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萬向多功能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室的水電安裝,尤其涉及一種萬向多功能柱,主要用于實驗室的水電布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實驗室中的布線及供水供電的管路設置應滿足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布局需要。傳統實驗室中水電氣等管線配件往往安裝于實驗邊臺或中央臺面的試劑架上,但這些配置一旦完成安裝后很難進行再次改造。如果后期實驗室有新的研究項目要開展,原有實驗室的工藝條件和空間布局條件可能無法滿足項目需求,用戶只能通過投入大量時間和經費來建新實驗室達到改造實驗室的目的,以期達到不同的實驗需求。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努力的方向。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萬向多功能柱,通過使用該結構,便于實驗室內儀器的布置,也便于實驗室后期儀器布局的更改。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萬向多功能柱,包括固定柱、升降柱、旋轉接頭及功能柱,所述固定柱一端安裝于地板或吊頂上,另一端與所述升降柱相連,所述功能柱經所述旋轉接頭與所述升降柱相連;
[0005]所述吊頂或地板內設有水管、氣管、網線及電線,所述功能柱上設有出水接口、出氣接口、網絡接口及出電接口,所述水管、氣管、網線及電線穿過所述固定柱、升降柱及旋轉接頭分別與所述功能柱上的出水接口、出氣接口、網絡接口及出電接口相連;
[0006]所述旋轉接頭為中空圓柱形旋轉接頭,包括前端面、后端面及連接前、后端面的外圓面,所述前、后端面固定安裝于所述升降柱上,所述功能柱與所述外圓面固定相連,且所述外圓面經一轉接裝置轉動安裝于所述前、后端面上。
[0007]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功能柱的一端設有連接端,所述連接端與所述外圓面相連;所述前、后端面的內側面分別設有一支撐塊,每塊所述支撐塊內設有沉入孔,所述外圓面的內部設有一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插于所述前、后端面支撐塊的沉入孔內,所述轉軸與所述支撐塊及沉入孔構成所述轉接裝置。
[0008]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轉軸的外緣面上環形均布有復數塊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端部與所述外圓面的內壁相連。
[0009]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轉軸的前端上套設有一滾動軸承,所述滾動軸承內嵌于所述沉入孔內;所述轉軸的后端上套設有一齒輪,對應所述后端面的內側面上設有與所述齒輪嚙合的兩根卡接塊,兩根所述卡接塊分別對稱設置于所述齒輪的兩側。
[0010]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卡接塊的一端經銷釘安裝于所述后端面上,另一端上設有一^^齒,所述卡齒與所述齒輪嚙合。
[0011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功能柱由4塊面板組成,每塊所述面板上均安裝有出水接口、出氣接口、網絡接口及出電接口,所述面板包括前側面板、后側面板、左側面板及右側面板,4塊所述面板搭接構成方形功能柱。
[0012]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前側面板與所述前端面設置于同一側,所述后側面板與所述后端面設置于同一側,所述前側面板及后側面板分別固定安裝于所述外圓面上,所述左、右側面板分別經一萬向接頭轉動安裝于所述外圓面上。
[0013]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前、后側面板之間設有一與所述左、右側面板對應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兩側與所述外圓面的相接處分別設有一萬向接頭,所述左、右側面板安裝于所述萬向接頭上。
[0014]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凹槽底部的外圓面上設有一安裝腔,所述萬向接頭安裝于所述安裝腔內。
[0015]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0016]1.本實用新型中功能柱能集水、電、氣、網絡于一體,能滿足實驗室儀器的需求,多功能柱包括固定柱、升降柱、旋轉接頭及功能柱,功能柱通過旋轉接頭及升降柱安裝于固定柱上,固定柱可安裝于吊頂或地板上,安裝位置靈活多變,同時,多功能柱可以經旋轉接頭及升降柱在固定柱上180°旋轉及上下移動,本發明中多功能柱可靈活布置于實驗室的空間中,既能滿足不同實驗儀器的需要,也可以支持實驗室后期儀器布局的變更,實用性強;
