環狀結構,2、桿,3、立柱,4、凸緣,5、承壓板,6.彈簧件,7、混凝土柱體,8、第二中空環狀結構,9、彈性件,10、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1]實施例1:
[0022]—種建筑減震結構,能夠實現對震動的損害進行緩沖,避免混凝土柱體的損壞,如圖1所示,特別設置成下述結構:包括設置在混凝土柱體7上的基座,基座為兩個中空環狀結構拼接組成,且基座套設在混凝土柱體7的下部,在混凝土柱體7與基座之間還設置有減震裝置;在設計使用時,基座通過兩個中空環狀結構(第一中空環狀結構I和第二中空環狀結構8)拼接而成,并將基座設置在混凝土柱體7的下部,為時建筑物在抗震的情況下還具有減震的效果,在混凝土柱體7與基座之間設置用于進行減震的減震裝置。
[0023]實施例2:
[0024]本實施例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如圖1所示,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減震裝置包括設置在基座上端面上的立柱3、下端與基座上端面連接且上端向混凝土柱體7自由傾斜的承壓板5以及設置在立柱3與承壓板5之間的彈性件9,彈性件9設置在立柱3的上部,在設計使用時,在減震裝置內設置有立柱
3、承壓板5及彈性件9,將立柱3設置在一個或兩個中空環狀結構的上端面上,進一步的,立柱3還與混凝土柱體7所在平面垂直;將承壓板5的下端與中空環狀結構的上端面連接,而上端自由向混凝土柱體7傾斜;將彈性件9設置在承壓板5和立柱3相向的內側上,并將彈性件9兩端固定在立柱3和承壓板5上,優選的將彈性件9設置在承壓板5和立柱3的上部。
[0025]實施例3:
[0026]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如圖1所示,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在任意一個所述中空環狀結構上端面的中部及開口側皆設置有立柱3,在中空環狀結構的上端面位于中部的立柱3和開口側的立柱3處還設置有兩個凸緣4,兩個凸緣4之間設置有間隙,在兩個凸緣4上貫穿有桿3,桿2為中部光桿且兩端設置有螺紋的螺桿結構,所述承壓板5的下部連接在桿2上;在設計使用時,在任意一個中空環狀結構的上端面上設置3根立柱3,將其中一個立柱3設置在中空環狀結構的中部,優選的將其中一根立柱3設置在遠離中空環狀結構開口側的中部,余下的兩根分別設置在中空環狀結構的開口側,使得3根立柱3在中空環狀結構的上端面上呈3角形排列,優選的3根立柱3在任意一個中空環狀結構的上端面上呈等腰三角形設置;在任意一個中空環狀結構的中部皆設置兩個凸緣4,使得兩個凸緣4之間形成間隙,且間隙朝向混凝土柱體7;在兩個凸緣4上貫穿設置桿2,桿2為中部光桿且兩端設置有螺紋的螺桿結構,并將承壓板5的下部連接在桿2上,同時可在桿的兩端上設置螺母利用螺母將承壓板5限定在桿2上,使其不會從桿2上脫落,但可以在桿2上轉動。
[0027]實施例4:
[0028]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如圖1所示,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承壓板5貫穿設置在桿2的光桿部位且位于兩個凸緣4之間,優選的將承壓板5的下部貫穿桿2設置在兩個凸緣4之間所形成的間隙處。
[0029]實施例5:
[0030]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如圖1所示,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兩個中空環狀結構通過連接件10和彈簧件6活動連接組成基座,且彈簧件6置于兩個中空環狀結構之間,在設計使用時,為將基座良好的固定在混凝土柱體7上將兩個拼接在一起的中空環狀結構利用連接件10連接在一起,同時在兩個中空環狀結構之間形成一定的間隙,并將彈簧件6設置在基座間隙處的連接件10上,從而進一步使整個結構具有減震效果。
[0031]實施例6:
[0032]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如圖1所示,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承壓板5貼合在混凝土柱體7的側壁上時,所述彈簧件6處于自然狀態。
[0033]實施例7:
[0034]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彈簧件6采用高強彈簧。
[0035]實施例8:
[0036]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如圖1所示,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承壓板5貼合在混凝土柱體7的側壁上時,所述彈性件9處于自然狀態。
[0037]實施例9:
[0038]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彈性件9采用高強彈簧。
[0039]實施例10:
[0040]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如圖1所示,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中空環狀結構為中空環狀鋼結構。
