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吸聲降溫效果的建筑物外壁裝 置。
【背景技術】
[0002] 夏季炎熱氣候下,建筑物內需要降溫。建筑物室內降溫的方式包括使用空調、屋頂 裝電風扇等方法。雖然現有的降溫方法可以帶來舒適的室內環境,但對能源的消耗極大,而 含氟的制冷劑也是破壞地球大氣環境的首惡。人們應當尋找更加環保的降溫技術。
[0003] 現有的建筑物內降溫技術中,還沒有人提出在建筑物室外加裝裝置來實現建筑物 降溫的目的。
[0004] 鋁纖維吸聲板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復合材料,其采用特別工藝制成,具有厚度薄、 質量輕、防火、防水、耐腐、吸聲性能穩定、耐侯性能好等優點。鋁纖維吸聲板完全具備玻璃 棉、巖棉、礦棉所具備的全部優點,而且還克服了玻璃棉、巖棉、礦棉的全部缺點,便于彎曲 加工和清洗有很好的裝飾效果。鋁纖維吸聲板具有優異的吸聲功能:適當的空腔可使低頻 至高頻范圍具有極好的吸聲性能;強度高:抗拉強度:縱向60-95kg/cm橫向420-530kg/cm; 而且超薄輕質。因材料體積極小,運輸儲存非常方便。可用于建筑物外側的裝飾。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針對本領域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 溫裝置。
[0006]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為:
[0007] -種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其包括鋁纖維吸聲板和注水管,所述鋁纖維吸 聲板覆蓋在建筑物的側壁外,和建筑物的側壁平行,鋁纖維吸聲板用龍骨安裝在建筑物側 壁外;鋁纖維吸聲板頂部設置有注水管。
[0008] 其中,所述鋁纖維吸聲板是在兩層鋁網板中間放置鋁纖維氈構成,所述鋁纖維吸 聲板的厚度為1.0~2.5mm;錯網板上網孔的尺寸為3~8_。
[0009] 其中,所述注水管為軟管,軟管外徑D(mm) =鋁纖維吸聲板板厚e(mm);注水管上設 置有智能電子流量調節閥。
[0010] 進一步地,所述的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還包括將建筑物底部的水循環流 動的循環管道,循環管道上設置有水栗,水栗位于建筑物底部。
[0011]根據建筑物的具體情況,所述循環管道可連接有水箱,水箱位于建筑物的頂部。
[0012]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的應用,具體為:
[0013] 所述裝置裝配在建筑物側壁外,夏季于建筑物頂層提供水源,經注水管導入鋁纖 維吸聲板,水利用自然重力以及毛細現象原理且因鋁纖維板導水性能優良,遍布該板,在板 上形成珠狀小液滴,在夏季利用水蒸發吸熱、珠狀液滴表面傳熱系數很高(因為無液膜形成 的熱阻)為建筑物外微氣候降低溫度,使墻體溫度維持在較低溫度。此外由于鋁纖維吸聲板 固有的良好物理特性,在為建筑降溫的同時,還可以起到吸聲和電磁屏蔽的作用。
[0014] 根據室外風速、相對濕度、溫度不同,調節流量,間接調節鋁纖維板中水的流速,以 保證不同工況下良好的降溫功用。冬季關閉閥門,停止設備運行。
[0015] 進一步地,在夏季溫度27~35°C的氣溫下,開啟注水管,注入的水的溫度為10~26 °C,保持鋁纖維吸聲板的濕度為40~80%。
[001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裝置,主體為鋁纖維吸聲板,質輕、幅面寬,易于安裝;安裝本 實用新型的裝置,不僅可以根據環境溫度和風速實現智能控制,降低建筑物冷負荷,而且具 有極好的吸聲抗噪聲的作用,適于城市內的民用建筑,極大地提高了居住的舒適度。
【附圖說明】
[0018] 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圖。
[0019] 圖2為鋁纖維吸聲板的結構圖。
[0020]圖中,1,鋁纖維吸聲板;2,水箱;3,水栗;4,注水管;5,鋁纖維氈;6,鋁網格板,7,智 能電子流量調節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2]實施例中,如無特殊說明,所使用的方法均為本領域常規的方法。
[0023] 實施例1
[0024] 參見圖1,一種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包括鋁纖維吸聲板1和注水管4,所述 鋁纖維吸聲板1覆蓋在建筑物的側壁外,和建筑物的側壁平行,鋁纖維吸聲板1用龍骨安裝 在建筑物側壁外;鋁纖維吸聲板頂部設置有注水管4。注水管4為軟管,軟管外徑D(mm)=鋁 纖維吸聲板板厚e(mm);注水管上設置有智能電子流量調節閥7。該智能電子流量調節閥7設 置在注水管的主管上,主管從水箱引出,分為多個支管,支管與鋁纖維吸聲板1連接。
[0025] 見圖2,所述鋁纖維吸聲板是在兩層鋁網格板6中間放置鋁纖維氈5構成,所述鋁纖 維吸聲板的厚度e為2.5mm;鋁網板上網孔的尺寸為4_。
[0026] 注水管4為軟管,軟管外徑D(mm)=鋁纖維吸聲板板厚e(mm);注水管上設置有智能 電子流量調節閥。