[0017]2.本實用新型中功能柱包括4塊面板,前、后側面板固定于外圓面上,左、右側面板經萬向接頭安裝于外圓面上,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通過萬向接頭放下左、右側面板,隨意翻轉左、右側面板,調整左、右側面板出水接口、出氣接口、網絡接口及出電接口的朝向,便于儀器的需求,當無需使用時,可以將左、右側面板收回,避免實驗室空間被占用,使空間的使用更加靈活。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的使用狀態圖1;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的使用狀態圖Π;
[0021]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左、右側面板翻轉后的結構示意圖1;
[0022]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左、右側面板翻轉后的結構示意圖Π;
[0023]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固定柱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4]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旋轉接頭處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25]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旋轉接頭處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26]圖9是圖8的A-A剖視圖;
[0027]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功能柱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11是圖6的B-B剖視圖;
[0029]圖1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1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的使用狀態圖1;
[0031]圖1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的使用狀態圖Π。
[0032]其中:1、固定柱;2、升降柱;3、旋轉接頭;4、功能柱;5、地板;6、出水接口;7、出氣接口 ; 8、網絡接口; 9、出電接口; 11、連接端;12、支撐塊;13、轉軸;14、齒輪;15、卡接塊;16、銷釘;17、卡齒;18、齒;19、滾珠;20、前側面板;21、后側面板;22、左側面板;23、右側面板;24、萬向接頭;25、凹槽;26、安裝腔;27、上立柱;28、下立柱;29、升降軸;30、上卷邊;31、下卷邊;32、第一卷邊;33、第二卷邊;34、橫桿;35、吊頂;36、前端面;37、后端面;38、外圓面;39、支撐板;40、第一沉孔;41、彈簧;42、第一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34]實施例一:參見圖1?11所示,一種萬向多功能柱,包括固定柱1、升降柱2、旋轉接頭3及功能柱4,所述固定柱I 一端安裝于地板5上,另一端與所述升降柱2相連,所述功能柱4經所述旋轉接頭3與所述升降柱2相連。
[0035]所述地板5內設有水管、氣管、網線及電線(未畫出),所述功能柱4上設有出水接口6、出氣接口7、網絡接口8及出電接口9,所述水管、氣管、網線及電線穿過所述固定柱1、升降柱2及旋轉接頭3分別與所述功能柱4上的出水接口 6、出氣接口 7、網絡接口 8及出電接口 9相連。在本實施例中,水管、氣管、網線及電線均采用螺旋式管線,隱藏于地板5內,可使水管、氣管、網線及電線充分配合升降柱2的拉伸或者收縮。
[0036]參見圖1?11所示,所述旋轉接頭3為中空圓柱形旋轉接頭,包括前端面36、后端面37及連接前端面36、后端面37的外圓面38,所述前端面36、后端面37固定安裝于所述升降柱2上,所述功能柱4與所述外圓面38固定相連,且所述外圓面38經一轉接裝置轉動安裝于所述前端面36、后端面37上。在本實施例中,功能柱4通過外圓面38轉動設置于前端面36、后端面37上,可以在前端面36、后端面37上180°轉動。正常狀態下,功能柱4設置于固定柱I的正上方,功能柱4與固定柱I設置于同一直線上,功能柱4可以圍繞著旋轉接頭3的兩側旋轉,且向每一側旋轉的最大角度為90°,則功能柱4的側邊會抵于固定柱I的側邊,進行限位,使功能柱4在旋轉接頭3上只有180°的旋轉自由度。
[0037]參見圖7?10所示,所述功能柱4的一端設有連接端11,所述連接端11與所述外圓面38相連;所述前端面36、后端面37的內側面分別設有一支撐塊12,每塊所述支撐塊12內設有沉入孔,所述外圓面的內部設有一轉軸13,所述轉軸13的兩端分別插于所述前端面36、后端面37支撐塊12的沉入孔內,所述轉軸13與所述支撐塊12及沉入孔構成所述轉接裝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轉軸13的外緣面上環形均布有4塊支撐板39,所述支撐板39的端部與所述外圓面38的內壁相連。通過支撐板39的設置,用于設置轉軸13,這一可以便于轉軸圍繞著前端面36、后端面37旋轉。
[0038]參見圖9所示,所述轉軸13的前端上套設有一滾動軸承,所述滾動軸承內嵌于所述沉入孔內;所述轉軸13的后端上套設有一齒輪14,