[0041]實施例11:
[0042]本實施例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如圖1所示,一種建筑減震結構,采用2個鋼結構的中空環狀結構拼裝形成基座,套裝在混凝土柱體7底部,在基座上設置位置相對應的安裝孔,2個中空環狀結構通過貫穿安裝孔的連接件10連接,連接件10兩端伸出基座外側,并通過連接件10上的螺母相對固定;在第一中空環狀結構I和/或第二中空環狀結構8上分別設置3根立柱3,且立柱3分別位于第一中空環狀結構I和第二中空環狀結構8的中部及開口側,立柱3與基座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在開口側的立柱3與中部的立柱3內側的基座上端面上設置有2個凸緣4,2個凸緣4之間設置有空隙,2個凸緣4之間設置有桿2,桿2兩端為螺紋柱面,桿2中部為光桿柱面,桿2兩端貫穿2個凸緣4中部并通過螺母固定;在桿2的光桿柱面上設置有承壓板5,承壓板5—端套裝在螺桿的光桿柱面上并能相對桿2轉動,承壓板5另一端向混凝土柱體7—側傾斜;在承壓板5與立柱3相向的端面上設置有彈性件9,在承壓板5貼合在混凝土柱體7的側壁上時,彈性件9處于自然狀態;2個中空環狀結構相向的端面之間設置有空隙,在連接2個中空環狀結構的連接件10中部套裝有彈簧件6,彈簧件6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2個中空環狀結構相向的端面上,當承壓板5貼合在混凝土柱體7的側壁上時,彈簧件6處于自然狀態;彈簧件6及彈性件9皆采用高強彈簧。
[0043]由于在基座上設置有3個立柱3,在立柱3與混凝土柱體7之間分別設置承壓板5和彈性件9,使混凝土柱體7的側壁分別通過承壓板5和彈性件9與立柱7之間存在相對作用力,從而起到減震作用。
[004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建筑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混凝土柱體(7)上的基座,基座為兩個中空環狀結構拼接組成,且基座套設在混凝土柱體(7 )的下部,在混凝土柱體(7)與基座之間還設置有減震裝置;所述減震裝置包括設置在基座上端面上的立柱(3)、下端與基座上端面連接且上端向混凝土柱體(7)自由傾斜的承壓板(5)以及設置在立柱(3)與承壓板(5)之間的彈性件(9),彈性件(9)設置在立柱(3)的上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一個所述中空環狀結構上端面的中部及開口側皆設置有立柱(3),在中空環狀結構的上端面位于中部的立柱(3)和開口側的立柱(3)處還設置有兩個凸緣(4),兩個凸緣(4)之間設置有間隙,在兩個凸緣(4)上貫穿有桿(2),桿(2)為中部光桿且兩端設置有螺紋的螺桿結構,所述承壓板(5)的下部連接在桿(2)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建筑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壓板(5)貫穿設置在桿(2)的光桿部位且位于兩個凸緣(4)之間的間隙處。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建筑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中空環狀結構通過連接件(10)和彈簧件(6)活動連接組成基座,且彈簧件(6)置于兩個中空環狀結構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建筑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壓板(5)貼合在混凝土柱體(7 )的側壁上時,所述彈簧件(6 )處于自然狀態。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建筑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件(6)采用高強彈善 O7.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建筑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壓板(5)貝占合在混凝土柱體(7)的側壁上時,所述彈性件(9)處于自然狀態。8.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建筑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9)采用高強彈簧。9.根據權利要求1-3.5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建筑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環狀結構為中空環狀鋼結構。
【文檔編號】E04B1/98GK205663056SQ201620335848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0日
【發明人】戶皎
【申請人】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