[0027] 本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還包括將建筑物底部的水循環流動的循環管道, 循環管道上設置有水栗3,水栗3位于建筑物底部。所述循環管道連接有水箱2,水箱位于建 筑物的頂部。
[0028] 所述的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的應用為:
[0029] 所述裝置裝配在建筑物側壁外,夏季于建筑物頂層提供水源,經注水管導入鋁纖 維吸聲板,水利用自然重力以及毛細現象原理,遍布該板,在板上形成珠狀小液滴,在夏季 利用水蒸發吸熱、珠狀液滴表面傳熱系數很高(因為無液膜形成的熱阻)為建筑物外微氣候 降低溫度,使墻體溫度維持在較低溫度。此外由于鋁纖維吸聲板固有的良好物理特性,在為 建筑降溫的同時,還可以起到吸聲和電磁屏蔽的作用。
[0030] 根據室外風速、相對濕度、溫度不同,調節流量,間接調節鋁纖維板中水的流速,以 保證不同工況下良好的降溫功用。冬季關閉閥門,停止設備運行。
[0031]北京夏季白天,風速:7m/s(高層風速會更大),相對濕度:70%,氣溫:32攝氏度,建 筑物位于車速較快的的高速路邊。
[0032]利用本產品使建筑物四個側面外皮均勻布滿水珠,建筑為長寬高為60m*60m*90m, 注水溫度26攝氏度,假設3在理想情況下,即環境參數不變。
[0033] 控制含水量為70%,平均溫度為(32+26)/2 = 29攝氏度的空氣以6m/s的速度吹過 表面積60*90*4 = 21600m2均勻布滿水珠的表面,計算該表面每平方米每秒水分蒸發量、每 平方米每秒帶走的熱量、每秒水分總蒸發量、每秒帶走的熱量、每小時帶走的熱量如下: [0034] 按平均溫度為29攝氏度查干空氣物性,得:Pa= 1.165kg/m3,
[0035] Ua= 16.00*10-6m2/s
[0036]按溫度為32攝氏度查干飽和水蒸氣物性,得:ps = 0.03037kg/m3 [0037]按溫度為26攝氏度查干飽和水蒸氣物性,
[0048]每秒水分總蒸發量為
[0052]每小時帶走的熱量為
[0053] Q = 2430 · lKJ/kg*0 · 06245kg/s*3600s/h = 546335 · IKJ
[0054] 上述說明僅考慮水分蒸發所帶走的熱量,尚未考慮水在鋁纖維板中的流動,如果 考慮這種情況下的對流換熱,則帶走的熱量更多。
[0055] 溫度分析:該裝置在理想狀況下(鋁纖維板布滿水,板內水流速度或室外風速適 宜)能夠將建筑物微氣候(墻本體附近0.05范圍內)降低到當地當時的濕球溫度(可以參考 濕球溫度的定義,這種情況就像是把測濕球溫度時溫度計外包的濕紗布換成鋁纖維板,顯 而易見可以推出的結果),若工況同上述(相對濕度:70%,氣溫:32攝氏度),則建筑物微氣 候(墻本體附近〇. 05范圍內)氣溫為27.33攝氏度(查干濕球溫度與相對濕度對照表可得), 溫度降低了 4.67攝氏度,且降到27攝氏度左右是十分舒適的溫度,甚至不用開空調,降低能 耗。
[0056]雖然,上文中已經用一般性說明及具體實施方案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盡的描述, 但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 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 要求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 一種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鋁纖維吸聲板和注水管,所述鋁 纖維吸聲板覆蓋在建筑物的側壁外,和建筑物的側壁平行,鋁纖維吸聲板用龍骨安裝在建 筑物側壁外;鋁纖維吸聲板頂部設置有注水管。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鋁纖維吸聲板 是在兩層鋁網板中間放置鋁纖維氈構成,所述鋁纖維吸聲板的厚度為1.0~2.5mm;鋁網板 上網孔的尺寸為3~8mm。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為軟 管,軟管外徑D =鋁纖維吸聲板板厚e;注水管上設置有智能電子流量調節閥。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將建筑物底 部的水循環流動的循環管道,循環管道上設置有水栗,水栗位于建筑物底部。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管道連接 有水箱,水箱位于建筑物的頂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筑物外墻用吸聲降溫裝置,包括鋁纖維吸聲板和注水管,所述鋁纖維吸聲板覆蓋在建筑物的側壁外,和建筑物的側壁平行,鋁纖維吸聲板用龍骨安裝在建筑物側壁外;鋁纖維吸聲板頂部設置有注水管。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裝置,主體為鋁纖維吸聲板,質輕、幅面寬,易于安裝;安裝本實用新型的裝置,不僅可以根據環境溫度和風速實現智能控制建筑物溫度,而且具有幾號的吸聲抗噪聲的作用,適于城市內的民用建筑,極大地提高了居住的舒適度。
【IPC分類】E04B1/88
【公開號】CN205276525
【申請號】CN201521010887
【發明人】肖懿, 牛曉峰
【申請人】南京工業大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